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礼之总纲,大明又有党争了!
孙士毅带着朱道桦的许诺返回了杭州。
至于他要怎么把这七八万团练给凝聚起来,让大伙儿相信去印度是当老爷而不是当炮灰的。
那就是他孙士毅的本事了。
能不能当上这英国公。
就看他孙士毅能不能领这七八万人在印度站稳脚跟,打通孟加拉到横河流域中上游的通道了——只要能把英国人的势力压制在南印度,把富庶的北印度变成大明商品的倾销地。
凭借这个功劳。
他孙士毅当这个国公爷就是稳稳当当的事情。
所以在得到了“异地封国、国内封爵”的许诺之后。、
孙士毅的干劲也上来了。
他嘉兴孙氏也是有上千家族子弟要安排的。
一半出国,一半留在国内,大家要有個好出路,那都要靠他来努力啊。
他努力的程度,决定了子孙后代能当多贵的贵人。
日后在德里梯笼遛鸟的华人贵族们的祖宗们。
现在是正在酝酿着进行让孙士毅后悔了一辈子的印度征伐之路——无他,在万里之外征服一个人口稠密的异国,绝没有朱道桦的那么轻描淡写。
那可都是一步一泪,一步一血,一刀一枪给拼出来的!
安排好了浙江团练乃至于福建团练的出路。
朱道桦和他的大明朝廷就开始忙活着登基称帝的事情了。
毕竟除了四川和湖北部分地区。
大明基本上全有了长江以南。
天下土地有三分,天下人口有三分之二,天下财富可能都有四分之三了。
有这个资本。
当然是有足够的实力祭天改元,登基称帝的时候了。
而且现在朱道桦自南洋起兵到现在已有三年。
跟随他的文臣武将们都盼望着能在朱道桦登基称帝这个时候一同得到封赏,鸡犬升天。
大明光复二年。
公元历92年0月日,农历九月初八。
这一天的中都应天府装扮一新。
秦淮河两岸的树上都高挂着日月旗。
从大明王宫通往紫金山明孝陵的道路上也是十步一岗,一个旅的士卒昂着头站在道路两侧。
原来江宁城的城墙已经被拆掉了不少。
不少高大的樟木被移植到了道路两侧,显得很有新朝新气象。
从几天前开始。
中都的居民们就知道。
他们的天子朱道桦会在今天带领文武百官大祭大明太祖皇帝、祭拜天地、登基称帝。
而且和前清不同的是。
这新明的规矩对百姓们来是放松多了。
甚至还史无前例允许百姓们在道路两侧观摩。
听到时候会有盛大的阅兵,皇帝本人还会亲自从光复路策马而过,检阅三军。
可以亲眼见到天子,对于这个时代的老百姓来,可真的是相当的稀奇,甚至是能让人赶到光荣的事情。
因此今天的应天府可以是万人空巷了。
看热闹的队伍一直排到了孝陵卫的门口。
就等着从原来的两江总督衙门出来的朱道桦了,期盼着能一睹龙颜了。
“咱这应天府不应该是南都么?怎么就变成中都了?”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因为现在南都是广州了,皇上起于南洋,又控南洋之利,自然要在广州设都来牢控南洋贸易了。”
()(e) “那有了中都、南都,肯定就有北都了,难道北都是凤阳府?”
凤阳府是朱元璋的老家,也是前明的中都。
“怎么可能,那必然是现在的北京城啊!”
“看来皇上定有收复中原之志了!”
“这是肯定的,日后咱们大明不定南抵南洋,北至满洲,纵横万万里,哪怕是强汉盛唐都远远不如呢!”
在道路两侧剪掉辫子不久的普通老百姓们,听到这大明朝竟有可能成为史上地盘最大的王朝,都不由得挺起胸膛。33
对于这应天府的百姓而言。
现在应天府成为大明之都,对他们也是一件好事。
而且和前清比起来。
这大明的言论就自由的多了。
应天府的市面上,各种报纸什么话都敢。
最近这段时间就在争论那什么明礼。
大明的皇上觉得华夏两次陆沉。
都是礼崩乐坏导致的。
要重新制礼仪,辩华夷。
不过这礼怎么制。
大家都有不同的意见。
如今主要就是广东派、湖南派两大派在争论。
虽然两江之地的士绅商人们的财富未必输给广东人湖南人,但是谁让现在两江地区的文人们还来不及在这新大明获得什么地位呢。
这报纸上的那些话,要放在清朝的时候,那肯定是要因言获罪的。
这大清朝的文字狱,让这文人儒生都不太敢话了。
现在这言论场变得这么宽松。
大家伙一时之间还适应不了呢。
出了言论变得宽松。
这大明朝的吏治也要比大清朝的时候清明多了。
因为大明朝采用的是“秀才为官”的政策,没有此前那种世袭的吏员。
大明每下一地,都会在当地举办乡试。
录取当地文人为秀才。
这些本地秀才,做本地的官。
无论如何也不太敢放开脚去欺压本乡本土的乡亲——欺压是有的,但是比起那些酷吏,那段上肯定是松多了。
另外秀才们有升官的指望,也不会一门心思去和老百姓过不去。
所以对于普通老百姓来,头上压着的一座大山就这样被搬走了。
除了吏治更清明。
对于这两江之地,衣食无着的贫民来。
这新大明活命也变得更容易了一些。
首先是大明朝取消了劳役,主要的税收也是商税和土地税,这些税都收不到这些城市贫民的头上。
另外两江的商人也开始效仿广东,引进蒸汽大办工厂。
大明朝廷也在雇人开建各种工程。
民从中得到了好处。
而秀才们也被拉近了体制内。
当然也在大明的好话。
一时之间。
在这中都应天府,大明朝的统治似乎迅速就变得稳固了起来。
就在大家议论着的时候。
前方的临时王宫的朝天门忽然爆发出了山呼海啸的万岁声。
“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家纷纷垫着脚,伸长着脖子望去。
只见到一名身穿着红色龙袍,头戴金丝善翅冠的男子,骑着一匹极为雄健的骏马出现在眼帘当中――他就是大明天子朱道桦!
“皇帝出行,百姓行单膝下跪之礼,官员、贵族行拱礼!”
随着礼官的声音。
()(e) 道路两边的百姓呼啦啦的跪了一地。
礼仪当然是不标准的。
有的是双膝下跪五体投地,有的左膝下跪,有的右膝下跪。
这大明朝的礼仪还真的是随便得很啊。
“终于当上皇帝了”
朱道桦回到王宫的时候不由得常舒了一口气。
登基仪式要怎么搞。
尤其是前明的登基仪式要怎么搞。
这新大明的文武官员只能从历史典籍的记载中来制定登基之礼。
哪怕是朱道桦删减了不少繁琐的礼仪。
最后也是累得够呛。
但一番操作下来,现在朱道桦的名头从明王,变成了大明的皇帝了。
而登基称帝对朱道桦来并非重点。
重点是接下来的明礼!
所以在十月二日。
在朱道桦登基称帝的第二天。
制礼议事会就要讨论大明之礼总纲的最终定稿了。
引发最大的争议。
就是这制礼议事会,在大明之礼的总纲定稿之后要如何处理。
议事会的议员要如何诞生?
各省如何分配名额?
权责是什么?
等等等等,都让大明朝廷的广东帮和湖南帮争得不可开交。
“大明之礼总纲既定,那细则则应交给皇上和内阁商定,制礼议事会没有保留的必要,以免有人妄议朝政!”
“没错,一国军政大事,自有皇上裁定,内阁执行,岂能有个什么议事会来议论!”
“百姓有请愿之权,但必须加以限制,军国之事民间不可妄议!另外请愿也要逐级进行,不可越级请愿!”
“商权如此之重,成何体统!难道大明不是与士大夫贡天下,而是与商人共天下,这自古以来,都是圣天子临朝,士大夫辅之!”、
“士大夫?呵呵,读四书五经就是士大夫,我大明驱逐满清,靠的是枪炮,不是士大夫的学问!”
“就是,商人怎么了?这朝堂之上,商人子弟可少了?”
“放肆!你个不学无术的奸商,竟敢污蔑圣人之学!”
“不学无术?我懂得比你这个土老帽多多了!”
朱道桦成为了大明皇帝的第二天。
这大明朝党争的光荣传统似乎就立刻恢复了。
在中都皇城,制礼议事会的驻地。
大堂之上。
人声鼎沸。
除了各省的代表。
还有大明内阁、各部的官员都已经到场。
人人上都要拿着一本油墨飘香的大明之礼总纲。
这不有一定的宪法性质的纲领性的大明之礼。
是从去岁年末讨论到了现在。
经过反反复复的磋商、争论之后。
算是充分的考虑到了当下中国的国情和各地的利益制定出来的。
日后基于总纲。
明礼的各项刚礼法制度,都会在总纲的规定范围内进行制定。
可以是是现在新大明系统性的“祖宗之法”了。
如今在争论的,主要就是广东人和湖南人——这也是当前大明朝廷的最大的两派。
至于两江派。
他们人数也有点多,但现在还有点懵逼,搞不清楚状况。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