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强压地头蛇的广告
半个时后,当古铮铮笑呵呵的打开月饼盒后,脸上的笑容立刻就僵住了:
“你俩大老远提过来的这这是什么东西?”
江山强调道:“月饼啊!”
咋一看,还是很像月饼的。
但,再仔细一瞧。
张路点了点头:“你这么一,倒是有点像。”
“它看起来虽然不大传统,”江山笑嘻嘻的道:“但,胜在一个实惠,谁是豆沙、谁是五仁,在面上就能瞧得清清楚楚。”
“那倒是,”古铮铮指着盒子苦笑:“都溢出来了,可不在外面就看见了。”
“味道还是不错的,”余思归看了眼自己领衔制作的月饼,笑道:
“古叔叔,要不咱们还是先看录像吧!”
古台长哭笑不得的摇了摇头:“张路,准备好就开始吧!”
话音刚落,台长室里的吋的彩色电视,就亮了起来。
白天,当江山得知余思归带来了一些录像资料的后,第一时间就联系了身在电视台工作的张路同志。
没曾想这子居然会把这事告诉古台,这才出现了台长室里集体看片的一幕。
这一会的古台和张路,比江山看得还要仔细。
“这器我见过,”古铮铮看着电视道:“非常优秀,可以自动吐钱。”
“我也记得,”张路回忆道:“它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待在日-本的那段时间,团队里所有人都很在意当地的一些高科技产品。
此刻的彩色电视里,正在播放一段银行自动柜员的使用明。
坐在一旁的余思归,自然就变成了与画面同步的讲解员。
很快,在一段科普视频结束后,又一盘录像带被塞进了器。
“这人看着好眼熟啊,”
这一会,电视里出现了汇丰银行新出的广告。
面对画面里左右开弓的郑少秋,古台长总觉得在哪见过。
“还记得广-东电视台和香江无线合办的那场晚会嘛?”江山在一旁提醒道:“这位在里面唱了两首歌。”
“想起来了,”古台长对那场晚会的印象深刻:“羊城贺岁万家欢,就在我这间办公室里,咱们一块看得。”
“没错,”江山盯着电视道:“古台您瞧,这就是香江的明星广告。”
言罢,几个人全都认真看向了电视。
感觉不过瘾的古台长,还重新看了一遍。
余思归偷偷看了江山一眼,发现这位的表情一如既往的轻松。
倒并未流露出多少发现新大陆的感觉。
看来这明星代言广告的类型,对他而言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仔细想想也对,这位江科长自己也策划过明星广告。
前几段广告,江山看得并没有多大感觉。
直到余思归举起了最后一盘录像带:“江山,接下来这则广告你得看仔细点。”
“哦?很重要吗?”
“冬京银行再三交待,”余思归强调道:“他们这次的对标广告,就是住友银行。”
“原来如此,”
这原本就是一场银行之间的较量,江山点上了一支烟:“那是得认真瞧瞧了。”
一听这话,古铮铮反倒一把掐灭了里的香烟。
在他们看来,接下来的这部广告一定是最优秀的。
住友银行的广告开篇,非常普通。
入眼,就出现在一家银行的大厅里。
一位身背双肩包的男青年,推开银行大门后,径直走向了放在墙边的自动柜员。
一直注视着电视画面的江山,微微苦笑了一下。
扪心自问,电视里这间银行的基本设施,看上去已经相当自动化了。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他是怎么也不敢想象的。
就在江山胡思乱想的时候,电视里出现了一个很亲切的声音:
()(e) 面对忽然出现的声音,站在atm前的男青年无奈的回道:
完,他熟练的拿出一张银行卡,面无表情的插进了atm。
直到这时,电视前的几位才听出来,原来那好似拉家常的声音是atm发出来的。
“拟人化了!”听了余思归的解后,古台长喃喃自语的一声。
江山目不斜视的点点头:“这人看来没少来银行,都和器处成朋友了。”
atm发出了笑声
听到这,阿拓也想起了第一次在存折上看见自己名字时的兴奋模样。
但,嘴里却冷冷的道:
毫不在意的atm,仍像个八婆一样
阿拓默默低下了头,半响后才轻轻出一句话
器咯咯笑出了声
直到这会,一直闷闷不乐的男青年,终于笑了出来。
和来时木纳的步伐相比,这一会,阿拓的脚步明显轻快了很多。
就仿佛刚刚不是在取钱,而是和好友畅快淋漓的喝了顿酒。
就在他推开玻璃门的一瞬间,江山注意到了门上醒目的“住友银行”标志。
之后,一位与阿拓擦身而过的女青年,也直奔着自动柜员而去。
同样的器声又再次响起。
这就是住友银行新上市的广告。
住友银行在日-本的市场占比本不算,但在冬京却始终被冬京银行强压一头。
心有不甘的住友银行,便在新推出的广告里打起了亲情牌。
这种和客户拉家常式的广告,一下就拉近了银行和客户间的关系。
让准备上银行存钱的客户,一看见住友银行就产生了一种奇妙的亲切感。
直到电视里飘起一片雪花的时候,余思归才忍不住道:
“江山,你今晚见到的,就是最近几年最优秀的自动柜员广告了。”
“数量还真不少,”江山揉了揉双眼。
“今年这部住友银行的广告,不但抢了冬京银行的风头,还抢了他的不少老客户。”
“哦?”
“怎么样?”余思归问道:“你现在有什么想法?”
“想法?”江山拍了拍脑门:“暂时还没有,你把住友的广告再放一遍,我要仔细看看。”
随着住友广告的再次播放,江山想起了上一世的自动柜员。
感觉紧随atm出现次数最多的,也就是这些警示标语了。
走出浦江电视台的时候,时针已经指向了九点。
但,街道上的行人仍不在少数。
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影的播放量也逐渐多了起来。
“先回办公室拿上行李箱,”
走下公交车后,江山的脚步越走越快:“然后再送你去招待所。”
这一会的余思归,估计是累了。
回去的一路,基本就没上两句话。
“招待所离的近吗?我实在是走不动了。”
“一会你先换双鞋,”江山瞧了眼余思归的高跟鞋:“拖鞋带了吗?”
“怎么?你还想让我穿着拖鞋去招待所。”
“有什么关系,舒服就行!”
“好吧!”余思归缓缓点头:“也只能这样了。”
“放心吧,咱们报社距离招待所很近的,用不了十分钟就能走到。”
随着办公室里日光灯的点亮,余思归直接将一只行李箱推到了江山的面前:“给,都是给你带的。”
“这么多?”江山吃惊道:“都是给我的?”
“那当然,这几个月里,我只要看见好东西就必须给你留一份,”
瞧这话得,江山都不知该些什么了。
这一会的余思归,似乎暂时忘记了疲惫。
她兴奋的拉开了行李箱的拉索:“这么的录音,你见过吗?”
江山满眼惊喜的接过一台随身听,然后配合道:“没见过,这也太高级了吧!”
()(e) “这叫wlkn,是索尼今年刚推出的型录音,”余思归详细介绍道:“这是耳,你戴上试试。”
江山依着她得来,很快就有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是邓丽君的歌?”江山越听越喜欢:“除了她,你还给我带了哪些磁带?”
“就知道你会喜欢,”余思归在箱子里翻了起来:“给你,还有这个也给你”
很快,一盘盘磁带落在了江山的里。
、不过还是要属邓丽君的歌最多。
这些磁带,江山早就让黄华给他找去了,没曾想到最后却是余思归给自己带来了。
“还真别,”江山看着里的磁带:“我俩的品味还挺像!”
”得了吧,“余思归笑着瞥了他一眼:“现如今谁不在听他们的歌!”
“我听,今年邓丽君在日-本办演唱会时,被抓起来了?”
“这事你都知道?”余思归吃惊不:“你还真是个合格的记者。”
“你就有没有这事吧?”
“那是二月份的事了,原因就是邓丽君入境时拿了本假护照,”余思归回忆道:“要这事也不能怪日-本的警察,是他们湾湾自己人给举报的。”
“啧啧啧,”江山摇了摇头:“往往事情就坏在自己人身上。”
“我的嘴你尽管放心,”也不知怎的,余思归忽然就冒出了这句话。
“嗯,”江山一时没想明白:“你什么意思?”
“你忘了?43件戏服的秘密!”
“噢,”江山点点头:“你这脑回路,还真不是常人能跟的上的。”
“嘁,”余思归又开始不行了:“剩下的你自己看吧,赶紧先送我回宾馆。”
“走,”
江山不再停留,立刻拉上箱子走了出去。
这一夜,不止是累极了的余思归,连江山都睡得格外香甜。
直到第二天早上醒来时,脑子里仍在回响着一串旋律:
蹬上自行车前往报社的路上,别在腰上的随身听立刻为江山赚足了人民群众的注目礼。
这一会,浦江市邮政局的会议室里,一场早会刚刚结束。
梁为民局长率先端着一只白瓷杯走了出来。
一边走,还不忘提醒身边的李科长:“先别管那些新冒出来的,只要保证之前的报纸杂志能按时投递就行。”
“我也是这么交待下去的。”
“还有,你得盯着点新上岗的这批邮递员,市里的报刊数量猛增,可千万别出什么岔子。”
”放心吧局长,“李科长紧跟在一旁:“我一直在盯着呢!”
“嗯,”梁局一步一个思想:“让他们多向老同志学习,既然干了这一行,就不能怕辛苦。”
“他们这批新来的可是赶上好时候了,局里正好新换了一批永久牌加重自行车,”李科长双一抬:
“结实的很,比之前的好骑多了。”
“之前的同志的确是太辛苦了,”梁局长深有感触:“只可惜人民群众体会不到呀!”
“呵呵,”李科长陪笑道:“幸亏单位的福利还行,不然还真怕没人肯干。”
边走边的两位,很快走进了各自的办公室。
一杯清茶,几份报纸的办公室生活就此拉开序幕。
梁局长没有丝毫犹豫,直接找出了。
只有看完的连载后,他才会去瞧一眼其它栏目。
不过今天,似乎有点不一样了。
就在他看完的时候,紧跟在旁边的一副漫画,一下就抓住了他的目光。
“这漫画有点意思,”梁局长很快看出了端倪:“前面赶车的这位,不就是咱们的邮递员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