第685章 一条狗

A+A-

    “高副主任,秘书长。”



    栗海洋拎着饭盒从病房里出来,便见到高雅琴同李学武一道,从楼梯口方向走了过来。



    他关门的一顿,回身同房间里轻声提醒道:“李主任,高副主任和秘书长来看您了。”



    着话便侧身站在了门口,给走过来的两人让开了位置。



    “领导吃过晚饭了?”



    李学武的里还拎着东西,微笑着同栗海洋问道:“胃口怎么样?”



    “挺好的——”



    “我都不要麻烦了。”



    还没等栗海洋回答完,便听见房间里传来了李主任的招呼声。



    “哎呀,舟车劳顿你们俩。”



    “李主任,好点了吧?”



    高雅琴推开了房门,关心地问:“回来的时候学武同志还惦记着,要给您准备一些补品。”



    “哈哈哈——”李怀德对两人的关心很是受用,坐在病床上对两人招示意了床边的沙发,“坐,快坐,我一切都好,海洋泡茶。”



    “特意给我爸打了个电话,”李学武将里的补品递给了栗海洋,笑着对李怀德道:“怕您胃口不好,特意加了些开胃补药。”



    “好,好,劳你们惦记。”



    李怀德笑呵呵地道:“知道你们今天回来,我还跟海洋交代了,要是回来的早,先回家休息,走这一趟来回上千里,不容易。”



    “是高副主任要来看看您,是不放心,我就是陪同她来的。”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高雅琴进屋便表了他的名,他也用玩笑的语气捧了高雅琴的意。



    两人一唱一和的,倒是让李怀德开怀大笑,心情舒畅。



    “哈哈哈——”他点了点李学武,道:“秘书长这张嘴啊,永远都不会吃亏,我放心啊——”



    “呵呵——您这句放心,我这一次算是深有感触,所获颇多。”



    高雅琴坐在床边的沙发上,微笑着看了李怀德道:“秘书长在谈判桌上舌战八方,不落下风,真是让我这外经贸开了眼界了。”



    “事先声明啊——”李学武站在床尾,接了栗海洋的茶杯递给了高雅琴,玩笑道:“我可没有贿赂高副主任请她帮我多多美言——”



    “哈哈哈哈哈——”



    病房里的气氛十分的融洽欢乐,一点不见病痛和悲苦折磨。



    栗海洋的脸上也带着笑意,对秘书长的佩服之情又加深了几分。



    他更佩服秘书长的风度,进屋后并没有像这两天来的那些厂里干部的那种虚伪和奉承,特别真诚。



    这种真诚直透人心,从领导的表情和态度上就能看得出来。



    再有就是个人品德修养,这是他努力追赶和学习的一面。



    按职级和身份来讲,进屋后的李学武完全可以在领导的示意下坐在沙发上谈话,等着他泡茶服务。



    可秘书长真把他们秘书当自己人,见面打招呼讲话从来都是和气有加,热情真诚,表现出了尊重。



    等在床尾的李学武帮栗海洋递了茶杯给高雅琴,这才捧了自己的茶杯坐在了高雅琴的身边。



    “领导,高副主任,秘书长,你们先聊着,我去送饭盒。”



    栗海洋微笑着打了招呼,得了李主任的点头,这才离开了病房。



    “这两天也是辛苦了他。”



    等栗海洋出了房门,李怀德这才拢了拢头顶日渐稀疏的头发,感慨着道:“我爱人身体不好,被这件事吓了一跳,血压又高了。”



    “我听见这事都吓了一跳。”



    高雅琴认真了表情,讲道:“秘书长饭都没吃完就跑来等电话了,那天晚上正准备谈判呢。”



    “我知道,辛苦你们了,唉——”李怀德长叹了一声,道:“这件事也怨我,没有处理好。”



    “是我的责任,明知道——”



    李学武一下船安排好了考察团便过来医院,就是为了表态的。



    可他承揽错误的话还没完,便被李怀德抬给打断了。



    “今天王琴同志来看我了,提到了你给她打了电话。”



    李怀德缓缓点头道:“这件事纯属偶然,也是必然,不怪你,也不用上纲上线,着实没必要。”



    他讲的是李学武同王琴沟通,作为保卫组的负责人,要为李主任的这一次袭击事件负责。



    理由很简单,也很充分,他现在身上兼着秘书长和保卫组负责人的职务,对两边都是不负责任的。



    所以,他准备主动辞去保卫组负责人的职务,将这一工作完全交给王琴来负责,避免此类问题再次出现,也算是给此事一个交代。



    “首先还是我的问题,没有妥善处理好聂成林同志的后事。”



    李怀德认真地讲道:“其次是思想上产生了麻痹大意,对大学习活动的成绩过于乐观,忽视了组织基层和同志们的心声。”



    “最后,王琴同志也跟我讲了她的困难,希望你再扶上马送一程,”他看着李学武道:“这也是我今天提及此事的主要原因。”



    “不怪谁,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就总结好经验教训再出发。”



    “谢谢您的理解,”李学武认真点头道:“我会尽快帮助王琴同志完成工作交接。”



    “按流程走就是了,不要着急——”李怀德按了按掌,看了高雅琴两人一眼,脸上又重新露出了微笑,问道:“我听此次的考察参观和谈判的结果都很好啊?”



    “是,我们今天来也是为了尽快跟您汇报考察和谈判的结果。”



    高雅琴笑着点点头道:“秘书长怕您等急了,所以就——”



    “你们还没吃饭呢吧?”



    李怀德笑着看了两人,打断了高雅琴的话,道:“你们人就在这里,好消息也在这里,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又有什么好着急的?”



    “文学同志在电话里已经跟我讲了一些,具体的就不急于一时,你们也都辛苦了,”他摆了摆,对两人讲道:“我今天就不多留你们了,回去吧,好好休息休息。”



    “那就谢谢李主任了,”高雅琴笑着站起身,同李怀德握了握,道:“您要好好休养。”



    “这是考察和谈判纪要报告,您有时间看一下,”李学武从包里掏出了一份文件放在了李怀德的边,道:“我明天再来看您。”



    “去吧,不用担心我。”



    李怀德拍了拍边的报告,微笑着对李学武道:“你周末都没来得及休息,好好陪陪家人吧。”



    他对李学武的工作非常满意,不仅会做人,还会做事。



    有些情况可以通过谈话来了解,而有些情况需要透过文字才能充分地判断问题本质和关系矛盾。



    关于考察和谈判,李怀德坐在病房里早就了解了个一清二楚。



    高雅琴和李学武没吃晚饭便过来,是体现了对他的重视和尊重。



    当然,他也必须体谅和关心两人,这才是互相尊重,互相理解。



    有些干部就是拎不清,看不明,觉得前呼后拥才是拥护。



    大错特错,排场有了,人心就丢了,他老李擅长的只有算人心。



    ——



    “爸爸——爸爸回来了!”



    车到家门口,李学武人还没进院,便听见了院里闺女在喊他。



    “不让你去,就不让你去。”



    同时传来的还有个粗犷沙哑的嗓音,好像是在故意逗着李姝。



    “呀——我咬你了——”



    李姝明显急眼了,着急的声音都变得尖锐了起来。



    秦京茹打开了院门,见是李学武便笑着问候道:“您回来了。”



    “这是喊啥呢?杀猪了啊?”



    李学武好笑地看了门厅方向,闺女正奋力地往外挣脱着,要来迎接他回家,可有坏人正在阻止她。



    “爸爸——爸爸——”



    李姝一只够着这边,另一只扒拉着身边的坏人,喊道:“坏舅舅,坏舅舅,我要爸爸。”



    “哈哈——”顾延愣抱着她不撒,蹲在门厅坏笑着道:“你爸空回来的,啥都没给你带。”



    “你躲开——我不要你——”



    李姝的人,哪里有舅舅这般有劲儿,推不开,低下头就咬。



    “嘿嘿嘿——狗啊你——”



    顾延被咬了一口,见姐夫走到了台阶下,也就顺势松开了李姝。



    “爸爸——呜呜呜——”



    李姝是真生气了,一挣开舅舅的便冲进了爸爸的怀抱。



    “舅舅坏——他咬我——”



    “呵呵呵,舅舅咬咱了?”



    李学武被告状的闺女给逗笑了,抱着她上了台阶,问了顾延道:“啥时候回来的?”



    “前天晚上,七点到的京城火车站,”顾延抬拍了拍外甥女的脚丫,故作不满地道:“你咋告刁状呢,咱俩是谁咬了谁啊?”



    “哼——”李姝抹了哭一阵的眼泪疙瘩,骄哼一声,搂着爸爸的脖子不撒,眼睛却看向了院外。



    那边韩建昆和秦京茹正忙着往下搬东西,是李学武从钢城和营城买的一些土特产,也有别人送的。



    “我还呢,等你回来。”



    李学武抱着闺女进了屋,给顾延道:“跟周瑶见面了吗?”



    “见了,昨天在公园见的。”



    昨天才是周末,今天已经是周一了,吉利星在津门做了休整才回的京,否则这一船人还不得累死。



    顾延上身穿着白衬衫,下身是板绿的裤子,腰上是牛皮腰带。



    一年没见,整个人看起来成熟了不少,脸上的稚气也几乎不见。



    “嗓子怎么了?喊的啊?”



    李学武换好了拖鞋,招呼他进屋,秦京茹见他要帮忙,也是拒绝了,只没有多少东西。



    可顾延还是出了门厅,往院外的车上去帮韩建昆两人搬了箱子。



    李学武每次回来都会给家里带一些土特产,或者是时髦的东西。



    有给孩子们的玩具,也有给顾宁的书或者乐器,家人的布料或者特色的衣服,还有些新奇玩意儿。



    其实更多的是京城不好找的干果或者具有地方特色的食物。



    家里除了李姝,还真就没有特别馋嘴的,有些是当零嘴,有些则是分给了大院那边,大嫂和姬毓秀都喜欢吃干果和蜜饯一类的零食。



    “带兵,天天训练天天喊。”



    搬了好一会儿,门口都堆满了,顾延这才拍了拍进屋。



    他还没忘了姐夫的关心,主动解释道:“抽烟也有些关系。”



    “越累越想抽烟,尤其是春天,嗓子发干,不知道就哑了。”



    “少抽点烟,多喝热水。”



    李学武已经从楼上换了衣服下来,顾宁也在客厅里,正哄着不顺心的李宁收拾地上散落的玩具。



    “弟弟,我帮你收拾——”



    李姝见爸爸回来了,可会卖乖了,不用就去收拾玩具了。



    顾延却喜欢逗她,隔着沙发问她:“这不都是你玩的嘛——”



    “不是——是弟弟玩的!”



    李姝瞪了舅舅一眼,在意地看了爸爸,更卖力地收拾了起来。



    “我闺女最乖了,要不爸爸怎么可能每次出差都惦记着给李姝买好吃的,买新玩具了,是不是?”



    “嘻嘻——”李姝在爸爸的一声声赞扬下,嘴角逐渐失去了控制力,最后终于忍不住笑出了声来。



    她倒是真卖力气,不用妈妈提醒,柜子



    李宁见姐姐忙活着,也没了懊恼,跟着收拾了起来,就是有点力不从心,每次都给姐姐帮倒忙。



    爸爸回来了,两个孩子最开心不过李姝能追出门厅去等爸爸,李宁却被妈妈拦住了,能不懊恼嘛。



    良好的家庭氛围,孩子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和状态是不一样的。



    至少顾延就能从孩子的脸上看得出来姐姐和姐夫感情很是融洽。



    “刚还想问你来着,见了面啥情况啊,咋样啊?相中没有啊?”



    李学武坐在了沙发上,给要帮她泡茶的秦京茹摆了摆。



    “忙你的吧,我自己来。”



    “饭马上就好啊,”秦京茹笑着应了,又转头给李姝问道:“李姝,要不要吃葡萄干蒸鸡蛋糕?”



    “要!弟弟也要——”



    李姝吃货一个,听见有吃的,便从“繁忙”的玩具整理工作中抬起头回应道:“谢谢姨!”



    “不客气——”秦京茹笑着道:“只要你乖就有好吃的——”



    没法算计李学武到家的时间,所以秦京茹把菜都切出来了,就等着他回来后下锅呢,饭是早好了。



    秦京茹去了厨房,韩建昆还在忙活着门口他带回来的那堆东西。



    分门别类,有些可以放在客厅零食柜子里,有些要放去厨房或者冰箱里,还有些要放在地窖里。



    几乎每一次李学武出差回来,都会有这样的忙活,李姝收拾好了玩具,也会跑过来等着她的礼物。



    玩具、零食、新衣服



    “我看着还行,挺爽快的一个人,”顾延坐在沙发上,给姐夫道:“我们俩逛了会公园,聊了聊彼此的情况,约好了经常联系。”



    “有没有心动的感觉?”



    李学武玩笑着道:“你姐还担心你们性格都直,会合不来。”



    “还行吧,没什么感觉。”顾延怀疑地瞅了眼老姐,又看了看姐夫,道:“相亲不都是这样吗?”



    他知道姐夫很会处理人际关系,把家庭关系处理的很好,但他姐关心这个,就真的有点假了。



    顾延早就习惯了老姐的傲视独立,经常给家里这是天上的仙女下凡,哪里会关心他这个弟弟。



    可让他意外的是,姐夫完这句话,姐姐竟然没有异样的表情。



    难道他姐姐真的转性了?



    “你看我干什么?”顾宁哄了李宁过来,刚坐下便看见弟弟的眼神,“你处对象还用人教你啊?”



    “嘿嘿,处对象我熟,”顾延没想到,姐姐还真变了,不由得嘿嘿笑道:“可相亲我是第一次。”



    他玩闹着看向了姐夫,“我还想着跟您请教一下呢。”



    “那你算问错人了,”李学武挑了挑眉毛,道:“我这辈子也只相了一次亲,就是跟你姐那次。”



    他好笑地看着顾延问道:“这点经验我就不用分享给你了吧?”



    “那还是算了吧,”顾延好笑地道:“想想我都觉得尴尬。”



    “什么意思?”顾宁正看着儿子发呆,突然抬起头,盯了弟弟的眼睛问道:“尴尬是什么意思?”



    有杀气——



    顾延倏地一惊,他光顾着跟姐夫开玩笑了,都忘了当事人在这。



    “没、没什么意思,”他干笑着解释道:“相亲嘛,都这样。”



    “你当时觉得很尴尬吗?”



    顾宁转头看向了李学武问道。



    李学武目光僵硬了一下,责备地看向了舅子:都是你惹的祸!



    顾延疯狂地给姐夫使眼色,是生是死就全在姐夫的一念之间了。



    李学武才不管他的死活呢,自己作死还想拉着他当垫背的?



    “没有,有什么好尴尬的,”他全不顾舅子要死了的表情,坦然地讲道:“我只是遇见了故人,看见了脱下白大褂的文学少女。”



    顾延:д!!!



    我只是开了个玩笑,你们两口子当面塞我一嘴狗粮干什么!



    “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嘛,感受也不一样”



    顾延看着姐姐望过来的眼神,真想把沙发抬起来钻进去。



    “对了,起相亲,我们还赶上了一场大戏,全武行。”



    ——



    因为历史的原因,当初解放进城的时候,四九城安置不下那么多的关单位,更住不下那么多人。



    所以,西城外,也就是二环以外便成为了一些大院的安置地点。



    



    具体都有哪些大院就不了,就前些天张建国秘密会见的那位赵卫东,他就住在百万庄。



    百万庄往南便是玉渊潭公园,公园里有著名的钓鱼台宾馆。



    玉渊潭公园往东有一块地是铁道的,再往东就是月坛了。



    大院里那些孩子,尤其是这一片儿的都喜欢来这两处公园玩。



    景色绮丽当然比不上颐和园,但架不住离家门口近啊。



    打水漂、跑步、抓鱼摸虾、处对象,都在这一片儿。



    出于习惯,顾延按照李学武留给他的电话打给了周瑶,两人通话后顺嘴便约在月坛公园见面。



    撂下电话顾延就后悔了,姐夫家住在东城,约特么西城干嘛呀。



    可电话都撂了,只能干擎着。



    在月坛见面的时候,他还不好意思地把这个当做玩笑讲了出来。



    周瑶也没当回事,以为顾延住在西城呢,笑笑一带而过了。



    可无巧不成书,也正是因为顾延的糊涂,他们俩才赶上了热闹。



    而作为圈子里的“老前辈”顾延对全武行的双方都认识。



    在饭桌上给李学武讲了当天的事,真是惊心动魄,引人入胜。



    时间回到3月30日,也就是周末,下午三点钟左右。



    张建国一行人骑着二八大杠来到了月坛公园附近。



    这是早就约好了的,与赵卫东等人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可惜了,他等来的不是和谈,更不是尊重,而是一场血战。



    几乎来不及任何反应,数不清的持刮子的老乒们就从前后两个方向吵着张建国等人围拢了上来。



    据顾延讲当时的情况,迎面方向过来的老乒们黑压压地一大片,在狭窄的马路上挤压着走过来。



    为首的那一个喊了一声:谁是特么张建国?打死他!接着,老乒们就玩命般的扑了过去。



    “我看到的,张建国应该是受伤了,带着他的人跑了,”顾延讲道:“那个叫李奎勇的受伤了。”



    “具体都是谁我没注意,也是你们那位保卫科长好管闲事。”



    他笑了笑,道:“我告诉她这件事不用她管,她非要报警。”



    “现场有不少人被带走调查,其中我认识的就有赵卫东。”



    “嫌耽误你看热闹了?”



    顾宁不满地盯了弟弟一眼,提醒他道:“注意点自己的身份。”



    “我知道,放心吧,姐。”



    顾延没在意地笑了笑,道:“那种场合,就算是警查来了也得等他们茬完了架才能上去抓人。”



    “挺长时间没见着他了,赵卫东依旧是那么的诚恳,健谈。”



    他轻笑了一声,道:“他给工安,他是认真察看过几次地形后才确定把约会地点定在那里。”



    “我算是看出来了,这个张建国还真是成了气候,一个顽主都能逼着他们又是布局又是玩计谋。”



    “你从哪听的张建国?”



    李学武看了他一眼,问道:“周瑶告诉你的?”



    “嗯,她可真够勇猛的。”



    一想起当时的情景顾延就忍不住地想笑,“她跟我,让我给她帮忙,想办法抓住那个张建国。”



    “连她都敢想着抓那个顽主,那些老乒们却畏之如虎。”



    到这里,顾延遗憾地摇了摇头,道:“这个圈子没啥希望了。”



    “赵卫东讲的那些话,我听了都觉得脸红。”



    他看了姐夫道:“他了,老乒们视张建国如虎,临敌畏战是难免的。”



    “而那个地点道路狭窄,即使有人想要临阵退缩,后面也有人堵着,谁也退不了。”



    “谁在后面堵着?”



    秦京茹听的好奇,问道:“这还排兵布阵呢?”



    “你可是想不到,赵卫东有多损。”



    顾延看了她一眼,又对着姐夫讲道:“工安问他,谁在后面堵着呀?难道是你们这些头头儿?”



    “他告诉工安:女的。他把大院里那些最漂亮的女生都拉来了。”



    “他还恬不知耻地问工安:你知道这叫什么吗?这就叫同仇敌忾!”



    饭桌上的气氛因为顾延的语气变得沉默了起来,就连当故事听的秦京茹都皱起了眉头。



    “是够损的,”她问了顾延道:“工安不管吗?”



    “管了啊,都带走了。”



    顾延笑了笑,道:“可又能处理得了几个呢?”



    “法不责众的道理听过没有?他们还觉得这是在为民除害呢,一个个的都把自己当成英雄来自夸了。”



    李学武想起了聂光在派处所关于那天晚上会面时况的供述,只在心里感慨江湖的水真是浑啊。



    那个会谈的晚上,赵卫东口口声声大家都是受害者,不要自相残杀,要做朋友。



    可结果呢?



    工安问赵卫东细节,为什么张建国信了他的话,要跟他做朋友,赵卫东的回答是:他傻呗。我不可能跟他做朋友,因为他是坏人!我是好人!



    ——



    四月的第一天,星期二。



    李学武上班后抽空给俱乐部打了个电话,问赵老四将周末那天月坛公园的情况给他。



    赵老四虽然没问过,但他很清楚李学武一直在有意无意地盯着顽主和老乒圈子。



    就连他跟顽主圈子“藕断丝连”的都没有在意,周常利回来招工的时候还见了那些顽主,也没训斥他。



    他是不敢胡乱猜测李学武要干什么,但他一直都有关注着这些事,就怕有一天李学武突然问起来。



    进了俱乐部的门,就是俱乐部的人。



    赵老四早就认定了自己是俱乐部门里的人,现在穿的是皮鞋,不可能再走回头路了。



    对自己的定位也很清楚,他就是俱乐部的看门大管家,做人做事都得为俱乐部和领导着想。



    既然李学武关注着两边的情况,那他就关注着,是为了李学武服务,也是跟着学习这里面的门道。



    有些知识是永远从书本上学不到的,就比如李学武这样的行事和布局,瞬息万变,精准拿捏。



    李学武撂下电话,他便骑着自行车从俱乐部一路马不停蹄地赶到了红星厂。



    别人不能随意进出红星厂厂区,可有着正经工作的赵老四可不算“别人”,这是他最为得意的身份。



    凭借着里东城东风一号俱乐部保卫科科长的工作证,在门口登个记就来到了李学武的办公室。



    “起来都是后话,可他在月坛公园得突围,情况极其惨烈”



    李学武很忙,是一边工作一边听了他的汇报。



    赵老四也不敢多客气,就站在他身边轻声将当天的事了个清楚,是站在另一个视角上的描述。



    “当天跟着张建国去到月坛的一共是十三个人,有闫胜利和李奎勇等人,骑着八、九辆自行车。”



    在这个时候,自行车可算是大宗财产,比人命都值钱,特别是有的车是从朋友处借的,弄丢了无法交待。



    “当时闫胜利先发现的情况不对,眼瞅着大敌逼近,可要跑已经来不及了。”



    赵老四介绍道:“怕对方是来抢他们车子的,所以应战的队形是非常松散的环状阵形。”



    “也就把自行车放在中间,十三个人环自行车站成一圈。”



    “在弄清楚对方是专门来找张建国的,李奎勇第一个反应就是把张建国掩护在身后。”



    “可他回头一看,后面的马路上,大队的老乒黑压压地排成密不透风的阵形,也已经一步步地堵压过来了。”



    “前后两路人马迫近后,迅速向两翼伸开、合拢,把他们十三个人紧紧地包围在一个圈子里。”



    “圈子正中,就是那几辆自行车。”



    赵老四到这里顿了顿,看了李学武的脸色,见领导里的笔没停,这才继续讲了起来。



    “当时能看得出来,老乒们实在是太紧张了,”他讲道:“包围圈合拢后他们没有立即就动,而是有过一阵短暂的停顿,双方开始了对峙。”



    茬过架都知道,越是在这个时候,尽管双方在人数上非常悬殊,但敢于先动的一方,还是能在瞬间争取到一定的主动,甚至是反败为胜。



    在这一点上,老乒方面就暴露出了他们在实战历练和个人勇气方面的不足。



    “事后张建国回来了,这时候最需要的是一条不知死活、上去就开牙扑咬的狗。”



    赵老四颇为认同地讲道:“那个时候,老乒们还没有这么一条领头的狗。”



    先动的是张建国。



    他持一把刮子,完全没有犹豫,照直就向眼前的人群扑了过去。



    猝不及防地,那把刮刀就砸在了一个老乒的面门上,顿时红的就喷溅出来了。



    人群大乱,很多人在挤压推搡中摔倒,滚成一团。



    闫胜利刚开始时是有些惊慌,大脑里一片空白。



    但观察到对方更紧张以后,立即就变得格外清醒和冷静了起来。



    他做了一个判断,这时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死死地跟着张建国,



    或者一起死;或者,从刀丛中突出去。



    场面实在太混乱了,闫胜利叫了兄弟们跟在张建国的身后,是踩着倒在地上那些人的身体,连挤带撞地向人群外面突。



    在这个过程中,闫胜利两次被地上的人绊倒。



    第二次摔倒,可能是过于慌乱,再加上人群的挤压、推撞,闫胜利很长时间没能爬起来。



    最后还是张建国拽着他的衣服把他从人堆里揪出来的。



    突出重围,沿着马路向城里方向狂奔,真正的凶险这时才开始了。



    在最初的混乱过去后,老乒们迅速组织起来,其中最凶悍猛勇的一群人骑上自行车,玩命地向张建国等人追了过来。



    当然了,这是后来才知道的。



    跟在张建国后面冲出来的就是闫胜利、李和平、李奎勇三人。



    李和平跑在最后,被追上后,一把钢丝锁的铅头重重地抡在了他的后脑上,人一个趔趄扑出去撞在马路牙子上,锁骨断裂,顿时昏死了过去。



    接着被追上的就是闫胜利。



    钢丝锁抡击发出的呼啸音就在耳边不断地回响,铅头一下又一下地几乎是擦着他后脑勺落在了身后。



    惶急中,李奎勇做了一个急停回身、举刀迎刺的动作,紧跟在身后的人猛拐车把躲避,连车带人摔了出去。



    这多少为闫胜利赢了一点时间,但来不及喘息,快跑到阜成门时,后面更多的人又追了上来。



    最前面的是一个穿着一身深褐色柞蚕丝衣服的高个子,粗壮而骁勇。



    闫胜利从马路窜上便道,这家伙轻巧地一提车把,也跃上便道,抡起钢丝锁就向他的脑袋上砸。



    这时别回击了,就是稍有停顿,立时就会被砸躺下。



    再追兵太多,速度又极快,撞也能把你撞飞了。



    这时,张建国跑在最前面,离他大约有四五步远。



    危急中,闫胜利下意识地喊了张建国一声。



    而张建国猛地停步,让过闫胜利,然后他抬起左臂护住头,右顺势就是一叉,戳进柞蚕丝的臀部



    在护城河边,张建国、闫胜利站住了。



    追击的人也远远地站住了,没人敢再追上来。



    “其他人的遭遇就没法了,唉——”



    赵老四叹息一声,心里默念江湖事,江湖了;江湖人,江湖老。



    只脚踏入这江湖,没有大缘,只能在江湖老。



    这里的老可不是混成老头,而是年纪轻轻就



    “张建国胳膊受伤了,闫胜利没啥事,”赵老四介绍道:“李奎勇的情况有些特殊”



    起这个李奎勇,赵老四也是不知道该怎么。



    在那个危急、慌乱的时刻,这老哥坚持不肯丢弃那辆从亲戚家借来的旧自行车。



    向外强突的时候,他是跟着跑出来了,可后来鬼使神差地,他又返身跑了回去推那辆车子。



    结果被人一扎枪刺中大腿。



    从地上挣扎着爬起来,他还要去推那辆车,又被扎了一枪。



    最终他满身是血地骑着车子回到了城里。



    “腿上和屁股上的创口并不深,可就是不愈合。”



    赵老四叹了口气,道:“医院不敢去,跟家里上了白药也不管用,疼的咬牙都挺不住”



    这个情况李学武倒是知道,昨晚顾延了。



    赵卫东等人是真拿张建国等人当死敌了,在行动之前,他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刮子和扎枪头上,都涂抹了药粉。



    他们的父辈,当年在对付日寇时,也是这么干的。



    伤口半年不愈合,一辈子残疾。



    “张建国不用去管他。”



    李学武听完了赵老四的讲述,好一会儿才交代道:“你去问问李奎勇,要义气还是要命。”



    “要命的话,就去分局找姬毓秀自首,然后你送他去我爸那,告诉他半年之内不能下山。”



    “明白——”赵老四轻声应了下来,而后又犹豫着问道:“如果他不去自首明白了。”



    这话他只问了一半,就在赵老四迟疑的空隙却没有见李学武有任何回答的意思,便了然地点点头出去了。



    要义气?还用问吗?



    ——



    为什么要跟赵老四问张建国的事呢?



    因为聂光的供述里,就有张建国。



    李学武也是没想到,聂光敢对李怀德动,其中还有张建国等人牵扯其中,这可不是事了。



    孤立事件可以容忍,真有预谋可是挑战他底线了。



    李学武是见过聂光了的,这子倒也是坦然,一见着他什么都了,包括报复李怀德的动。



    李学武没再跟他讲什么大道理,只问了几个问题。



    最后一个是关于张建国的。



    因为知道聂光跟张建国等人混的好,他又没有打埋伏的脑子,怕有人给他出主意。



    所以李学武问他,是不是张建国撺掇他如此报复李怀德。



    可聂光不是。



    聂光供述,就在他去往李怀德家的时候,骑车子从交道口路过,正看见张建国带着人过去,双方连招呼都没打。



    自那次会谈之后,聂光与张建国就渐行渐远了。



    聂光供述,他知道在这段时间里,张建国一直在忙于结交和应酬,他结交了很多血统高贵的老乒。



    他讲张建国在那时一定很得意,一定认为自己已经受到了尊重,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他认为这些结交和应酬给他带来了高尚等级的朋友。



    可以把刀子交给朋友,但他交给的,是朋友吗?



    赵卫东给老乒圈子里,其实张建国还有第三条路,那就是忍耐,相信社会一定会进步。



    未来出身和身份不会再划分界限,人与人坦诚相处,更没有了思想和意识上的争斗。



    听见张建国的事,聂光无话可。



    听了李怀德原谅,聂光沉默良久。



    他今天得到了一极其荒唐的结果,证明了他的一腔热血都是荒谬的。



    谈话的最后,聂光坦诚地出了撺掇他的人其实是赵卫东,因为赵卫东恨李怀德抢了他的女人。



    ——



    ps:



    还记得红颜祸水是谁吗?



    还记得聂光是怎么跟赵卫东接触上的吗?



    知道为什么李学武要关注老乒和顽主的矛盾吗?



    具体都有哪些大院就不了,就前些天张建国秘密会见的那位赵卫东,他就住在百万庄。



    百万庄往南便是玉渊潭公园,公园里有著名的钓鱼台宾馆。



    玉渊潭公园往东有一块地是铁道的,再往东就是月坛了。



    大院里那些孩子,尤其是这一片儿的都喜欢来这两处公园玩。



    景色绮丽当然比不上颐和园,但架不住离家门口近啊。



    打水漂、跑步、抓鱼摸虾、处对象,都在这一片儿。



    出于习惯,顾延按照李学武留给他的电话打给了周瑶,两人通话后顺嘴便约在月坛公园见面。



    撂下电话顾延就后悔了,姐夫家住在东城,约特么西城干嘛呀。



    可电话都撂了,只能干擎着。



    在月坛见面的时候,他还不好意思地把这个当做玩笑讲了出来。



    周瑶也没当回事,以为顾延住在西城呢,笑笑一带而过了。



    可无巧不成书,也正是因为顾延的糊涂,他们俩才赶上了热闹。



    而作为圈子里的“老前辈”顾延对全武行的双方都认识。



    在饭桌上给李学武讲了当天的事,真是惊心动魄,引人入胜。



    时间回到3月30日,也就是周末,下午三点钟左右。



    张建国一行人骑着二八大杠来到了月坛公园附近。



    这是早就约好了的,与赵卫东等人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可惜了,他等来的不是和谈,更不是尊重,而是一场血战。



    几乎来不及任何反应,数不清的持刮子的老乒们就从前后两个方向吵着张建国等人围拢了上来。



    据顾延讲当时的情况,迎面方向过来的老乒们黑压压地一大片,在狭窄的马路上挤压着走过来。



    为首的那一个喊了一声:谁是特么张建国?打死他!接着,老乒们就玩命般的扑了过去。



    “我看到的,张建国应该是受伤了,带着他的人跑了,”顾延讲道:“那个叫李奎勇的受伤了。”



    “具体都是谁我没注意,也是你们那位保卫科长好管闲事。”



    他笑了笑,道:“我告诉她这件事不用她管,她非要报警。”



    “现场有不少人被带走调查,其中我认识的就有赵卫东。”



    “嫌耽误你看热闹了?”



    顾宁不满地盯了弟弟一眼,提醒他道:“注意点自己的身份。”



    “我知道,放心吧,姐。”



    顾延没在意地笑了笑,道:“那种场合,就算是警查来了也得等他们茬完了架才能上去抓人。”



    “挺长时间没见着他了,赵卫东依旧是那么的诚恳,健谈。”



    他轻笑了一声,道:“他给工安,他是认真察看过几次地形后才确定把约会地点定在那里。”



    “我算是看出来了,这个张建国还真是成了气候,一个顽主都能逼着他们又是布局又是玩计谋。”



    “你从哪听的张建国?”



    李学武看了他一眼,问道:“周瑶告诉你的?”



    “嗯,她可真够勇猛的。”



    一想起当时的情景顾延就忍不住地想笑,“她跟我,让我给她帮忙,想办法抓住那个张建国。”



    “连她都敢想着抓那个顽主,那些老乒们却畏之如虎。”



    到这里,顾延遗憾地摇了摇头,道:“这个圈子没啥希望了。”



    “赵卫东讲的那些话,我听了都觉得脸红。”



    他看了姐夫道:“他了,老乒们视张建国如虎,临敌畏战是难免的。”



    “而那个地点道路狭窄,即使有人想要临阵退缩,后面也有人堵着,谁也退不了。”



    “谁在后面堵着?”



    秦京茹听的好奇,问道:“这还排兵布阵呢?”



    “你可是想不到,赵卫东有多损。”



    顾延看了她一眼,又对着姐夫讲道:“工安问他,谁在后面堵着呀?难道是你们这些头头儿?”



    “他告诉工安:女的。他把大院里那些最漂亮的女生都拉来了。”



    “他还恬不知耻地问工安:你知道这叫什么吗?这就叫同仇敌忾!”



    饭桌上的气氛因为顾延的语气变得沉默了起来,就连当故事听的秦京茹都皱起了眉头。



    “是够损的,”她问了顾延道:“工安不管吗?”



    “管了啊,都带走了。”



    顾延笑了笑,道:“可又能处理得了几个呢?”



    “法不责众的道理听过没有?他们还觉得这是在为民除害呢,一个个的都把自己当成英雄来自夸了。”



    李学武想起了聂光在派处所关于那天晚上会面时况的供述,只在心里感慨江湖的水真是浑啊。



    那个会谈的晚上,赵卫东口口声声大家都是受害者,不要自相残杀,要做朋友。



    可结果呢?



    工安问赵卫东细节,为什么张建国信了他的话,要跟他做朋友,赵卫东的回答是:他傻呗。我不可能跟他做朋友,因为他是坏人!我是好人!



    ——



    四月的第一天,星期二。



    李学武上班后抽空给俱乐部打了个电话,问赵老四将周末那天月坛公园的情况给他。



    赵老四虽然没问过,但他很清楚李学武一直在有意无意地盯着顽主和老乒圈子。



    就连他跟顽主圈子“藕断丝连”的都没有在意,周常利回来招工的时候还见了那些顽主,也没训斥他。



    他是不敢胡乱猜测李学武要干什么,但他一直都有关注着这些事,就怕有一天李学武突然问起来。



    进了俱乐部的门,就是俱乐部的人。



    赵老四早就认定了自己是俱乐部门里的人,现在穿的是皮鞋,不可能再走回头路了。



    对自己的定位也很清楚,他就是俱乐部的看门大管家,做人做事都得为俱乐部和领导着想。



    既然李学武关注着两边的情况,那他就关注着,是为了李学武服务,也是跟着学习这里面的门道。



    有些知识是永远从书本上学不到的,就比如李学武这样的行事和布局,瞬息万变,精准拿捏。



    李学武撂下电话,他便骑着自行车从俱乐部一路马不停蹄地赶到了红星厂。



    别人不能随意进出红星厂厂区,可有着正经工作的赵老四可不算“别人”,这是他最为得意的身份。



    凭借着里东城东风一号俱乐部保卫科科长的工作证,在门口登个记就来到了李学武的办公室。



    “起来都是后话,可他在月坛公园得突围,情况极其惨烈”



    李学武很忙,是一边工作一边听了他的汇报。



    赵老四也不敢多客气,就站在他身边轻声将当天的事了个清楚,是站在另一个视角上的描述。



    “当天跟着张建国去到月坛的一共是十三个人,有闫胜利和李奎勇等人,骑着八、九辆自行车。”



    在这个时候,自行车可算是大宗财产,比人命都值钱,特别是有的车是从朋友处借的,弄丢了无法交待。



    “当时闫胜利先发现的情况不对,眼瞅着大敌逼近,可要跑已经来不及了。”



    赵老四介绍道:“怕对方是来抢他们车子的,所以应战的队形是非常松散的环状阵形。”



    “也就把自行车放在中间,十三个人环自行车站成一圈。”



    “在弄清楚对方是专门来找张建国的,李奎勇第一个反应就是把张建国掩护在身后。”



    “可他回头一看,后面的马路上,大队的老乒黑压压地排成密不透风的阵形,也已经一步步地堵压过来了。”



    “前后两路人马迫近后,迅速向两翼伸开、合拢,把他们十三个人紧紧地包围在一个圈子里。”



    “圈子正中,就是那几辆自行车。”



    赵老四到这里顿了顿,看了李学武的脸色,见领导里的笔没停,这才继续讲了起来。



    “当时能看得出来,老乒们实在是太紧张了,”他讲道:“包围圈合拢后他们没有立即就动,而是有过一阵短暂的停顿,双方开始了对峙。”



    茬过架都知道,越是在这个时候,尽管双方在人数上非常悬殊,但敢于先动的一方,还是能在瞬间争取到一定的主动,甚至是反败为胜。



    在这一点上,老乒方面就暴露出了他们在实战历练和个人勇气方面的不足。



    “事后张建国回来了,这时候最需要的是一条不知死活、上去就开牙扑咬的狗。”



    赵老四颇为认同地讲道:“那个时候,老乒们还没有这么一条领头的狗。”



    先动的是张建国。



    他持一把刮子,完全没有犹豫,照直就向眼前的人群扑了过去。



    猝不及防地,那把刮刀就砸在了一个老乒的面门上,顿时红的就喷溅出来了。



    人群大乱,很多人在挤压推搡中摔倒,滚成一团。



    闫胜利刚开始时是有些惊慌,大脑里一片空白。



    但观察到对方更紧张以后,立即就变得格外清醒和冷静了起来。



    他做了一个判断,这时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死死地跟着张建国,



    或者一起死;或者,从刀丛中突出去。



    场面实在太混乱了,闫胜利叫了兄弟们跟在张建国的身后,是踩着倒在地上那些人的身体,连挤带撞地向人群外面突。



    在这个过程中,闫胜利两次被地上的人绊倒。



    第二次摔倒,可能是过于慌乱,再加上人群的挤压、推撞,闫胜利很长时间没能爬起来。



    最后还是张建国拽着他的衣服把他从人堆里揪出来的。



    突出重围,沿着马路向城里方向狂奔,真正的凶险这时才开始了。



    在最初的混乱过去后,老乒们迅速组织起来,其中最凶悍猛勇的一群人骑上自行车,玩命地向张建国等人追了过来。



    当然了,这是后来才知道的。



    跟在张建国后面冲出来的就是闫胜利、李和平、李奎勇三人。



    李和平跑在最后,被追上后,一把钢丝锁的铅头重重地抡在了他的后脑上,人一个趔趄扑出去撞在马路牙子上,锁骨断裂,顿时昏死了过去。



    接着被追上的就是闫胜利。



    钢丝锁抡击发出的呼啸音就在耳边不断地回响,铅头一下又一下地几乎是擦着他后脑勺落在了身后。



    惶急中,李奎勇做了一个急停回身、举刀迎刺的动作,紧跟在身后的人猛拐车把躲避,连车带人摔了出去。



    这多少为闫胜利赢了一点时间,但来不及喘息,快跑到阜成门时,后面更多的人又追了上来。



    最前面的是一个穿着一身深褐色柞蚕丝衣服的高个子,粗壮而骁勇。



    闫胜利从马路窜上便道,这家伙轻巧地一提车把,也跃上便道,抡起钢丝锁就向他的脑袋上砸。



    这时别回击了,就是稍有停顿,立时就会被砸躺下。



    再追兵太多,速度又极快,撞也能把你撞飞了。



    这时,张建国跑在最前面,离他大约有四五步远。



    危急中,闫胜利下意识地喊了张建国一声。



    而张建国猛地停步,让过闫胜利,然后他抬起左臂护住头,右顺势就是一叉,戳进柞蚕丝的臀部



    在护城河边,张建国、闫胜利站住了。



    追击的人也远远地站住了,没人敢再追上来。



    “其他人的遭遇就没法了,唉——”



    赵老四叹息一声,心里默念江湖事,江湖了;江湖人,江湖老。



    只脚踏入这江湖,没有大缘,只能在江湖老。



    这里的老可不是混成老头,而是年纪轻轻就



    “张建国胳膊受伤了,闫胜利没啥事,”赵老四介绍道:“李奎勇的情况有些特殊”



    起这个李奎勇,赵老四也是不知道该怎么。



    在那个危急、慌乱的时刻,这老哥坚持不肯丢弃那辆从亲戚家借来的旧自行车。



    向外强突的时候,他是跟着跑出来了,可后来鬼使神差地,他又返身跑了回去推那辆车子。



    结果被人一扎枪刺中大腿。



    从地上挣扎着爬起来,他还要去推那辆车,又被扎了一枪。



    最终他满身是血地骑着车子回到了城里。



    “腿上和屁股上的创口并不深,可就是不愈合。”



    赵老四叹了口气,道:“医院不敢去,跟家里上了白药也不管用,疼的咬牙都挺不住”



    这个情况李学武倒是知道,昨晚顾延了。



    赵卫东等人是真拿张建国等人当死敌了,在行动之前,他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刮子和扎枪头上,都涂抹了药粉。



    他们的父辈,当年在对付日寇时,也是这么干的。



    伤口半年不愈合,一辈子残疾。



    “张建国不用去管他。”



    李学武听完了赵老四的讲述,好一会儿才交代道:“你去问问李奎勇,要义气还是要命。”



    “要命的话,就去分局找姬毓秀自首,然后你送他去我爸那,告诉他半年之内不能下山。”



    “明白——”赵老四轻声应了下来,而后又犹豫着问道:“如果他不去自首明白了。”



    这话他只问了一半,就在赵老四迟疑的空隙却没有见李学武有任何回答的意思,便了然地点点头出去了。



    要义气?还用问吗?



    ——



    为什么要跟赵老四问张建国的事呢?



    因为聂光的供述里,就有张建国。



    李学武也是没想到,聂光敢对李怀德动,其中还有张建国等人牵扯其中,这可不是事了。



    孤立事件可以容忍,真有预谋可是挑战他底线了。



    李学武是见过聂光了的,这子倒也是坦然,一见着他什么都了,包括报复李怀德的动。



    李学武没再跟他讲什么大道理,只问了几个问题。



    最后一个是关于张建国的。



    因为知道聂光跟张建国等人混的好,他又没有打埋伏的脑子,怕有人给他出主意。



    所以李学武问他,是不是张建国撺掇他如此报复李怀德。



    可聂光不是。



    聂光供述,就在他去往李怀德家的时候,骑车子从交道口路过,正看见张建国带着人过去,双方连招呼都没打。



    自那次会谈之后,聂光与张建国就渐行渐远了。



    聂光供述,他知道在这段时间里,张建国一直在忙于结交和应酬,他结交了很多血统高贵的老乒。



    他讲张建国在那时一定很得意,一定认为自己已经受到了尊重,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他认为这些结交和应酬给他带来了高尚等级的朋友。



    可以把刀子交给朋友,但他交给的,是朋友吗?



    赵卫东给老乒圈子里,其实张建国还有第三条路,那就是忍耐,相信社会一定会进步。



    未来出身和身份不会再划分界限,人与人坦诚相处,更没有了思想和意识上的争斗。



    听见张建国的事,聂光无话可。



    听了李怀德原谅,聂光沉默良久。



    他今天得到了一极其荒唐的结果,证明了他的一腔热血都是荒谬的。



    谈话的最后,聂光坦诚地出了撺掇他的人其实是赵卫东,因为赵卫东恨李怀德抢了他的女人。



    ——



    ps:



    还记得红颜祸水是谁吗?



    还记得聂光是怎么跟赵卫东接触上的吗?



    知道为什么李学武要关注老乒和顽主的矛盾吗?



    具体都有哪些大院就不了,就前些天张建国秘密会见的那位赵卫东,他就住在百万庄。



    百万庄往南便是玉渊潭公园,公园里有著名的钓鱼台宾馆。



    玉渊潭公园往东有一块地是铁道的,再往东就是月坛了。



    大院里那些孩子,尤其是这一片儿的都喜欢来这两处公园玩。



    景色绮丽当然比不上颐和园,但架不住离家门口近啊。



    打水漂、跑步、抓鱼摸虾、处对象,都在这一片儿。



    出于习惯,顾延按照李学武留给他的电话打给了周瑶,两人通话后顺嘴便约在月坛公园见面。



    撂下电话顾延就后悔了,姐夫家住在东城,约特么西城干嘛呀。



    可电话都撂了,只能干擎着。



    在月坛见面的时候,他还不好意思地把这个当做玩笑讲了出来。



    周瑶也没当回事,以为顾延住在西城呢,笑笑一带而过了。



    可无巧不成书,也正是因为顾延的糊涂,他们俩才赶上了热闹。



    而作为圈子里的“老前辈”顾延对全武行的双方都认识。



    在饭桌上给李学武讲了当天的事,真是惊心动魄,引人入胜。



    时间回到3月30日,也就是周末,下午三点钟左右。



    张建国一行人骑着二八大杠来到了月坛公园附近。



    这是早就约好了的,与赵卫东等人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可惜了,他等来的不是和谈,更不是尊重,而是一场血战。



    几乎来不及任何反应,数不清的持刮子的老乒们就从前后两个方向吵着张建国等人围拢了上来。



    据顾延讲当时的情况,迎面方向过来的老乒们黑压压地一大片,在狭窄的马路上挤压着走过来。



    为首的那一个喊了一声:谁是特么张建国?打死他!接着,老乒们就玩命般的扑了过去。



    “我看到的,张建国应该是受伤了,带着他的人跑了,”顾延讲道:“那个叫李奎勇的受伤了。”



    “具体都是谁我没注意,也是你们那位保卫科长好管闲事。”



    他笑了笑,道:“我告诉她这件事不用她管,她非要报警。”



    “现场有不少人被带走调查,其中我认识的就有赵卫东。”



    “嫌耽误你看热闹了?”



    顾宁不满地盯了弟弟一眼,提醒他道:“注意点自己的身份。”



    “我知道,放心吧,姐。”



    顾延没在意地笑了笑,道:“那种场合,就算是警查来了也得等他们茬完了架才能上去抓人。”



    “挺长时间没见着他了,赵卫东依旧是那么的诚恳,健谈。”



    他轻笑了一声,道:“他给工安,他是认真察看过几次地形后才确定把约会地点定在那里。”



    “我算是看出来了,这个张建国还真是成了气候,一个顽主都能逼着他们又是布局又是玩计谋。”



    “你从哪听的张建国?”



    李学武看了他一眼,问道:“周瑶告诉你的?”



    “嗯,她可真够勇猛的。”



    一想起当时的情景顾延就忍不住地想笑,“她跟我,让我给她帮忙,想办法抓住那个张建国。”



    “连她都敢想着抓那个顽主,那些老乒们却畏之如虎。”



    到这里,顾延遗憾地摇了摇头,道:“这个圈子没啥希望了。”



    “赵卫东讲的那些话,我听了都觉得脸红。”



    他看了姐夫道:“他了,老乒们视张建国如虎,临敌畏战是难免的。”



    “而那个地点道路狭窄,即使有人想要临阵退缩,后面也有人堵着,谁也退不了。”



    “谁在后面堵着?”



    秦京茹听的好奇,问道:“这还排兵布阵呢?”



    “你可是想不到,赵卫东有多损。”



    顾延看了她一眼,又对着姐夫讲道:“工安问他,谁在后面堵着呀?难道是你们这些头头儿?”



    “他告诉工安:女的。他把大院里那些最漂亮的女生都拉来了。”



    “他还恬不知耻地问工安:你知道这叫什么吗?这就叫同仇敌忾!”



    饭桌上的气氛因为顾延的语气变得沉默了起来,就连当故事听的秦京茹都皱起了眉头。



    “是够损的,”她问了顾延道:“工安不管吗?”



    “管了啊,都带走了。”



    顾延笑了笑,道:“可又能处理得了几个呢?”



    “法不责众的道理听过没有?他们还觉得这是在为民除害呢,一个个的都把自己当成英雄来自夸了。”



    李学武想起了聂光在派处所关于那天晚上会面时况的供述,只在心里感慨江湖的水真是浑啊。



    那个会谈的晚上,赵卫东口口声声大家都是受害者,不要自相残杀,要做朋友。



    可结果呢?



    工安问赵卫东细节,为什么张建国信了他的话,要跟他做朋友,赵卫东的回答是:他傻呗。我不可能跟他做朋友,因为他是坏人!我是好人!



    ——



    四月的第一天,星期二。



    李学武上班后抽空给俱乐部打了个电话,问赵老四将周末那天月坛公园的情况给他。



    赵老四虽然没问过,但他很清楚李学武一直在有意无意地盯着顽主和老乒圈子。



    就连他跟顽主圈子“藕断丝连”的都没有在意,周常利回来招工的时候还见了那些顽主,也没训斥他。



    他是不敢胡乱猜测李学武要干什么,但他一直都有关注着这些事,就怕有一天李学武突然问起来。



    进了俱乐部的门,就是俱乐部的人。



    赵老四早就认定了自己是俱乐部门里的人,现在穿的是皮鞋,不可能再走回头路了。



    对自己的定位也很清楚,他就是俱乐部的看门大管家,做人做事都得为俱乐部和领导着想。



    既然李学武关注着两边的情况,那他就关注着,是为了李学武服务,也是跟着学习这里面的门道。



    有些知识是永远从书本上学不到的,就比如李学武这样的行事和布局,瞬息万变,精准拿捏。



    李学武撂下电话,他便骑着自行车从俱乐部一路马不停蹄地赶到了红星厂。



    别人不能随意进出红星厂厂区,可有着正经工作的赵老四可不算“别人”,这是他最为得意的身份。



    凭借着里东城东风一号俱乐部保卫科科长的工作证,在门口登个记就来到了李学武的办公室。



    “起来都是后话,可他在月坛公园得突围,情况极其惨烈”



    李学武很忙,是一边工作一边听了他的汇报。



    赵老四也不敢多客气,就站在他身边轻声将当天的事了个清楚,是站在另一个视角上的描述。



    “当天跟着张建国去到月坛的一共是十三个人,有闫胜利和李奎勇等人,骑着八、九辆自行车。”



    在这个时候,自行车可算是大宗财产,比人命都值钱,特别是有的车是从朋友处借的,弄丢了无法交待。



    “当时闫胜利先发现的情况不对,眼瞅着大敌逼近,可要跑已经来不及了。”



    赵老四介绍道:“怕对方是来抢他们车子的,所以应战的队形是非常松散的环状阵形。”



    “也就把自行车放在中间,十三个人环自行车站成一圈。”



    “在弄清楚对方是专门来找张建国的,李奎勇第一个反应就是把张建国掩护在身后。”



    “可他回头一看,后面的马路上,大队的老乒黑压压地排成密不透风的阵形,也已经一步步地堵压过来了。”



    “前后两路人马迫近后,迅速向两翼伸开、合拢,把他们十三个人紧紧地包围在一个圈子里。”



    “圈子正中,就是那几辆自行车。”



    赵老四到这里顿了顿,看了李学武的脸色,见领导里的笔没停,这才继续讲了起来。



    “当时能看得出来,老乒们实在是太紧张了,”他讲道:“包围圈合拢后他们没有立即就动,而是有过一阵短暂的停顿,双方开始了对峙。”



    茬过架都知道,越是在这个时候,尽管双方在人数上非常悬殊,但敢于先动的一方,还是能在瞬间争取到一定的主动,甚至是反败为胜。



    在这一点上,老乒方面就暴露出了他们在实战历练和个人勇气方面的不足。



    “事后张建国回来了,这时候最需要的是一条不知死活、上去就开牙扑咬的狗。”



    赵老四颇为认同地讲道:“那个时候,老乒们还没有这么一条领头的狗。”



    先动的是张建国。



    他持一把刮子,完全没有犹豫,照直就向眼前的人群扑了过去。



    猝不及防地,那把刮刀就砸在了一个老乒的面门上,顿时红的就喷溅出来了。



    人群大乱,很多人在挤压推搡中摔倒,滚成一团。



    闫胜利刚开始时是有些惊慌,大脑里一片空白。



    但观察到对方更紧张以后,立即就变得格外清醒和冷静了起来。



    他做了一个判断,这时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死死地跟着张建国,



    或者一起死;或者,从刀丛中突出去。



    场面实在太混乱了,闫胜利叫了兄弟们跟在张建国的身后,是踩着倒在地上那些人的身体,连挤带撞地向人群外面突。



    在这个过程中,闫胜利两次被地上的人绊倒。



    第二次摔倒,可能是过于慌乱,再加上人群的挤压、推撞,闫胜利很长时间没能爬起来。



    最后还是张建国拽着他的衣服把他从人堆里揪出来的。



    突出重围,沿着马路向城里方向狂奔,真正的凶险这时才开始了。



    在最初的混乱过去后,老乒们迅速组织起来,其中最凶悍猛勇的一群人骑上自行车,玩命地向张建国等人追了过来。



    当然了,这是后来才知道的。



    跟在张建国后面冲出来的就是闫胜利、李和平、李奎勇三人。



    李和平跑在最后,被追上后,一把钢丝锁的铅头重重地抡在了他的后脑上,人一个趔趄扑出去撞在马路牙子上,锁骨断裂,顿时昏死了过去。



    接着被追上的就是闫胜利。



    钢丝锁抡击发出的呼啸音就在耳边不断地回响,铅头一下又一下地几乎是擦着他后脑勺落在了身后。



    惶急中,李奎勇做了一个急停回身、举刀迎刺的动作,紧跟在身后的人猛拐车把躲避,连车带人摔了出去。



    这多少为闫胜利赢了一点时间,但来不及喘息,快跑到阜成门时,后面更多的人又追了上来。



    最前面的是一个穿着一身深褐色柞蚕丝衣服的高个子,粗壮而骁勇。



    闫胜利从马路窜上便道,这家伙轻巧地一提车把,也跃上便道,抡起钢丝锁就向他的脑袋上砸。



    这时别回击了,就是稍有停顿,立时就会被砸躺下。



    再追兵太多,速度又极快,撞也能把你撞飞了。



    这时,张建国跑在最前面,离他大约有四五步远。



    危急中,闫胜利下意识地喊了张建国一声。



    而张建国猛地停步,让过闫胜利,然后他抬起左臂护住头,右顺势就是一叉,戳进柞蚕丝的臀部



    在护城河边,张建国、闫胜利站住了。



    追击的人也远远地站住了,没人敢再追上来。



    “其他人的遭遇就没法了,唉——”



    赵老四叹息一声,心里默念江湖事,江湖了;江湖人,江湖老。



    只脚踏入这江湖,没有大缘,只能在江湖老。



    这里的老可不是混成老头,而是年纪轻轻就



    “张建国胳膊受伤了,闫胜利没啥事,”赵老四介绍道:“李奎勇的情况有些特殊”



    起这个李奎勇,赵老四也是不知道该怎么。



    在那个危急、慌乱的时刻,这老哥坚持不肯丢弃那辆从亲戚家借来的旧自行车。



    向外强突的时候,他是跟着跑出来了,可后来鬼使神差地,他又返身跑了回去推那辆车子。



    结果被人一扎枪刺中大腿。



    从地上挣扎着爬起来,他还要去推那辆车,又被扎了一枪。



    最终他满身是血地骑着车子回到了城里。



    “腿上和屁股上的创口并不深,可就是不愈合。”



    赵老四叹了口气,道:“医院不敢去,跟家里上了白药也不管用,疼的咬牙都挺不住”



    这个情况李学武倒是知道,昨晚顾延了。



    赵卫东等人是真拿张建国等人当死敌了,在行动之前,他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刮子和扎枪头上,都涂抹了药粉。



    他们的父辈,当年在对付日寇时,也是这么干的。



    伤口半年不愈合,一辈子残疾。



    “张建国不用去管他。”



    李学武听完了赵老四的讲述,好一会儿才交代道:“你去问问李奎勇,要义气还是要命。”



    “要命的话,就去分局找姬毓秀自首,然后你送他去我爸那,告诉他半年之内不能下山。”



    “明白——”赵老四轻声应了下来,而后又犹豫着问道:“如果他不去自首明白了。”



    这话他只问了一半,就在赵老四迟疑的空隙却没有见李学武有任何回答的意思,便了然地点点头出去了。



    要义气?还用问吗?



    ——



    为什么要跟赵老四问张建国的事呢?



    因为聂光的供述里,就有张建国。



    李学武也是没想到,聂光敢对李怀德动,其中还有张建国等人牵扯其中,这可不是事了。



    孤立事件可以容忍,真有预谋可是挑战他底线了。



    李学武是见过聂光了的,这子倒也是坦然,一见着他什么都了,包括报复李怀德的动。



    李学武没再跟他讲什么大道理,只问了几个问题。



    最后一个是关于张建国的。



    因为知道聂光跟张建国等人混的好,他又没有打埋伏的脑子,怕有人给他出主意。



    所以李学武问他,是不是张建国撺掇他如此报复李怀德。



    可聂光不是。



    聂光供述,就在他去往李怀德家的时候,骑车子从交道口路过,正看见张建国带着人过去,双方连招呼都没打。



    自那次会谈之后,聂光与张建国就渐行渐远了。



    聂光供述,他知道在这段时间里,张建国一直在忙于结交和应酬,他结交了很多血统高贵的老乒。



    他讲张建国在那时一定很得意,一定认为自己已经受到了尊重,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他认为这些结交和应酬给他带来了高尚等级的朋友。



    可以把刀子交给朋友,但他交给的,是朋友吗?



    赵卫东给老乒圈子里,其实张建国还有第三条路,那就是忍耐,相信社会一定会进步。



    未来出身和身份不会再划分界限,人与人坦诚相处,更没有了思想和意识上的争斗。



    听见张建国的事,聂光无话可。



    听了李怀德原谅,聂光沉默良久。



    他今天得到了一极其荒唐的结果,证明了他的一腔热血都是荒谬的。



    谈话的最后,聂光坦诚地出了撺掇他的人其实是赵卫东,因为赵卫东恨李怀德抢了他的女人。



    ——



    ps:



    还记得红颜祸水是谁吗?



    还记得聂光是怎么跟赵卫东接触上的吗?



    知道为什么李学武要关注老乒和顽主的矛盾吗?



    具体都有哪些大院就不了,就前些天张建国秘密会见的那位赵卫东,他就住在百万庄。



    百万庄往南便是玉渊潭公园,公园里有著名的钓鱼台宾馆。



    玉渊潭公园往东有一块地是铁道的,再往东就是月坛了。



    大院里那些孩子,尤其是这一片儿的都喜欢来这两处公园玩。



    景色绮丽当然比不上颐和园,但架不住离家门口近啊。



    打水漂、跑步、抓鱼摸虾、处对象,都在这一片儿。



    出于习惯,顾延按照李学武留给他的电话打给了周瑶,两人通话后顺嘴便约在月坛公园见面。



    撂下电话顾延就后悔了,姐夫家住在东城,约特么西城干嘛呀。



    可电话都撂了,只能干擎着。



    在月坛见面的时候,他还不好意思地把这个当做玩笑讲了出来。



    周瑶也没当回事,以为顾延住在西城呢,笑笑一带而过了。



    可无巧不成书,也正是因为顾延的糊涂,他们俩才赶上了热闹。



    而作为圈子里的“老前辈”顾延对全武行的双方都认识。



    在饭桌上给李学武讲了当天的事,真是惊心动魄,引人入胜。



    时间回到3月30日,也就是周末,下午三点钟左右。



    张建国一行人骑着二八大杠来到了月坛公园附近。



    这是早就约好了的,与赵卫东等人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可惜了,他等来的不是和谈,更不是尊重,而是一场血战。



    几乎来不及任何反应,数不清的持刮子的老乒们就从前后两个方向吵着张建国等人围拢了上来。



    据顾延讲当时的情况,迎面方向过来的老乒们黑压压地一大片,在狭窄的马路上挤压着走过来。



    为首的那一个喊了一声:谁是特么张建国?打死他!接着,老乒们就玩命般的扑了过去。



    “我看到的,张建国应该是受伤了,带着他的人跑了,”顾延讲道:“那个叫李奎勇的受伤了。”



    “具体都是谁我没注意,也是你们那位保卫科长好管闲事。”



    他笑了笑,道:“我告诉她这件事不用她管,她非要报警。”



    “现场有不少人被带走调查,其中我认识的就有赵卫东。”



    “嫌耽误你看热闹了?”



    顾宁不满地盯了弟弟一眼,提醒他道:“注意点自己的身份。”



    “我知道,放心吧,姐。”



    顾延没在意地笑了笑,道:“那种场合,就算是警查来了也得等他们茬完了架才能上去抓人。”



    “挺长时间没见着他了,赵卫东依旧是那么的诚恳,健谈。”



    他轻笑了一声,道:“他给工安,他是认真察看过几次地形后才确定把约会地点定在那里。”



    “我算是看出来了,这个张建国还真是成了气候,一个顽主都能逼着他们又是布局又是玩计谋。”



    “你从哪听的张建国?”



    李学武看了他一眼,问道:“周瑶告诉你的?”



    “嗯,她可真够勇猛的。”



    一想起当时的情景顾延就忍不住地想笑,“她跟我,让我给她帮忙,想办法抓住那个张建国。”



    “连她都敢想着抓那个顽主,那些老乒们却畏之如虎。”



    到这里,顾延遗憾地摇了摇头,道:“这个圈子没啥希望了。”



    “赵卫东讲的那些话,我听了都觉得脸红。”



    他看了姐夫道:“他了,老乒们视张建国如虎,临敌畏战是难免的。”



    “而那个地点道路狭窄,即使有人想要临阵退缩,后面也有人堵着,谁也退不了。”



    “谁在后面堵着?”



    秦京茹听的好奇,问道:“这还排兵布阵呢?”



    “你可是想不到,赵卫东有多损。”



    顾延看了她一眼,又对着姐夫讲道:“工安问他,谁在后面堵着呀?难道是你们这些头头儿?”



    “他告诉工安:女的。他把大院里那些最漂亮的女生都拉来了。”



    “他还恬不知耻地问工安:你知道这叫什么吗?这就叫同仇敌忾!”



    饭桌上的气氛因为顾延的语气变得沉默了起来,就连当故事听的秦京茹都皱起了眉头。



    “是够损的,”她问了顾延道:“工安不管吗?”



    “管了啊,都带走了。”



    顾延笑了笑,道:“可又能处理得了几个呢?”



    “法不责众的道理听过没有?他们还觉得这是在为民除害呢,一个个的都把自己当成英雄来自夸了。”



    李学武想起了聂光在派处所关于那天晚上会面时况的供述,只在心里感慨江湖的水真是浑啊。



    那个会谈的晚上,赵卫东口口声声大家都是受害者,不要自相残杀,要做朋友。



    可结果呢?



    工安问赵卫东细节,为什么张建国信了他的话,要跟他做朋友,赵卫东的回答是:他傻呗。我不可能跟他做朋友,因为他是坏人!我是好人!



    ——



    四月的第一天,星期二。



    李学武上班后抽空给俱乐部打了个电话,问赵老四将周末那天月坛公园的情况给他。



    赵老四虽然没问过,但他很清楚李学武一直在有意无意地盯着顽主和老乒圈子。



    就连他跟顽主圈子“藕断丝连”的都没有在意,周常利回来招工的时候还见了那些顽主,也没训斥他。



    他是不敢胡乱猜测李学武要干什么,但他一直都有关注着这些事,就怕有一天李学武突然问起来。



    进了俱乐部的门,就是俱乐部的人。



    赵老四早就认定了自己是俱乐部门里的人,现在穿的是皮鞋,不可能再走回头路了。



    对自己的定位也很清楚,他就是俱乐部的看门大管家,做人做事都得为俱乐部和领导着想。



    既然李学武关注着两边的情况,那他就关注着,是为了李学武服务,也是跟着学习这里面的门道。



    有些知识是永远从书本上学不到的,就比如李学武这样的行事和布局,瞬息万变,精准拿捏。



    李学武撂下电话,他便骑着自行车从俱乐部一路马不停蹄地赶到了红星厂。



    别人不能随意进出红星厂厂区,可有着正经工作的赵老四可不算“别人”,这是他最为得意的身份。



    凭借着里东城东风一号俱乐部保卫科科长的工作证,在门口登个记就来到了李学武的办公室。



    “起来都是后话,可他在月坛公园得突围,情况极其惨烈”



    李学武很忙,是一边工作一边听了他的汇报。



    赵老四也不敢多客气,就站在他身边轻声将当天的事了个清楚,是站在另一个视角上的描述。



    “当天跟着张建国去到月坛的一共是十三个人,有闫胜利和李奎勇等人,骑着八、九辆自行车。”



    在这个时候,自行车可算是大宗财产,比人命都值钱,特别是有的车是从朋友处借的,弄丢了无法交待。



    “当时闫胜利先发现的情况不对,眼瞅着大敌逼近,可要跑已经来不及了。”



    赵老四介绍道:“怕对方是来抢他们车子的,所以应战的队形是非常松散的环状阵形。”



    “也就把自行车放在中间,十三个人环自行车站成一圈。”



    “在弄清楚对方是专门来找张建国的,李奎勇第一个反应就是把张建国掩护在身后。”



    “可他回头一看,后面的马路上,大队的老乒黑压压地排成密不透风的阵形,也已经一步步地堵压过来了。”



    “前后两路人马迫近后,迅速向两翼伸开、合拢,把他们十三个人紧紧地包围在一个圈子里。”



    “圈子正中,就是那几辆自行车。”



    赵老四到这里顿了顿,看了李学武的脸色,见领导里的笔没停,这才继续讲了起来。



    “当时能看得出来,老乒们实在是太紧张了,”他讲道:“包围圈合拢后他们没有立即就动,而是有过一阵短暂的停顿,双方开始了对峙。”



    茬过架都知道,越是在这个时候,尽管双方在人数上非常悬殊,但敢于先动的一方,还是能在瞬间争取到一定的主动,甚至是反败为胜。



    在这一点上,老乒方面就暴露出了他们在实战历练和个人勇气方面的不足。



    “事后张建国回来了,这时候最需要的是一条不知死活、上去就开牙扑咬的狗。”



    赵老四颇为认同地讲道:“那个时候,老乒们还没有这么一条领头的狗。”



    先动的是张建国。



    他持一把刮子,完全没有犹豫,照直就向眼前的人群扑了过去。



    猝不及防地,那把刮刀就砸在了一个老乒的面门上,顿时红的就喷溅出来了。



    人群大乱,很多人在挤压推搡中摔倒,滚成一团。



    闫胜利刚开始时是有些惊慌,大脑里一片空白。



    但观察到对方更紧张以后,立即就变得格外清醒和冷静了起来。



    他做了一个判断,这时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死死地跟着张建国,



    或者一起死;或者,从刀丛中突出去。



    场面实在太混乱了,闫胜利叫了兄弟们跟在张建国的身后,是踩着倒在地上那些人的身体,连挤带撞地向人群外面突。



    在这个过程中,闫胜利两次被地上的人绊倒。



    第二次摔倒,可能是过于慌乱,再加上人群的挤压、推撞,闫胜利很长时间没能爬起来。



    最后还是张建国拽着他的衣服把他从人堆里揪出来的。



    突出重围,沿着马路向城里方向狂奔,真正的凶险这时才开始了。



    在最初的混乱过去后,老乒们迅速组织起来,其中最凶悍猛勇的一群人骑上自行车,玩命地向张建国等人追了过来。



    当然了,这是后来才知道的。



    跟在张建国后面冲出来的就是闫胜利、李和平、李奎勇三人。



    李和平跑在最后,被追上后,一把钢丝锁的铅头重重地抡在了他的后脑上,人一个趔趄扑出去撞在马路牙子上,锁骨断裂,顿时昏死了过去。



    接着被追上的就是闫胜利。



    钢丝锁抡击发出的呼啸音就在耳边不断地回响,铅头一下又一下地几乎是擦着他后脑勺落在了身后。



    惶急中,李奎勇做了一个急停回身、举刀迎刺的动作,紧跟在身后的人猛拐车把躲避,连车带人摔了出去。



    这多少为闫胜利赢了一点时间,但来不及喘息,快跑到阜成门时,后面更多的人又追了上来。



    最前面的是一个穿着一身深褐色柞蚕丝衣服的高个子,粗壮而骁勇。



    闫胜利从马路窜上便道,这家伙轻巧地一提车把,也跃上便道,抡起钢丝锁就向他的脑袋上砸。



    这时别回击了,就是稍有停顿,立时就会被砸躺下。



    再追兵太多,速度又极快,撞也能把你撞飞了。



    这时,张建国跑在最前面,离他大约有四五步远。



    危急中,闫胜利下意识地喊了张建国一声。



    而张建国猛地停步,让过闫胜利,然后他抬起左臂护住头,右顺势就是一叉,戳进柞蚕丝的臀部



    在护城河边,张建国、闫胜利站住了。



    追击的人也远远地站住了,没人敢再追上来。



    “其他人的遭遇就没法了,唉——”



    赵老四叹息一声,心里默念江湖事,江湖了;江湖人,江湖老。



    只脚踏入这江湖,没有大缘,只能在江湖老。



    这里的老可不是混成老头,而是年纪轻轻就



    “张建国胳膊受伤了,闫胜利没啥事,”赵老四介绍道:“李奎勇的情况有些特殊”



    起这个李奎勇,赵老四也是不知道该怎么。



    在那个危急、慌乱的时刻,这老哥坚持不肯丢弃那辆从亲戚家借来的旧自行车。



    向外强突的时候,他是跟着跑出来了,可后来鬼使神差地,他又返身跑了回去推那辆车子。



    结果被人一扎枪刺中大腿。



    从地上挣扎着爬起来,他还要去推那辆车,又被扎了一枪。



    最终他满身是血地骑着车子回到了城里。



    “腿上和屁股上的创口并不深,可就是不愈合。”



    赵老四叹了口气,道:“医院不敢去,跟家里上了白药也不管用,疼的咬牙都挺不住”



    这个情况李学武倒是知道,昨晚顾延了。



    赵卫东等人是真拿张建国等人当死敌了,在行动之前,他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刮子和扎枪头上,都涂抹了药粉。



    他们的父辈,当年在对付日寇时,也是这么干的。



    伤口半年不愈合,一辈子残疾。



    “张建国不用去管他。”



    李学武听完了赵老四的讲述,好一会儿才交代道:“你去问问李奎勇,要义气还是要命。”



    “要命的话,就去分局找姬毓秀自首,然后你送他去我爸那,告诉他半年之内不能下山。”



    “明白——”赵老四轻声应了下来,而后又犹豫着问道:“如果他不去自首明白了。”



    这话他只问了一半,就在赵老四迟疑的空隙却没有见李学武有任何回答的意思,便了然地点点头出去了。



    要义气?还用问吗?



    ——



    为什么要跟赵老四问张建国的事呢?



    因为聂光的供述里,就有张建国。



    李学武也是没想到,聂光敢对李怀德动,其中还有张建国等人牵扯其中,这可不是事了。



    孤立事件可以容忍,真有预谋可是挑战他底线了。



    李学武是见过聂光了的,这子倒也是坦然,一见着他什么都了,包括报复李怀德的动。



    李学武没再跟他讲什么大道理,只问了几个问题。



    最后一个是关于张建国的。



    因为知道聂光跟张建国等人混的好,他又没有打埋伏的脑子,怕有人给他出主意。



    所以李学武问他,是不是张建国撺掇他如此报复李怀德。



    可聂光不是。



    聂光供述,就在他去往李怀德家的时候,骑车子从交道口路过,正看见张建国带着人过去,双方连招呼都没打。



    自那次会谈之后,聂光与张建国就渐行渐远了。



    聂光供述,他知道在这段时间里,张建国一直在忙于结交和应酬,他结交了很多血统高贵的老乒。



    他讲张建国在那时一定很得意,一定认为自己已经受到了尊重,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他认为这些结交和应酬给他带来了高尚等级的朋友。



    可以把刀子交给朋友,但他交给的,是朋友吗?



    赵卫东给老乒圈子里,其实张建国还有第三条路,那就是忍耐,相信社会一定会进步。



    未来出身和身份不会再划分界限,人与人坦诚相处,更没有了思想和意识上的争斗。



    听见张建国的事,聂光无话可。



    听了李怀德原谅,聂光沉默良久。



    他今天得到了一极其荒唐的结果,证明了他的一腔热血都是荒谬的。



    谈话的最后,聂光坦诚地出了撺掇他的人其实是赵卫东,因为赵卫东恨李怀德抢了他的女人。



    ——



    ps:



    还记得红颜祸水是谁吗?



    还记得聂光是怎么跟赵卫东接触上的吗?



    知道为什么李学武要关注老乒和顽主的矛盾吗?



    具体都有哪些大院就不了,就前些天张建国秘密会见的那位赵卫东,他就住在百万庄。



    百万庄往南便是玉渊潭公园,公园里有著名的钓鱼台宾馆。



    玉渊潭公园往东有一块地是铁道的,再往东就是月坛了。



    大院里那些孩子,尤其是这一片儿的都喜欢来这两处公园玩。



    景色绮丽当然比不上颐和园,但架不住离家门口近啊。



    打水漂、跑步、抓鱼摸虾、处对象,都在这一片儿。



    出于习惯,顾延按照李学武留给他的电话打给了周瑶,两人通话后顺嘴便约在月坛公园见面。



    撂下电话顾延就后悔了,姐夫家住在东城,约特么西城干嘛呀。



    可电话都撂了,只能干擎着。



    在月坛见面的时候,他还不好意思地把这个当做玩笑讲了出来。



    周瑶也没当回事,以为顾延住在西城呢,笑笑一带而过了。



    可无巧不成书,也正是因为顾延的糊涂,他们俩才赶上了热闹。



    而作为圈子里的“老前辈”顾延对全武行的双方都认识。



    在饭桌上给李学武讲了当天的事,真是惊心动魄,引人入胜。



    时间回到3月30日,也就是周末,下午三点钟左右。



    张建国一行人骑着二八大杠来到了月坛公园附近。



    这是早就约好了的,与赵卫东等人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可惜了,他等来的不是和谈,更不是尊重,而是一场血战。



    几乎来不及任何反应,数不清的持刮子的老乒们就从前后两个方向吵着张建国等人围拢了上来。



    据顾延讲当时的情况,迎面方向过来的老乒们黑压压地一大片,在狭窄的马路上挤压着走过来。



    为首的那一个喊了一声:谁是特么张建国?打死他!接着,老乒们就玩命般的扑了过去。



    “我看到的,张建国应该是受伤了,带着他的人跑了,”顾延讲道:“那个叫李奎勇的受伤了。”



    “具体都是谁我没注意,也是你们那位保卫科长好管闲事。”



    他笑了笑,道:“我告诉她这件事不用她管,她非要报警。”



    “现场有不少人被带走调查,其中我认识的就有赵卫东。”



    “嫌耽误你看热闹了?”



    顾宁不满地盯了弟弟一眼,提醒他道:“注意点自己的身份。”



    “我知道,放心吧,姐。”



    顾延没在意地笑了笑,道:“那种场合,就算是警查来了也得等他们茬完了架才能上去抓人。”



    “挺长时间没见着他了,赵卫东依旧是那么的诚恳,健谈。”



    他轻笑了一声,道:“他给工安,他是认真察看过几次地形后才确定把约会地点定在那里。”



    “我算是看出来了,这个张建国还真是成了气候,一个顽主都能逼着他们又是布局又是玩计谋。”



    “你从哪听的张建国?”



    李学武看了他一眼,问道:“周瑶告诉你的?”



    “嗯,她可真够勇猛的。”



    一想起当时的情景顾延就忍不住地想笑,“她跟我,让我给她帮忙,想办法抓住那个张建国。”



    “连她都敢想着抓那个顽主,那些老乒们却畏之如虎。”



    到这里,顾延遗憾地摇了摇头,道:“这个圈子没啥希望了。”



    “赵卫东讲的那些话,我听了都觉得脸红。”



    他看了姐夫道:“他了,老乒们视张建国如虎,临敌畏战是难免的。”



    “而那个地点道路狭窄,即使有人想要临阵退缩,后面也有人堵着,谁也退不了。”



    “谁在后面堵着?”



    秦京茹听的好奇,问道:“这还排兵布阵呢?”



    “你可是想不到,赵卫东有多损。”



    顾延看了她一眼,又对着姐夫讲道:“工安问他,谁在后面堵着呀?难道是你们这些头头儿?”



    “他告诉工安:女的。他把大院里那些最漂亮的女生都拉来了。”



    “他还恬不知耻地问工安:你知道这叫什么吗?这就叫同仇敌忾!”



    饭桌上的气氛因为顾延的语气变得沉默了起来,就连当故事听的秦京茹都皱起了眉头。



    “是够损的,”她问了顾延道:“工安不管吗?”



    “管了啊,都带走了。”



    顾延笑了笑,道:“可又能处理得了几个呢?”



    “法不责众的道理听过没有?他们还觉得这是在为民除害呢,一个个的都把自己当成英雄来自夸了。”



    李学武想起了聂光在派处所关于那天晚上会面时况的供述,只在心里感慨江湖的水真是浑啊。



    那个会谈的晚上,赵卫东口口声声大家都是受害者,不要自相残杀,要做朋友。



    可结果呢?



    工安问赵卫东细节,为什么张建国信了他的话,要跟他做朋友,赵卫东的回答是:他傻呗。我不可能跟他做朋友,因为他是坏人!我是好人!



    ——



    四月的第一天,星期二。



    李学武上班后抽空给俱乐部打了个电话,问赵老四将周末那天月坛公园的情况给他。



    赵老四虽然没问过,但他很清楚李学武一直在有意无意地盯着顽主和老乒圈子。



    就连他跟顽主圈子“藕断丝连”的都没有在意,周常利回来招工的时候还见了那些顽主,也没训斥他。



    他是不敢胡乱猜测李学武要干什么,但他一直都有关注着这些事,就怕有一天李学武突然问起来。



    进了俱乐部的门,就是俱乐部的人。



    赵老四早就认定了自己是俱乐部门里的人,现在穿的是皮鞋,不可能再走回头路了。



    对自己的定位也很清楚,他就是俱乐部的看门大管家,做人做事都得为俱乐部和领导着想。



    既然李学武关注着两边的情况,那他就关注着,是为了李学武服务,也是跟着学习这里面的门道。



    有些知识是永远从书本上学不到的,就比如李学武这样的行事和布局,瞬息万变,精准拿捏。



    李学武撂下电话,他便骑着自行车从俱乐部一路马不停蹄地赶到了红星厂。



    别人不能随意进出红星厂厂区,可有着正经工作的赵老四可不算“别人”,这是他最为得意的身份。



    凭借着里东城东风一号俱乐部保卫科科长的工作证,在门口登个记就来到了李学武的办公室。



    “起来都是后话,可他在月坛公园得突围,情况极其惨烈”



    李学武很忙,是一边工作一边听了他的汇报。



    赵老四也不敢多客气,就站在他身边轻声将当天的事了个清楚,是站在另一个视角上的描述。



    “当天跟着张建国去到月坛的一共是十三个人,有闫胜利和李奎勇等人,骑着八、九辆自行车。”



    在这个时候,自行车可算是大宗财产,比人命都值钱,特别是有的车是从朋友处借的,弄丢了无法交待。



    “当时闫胜利先发现的情况不对,眼瞅着大敌逼近,可要跑已经来不及了。”



    赵老四介绍道:“怕对方是来抢他们车子的,所以应战的队形是非常松散的环状阵形。”



    “也就把自行车放在中间,十三个人环自行车站成一圈。”



    “在弄清楚对方是专门来找张建国的,李奎勇第一个反应就是把张建国掩护在身后。”



    “可他回头一看,后面的马路上,大队的老乒黑压压地排成密不透风的阵形,也已经一步步地堵压过来了。”



    “前后两路人马迫近后,迅速向两翼伸开、合拢,把他们十三个人紧紧地包围在一个圈子里。”



    “圈子正中,就是那几辆自行车。”



    赵老四到这里顿了顿,看了李学武的脸色,见领导里的笔没停,这才继续讲了起来。



    “当时能看得出来,老乒们实在是太紧张了,”他讲道:“包围圈合拢后他们没有立即就动,而是有过一阵短暂的停顿,双方开始了对峙。”



    茬过架都知道,越是在这个时候,尽管双方在人数上非常悬殊,但敢于先动的一方,还是能在瞬间争取到一定的主动,甚至是反败为胜。



    在这一点上,老乒方面就暴露出了他们在实战历练和个人勇气方面的不足。



    “事后张建国回来了,这时候最需要的是一条不知死活、上去就开牙扑咬的狗。”



    赵老四颇为认同地讲道:“那个时候,老乒们还没有这么一条领头的狗。”



    先动的是张建国。



    他持一把刮子,完全没有犹豫,照直就向眼前的人群扑了过去。



    猝不及防地,那把刮刀就砸在了一个老乒的面门上,顿时红的就喷溅出来了。



    人群大乱,很多人在挤压推搡中摔倒,滚成一团。



    闫胜利刚开始时是有些惊慌,大脑里一片空白。



    但观察到对方更紧张以后,立即就变得格外清醒和冷静了起来。



    他做了一个判断,这时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死死地跟着张建国,



    或者一起死;或者,从刀丛中突出去。



    场面实在太混乱了,闫胜利叫了兄弟们跟在张建国的身后,是踩着倒在地上那些人的身体,连挤带撞地向人群外面突。



    在这个过程中,闫胜利两次被地上的人绊倒。



    第二次摔倒,可能是过于慌乱,再加上人群的挤压、推撞,闫胜利很长时间没能爬起来。



    最后还是张建国拽着他的衣服把他从人堆里揪出来的。



    突出重围,沿着马路向城里方向狂奔,真正的凶险这时才开始了。



    在最初的混乱过去后,老乒们迅速组织起来,其中最凶悍猛勇的一群人骑上自行车,玩命地向张建国等人追了过来。



    当然了,这是后来才知道的。



    跟在张建国后面冲出来的就是闫胜利、李和平、李奎勇三人。



    李和平跑在最后,被追上后,一把钢丝锁的铅头重重地抡在了他的后脑上,人一个趔趄扑出去撞在马路牙子上,锁骨断裂,顿时昏死了过去。



    接着被追上的就是闫胜利。



    钢丝锁抡击发出的呼啸音就在耳边不断地回响,铅头一下又一下地几乎是擦着他后脑勺落在了身后。



    惶急中,李奎勇做了一个急停回身、举刀迎刺的动作,紧跟在身后的人猛拐车把躲避,连车带人摔了出去。



    这多少为闫胜利赢了一点时间,但来不及喘息,快跑到阜成门时,后面更多的人又追了上来。



    最前面的是一个穿着一身深褐色柞蚕丝衣服的高个子,粗壮而骁勇。



    闫胜利从马路窜上便道,这家伙轻巧地一提车把,也跃上便道,抡起钢丝锁就向他的脑袋上砸。



    这时别回击了,就是稍有停顿,立时就会被砸躺下。



    再追兵太多,速度又极快,撞也能把你撞飞了。



    这时,张建国跑在最前面,离他大约有四五步远。



    危急中,闫胜利下意识地喊了张建国一声。



    而张建国猛地停步,让过闫胜利,然后他抬起左臂护住头,右顺势就是一叉,戳进柞蚕丝的臀部



    在护城河边,张建国、闫胜利站住了。



    追击的人也远远地站住了,没人敢再追上来。



    “其他人的遭遇就没法了,唉——”



    赵老四叹息一声,心里默念江湖事,江湖了;江湖人,江湖老。



    只脚踏入这江湖,没有大缘,只能在江湖老。



    这里的老可不是混成老头,而是年纪轻轻就



    “张建国胳膊受伤了,闫胜利没啥事,”赵老四介绍道:“李奎勇的情况有些特殊”



    起这个李奎勇,赵老四也是不知道该怎么。



    在那个危急、慌乱的时刻,这老哥坚持不肯丢弃那辆从亲戚家借来的旧自行车。



    向外强突的时候,他是跟着跑出来了,可后来鬼使神差地,他又返身跑了回去推那辆车子。



    结果被人一扎枪刺中大腿。



    从地上挣扎着爬起来,他还要去推那辆车,又被扎了一枪。



    最终他满身是血地骑着车子回到了城里。



    “腿上和屁股上的创口并不深,可就是不愈合。”



    赵老四叹了口气,道:“医院不敢去,跟家里上了白药也不管用,疼的咬牙都挺不住”



    这个情况李学武倒是知道,昨晚顾延了。



    赵卫东等人是真拿张建国等人当死敌了,在行动之前,他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刮子和扎枪头上,都涂抹了药粉。



    他们的父辈,当年在对付日寇时,也是这么干的。



    伤口半年不愈合,一辈子残疾。



    “张建国不用去管他。”



    李学武听完了赵老四的讲述,好一会儿才交代道:“你去问问李奎勇,要义气还是要命。”



    “要命的话,就去分局找姬毓秀自首,然后你送他去我爸那,告诉他半年之内不能下山。”



    “明白——”赵老四轻声应了下来,而后又犹豫着问道:“如果他不去自首明白了。”



    这话他只问了一半,就在赵老四迟疑的空隙却没有见李学武有任何回答的意思,便了然地点点头出去了。



    要义气?还用问吗?



    ——



    为什么要跟赵老四问张建国的事呢?



    因为聂光的供述里,就有张建国。



    李学武也是没想到,聂光敢对李怀德动,其中还有张建国等人牵扯其中,这可不是事了。



    孤立事件可以容忍,真有预谋可是挑战他底线了。



    李学武是见过聂光了的,这子倒也是坦然,一见着他什么都了,包括报复李怀德的动。



    李学武没再跟他讲什么大道理,只问了几个问题。



    最后一个是关于张建国的。



    因为知道聂光跟张建国等人混的好,他又没有打埋伏的脑子,怕有人给他出主意。



    所以李学武问他,是不是张建国撺掇他如此报复李怀德。



    可聂光不是。



    聂光供述,就在他去往李怀德家的时候,骑车子从交道口路过,正看见张建国带着人过去,双方连招呼都没打。



    自那次会谈之后,聂光与张建国就渐行渐远了。



    聂光供述,他知道在这段时间里,张建国一直在忙于结交和应酬,他结交了很多血统高贵的老乒。



    他讲张建国在那时一定很得意,一定认为自己已经受到了尊重,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他认为这些结交和应酬给他带来了高尚等级的朋友。



    可以把刀子交给朋友,但他交给的,是朋友吗?



    赵卫东给老乒圈子里,其实张建国还有第三条路,那就是忍耐,相信社会一定会进步。



    未来出身和身份不会再划分界限,人与人坦诚相处,更没有了思想和意识上的争斗。



    听见张建国的事,聂光无话可。



    听了李怀德原谅,聂光沉默良久。



    他今天得到了一极其荒唐的结果,证明了他的一腔热血都是荒谬的。



    谈话的最后,聂光坦诚地出了撺掇他的人其实是赵卫东,因为赵卫东恨李怀德抢了他的女人。



    ——



    ps:



    还记得红颜祸水是谁吗?



    还记得聂光是怎么跟赵卫东接触上的吗?



    知道为什么李学武要关注老乒和顽主的矛盾吗?



    具体都有哪些大院就不了,就前些天张建国秘密会见的那位赵卫东,他就住在百万庄。



    百万庄往南便是玉渊潭公园,公园里有著名的钓鱼台宾馆。



    玉渊潭公园往东有一块地是铁道的,再往东就是月坛了。



    大院里那些孩子,尤其是这一片儿的都喜欢来这两处公园玩。



    景色绮丽当然比不上颐和园,但架不住离家门口近啊。



    打水漂、跑步、抓鱼摸虾、处对象,都在这一片儿。



    出于习惯,顾延按照李学武留给他的电话打给了周瑶,两人通话后顺嘴便约在月坛公园见面。



    撂下电话顾延就后悔了,姐夫家住在东城,约特么西城干嘛呀。



    可电话都撂了,只能干擎着。



    在月坛见面的时候,他还不好意思地把这个当做玩笑讲了出来。



    周瑶也没当回事,以为顾延住在西城呢,笑笑一带而过了。



    可无巧不成书,也正是因为顾延的糊涂,他们俩才赶上了热闹。



    而作为圈子里的“老前辈”顾延对全武行的双方都认识。



    在饭桌上给李学武讲了当天的事,真是惊心动魄,引人入胜。



    时间回到3月30日,也就是周末,下午三点钟左右。



    张建国一行人骑着二八大杠来到了月坛公园附近。



    这是早就约好了的,与赵卫东等人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可惜了,他等来的不是和谈,更不是尊重,而是一场血战。



    几乎来不及任何反应,数不清的持刮子的老乒们就从前后两个方向吵着张建国等人围拢了上来。



    据顾延讲当时的情况,迎面方向过来的老乒们黑压压地一大片,在狭窄的马路上挤压着走过来。



    为首的那一个喊了一声:谁是特么张建国?打死他!接着,老乒们就玩命般的扑了过去。



    “我看到的,张建国应该是受伤了,带着他的人跑了,”顾延讲道:“那个叫李奎勇的受伤了。”



    “具体都是谁我没注意,也是你们那位保卫科长好管闲事。”



    他笑了笑,道:“我告诉她这件事不用她管,她非要报警。”



    “现场有不少人被带走调查,其中我认识的就有赵卫东。”



    “嫌耽误你看热闹了?”



    顾宁不满地盯了弟弟一眼,提醒他道:“注意点自己的身份。”



    “我知道,放心吧,姐。”



    顾延没在意地笑了笑,道:“那种场合,就算是警查来了也得等他们茬完了架才能上去抓人。”



    “挺长时间没见着他了,赵卫东依旧是那么的诚恳,健谈。”



    他轻笑了一声,道:“他给工安,他是认真察看过几次地形后才确定把约会地点定在那里。”



    “我算是看出来了,这个张建国还真是成了气候,一个顽主都能逼着他们又是布局又是玩计谋。”



    “你从哪听的张建国?”



    李学武看了他一眼,问道:“周瑶告诉你的?”



    “嗯,她可真够勇猛的。”



    一想起当时的情景顾延就忍不住地想笑,“她跟我,让我给她帮忙,想办法抓住那个张建国。”



    “连她都敢想着抓那个顽主,那些老乒们却畏之如虎。”



    到这里,顾延遗憾地摇了摇头,道:“这个圈子没啥希望了。”



    “赵卫东讲的那些话,我听了都觉得脸红。”



    他看了姐夫道:“他了,老乒们视张建国如虎,临敌畏战是难免的。”



    “而那个地点道路狭窄,即使有人想要临阵退缩,后面也有人堵着,谁也退不了。”



    “谁在后面堵着?”



    秦京茹听的好奇,问道:“这还排兵布阵呢?”



    “你可是想不到,赵卫东有多损。”



    顾延看了她一眼,又对着姐夫讲道:“工安问他,谁在后面堵着呀?难道是你们这些头头儿?”



    “他告诉工安:女的。他把大院里那些最漂亮的女生都拉来了。”



    “他还恬不知耻地问工安:你知道这叫什么吗?这就叫同仇敌忾!”



    饭桌上的气氛因为顾延的语气变得沉默了起来,就连当故事听的秦京茹都皱起了眉头。



    “是够损的,”她问了顾延道:“工安不管吗?”



    “管了啊,都带走了。”



    顾延笑了笑,道:“可又能处理得了几个呢?”



    “法不责众的道理听过没有?他们还觉得这是在为民除害呢,一个个的都把自己当成英雄来自夸了。”



    李学武想起了聂光在派处所关于那天晚上会面时况的供述,只在心里感慨江湖的水真是浑啊。



    那个会谈的晚上,赵卫东口口声声大家都是受害者,不要自相残杀,要做朋友。



    可结果呢?



    工安问赵卫东细节,为什么张建国信了他的话,要跟他做朋友,赵卫东的回答是:他傻呗。我不可能跟他做朋友,因为他是坏人!我是好人!



    ——



    四月的第一天,星期二。



    李学武上班后抽空给俱乐部打了个电话,问赵老四将周末那天月坛公园的情况给他。



    赵老四虽然没问过,但他很清楚李学武一直在有意无意地盯着顽主和老乒圈子。



    就连他跟顽主圈子“藕断丝连”的都没有在意,周常利回来招工的时候还见了那些顽主,也没训斥他。



    他是不敢胡乱猜测李学武要干什么,但他一直都有关注着这些事,就怕有一天李学武突然问起来。



    进了俱乐部的门,就是俱乐部的人。



    赵老四早就认定了自己是俱乐部门里的人,现在穿的是皮鞋,不可能再走回头路了。



    对自己的定位也很清楚,他就是俱乐部的看门大管家,做人做事都得为俱乐部和领导着想。



    既然李学武关注着两边的情况,那他就关注着,是为了李学武服务,也是跟着学习这里面的门道。



    有些知识是永远从书本上学不到的,就比如李学武这样的行事和布局,瞬息万变,精准拿捏。



    李学武撂下电话,他便骑着自行车从俱乐部一路马不停蹄地赶到了红星厂。



    别人不能随意进出红星厂厂区,可有着正经工作的赵老四可不算“别人”,这是他最为得意的身份。



    凭借着里东城东风一号俱乐部保卫科科长的工作证,在门口登个记就来到了李学武的办公室。



    “起来都是后话,可他在月坛公园得突围,情况极其惨烈”



    李学武很忙,是一边工作一边听了他的汇报。



    赵老四也不敢多客气,就站在他身边轻声将当天的事了个清楚,是站在另一个视角上的描述。



    “当天跟着张建国去到月坛的一共是十三个人,有闫胜利和李奎勇等人,骑着八、九辆自行车。”



    在这个时候,自行车可算是大宗财产,比人命都值钱,特别是有的车是从朋友处借的,弄丢了无法交待。



    “当时闫胜利先发现的情况不对,眼瞅着大敌逼近,可要跑已经来不及了。”



    赵老四介绍道:“怕对方是来抢他们车子的,所以应战的队形是非常松散的环状阵形。”



    “也就把自行车放在中间,十三个人环自行车站成一圈。”



    “在弄清楚对方是专门来找张建国的,李奎勇第一个反应就是把张建国掩护在身后。”



    “可他回头一看,后面的马路上,大队的老乒黑压压地排成密不透风的阵形,也已经一步步地堵压过来了。”



    “前后两路人马迫近后,迅速向两翼伸开、合拢,把他们十三个人紧紧地包围在一个圈子里。”



    “圈子正中,就是那几辆自行车。”



    赵老四到这里顿了顿,看了李学武的脸色,见领导里的笔没停,这才继续讲了起来。



    “当时能看得出来,老乒们实在是太紧张了,”他讲道:“包围圈合拢后他们没有立即就动,而是有过一阵短暂的停顿,双方开始了对峙。”



    茬过架都知道,越是在这个时候,尽管双方在人数上非常悬殊,但敢于先动的一方,还是能在瞬间争取到一定的主动,甚至是反败为胜。



    在这一点上,老乒方面就暴露出了他们在实战历练和个人勇气方面的不足。



    “事后张建国回来了,这时候最需要的是一条不知死活、上去就开牙扑咬的狗。”



    赵老四颇为认同地讲道:“那个时候,老乒们还没有这么一条领头的狗。”



    先动的是张建国。



    他持一把刮子,完全没有犹豫,照直就向眼前的人群扑了过去。



    猝不及防地,那把刮刀就砸在了一个老乒的面门上,顿时红的就喷溅出来了。



    人群大乱,很多人在挤压推搡中摔倒,滚成一团。



    闫胜利刚开始时是有些惊慌,大脑里一片空白。



    但观察到对方更紧张以后,立即就变得格外清醒和冷静了起来。



    他做了一个判断,这时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死死地跟着张建国,



    或者一起死;或者,从刀丛中突出去。



    场面实在太混乱了,闫胜利叫了兄弟们跟在张建国的身后,是踩着倒在地上那些人的身体,连挤带撞地向人群外面突。



    在这个过程中,闫胜利两次被地上的人绊倒。



    第二次摔倒,可能是过于慌乱,再加上人群的挤压、推撞,闫胜利很长时间没能爬起来。



    最后还是张建国拽着他的衣服把他从人堆里揪出来的。



    突出重围,沿着马路向城里方向狂奔,真正的凶险这时才开始了。



    在最初的混乱过去后,老乒们迅速组织起来,其中最凶悍猛勇的一群人骑上自行车,玩命地向张建国等人追了过来。



    当然了,这是后来才知道的。



    跟在张建国后面冲出来的就是闫胜利、李和平、李奎勇三人。



    李和平跑在最后,被追上后,一把钢丝锁的铅头重重地抡在了他的后脑上,人一个趔趄扑出去撞在马路牙子上,锁骨断裂,顿时昏死了过去。



    接着被追上的就是闫胜利。



    钢丝锁抡击发出的呼啸音就在耳边不断地回响,铅头一下又一下地几乎是擦着他后脑勺落在了身后。



    惶急中,李奎勇做了一个急停回身、举刀迎刺的动作,紧跟在身后的人猛拐车把躲避,连车带人摔了出去。



    这多少为闫胜利赢了一点时间,但来不及喘息,快跑到阜成门时,后面更多的人又追了上来。



    最前面的是一个穿着一身深褐色柞蚕丝衣服的高个子,粗壮而骁勇。



    闫胜利从马路窜上便道,这家伙轻巧地一提车把,也跃上便道,抡起钢丝锁就向他的脑袋上砸。



    这时别回击了,就是稍有停顿,立时就会被砸躺下。



    再追兵太多,速度又极快,撞也能把你撞飞了。



    这时,张建国跑在最前面,离他大约有四五步远。



    危急中,闫胜利下意识地喊了张建国一声。



    而张建国猛地停步,让过闫胜利,然后他抬起左臂护住头,右顺势就是一叉,戳进柞蚕丝的臀部



    在护城河边,张建国、闫胜利站住了。



    追击的人也远远地站住了,没人敢再追上来。



    “其他人的遭遇就没法了,唉——”



    赵老四叹息一声,心里默念江湖事,江湖了;江湖人,江湖老。



    只脚踏入这江湖,没有大缘,只能在江湖老。



    这里的老可不是混成老头,而是年纪轻轻就



    “张建国胳膊受伤了,闫胜利没啥事,”赵老四介绍道:“李奎勇的情况有些特殊”



    起这个李奎勇,赵老四也是不知道该怎么。



    在那个危急、慌乱的时刻,这老哥坚持不肯丢弃那辆从亲戚家借来的旧自行车。



    向外强突的时候,他是跟着跑出来了,可后来鬼使神差地,他又返身跑了回去推那辆车子。



    结果被人一扎枪刺中大腿。



    从地上挣扎着爬起来,他还要去推那辆车,又被扎了一枪。



    最终他满身是血地骑着车子回到了城里。



    “腿上和屁股上的创口并不深,可就是不愈合。”



    赵老四叹了口气,道:“医院不敢去,跟家里上了白药也不管用,疼的咬牙都挺不住”



    这个情况李学武倒是知道,昨晚顾延了。



    赵卫东等人是真拿张建国等人当死敌了,在行动之前,他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刮子和扎枪头上,都涂抹了药粉。



    他们的父辈,当年在对付日寇时,也是这么干的。



    伤口半年不愈合,一辈子残疾。



    “张建国不用去管他。”



    李学武听完了赵老四的讲述,好一会儿才交代道:“你去问问李奎勇,要义气还是要命。”



    “要命的话,就去分局找姬毓秀自首,然后你送他去我爸那,告诉他半年之内不能下山。”



    “明白——”赵老四轻声应了下来,而后又犹豫着问道:“如果他不去自首明白了。”



    这话他只问了一半,就在赵老四迟疑的空隙却没有见李学武有任何回答的意思,便了然地点点头出去了。



    要义气?还用问吗?



    ——



    为什么要跟赵老四问张建国的事呢?



    因为聂光的供述里,就有张建国。



    李学武也是没想到,聂光敢对李怀德动,其中还有张建国等人牵扯其中,这可不是事了。



    孤立事件可以容忍,真有预谋可是挑战他底线了。



    李学武是见过聂光了的,这子倒也是坦然,一见着他什么都了,包括报复李怀德的动。



    李学武没再跟他讲什么大道理,只问了几个问题。



    最后一个是关于张建国的。



    因为知道聂光跟张建国等人混的好,他又没有打埋伏的脑子,怕有人给他出主意。



    所以李学武问他,是不是张建国撺掇他如此报复李怀德。



    可聂光不是。



    聂光供述,就在他去往李怀德家的时候,骑车子从交道口路过,正看见张建国带着人过去,双方连招呼都没打。



    自那次会谈之后,聂光与张建国就渐行渐远了。



    聂光供述,他知道在这段时间里,张建国一直在忙于结交和应酬,他结交了很多血统高贵的老乒。



    他讲张建国在那时一定很得意,一定认为自己已经受到了尊重,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他认为这些结交和应酬给他带来了高尚等级的朋友。



    可以把刀子交给朋友,但他交给的,是朋友吗?



    赵卫东给老乒圈子里,其实张建国还有第三条路,那就是忍耐,相信社会一定会进步。



    未来出身和身份不会再划分界限,人与人坦诚相处,更没有了思想和意识上的争斗。



    听见张建国的事,聂光无话可。



    听了李怀德原谅,聂光沉默良久。



    他今天得到了一极其荒唐的结果,证明了他的一腔热血都是荒谬的。



    谈话的最后,聂光坦诚地出了撺掇他的人其实是赵卫东,因为赵卫东恨李怀德抢了他的女人。



    ——



    ps:



    还记得红颜祸水是谁吗?



    还记得聂光是怎么跟赵卫东接触上的吗?



    知道为什么李学武要关注老乒和顽主的矛盾吗?



    具体都有哪些大院就不了,就前些天张建国秘密会见的那位赵卫东,他就住在百万庄。



    百万庄往南便是玉渊潭公园,公园里有著名的钓鱼台宾馆。



    玉渊潭公园往东有一块地是铁道的,再往东就是月坛了。



    大院里那些孩子,尤其是这一片儿的都喜欢来这两处公园玩。



    景色绮丽当然比不上颐和园,但架不住离家门口近啊。



    打水漂、跑步、抓鱼摸虾、处对象,都在这一片儿。



    出于习惯,顾延按照李学武留给他的电话打给了周瑶,两人通话后顺嘴便约在月坛公园见面。



    撂下电话顾延就后悔了,姐夫家住在东城,约特么西城干嘛呀。



    可电话都撂了,只能干擎着。



    在月坛见面的时候,他还不好意思地把这个当做玩笑讲了出来。



    周瑶也没当回事,以为顾延住在西城呢,笑笑一带而过了。



    可无巧不成书,也正是因为顾延的糊涂,他们俩才赶上了热闹。



    而作为圈子里的“老前辈”顾延对全武行的双方都认识。



    在饭桌上给李学武讲了当天的事,真是惊心动魄,引人入胜。



    时间回到3月30日,也就是周末,下午三点钟左右。



    张建国一行人骑着二八大杠来到了月坛公园附近。



    这是早就约好了的,与赵卫东等人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可惜了,他等来的不是和谈,更不是尊重,而是一场血战。



    几乎来不及任何反应,数不清的持刮子的老乒们就从前后两个方向吵着张建国等人围拢了上来。



    据顾延讲当时的情况,迎面方向过来的老乒们黑压压地一大片,在狭窄的马路上挤压着走过来。



    为首的那一个喊了一声:谁是特么张建国?打死他!接着,老乒们就玩命般的扑了过去。



    “我看到的,张建国应该是受伤了,带着他的人跑了,”顾延讲道:“那个叫李奎勇的受伤了。”



    “具体都是谁我没注意,也是你们那位保卫科长好管闲事。”



    他笑了笑,道:“我告诉她这件事不用她管,她非要报警。”



    “现场有不少人被带走调查,其中我认识的就有赵卫东。”



    “嫌耽误你看热闹了?”



    顾宁不满地盯了弟弟一眼,提醒他道:“注意点自己的身份。”



    “我知道,放心吧,姐。”



    顾延没在意地笑了笑,道:“那种场合,就算是警查来了也得等他们茬完了架才能上去抓人。”



    “挺长时间没见着他了,赵卫东依旧是那么的诚恳,健谈。”



    他轻笑了一声,道:“他给工安,他是认真察看过几次地形后才确定把约会地点定在那里。”



    “我算是看出来了,这个张建国还真是成了气候,一个顽主都能逼着他们又是布局又是玩计谋。”



    “你从哪听的张建国?”



    李学武看了他一眼,问道:“周瑶告诉你的?”



    “嗯,她可真够勇猛的。”



    一想起当时的情景顾延就忍不住地想笑,“她跟我,让我给她帮忙,想办法抓住那个张建国。”



    “连她都敢想着抓那个顽主,那些老乒们却畏之如虎。”



    到这里,顾延遗憾地摇了摇头,道:“这个圈子没啥希望了。”



    “赵卫东讲的那些话,我听了都觉得脸红。”



    他看了姐夫道:“他了,老乒们视张建国如虎,临敌畏战是难免的。”



    “而那个地点道路狭窄,即使有人想要临阵退缩,后面也有人堵着,谁也退不了。”



    “谁在后面堵着?”



    秦京茹听的好奇,问道:“这还排兵布阵呢?”



    “你可是想不到,赵卫东有多损。”



    顾延看了她一眼,又对着姐夫讲道:“工安问他,谁在后面堵着呀?难道是你们这些头头儿?”



    “他告诉工安:女的。他把大院里那些最漂亮的女生都拉来了。”



    “他还恬不知耻地问工安:你知道这叫什么吗?这就叫同仇敌忾!”



    饭桌上的气氛因为顾延的语气变得沉默了起来,就连当故事听的秦京茹都皱起了眉头。



    “是够损的,”她问了顾延道:“工安不管吗?”



    “管了啊,都带走了。”



    顾延笑了笑,道:“可又能处理得了几个呢?”



    “法不责众的道理听过没有?他们还觉得这是在为民除害呢,一个个的都把自己当成英雄来自夸了。”



    李学武想起了聂光在派处所关于那天晚上会面时况的供述,只在心里感慨江湖的水真是浑啊。



    那个会谈的晚上,赵卫东口口声声大家都是受害者,不要自相残杀,要做朋友。



    可结果呢?



    工安问赵卫东细节,为什么张建国信了他的话,要跟他做朋友,赵卫东的回答是:他傻呗。我不可能跟他做朋友,因为他是坏人!我是好人!



    ——



    四月的第一天,星期二。



    李学武上班后抽空给俱乐部打了个电话,问赵老四将周末那天月坛公园的情况给他。



    赵老四虽然没问过,但他很清楚李学武一直在有意无意地盯着顽主和老乒圈子。



    就连他跟顽主圈子“藕断丝连”的都没有在意,周常利回来招工的时候还见了那些顽主,也没训斥他。



    他是不敢胡乱猜测李学武要干什么,但他一直都有关注着这些事,就怕有一天李学武突然问起来。



    进了俱乐部的门,就是俱乐部的人。



    赵老四早就认定了自己是俱乐部门里的人,现在穿的是皮鞋,不可能再走回头路了。



    对自己的定位也很清楚,他就是俱乐部的看门大管家,做人做事都得为俱乐部和领导着想。



    既然李学武关注着两边的情况,那他就关注着,是为了李学武服务,也是跟着学习这里面的门道。



    有些知识是永远从书本上学不到的,就比如李学武这样的行事和布局,瞬息万变,精准拿捏。



    李学武撂下电话,他便骑着自行车从俱乐部一路马不停蹄地赶到了红星厂。



    别人不能随意进出红星厂厂区,可有着正经工作的赵老四可不算“别人”,这是他最为得意的身份。



    凭借着里东城东风一号俱乐部保卫科科长的工作证,在门口登个记就来到了李学武的办公室。



    “起来都是后话,可他在月坛公园得突围,情况极其惨烈”



    李学武很忙,是一边工作一边听了他的汇报。



    赵老四也不敢多客气,就站在他身边轻声将当天的事了个清楚,是站在另一个视角上的描述。



    “当天跟着张建国去到月坛的一共是十三个人,有闫胜利和李奎勇等人,骑着八、九辆自行车。”



    在这个时候,自行车可算是大宗财产,比人命都值钱,特别是有的车是从朋友处借的,弄丢了无法交待。



    “当时闫胜利先发现的情况不对,眼瞅着大敌逼近,可要跑已经来不及了。”



    赵老四介绍道:“怕对方是来抢他们车子的,所以应战的队形是非常松散的环状阵形。”



    “也就把自行车放在中间,十三个人环自行车站成一圈。”



    “在弄清楚对方是专门来找张建国的,李奎勇第一个反应就是把张建国掩护在身后。”



    “可他回头一看,后面的马路上,大队的老乒黑压压地排成密不透风的阵形,也已经一步步地堵压过来了。”



    “前后两路人马迫近后,迅速向两翼伸开、合拢,把他们十三个人紧紧地包围在一个圈子里。”



    “圈子正中,就是那几辆自行车。”



    赵老四到这里顿了顿,看了李学武的脸色,见领导里的笔没停,这才继续讲了起来。



    “当时能看得出来,老乒们实在是太紧张了,”他讲道:“包围圈合拢后他们没有立即就动,而是有过一阵短暂的停顿,双方开始了对峙。”



    茬过架都知道,越是在这个时候,尽管双方在人数上非常悬殊,但敢于先动的一方,还是能在瞬间争取到一定的主动,甚至是反败为胜。



    在这一点上,老乒方面就暴露出了他们在实战历练和个人勇气方面的不足。



    “事后张建国回来了,这时候最需要的是一条不知死活、上去就开牙扑咬的狗。”



    赵老四颇为认同地讲道:“那个时候,老乒们还没有这么一条领头的狗。”



    先动的是张建国。



    他持一把刮子,完全没有犹豫,照直就向眼前的人群扑了过去。



    猝不及防地,那把刮刀就砸在了一个老乒的面门上,顿时红的就喷溅出来了。



    人群大乱,很多人在挤压推搡中摔倒,滚成一团。



    闫胜利刚开始时是有些惊慌,大脑里一片空白。



    但观察到对方更紧张以后,立即就变得格外清醒和冷静了起来。



    他做了一个判断,这时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死死地跟着张建国,



    或者一起死;或者,从刀丛中突出去。



    场面实在太混乱了,闫胜利叫了兄弟们跟在张建国的身后,是踩着倒在地上那些人的身体,连挤带撞地向人群外面突。



    在这个过程中,闫胜利两次被地上的人绊倒。



    第二次摔倒,可能是过于慌乱,再加上人群的挤压、推撞,闫胜利很长时间没能爬起来。



    最后还是张建国拽着他的衣服把他从人堆里揪出来的。



    突出重围,沿着马路向城里方向狂奔,真正的凶险这时才开始了。



    在最初的混乱过去后,老乒们迅速组织起来,其中最凶悍猛勇的一群人骑上自行车,玩命地向张建国等人追了过来。



    当然了,这是后来才知道的。



    跟在张建国后面冲出来的就是闫胜利、李和平、李奎勇三人。



    李和平跑在最后,被追上后,一把钢丝锁的铅头重重地抡在了他的后脑上,人一个趔趄扑出去撞在马路牙子上,锁骨断裂,顿时昏死了过去。



    接着被追上的就是闫胜利。



    钢丝锁抡击发出的呼啸音就在耳边不断地回响,铅头一下又一下地几乎是擦着他后脑勺落在了身后。



    惶急中,李奎勇做了一个急停回身、举刀迎刺的动作,紧跟在身后的人猛拐车把躲避,连车带人摔了出去。



    这多少为闫胜利赢了一点时间,但来不及喘息,快跑到阜成门时,后面更多的人又追了上来。



    最前面的是一个穿着一身深褐色柞蚕丝衣服的高个子,粗壮而骁勇。



    闫胜利从马路窜上便道,这家伙轻巧地一提车把,也跃上便道,抡起钢丝锁就向他的脑袋上砸。



    这时别回击了,就是稍有停顿,立时就会被砸躺下。



    再追兵太多,速度又极快,撞也能把你撞飞了。



    这时,张建国跑在最前面,离他大约有四五步远。



    危急中,闫胜利下意识地喊了张建国一声。



    而张建国猛地停步,让过闫胜利,然后他抬起左臂护住头,右顺势就是一叉,戳进柞蚕丝的臀部



    在护城河边,张建国、闫胜利站住了。



    追击的人也远远地站住了,没人敢再追上来。



    “其他人的遭遇就没法了,唉——”



    赵老四叹息一声,心里默念江湖事,江湖了;江湖人,江湖老。



    只脚踏入这江湖,没有大缘,只能在江湖老。



    这里的老可不是混成老头,而是年纪轻轻就



    “张建国胳膊受伤了,闫胜利没啥事,”赵老四介绍道:“李奎勇的情况有些特殊”



    起这个李奎勇,赵老四也是不知道该怎么。



    在那个危急、慌乱的时刻,这老哥坚持不肯丢弃那辆从亲戚家借来的旧自行车。



    向外强突的时候,他是跟着跑出来了,可后来鬼使神差地,他又返身跑了回去推那辆车子。



    结果被人一扎枪刺中大腿。



    从地上挣扎着爬起来,他还要去推那辆车,又被扎了一枪。



    最终他满身是血地骑着车子回到了城里。



    “腿上和屁股上的创口并不深,可就是不愈合。”



    赵老四叹了口气,道:“医院不敢去,跟家里上了白药也不管用,疼的咬牙都挺不住”



    这个情况李学武倒是知道,昨晚顾延了。



    赵卫东等人是真拿张建国等人当死敌了,在行动之前,他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刮子和扎枪头上,都涂抹了药粉。



    他们的父辈,当年在对付日寇时,也是这么干的。



    伤口半年不愈合,一辈子残疾。



    “张建国不用去管他。”



    李学武听完了赵老四的讲述,好一会儿才交代道:“你去问问李奎勇,要义气还是要命。”



    “要命的话,就去分局找姬毓秀自首,然后你送他去我爸那,告诉他半年之内不能下山。”



    “明白——”赵老四轻声应了下来,而后又犹豫着问道:“如果他不去自首明白了。”



    这话他只问了一半,就在赵老四迟疑的空隙却没有见李学武有任何回答的意思,便了然地点点头出去了。



    要义气?还用问吗?



    ——



    为什么要跟赵老四问张建国的事呢?



    因为聂光的供述里,就有张建国。



    李学武也是没想到,聂光敢对李怀德动,其中还有张建国等人牵扯其中,这可不是事了。



    孤立事件可以容忍,真有预谋可是挑战他底线了。



    李学武是见过聂光了的,这子倒也是坦然,一见着他什么都了,包括报复李怀德的动。



    李学武没再跟他讲什么大道理,只问了几个问题。



    最后一个是关于张建国的。



    因为知道聂光跟张建国等人混的好,他又没有打埋伏的脑子,怕有人给他出主意。



    所以李学武问他,是不是张建国撺掇他如此报复李怀德。



    可聂光不是。



    聂光供述,就在他去往李怀德家的时候,骑车子从交道口路过,正看见张建国带着人过去,双方连招呼都没打。



    自那次会谈之后,聂光与张建国就渐行渐远了。



    聂光供述,他知道在这段时间里,张建国一直在忙于结交和应酬,他结交了很多血统高贵的老乒。



    他讲张建国在那时一定很得意,一定认为自己已经受到了尊重,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他认为这些结交和应酬给他带来了高尚等级的朋友。



    可以把刀子交给朋友,但他交给的,是朋友吗?



    赵卫东给老乒圈子里,其实张建国还有第三条路,那就是忍耐,相信社会一定会进步。



    未来出身和身份不会再划分界限,人与人坦诚相处,更没有了思想和意识上的争斗。



    听见张建国的事,聂光无话可。



    听了李怀德原谅,聂光沉默良久。



    他今天得到了一极其荒唐的结果,证明了他的一腔热血都是荒谬的。



    谈话的最后,聂光坦诚地出了撺掇他的人其实是赵卫东,因为赵卫东恨李怀德抢了他的女人。



    ——



    ps:



    还记得红颜祸水是谁吗?



    还记得聂光是怎么跟赵卫东接触上的吗?



    知道为什么李学武要关注老乒和顽主的矛盾吗?



    具体都有哪些大院就不了,就前些天张建国秘密会见的那位赵卫东,他就住在百万庄。



    百万庄往南便是玉渊潭公园,公园里有著名的钓鱼台宾馆。



    玉渊潭公园往东有一块地是铁道的,再往东就是月坛了。



    大院里那些孩子,尤其是这一片儿的都喜欢来这两处公园玩。



    景色绮丽当然比不上颐和园,但架不住离家门口近啊。



    打水漂、跑步、抓鱼摸虾、处对象,都在这一片儿。



    出于习惯,顾延按照李学武留给他的电话打给了周瑶,两人通话后顺嘴便约在月坛公园见面。



    撂下电话顾延就后悔了,姐夫家住在东城,约特么西城干嘛呀。



    可电话都撂了,只能干擎着。



    在月坛见面的时候,他还不好意思地把这个当做玩笑讲了出来。



    周瑶也没当回事,以为顾延住在西城呢,笑笑一带而过了。



    可无巧不成书,也正是因为顾延的糊涂,他们俩才赶上了热闹。



    而作为圈子里的“老前辈”顾延对全武行的双方都认识。



    在饭桌上给李学武讲了当天的事,真是惊心动魄,引人入胜。



    时间回到3月30日,也就是周末,下午三点钟左右。



    张建国一行人骑着二八大杠来到了月坛公园附近。



    这是早就约好了的,与赵卫东等人见面的时间和地点。



    可惜了,他等来的不是和谈,更不是尊重,而是一场血战。



    几乎来不及任何反应,数不清的持刮子的老乒们就从前后两个方向吵着张建国等人围拢了上来。



    据顾延讲当时的情况,迎面方向过来的老乒们黑压压地一大片,在狭窄的马路上挤压着走过来。



    为首的那一个喊了一声:谁是特么张建国?打死他!接着,老乒们就玩命般的扑了过去。



    “我看到的,张建国应该是受伤了,带着他的人跑了,”顾延讲道:“那个叫李奎勇的受伤了。”



    “具体都是谁我没注意,也是你们那位保卫科长好管闲事。”



    他笑了笑,道:“我告诉她这件事不用她管,她非要报警。”



    “现场有不少人被带走调查,其中我认识的就有赵卫东。”



    “嫌耽误你看热闹了?”



    顾宁不满地盯了弟弟一眼,提醒他道:“注意点自己的身份。”



    “我知道,放心吧,姐。”



    顾延没在意地笑了笑,道:“那种场合,就算是警查来了也得等他们茬完了架才能上去抓人。”



    “挺长时间没见着他了,赵卫东依旧是那么的诚恳,健谈。”



    他轻笑了一声,道:“他给工安,他是认真察看过几次地形后才确定把约会地点定在那里。”



    “我算是看出来了,这个张建国还真是成了气候,一个顽主都能逼着他们又是布局又是玩计谋。”



    “你从哪听的张建国?”



    李学武看了他一眼,问道:“周瑶告诉你的?”



    “嗯,她可真够勇猛的。”



    一想起当时的情景顾延就忍不住地想笑,“她跟我,让我给她帮忙,想办法抓住那个张建国。”



    “连她都敢想着抓那个顽主,那些老乒们却畏之如虎。”



    到这里,顾延遗憾地摇了摇头,道:“这个圈子没啥希望了。”



    “赵卫东讲的那些话,我听了都觉得脸红。”



    他看了姐夫道:“他了,老乒们视张建国如虎,临敌畏战是难免的。”



    “而那个地点道路狭窄,即使有人想要临阵退缩,后面也有人堵着,谁也退不了。”



    “谁在后面堵着?”



    秦京茹听的好奇,问道:“这还排兵布阵呢?”



    “你可是想不到,赵卫东有多损。”



    顾延看了她一眼,又对着姐夫讲道:“工安问他,谁在后面堵着呀?难道是你们这些头头儿?”



    “他告诉工安:女的。他把大院里那些最漂亮的女生都拉来了。”



    “他还恬不知耻地问工安:你知道这叫什么吗?这就叫同仇敌忾!”



    饭桌上的气氛因为顾延的语气变得沉默了起来,就连当故事听的秦京茹都皱起了眉头。



    “是够损的,”她问了顾延道:“工安不管吗?”



    “管了啊,都带走了。”



    顾延笑了笑,道:“可又能处理得了几个呢?”



    “法不责众的道理听过没有?他们还觉得这是在为民除害呢,一个个的都把自己当成英雄来自夸了。”



    李学武想起了聂光在派处所关于那天晚上会面时况的供述,只在心里感慨江湖的水真是浑啊。



    那个会谈的晚上,赵卫东口口声声大家都是受害者,不要自相残杀,要做朋友。



    可结果呢?



    工安问赵卫东细节,为什么张建国信了他的话,要跟他做朋友,赵卫东的回答是:他傻呗。我不可能跟他做朋友,因为他是坏人!我是好人!



    ——



    四月的第一天,星期二。



    李学武上班后抽空给俱乐部打了个电话,问赵老四将周末那天月坛公园的情况给他。



    赵老四虽然没问过,但他很清楚李学武一直在有意无意地盯着顽主和老乒圈子。



    就连他跟顽主圈子“藕断丝连”的都没有在意,周常利回来招工的时候还见了那些顽主,也没训斥他。



    他是不敢胡乱猜测李学武要干什么,但他一直都有关注着这些事,就怕有一天李学武突然问起来。



    进了俱乐部的门,就是俱乐部的人。



    赵老四早就认定了自己是俱乐部门里的人,现在穿的是皮鞋,不可能再走回头路了。



    对自己的定位也很清楚,他就是俱乐部的看门大管家,做人做事都得为俱乐部和领导着想。



    既然李学武关注着两边的情况,那他就关注着,是为了李学武服务,也是跟着学习这里面的门道。



    有些知识是永远从书本上学不到的,就比如李学武这样的行事和布局,瞬息万变,精准拿捏。



    李学武撂下电话,他便骑着自行车从俱乐部一路马不停蹄地赶到了红星厂。



    别人不能随意进出红星厂厂区,可有着正经工作的赵老四可不算“别人”,这是他最为得意的身份。



    凭借着里东城东风一号俱乐部保卫科科长的工作证,在门口登个记就来到了李学武的办公室。



    “起来都是后话,可他在月坛公园得突围,情况极其惨烈”



    李学武很忙,是一边工作一边听了他的汇报。



    赵老四也不敢多客气,就站在他身边轻声将当天的事了个清楚,是站在另一个视角上的描述。



    “当天跟着张建国去到月坛的一共是十三个人,有闫胜利和李奎勇等人,骑着八、九辆自行车。”



    在这个时候,自行车可算是大宗财产,比人命都值钱,特别是有的车是从朋友处借的,弄丢了无法交待。



    “当时闫胜利先发现的情况不对,眼瞅着大敌逼近,可要跑已经来不及了。”



    赵老四介绍道:“怕对方是来抢他们车子的,所以应战的队形是非常松散的环状阵形。”



    “也就把自行车放在中间,十三个人环自行车站成一圈。”



    “在弄清楚对方是专门来找张建国的,李奎勇第一个反应就是把张建国掩护在身后。”



    “可他回头一看,后面的马路上,大队的老乒黑压压地排成密不透风的阵形,也已经一步步地堵压过来了。”



    “前后两路人马迫近后,迅速向两翼伸开、合拢,把他们十三个人紧紧地包围在一个圈子里。”



    “圈子正中,就是那几辆自行车。”



    赵老四到这里顿了顿,看了李学武的脸色,见领导里的笔没停,这才继续讲了起来。



    “当时能看得出来,老乒们实在是太紧张了,”他讲道:“包围圈合拢后他们没有立即就动,而是有过一阵短暂的停顿,双方开始了对峙。”



    茬过架都知道,越是在这个时候,尽管双方在人数上非常悬殊,但敢于先动的一方,还是能在瞬间争取到一定的主动,甚至是反败为胜。



    在这一点上,老乒方面就暴露出了他们在实战历练和个人勇气方面的不足。



    “事后张建国回来了,这时候最需要的是一条不知死活、上去就开牙扑咬的狗。”



    赵老四颇为认同地讲道:“那个时候,老乒们还没有这么一条领头的狗。”



    先动的是张建国。



    他持一把刮子,完全没有犹豫,照直就向眼前的人群扑了过去。



    猝不及防地,那把刮刀就砸在了一个老乒的面门上,顿时红的就喷溅出来了。



    人群大乱,很多人在挤压推搡中摔倒,滚成一团。



    闫胜利刚开始时是有些惊慌,大脑里一片空白。



    但观察到对方更紧张以后,立即就变得格外清醒和冷静了起来。



    他做了一个判断,这时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死死地跟着张建国,



    或者一起死;或者,从刀丛中突出去。



    场面实在太混乱了,闫胜利叫了兄弟们跟在张建国的身后,是踩着倒在地上那些人的身体,连挤带撞地向人群外面突。



    在这个过程中,闫胜利两次被地上的人绊倒。



    第二次摔倒,可能是过于慌乱,再加上人群的挤压、推撞,闫胜利很长时间没能爬起来。



    最后还是张建国拽着他的衣服把他从人堆里揪出来的。



    突出重围,沿着马路向城里方向狂奔,真正的凶险这时才开始了。



    在最初的混乱过去后,老乒们迅速组织起来,其中最凶悍猛勇的一群人骑上自行车,玩命地向张建国等人追了过来。



    当然了,这是后来才知道的。



    跟在张建国后面冲出来的就是闫胜利、李和平、李奎勇三人。



    李和平跑在最后,被追上后,一把钢丝锁的铅头重重地抡在了他的后脑上,人一个趔趄扑出去撞在马路牙子上,锁骨断裂,顿时昏死了过去。



    接着被追上的就是闫胜利。



    钢丝锁抡击发出的呼啸音就在耳边不断地回响,铅头一下又一下地几乎是擦着他后脑勺落在了身后。



    惶急中,李奎勇做了一个急停回身、举刀迎刺的动作,紧跟在身后的人猛拐车把躲避,连车带人摔了出去。



    这多少为闫胜利赢了一点时间,但来不及喘息,快跑到阜成门时,后面更多的人又追了上来。



    最前面的是一个穿着一身深褐色柞蚕丝衣服的高个子,粗壮而骁勇。



    闫胜利从马路窜上便道,这家伙轻巧地一提车把,也跃上便道,抡起钢丝锁就向他的脑袋上砸。



    这时别回击了,就是稍有停顿,立时就会被砸躺下。



    再追兵太多,速度又极快,撞也能把你撞飞了。



    这时,张建国跑在最前面,离他大约有四五步远。



    危急中,闫胜利下意识地喊了张建国一声。



    而张建国猛地停步,让过闫胜利,然后他抬起左臂护住头,右顺势就是一叉,戳进柞蚕丝的臀部



    在护城河边,张建国、闫胜利站住了。



    追击的人也远远地站住了,没人敢再追上来。



    “其他人的遭遇就没法了,唉——”



    赵老四叹息一声,心里默念江湖事,江湖了;江湖人,江湖老。



    只脚踏入这江湖,没有大缘,只能在江湖老。



    这里的老可不是混成老头,而是年纪轻轻就



    “张建国胳膊受伤了,闫胜利没啥事,”赵老四介绍道:“李奎勇的情况有些特殊”



    起这个李奎勇,赵老四也是不知道该怎么。



    在那个危急、慌乱的时刻,这老哥坚持不肯丢弃那辆从亲戚家借来的旧自行车。



    向外强突的时候,他是跟着跑出来了,可后来鬼使神差地,他又返身跑了回去推那辆车子。



    结果被人一扎枪刺中大腿。



    从地上挣扎着爬起来,他还要去推那辆车,又被扎了一枪。



    最终他满身是血地骑着车子回到了城里。



    “腿上和屁股上的创口并不深,可就是不愈合。”



    赵老四叹了口气,道:“医院不敢去,跟家里上了白药也不管用,疼的咬牙都挺不住”



    这个情况李学武倒是知道,昨晚顾延了。



    赵卫东等人是真拿张建国等人当死敌了,在行动之前,他们做了充分的准备,刮子和扎枪头上,都涂抹了药粉。



    他们的父辈,当年在对付日寇时,也是这么干的。



    伤口半年不愈合,一辈子残疾。



    “张建国不用去管他。”



    李学武听完了赵老四的讲述,好一会儿才交代道:“你去问问李奎勇,要义气还是要命。”



    “要命的话,就去分局找姬毓秀自首,然后你送他去我爸那,告诉他半年之内不能下山。”



    “明白——”赵老四轻声应了下来,而后又犹豫着问道:“如果他不去自首明白了。”



    这话他只问了一半,就在赵老四迟疑的空隙却没有见李学武有任何回答的意思,便了然地点点头出去了。



    要义气?还用问吗?



    ——



    为什么要跟赵老四问张建国的事呢?



    因为聂光的供述里,就有张建国。



    李学武也是没想到,聂光敢对李怀德动,其中还有张建国等人牵扯其中,这可不是事了。



    孤立事件可以容忍,真有预谋可是挑战他底线了。



    李学武是见过聂光了的,这子倒也是坦然,一见着他什么都了,包括报复李怀德的动。



    李学武没再跟他讲什么大道理,只问了几个问题。



    最后一个是关于张建国的。



    因为知道聂光跟张建国等人混的好,他又没有打埋伏的脑子,怕有人给他出主意。



    所以李学武问他,是不是张建国撺掇他如此报复李怀德。



    可聂光不是。



    聂光供述,就在他去往李怀德家的时候,骑车子从交道口路过,正看见张建国带着人过去,双方连招呼都没打。



    自那次会谈之后,聂光与张建国就渐行渐远了。



    聂光供述,他知道在这段时间里,张建国一直在忙于结交和应酬,他结交了很多血统高贵的老乒。



    他讲张建国在那时一定很得意,一定认为自己已经受到了尊重,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他认为这些结交和应酬给他带来了高尚等级的朋友。



    可以把刀子交给朋友,但他交给的,是朋友吗?



    赵卫东给老乒圈子里,其实张建国还有第三条路,那就是忍耐,相信社会一定会进步。



    未来出身和身份不会再划分界限,人与人坦诚相处,更没有了思想和意识上的争斗。



    听见张建国的事,聂光无话可。



    听了李怀德原谅,聂光沉默良久。



    他今天得到了一极其荒唐的结果,证明了他的一腔热血都是荒谬的。



    谈话的最后,聂光坦诚地出了撺掇他的人其实是赵卫东,因为赵卫东恨李怀德抢了他的女人。



    ——



    ps:



    还记得红颜祸水是谁吗?



    还记得聂光是怎么跟赵卫东接触上的吗?



    知道为什么李学武要关注老乒和顽主的矛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