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秋後算帐

A+A-

    第690章秋后算帐

    在守城战中,只要被破了一个门,再死守所有城门的意义就不大了。

    所以当南城芦门告破,五六千明军率先冲进城中时,倭兵也就逐渐放弃了西城丶南城各门。

    一边依托城中修筑的土窟死守,一边退守到没有明军攻打的东城。

    林经略沿着城墙上面从芦门流窜到普通门后,便打开普通门,将李如柏麾下的大明官军放进来。

    站在城门洞边上,在亲兵的严密保护下,又刷出一个“先登”伟业的林经略开始卸甲。

    毕竟这可是重达八十斤的特制重甲,穿戴着战斗完了,林经略也会累的。

    这时候,第一兵团主将李如松丶第一兵团左路副将李如柏等将官上前来参见。

    林经略一边卸甲,一边轻描淡写的:“登城破门这点微不足道的事,本部院已经代劳了。

    还做不好吧?”

    李如松无语,这麽喜欢抢“先登”的文臣,古往今来可能就眼前这麽一个了。

    宁夏城那次就是,这次平壤城又是,难道是为了寻求刺激还成瘾了?

    如果林泰来只是个兵卒,凭着大战“先登”之功,不定能直接得到一个世袭百户。

    但以经略大臣身份,冒险登城杀敌,真不知道到底图个啥。

    于是李如松忍不住劝道:“军门万金之躯,干系重大,不可亲冒矢石也。

    若军门稍有折损,我等将官万死莫赎也,又该如何向朝廷交待。”

    这倒是实在话,如果经略大臣噶了,大军主将李如松也逃不过被治罪。所以看到林经略突然出现在城头,最后怕的人可能就是李大将。

    林泰来淡淡的:“你在教我做事?先登这种功劳,本部院可以给你们,也可以不给你们。”

    李如松忽然有所悟,林经略悍勇先登,莫非是为了震慑出自辽东的骄兵悍将?

    按照最早的部署,他李如松在西北方向督战,林经略在西南方向督战。

    也就是,他李如松负责督战北城牡丹峰丶密台门到西城七星门一线,林经略负责督战南城含毯门丶芦门到西城普通门一线。

    但是在攻城的前一夜,辽东军出身的众将担心不公,所以要求西城全部由他李如松督战。

    主要是因为经略大臣林泰来是南人,日常又明显亲近南兵。别的不,三个经略直属标营里有两个是南兵系统的。

    这难免让辽东军将官心里犯嘀咕,就怕遭遇赏罚不公。

    比如,分头同时攻打几个城门,差不多时间攻破城门,那先登破城的功劳怎麽算?

    只是人人都没想到,林经略竟然以这种方式来打脸。

    看着李如柏,以及李如柏身后的几个辽东军将官,林经略又冷笑道:“本部院给你们的功劳才是功劳,本部院不想给的,谁也抢不走!”

    众将默然无言,不敢与经略大臣对视。

    李如松打圆场道:“眼下战火未熄,且容诸将继续剿贼。”

    林泰来便下令:“据大同江对岸的探马来报,来救援平壤城的倭兵都已经半途撤退了。

    现在传我军令,务必在明日天亮之前结束平壤城战斗!

    如果无能,今日负责在西城主攻的所有将官降一级!”

    众将官低着头,就往城里冲了。

    此后战斗进程与历史上大致差不多,大明官军对着倭兵的土垒不停纵火,数千倭兵被烧死在里面,异味蔓延十里。

    眼看城中修筑的堡垒挡不住明军,倭兵第一兵团主将西行长带着万把人的残兵,退守东城。

    但是大明官军仍然毫不客气,继续放火焚烧,反正这是朝鲜国的城市,烧起来不心疼。

    眼看着明军优势巨大,而且己方援军迟迟未至,西行长便从东城突围。

    当初林经略部署攻城的时候,采用了“围三缺一”的思路,并没有在东城排兵布阵。

    所以西行长在半夜时分,率领残兵从东城突围出去很容易,但却不意味着能顺利逃脱,因为从东城外面就是大同江。

    在大明官军的追击下,突围的倭兵要麽回头垂死挣扎,要麽在一片混乱中被逼着跳进大同江。

    在这个收割人命的深夜,又不知几千倭寇被淹死在大同江里。

    倭兵主将西行长在近卫的拼死保护下,渡过大同江继续逃窜。

    历史在这里发生了蝴蝶效应,预先埋伏在大同江岸的三个明军纵队,以及会日语的大忽悠沈惟敬,出现在西行长和残兵面前。

    “西桑!我给你争取了一个束就擒的会。”沈惟敬用流利的日语诚恳劝道:“作为好友,我特意冒险前来救你性命,不然我大明官军只会将你们全杀了讨功。”

    西行长:“”

    经过连续一天一夜的搏杀,平壤之战到此基本结束。

    本时空朝鲜国的惩毖录中记载道:“清晨诸炮一时齐发,如天崩地裂,而后天兵奋勇争先,强攻各门。

    天帅林泰来督战至芦门,怜悯将士伤亡,亲披重甲率先登城,刃倭贼数十,倭贼胆寒溃逃,遂夺门破城。”

    万历邸抄壬辰卷中:“经略林泰来浴血先登王师共计斩首三千有馀,烧死六千有馀,溺毙五千有馀,生擒倭寇主将西行长。”

    十月十七日,又是一个清晨,天色亮了后,林泰来出现在城北风月楼。

    这是一座塔楼,先前是西行长兵团的“司令部”所在地,现在被林经略徵用了。

    虽然塔楼的底层还算宽敞,但林泰来嫌弃里面杂乱气闷,便将帅椅设在了楼门外面的台基上。

    沈惟敬带着一个蓬头垢面的俘虏过来,献宝似的对林经略介绍道:“此乃倭军主将西行长也,被我劝降了。”

    林经略没有什麽特殊表示,就像是面对一个普通俘虏一样。

    他指着座旁的一个首级,对沈惟敬:“你问问西行长,认识这是谁麽?”

    沈惟敬转头对被按在地上的西行长问了几句话,而后西行长抬头辨别了一下首级,又回答了几句。

    于是沈惟敬对林泰来翻译:“此首级乃是倭国丹后守大村喜前。”

    林经略终于明确知道,荣获被自己首杀成就的倭将到底是什麽人了,于是就顿感念头通达。

    不然的话,这个疑惑真能困扰他一辈子。

    这次俘虏真不多,先前都问过了,没人认出首级的身份,已经让林经略产生些许焦虑了。

    “原来阁下叫大村喜前,再次恭喜你青史留名啊。”林泰来对着首级了句,挥了挥,让达云把首级收走。

    然后又对沈惟敬:“把西行长押下去,给饭给酒,好生看管着。”

    沈惟敬愕然道:“就这?”

    这可是倭军的主将,如今被生擒在你林经略面前,你不想跟他谈谈心吗?不想着交流一下心得,掏点情报出来吗?

    怎麽林经略眼里,西行长跟路人甲乙丙丁也没多大区别,唯一的作用就是帮着辨识一个首级?

    最关键的是,如果林经略你不和西行长深入交流,那他沈惟敬怎麽发挥用处?

    “怎麽,有什麽问题?”林泰来对愣住的沈惟敬问道。

    咋滴?光荣游戏玩多了,还要来一出英雄识英雄丶豪杰惜豪杰的场面?

    沈惟敬提醒道:“这是倭军的前锋主将,经略公不想问点什麽?”

    “没必要!”林泰来很果断的无视了,“拉下去关着就行,由你负责看管。”

    沈惟敬:“”

    什麽叫没必要?经略公你就是这麽搞情报的?

    林经略不耐烦的催促:“你先下去吧!战后还有很多事务等待处理!”

    随后第一兵团二十七个纵队的将官陆陆续续的来到风月楼,站在台基下,等待着经略大臣的总结。

    林经略身上有点轻伤,此刻喊了医士过来,当着众将官的面前处理伤口。

    将这三十来个将官扫视了一圈,林经略阴阳怪气的对第一兵团主将李如松:“李如松,你现在壮的很啊。”

    开始找后帐了李如松无奈的:“不知军门何意。”

    林泰来笑着:“你麾下有将近四万大军,比其他兵团加起来还多一半,而且大部分将官都是你们辽东老人!

    如此看来,你个人足够左右朝鲜国战局,不如我这个经略大臣也让你来做好了。”

    李如松连忙道:“不敢!不敢!”

    林泰来神色冷了下来,质问道:“前天也就是十月十五日晚上,是哪些将官提出要更改督战安排的?”

    李如松感觉自己现在夹在中间难办了,辽东军将官提出更改督战安排,是为了争功做准备。

    如果确实立下大功,现在辽东军在林经略面前还能硬气一下。

    可是问题是,先登夺门的最大功劳都被林经略独自抢走了,连个竞争者都没有。

    后面的战斗白了都只是顺势而为丶打扫战场而已,远远没法与“先登夺门”相比较。

    辽东军将官琢磨了半天如何争功,甚至表现出了对林经略的一定质疑,那麽现在就彻底尴尬了。

    林泰来看着一片沉默的将官们,连连冷笑。

    主力辽东军和其他调兵尤其是南兵之间,确实存在一定隔阂,在历史上这也是客观存在的现象。

    林经略既然接这摊事务,当然对此也有一定心理准备。

    他没兴趣搞什麽“思想工作”这种细活,这时代的人也没那麽高尚的觉悟。

    所以就直接暴力破局,用个人勇武树立威望进行强力压制。

    最后还是李如松打破了沉默,咬牙道:“先前纵容下属,都是我的罪过!是我御下不严,愿接受处罚!”

    林泰来回应道:“我过,大兵团作战,军纪要严!主将要处理,

    如果有人对部署有意见,为何不在十月十三日进行部署的时候提出?为何又要在发起攻击的前夜,临时提出变更请求?

    往严重里,这是坏我军心丶胁迫上官有没有错?”

    李如松觉得自己实在太难了,当初真是猪油蒙了心,才会如此冒昧的帮着辽东军将官!

    林经略仿佛变成了碎嘴子,又开大嘲讽道:“怎麽都不话了?

    本以为你们多有本事,一个个仿佛都能立下绝世大功,所以才会担心赏罚不公,结果还是靠本部院亲自破门。”

    如果换成其他文官这样骑脸输出,不定还有抱团将官跳出来炸刺。

    但是现在众将官看了看帅椅边上那已经被染成红色的八十斤重甲,齐齐低下了头。

    此时李如松其实已经看出来了,林经略前晚明明可以拒绝,但却还是同意了,看似让步,心里绝对“不怀好意”!

    甚至可以从前晚隐忍开始,林经略就已经开始琢磨怎麽抢功打脸,然后秋后算帐!

    就连选择在芦门督战,只怕也是精心设计好的。

    这法套路,明显就是文人政客的老阴逼法!

    也不对,登城破门刃数十敌人的壮举,也不是正常人所能完成的,所以这算是“文武混合”的新型老阴逼套路?

    正胡思乱想时,又听到林泰来:“李如松你即便不肯回答,我大概也能猜出,前晚鼓动你的人必定是主攻普通门的将官!

    因为只有他们才具备改由你督战的需求和动!七星门方向的将官本就由你督战,犯不上多此一举!”

    负责指挥攻打普通门的将官李如柏终于也沉默不下去了,上前一步道:“末将也甘愿受罚,不必再往下追究。”

    林泰来便道:“那你们兄弟二人各自记过一次!如果下次再犯,一并处罚!”

    李大将松了口气,这件事总算就此为止了,开口道:“谢过军门大度!”

    林泰来深深的叹口气,对李如松:“我这是为了你好,帮助你整顿军纪。”

    对这种套路话,李大将只想“嗯嗯嗯”。大家都是多年老兄弟了,对p有一定免疫了。

    随即就听到林经略继续:“不然当你独自领军时,将官没有严格军纪的习惯,又何以取胜?”

    “什麽?独自领军?”李大将忍不住惊喜,表情管理差点失控。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