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祖宗之法不可变(俄版)
A+A-
然而艾哈迈德伊尔马兹的话却给哈尼姆泼了一盆冷水。n
“英国佬?他们和俄国人一个德行!又是怕风,又是怕冷,打起仗来就只会躲在我们后面。n
如果不是英国人先崩溃了,冲乱了我们的部署,奥地利人早就被我们拦在多瑙河畔了!”n
“怎么可能?!”n
不只是哈尼姆,几乎在场的所有人都发出了惊呼。英国人在他们心目中一直是最坚定,最强大的盟友,以及最后的依仗。n
艾哈迈德伊尔马兹却借着酒劲不以为然地道。n
“你们别不信。在保加利亚,俄军已经落入了我们的包围圈,每天都有俄国人成群结队地向我们投降,逃兵更是不计其数。n
眼看着那些俄国人完蛋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这个时候奥地利人来了,但这也早在我们的预料之内。n
知道这叫什么吗?”n
“围点打援。”n
旁边的人提醒道。n
“没错!就是围点打援,我的朋友。这是我们祖先用过的战术,本该由我们亲自收拾那些入侵者。n
但是那些自以为是的英国人,他们!正是他们!他们被奥地利人追得到处乱跑,最后冲向了我们。n
奥尔马帕夏这个卖国贼居然不让我们对着敌军开炮,因为怕伤到英国人。n
士兵们只能任由英国人把我们的阵型冲得七零八落,但奥地利人可不会管这么多。n
他们对着我们就是一顿狂轰滥炸,士兵们的血肉之躯又哪里抵得过钢铁和火药?n
最终我们也只能被迫落荒而逃!”n
众人听后大多是一脸茫然,他们没想到事情的真相居然是这样。很快有人开始痛哭流涕,他们的偶像破碎了,也有人感到惋惜,毕竟胜利那样的近在咫尺。n
但也有人感到兴奋,因为他们看到了希望的光,奥斯曼帝国复兴的希望出现了。n
“如果当初是咱们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去对付奥地利人,那么我们现在是否已经取得了胜利?”n
纳迪尔心翼翼地问道。n
“当然!”n
听到艾哈迈德伊尔马兹肯定的回答,别苑中的人们忍不住欢呼起来。n
n
保加利亚,伯格那村。n
奥地利帝国的军队开始陆续撤离,这让村中的长老松了一口气。n
“我就奥地利人呆不长嘛。怎么样?”n
村人们是佩服长老的智慧。n
“但奥地利人又没做过什么坏事”n
“他们做什么坏事会让你知道吗!蠢货!”n
这时村外有人喊道。n
“又有一支军队来了!”n
这一次村民们倒是没有太害怕,毕竟奥地利人之前似乎没做什么坏事,甚至还给他们发了一些武器,还间接帮他们解决了奥斯曼帝国的老爷们。n
村民们还不知道即将要发生什么n
俄国,圣彼得堡。n
其实关于该给巴尔干地区新征服土地上的民众何种地位,俄国内部进行了激烈讨论。n
尼古拉一世个人想要学习弗兰茨的先进经验,将新占领的土地划归皇室领地,让普通农民加入皇室庄园成为皇室农奴。n
市民群体不变,然后将在战争中有功劳的当地人吸纳进统治阶级的队伍,并赐予贵族身份。n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极大加强皇室和政府的力量,既能增加经济实力,又能加强对地方的控制。n
不过这样的决定,俄国的权贵们可不买账。死了这么多人,花了这么多钱,沙皇想要一人独吞肯定是不行。n
“沙皇陛下,我觉得他们配不上您的恩典。”n
财政大臣弗龙琴科率先道,之后立刻有官员跟进道。n
“没错!战争是您发起的,胜利的光辉该归功于您。而且将那些没有功劳的人划为皇室农奴也不符合传统,如果您对他们单独施加恩典,那之前归降我们俄罗斯帝国的人又该怎么办?”n
尼古拉一世听到此处不禁福至心灵。n
“那就让他们都成为皇室农奴。朕最慷慨了!”n
刚刚还念念有词的大臣,此时恨不得扇自己嘴巴。n
眼见事情要向更糟的方向发展,首相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切尔尼雪夫立刻站出来道。n
“沙皇陛下,这样做恐怕不妥。这与我们一直宣扬的大斯拉夫主义不符”n
“对!如果我们非但没有解放巴尔干地区的斯拉夫人,反而还奴役了他们,一定会引起国际社会的不满,英国不定还会再次介入”n
外交大臣涅谢尔洛夫也连忙跟进道。n
不只是文官集团,武官们也跑过来凑热闹。尼古拉一世无可奈何之下只能道。n
“那你们想怎么做?”n
“陛下,您应该赐予他们自由。”n
首相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切尔尼雪夫的不卑不亢,大有一副人臣楷模的样子。n
财政大臣弗龙琴科也趁道。n
“没错,陛下。国有农民不但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而且每年只缴纳3-5卢布的租金。n
他们对于这个国家的贡献太了,不利于经济发展。增加自由民的数量,有助于减轻我国的财政压力。我国现在可是有债务压力的”n
俄国国有农民,又称国家农奴。这些不同于私人农奴,他们租种国家土地,直接向国家纳税,且有一定范围的自治权。n
另外有一个很反常识的事实,沙皇政府无论在东西方都被称为“不当人”的典型,但国家农奴承担的赋税,只有私人农奴负担的5分之一。n
一到钱,尼古拉一世就十分头疼,他不知道怎么搞的?明明战前俄国的国库还很充裕,怎么刚刚打了半年财政就枯竭了?n
明明隔壁的奥地利帝国似乎没受什么影响,甚至还有钱来援助俄国。可为什么自己就越打越穷呢?n
尼古拉一世想不通,他想模仿弗兰茨,但是大臣们又不同意。不过现在既然提到了经济问题,增加自由民可以增加财政收入,那么他也愿意试一试。n
但也有人对此持坚决反对的态度,其中为首的就是乌瓦罗夫公爵为代表的有限维新派。n
“一派胡言!你们这群人只会为了自己的利益想要将整个巴尔干吃干抹净!n
沙皇陛下,国家农奴制才是俄罗斯帝国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