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信仰(300张月票加更)
且不孔府被灭的消息传出去后,在天下间掀起多大的波澜,单李鬼。
自从夺下孔府之后,他便搬进了孔府之中,霸占了这座园林,把这里当做梁山的分部了。
一众梁山兄弟有事情找他,直接让人到这里来便是,他肯定在这里。
他也让王进等人直接从梁山那边搬过来算了,但是却被王进给拒绝了。
现在梁山的主流通讯方式便是信鸽,而信鸽在培养的时候,便把鸟巢筑在了梁山,换句话,众将带走的信鸽,只会飞回梁山。
如果把梁山本部搬迁到孔府这边,就代表着所有的信鸽必须重新训练,实在是划不来,也没必要。
梁山众将已经知道在南京应天府那边领兵的将领便是太尉高俅了,王进与高俅有死仇,恨不得马上便把那高俅抓回来弄死。
林冲与高俅的战争一触即发,在这种情况下,王进可不想冒任何一丝半点的风险。
而在前线那边,徐宁已经从濮州南下兴仁府,与林冲、鲁智深等人汇合了。
樊瑞也从徐州撤回了单州,将军队压向了应天府。
马灵更是仗着腿快,早早地就去了一线军中报道。
敌我双方在应天府一线遥遥对峙,大战一触即发。
便如同那山贼草寇打下一片地盘后便吃吃喝喝享乐一样,李鬼现在每天也是在这里吃喝耍乐,
他和那历来的反贼所差的,无非就是个登基称帝、大开后宫、封赐群臣等事而已。
这让梁山不少兄弟都非常忧心,若不是和高俅大战在即,那暴脾气的鲁达都想从前线杀回来,指着李鬼哥哥的鼻子痛骂一通,把他骂醒。
李鬼不管这些,每日里我行我素,吃喝耍乐之余,再顺便研究一下,新得到的金色气运的作用。
但是这缕气运跟其他颜色的气运功用都完全不同,李鬼研究了很久也没研究明白,索性干脆就丢在了一边,暂不理会。
这日,李鬼酒足饭饱,躺在榻上呼呼大睡,正朦胧间,耳边似乎隐约传来哭声。
()(e) “真君老儿救苦救难”
李鬼翻了个身,把耳朵捂住,谁知那声音依旧还在脑中回响。
李鬼大怒,翻身坐起,大喝道:
“何人在外啼哭?”
门外的亲卫探头进来,奇怪地道:
“哥哥可是睡魇住了?”
“这园子里清净的很,哪里有哭声?”
李鬼知道自己耳目清明,远胜常人,只道是距离太远,于是也不话,便侧耳再去听。
他这一用心去听,这孔府内的大大声音,都无法瞒过他的耳目。
大到奴仆吵架,到蛇虫鼠蚁爬行,只要他想听,便都听得清清楚楚,但里面却分明没有哭声。
他摸了摸脑袋,挥示意亲卫退下,翻身躺下又睡。
可谁知在朦朦胧胧之中,他又听到了那阵哭声。
“驱魔真君在上我那苦命的女儿”
李鬼仔细凝神去查,却发现这声音居然不是用耳朵听到的,而是从那缕金色气运里面传出来的。
这就让李鬼大感兴趣,躺在榻上,凝神关注体内的那缕金色气运。
隐隐约约间,他似乎能感受到,这个声音来源于远处某个地方,应该是有人在虔诚对他祈祷。
那股不知道该称作信仰,还是该叫做香火的东西,被金色气运给接收到了。
李鬼仔细感应了一下方位,翻身一骨碌从榻上爬起,随便抓起一件衣服往身上一披,大步流星就往外走。
“哥哥却去哪里?”亲卫们急忙跟上。
李鬼也不理会,只是全神贯注在体内的祈祷上面。
到了院外,他翻身上马,朝着那祈祷传来的方向便快马加鞭而去。
谁知还没等出城,那祈祷的声音便断了。
“日恁娘!”
“这马匹的速度也忒慢了。”
但此刻他也顾不得许多,只能期望那祈祷的人还活着,回头还会继续祈祷。
他认准了那个方向,一个劲地向前,一溜烟便没影了,把身后的那些亲卫都远远地抛下。
()(e) 那些亲卫无奈,只好回去通报消息。
李鬼快马加鞭,连跑了半日,远远地,便见到了一座巍峨的高山。
这山高耸入云,气象万千,李鬼便是不曾来过,也知道这是大名鼎鼎的泰山。
一直都到了这里,他也不曾再接收到过之前那人的祈祷,李鬼不由得有些失望,便放缓了马匹,往那山下的泰安城去了。
虽然现在时辰还早,但如今的泰安城,早就四门紧闭,城上到处都是人在巡逻。
之前曲阜发生的惨案已经传到了这里,所有曾经还抱有幻想的士绅,已经全部都彻底认清了现实。
连那孔府都被灭了,土地都被分了,他们这些普通地方豪强,又有什么资格和那梁山贼谈条件呢?
如果以前梁山攻城,敌人只是城内的官军,那么在李鬼任性妄为灭绝了孔氏一族之后,梁山便已经是所有士绅豪强的公敌了。
以后梁山再想攻城,必定会受到所有地方势力的全力反抗。
而如果官府和士绅合作了,那普通士卒甚至百姓都会被鼓动起来,成为梁山前进的阻力。
若是再舍得大把撒钱,那想让士卒用命,也未必不能。
虽然梁山贼因为正在忙着分地,拉拢人心,暂时不曾来打,但本地官绅早就严阵以待了。
李鬼本来就是想在这里歇歇脚,耐心找那祈祷之人,如今见到这里紧张兮兮的,便改了主意,想要去那泰山上的玉皇观、岱庙等地转转,看看这些地方的神像,能否爆出金色气运出来。
但他拨马刚走没多远,那祈祷的声音又响起来了。
只不过相比于上次伤心哭泣不同,这次的祈祷有气无力,显然祈祷之人的状态不太好。
也许是距离拉近了的缘故,李鬼清楚地感觉到,那祈祷之人,便在这泰安城中,而且他能听到的声音也越发的清晰。
“求求真君再救救我女儿一次,便是让老儿立时便死了,我也心甘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