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张乙谋的广告电影
深夜,屋的窗台上蹲着一只狸花猫,嚼完了鱼骨头的东西正在忙着添猫爪。
江山撇了它一眼:“它怎么每天都来的这么晚?”
江河把空盘子拿了进来:“估计才忙完吧!”
“嘁,”江山摇摇头继续写日记:“都是给你惯的,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叫。”
2月2日,江山下班后,直接找到了位于花园路的一家老年活动中心。
昨天,张路在电话里和他约好了,就在这里碰头。
越往里走,越热闹。
江山走近了一看,原来是电视台的一帮人正在拍纪录片。
“张路,”江山走到张路身边打了声招呼。
那家伙,正一本正经的盯着屋里的拍摄过程,看见江山后立刻笑了起来:“江山,你可算是来了。”
江山向屋里张望了一下:“这是在拍什么?”
张路声道:“ja区办了间老年活动中心,古台让我们过来拍些片段。”
“噢~”江山点点头:“那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看见里面那位了吗?”张路向里面指了一下。
其实,他不提醒,江山已经注意到了。
因为那位男同志的长相,像极了上一世的徐峥导演。
装修一新的老年活动室内,一位摄影师正举着一台摄像,对着三五成群的老头老太太们,缓缓走过。
一位胖乎乎的中年男同志,双抱着两瓶酒,时不时就在摄影面前晃一枪。
最后,当摄影师放下器了声:“拍好了。”的时候。
胖乎乎的男同志立刻走上前,客气的道:“今天,可不可以多拍一个镜头,让我把酒瓶打开,然后让老人喝下去,老人喝下去后,微笑着好喝极了。”
()(e) 摄影师摆了摆:“新闻没有这样拍得。”
男同志堆着笑,继续缠着摄影师:“那可不可以把这两瓶酒的商标,拍的清楚一点,我们厂可以再多送一箱酒给电视台的同志”
摄影师忍不住笑了起来:“你晓得拍一个十秒钟的镜头,要花多少钞票?”
“多少钞票?”
“可以买二十斤五花肉了!”
男同志一听,觉得有门:“这份钱,我们厂可以出的嘛!”
摄影师开始烦了:“出钱也不可以,又不是给伱们厂拍广告!”
男同志愣了一下:“广告?什么是广告?”
“电视台的师傅,”这时,一位妇女同志走了过来:“打太极拳的老人,已经排好队了。”
摄影师立刻跟她走了出去。
只留下抱着酒的男同志,皱着眉头一个人站在那里。
“看见这人没,”张路声对江山道:
“他姓徐,是参桂养身酒厂的一位销售人员,昨天我们台过来彩排时,我就看他忙前忙后的到处摆酒,可惜后来给院长都撤走了,是观众们看了,还以为活动中心给老人们灌酒呢!”
“呵,”江山听笑了:“你还别,这位徐同志的广告意识还挺强的。”
张路点点头:“我就是感觉到了这点,才把你叫过来看看热闹。”
这时,徐同志又注意到了站在窗外的二位。
赶紧笑着走了过来:“你们两位同志也是电视台的吧?请问,什么是广告?”
江山笑了,他知道属于浦江电视台的第一支广告就要来了。
上一世,有一部由四段剧情组合而成的单元式电影。
其中一个单元,聚集了徐峥、宋佳、贾冰、张雨绮连久未露脸的张乙谋,也在里面客串了一把。
()(e) 这段故事得就是,改开后全国第一支电视广告的来历。
由徐峥扮演的这位酒厂的业务员,看着堆满了仓库和厂长办公室的“参桂养生酒”,心急如焚。
天天奔波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进行推销。
结果,一瓶都没卖出去。
当年,浦江制药厂新推出了一种“参桂养身酒”,售价高达每瓶5元钱,远超当时的国酒茅台。
之后,当“徐峥”得知还有一个叫做“广告”的短片时,豁出了全身解数哄着电视台的一位场记,帮忙拍摄了一段广告。
但,好不容易拍出来的广告,根本就上不了电视,因为上级单位不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直到,第一支广告出现在了报纸上
江山不动声色的站在一旁,听着“徐峥”千方百计哄着张路上套:
“没有人拍更好呀,这么吧,你想想看,如果这条片子要是拍好了,你就是全中国第一个拍广告的导演。第一个,开山鼻祖,祖师爷”
江山看乐了,决定帮一帮‘徐峥’:“得没错,年轻人要抓住会啊!”
‘徐峥’更来劲了:“胶片我去想办法,演员就在我们厂里找还有什么条件,你尽管提”
这一会,张路明显心动了。
现在仔细想想,江山估计这子昨天就心动了,不然,干嘛打电话把他叫来。
人,面对会时,往往需要一个可以帮他壮胆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