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雪藏莹莹
晚上,莹莹照常在香云坊演出,随从场次不多,她也按计划唱完了自己的曲目,下场敬酒时,台下热情相比过去确实差了许多,但许多老顾客还是给她面子的。当然,她下场不仅是为了应酬,更重要的是看看记者有没有来。
果然,下午和她会面的记者就混在人堆里,见莹莹走过来,便拿起酒杯与她干杯:“莹莹姐,唱得很不错啊。”
“那可比不过如今的香云坊头牌叶珍儿啊。”莹莹使了个眼色,台上叶珍儿正在演唱,空灵婉转的歌声瞬间吸引了记者耳朵,整个人在这种氛围中仿佛入了仙境一般飘飘然。
记者目不转睛盯着台上惊叹道:“难怪她会红,真的太惊为天人了。”
莹莹满脸不悦:“别忘了你的工作。”
叶珍儿唱完后,也没有下场,直接到后台去了,莹莹赶紧到后台找到她,殷勤地笑道:“怎么不到台前敬酒?很多客人等着你呢。”
“你知道我不甚酒力,就饶了我吧。”珍儿笑道。
“少装纯,之前我的头牌我敬酒,现在我不是头牌了,我可不趟这浑水,你以为我很喜欢敬酒啊?”莹莹一脸不高兴。
“知道,之前姐姐照顾我很多。好吧,那我们一起去。”珍儿跟着莹莹来到台前。
记者见叶珍儿走过来,便躲在旁边,拿出摄像机准备偷拍。
张承迎面走过来,叶珍儿却刻意回避,故意跟别人敬酒。
张承一眼就看到了莹莹,有些尴尬,微微一笑从她身边走过,忽然莹莹转身看着他,道:“怎么?做朋友都不行吗?”
张承背对着她笑道:“可以啊,我们永远都只是朋友。”
莹莹忽然有些崩溃,转身追着他,想要理论,而他正向着叶珍儿走去,莹莹一激动跑到他前面,挡在他和珍儿之间,对着张承大喊:“你这个忘恩负义之徒,我才是你的正牌女友,你还许诺过我婚约,而她……”她转身指着珍儿,珍儿觉得莫名其妙。
“她就是个三。”莹莹大喊,“她就是靠张承夺得销量冠军的。”
“你喝多了。”张承生气地看着莹莹,要夺下她手中的酒杯,两人开始争执。
旁边的人看得起哄起来,“怎么回事啊?谁跟谁啊?张承到底和谁在一起啊?”
“不知道啊。”大家议论纷纷。
而记者在旁边只拍到了莹莹对张承和珍儿的破口大骂,并未拍到张承和珍儿的搂搂抱抱,气得心里大骂:“这个莹莹真是蠢材,难怪红不了,一点也沉不住气,都被她草惊蛇了。”
光叔见状赶紧上前稳住大家情绪:“都是误会,莹莹喝多了,就喜欢发酒疯,我会好好教训她的。”着就把莹莹强行拉走,一边在她耳边骂道:“你嫌香云坊不够红吗?你还惨了香云坊,对你没好处。”
“哈哈哈哈……”莹莹一路发疯般地大笑。
珍儿为了避险,赶紧放下酒杯回房去了,张承也没趣地走了。
第二天,报社催稿,记者只得把拍到的登报,标题是:“莹莹闹香云坊,珍儿夺其男友张承”。
珍儿作为横空出世的新人,虽然曝光度不高,但录音带销量登顶的盛况已让她在音乐界积累了不的名气,再加上花边新闻的曝光,关注度迅速攀升。
大众对于珍儿绯闻的评价两极分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我呢,干嘛整天蒙着脸,原来见不得人,靠这种卑劣的手段上位,就是个贱货。”
有人:“人品如此差,再也不听她歌了。”
还有人:“她声音确实不错啊,就算没有张承,照样能红,反正我喜欢的是她的声音,不管她丑不丑,是不是三,都喜欢。”
也有人:“不信,又没有拍到珍儿和张承在一起?证据在哪里?这是莹莹为了压她乱编的吧。”
光叔为了维持香云坊的人气、保住珍儿,便向媒体澄清:“这是个误会。张承和莹莹以前确实谈过,但现在分手了,莹莹想不开,胡思乱想便误会了珍儿,其实珍儿和张承只是朋友,不然神通广大的媒体为什么没有拍到他们的亲密照?”
光叔澄清后,舆论一边倒地支持珍儿,大家都莹莹眼红珍儿走红、使了卑鄙手段,才有了这段爆料。
之后,张承也公开接受采访:“莹莹是我前女友,因为分手,她有些抑郁,又眼红珍儿录音带销量登顶,便恶意压,其他的,光叔已经得很明确了,相信谣言止于智者。”
莹莹的此番爆料不仅没有击到珍儿,反而让更多人知道了叶珍儿这个名字,慕名去买了她的录音带,聆听传中的天籁之声,反而让珍儿的录音带又大卖了一波,人气大增。
光叔对于此次的事很生气,特地找莹莹谈话:“是不是你找记者埋伏在香云坊偷拍的?”
“那又怎样?还不是你们逼的?”莹莹不屑一顾地。
“你如此不顾及香云坊名声,以后香云坊也不欢迎你。”光叔生气地,“你被雪藏了。”
“我不怕。”莹莹哭着跑回房间,终日把自己关在房里,以泪洗面。
她忽然想起了黑麻子,他过只要她爆料了珍儿、将香云坊拉下水,就会赎她出香云坊。
她抱着最后一线希望跑到艳乐门,见门关着,大喊:“开门,开门。”
看门人不耐烦:“你找谁啊?”
“黑麻子。”她喊着。
“这个名字是你叫的吗?你是谁啊?”
“连我都不知道?滚开。我有重要事和你们老板,耽误了,你担待得起吗?”莹莹生气叫嚣着,黑麻子正好路过:“什么事儿,那么吵?”
“老板,这个女的要见你。”
“哦,你是啊,进来吧。”黑麻子看见莹莹,冷冷一笑。
莹莹白了看门人一眼:“看到了吧?”
莹莹跟着黑麻子到办公室,就如青藤般缠在他身上:“你答应过我的,只要我爆料了,就赎我出香云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