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洪武三年,开科取士

A+A-

    柳河川。

    此时的明军刚刚在他们左副将军常遇春的领导下赢得了一场大捷。开平之战,俘虏元廷宗王庆生、平章鼎住及军士万余人,车万辆,马三千匹,牛五万头,宝物财货无数。然而,本应该沉浸在喜悦中的明军却充满了悲凄的气氛。

    洪武二年七月,征虏左副将军、太子少保、鄂国公常遇春,薨于军中,时年不过四十岁。

    帝大悲,亲于龙江出奠,以天子之尊为其发哀礼。

    赐葬于钟山,赠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开平王,谥忠武,配享太庙,肖像功臣庙。

    -----------------

    洪武三年十一月,朱元璋第三次大封功臣,进李善长为韩国公,徐达为魏国公,严凌为越国公,李文忠为曹国公,冯胜为宋国公,邓愈为卫国公,常茂为郑国公,是为开国七公。

    汤和等二十八人为侯爵,封汪广洋忠勤伯,刘基诚意伯,皆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

    洪武四年,一月。

    一辆马车正缓缓沿着官道驶向大明的京师,上面坐着三个书生,旁边还有几个骑马的家丁护送。

    马车窗户上的帘子被一把掀起,一个脑袋从里面探了出来,望了望前方那巍峨的城池,又缩了回去,随后满脸兴奋地对其余的二人叫道:

    “二爷,世钦,京师到了。”

    那叫“世钦”的男子同样也是兴高采烈,探出头去张望,待看见京师的城墙,不由地发出“哇”的惊呼之声,那可比他们家的府城高大多了。

    “二爷,咱们接下来是去拜见越国公吗?”最先开口的青年接着问道。

    那名被叫做“二爷”的“爷”,其实年纪也不大,约莫近四十的年纪,穿着一席青衫,留着几撇胡须,他叫严济,是严凌的二弟,当今严家的二号人物。

    听到声音,他睁开了自己的眼睛,虽然努力装作镇定的样子,但是眉眼中依然可见兴奋。他掀开车帘,看着不远处京师那巍峨的城墙:

    “自然是要去拜见我大哥的。咱们来这京师,还要靠大哥的照拂,礼物已经备好,咱们先找一个客栈安置好行礼,接下来便去国公府。”

    ()(e)  他自聪慧,长于诗书。这些年虽然也开始参与家族的管理,但是四书五经的功夫却没有拉下。眼下洪武帝重开科举,他便和自己的两个成绩最好的族人严世钦、严新成从明州(吴元年之时,朱元璋觉得庆元一词有“庆贺元朝”的意思,遂复其古称明州)出发,先参加了乡试,得到了浙江那四十个会试名额中的三个,接着便来到京师,准备会试。

    他们就像计划好的那样,来到了严凌的住处。

    朱漆的大门布满铜钉、高高的围墙与那牌匾上银钩铁画的四个大字“越国公府”,气势磅礴,显示出这位国公的权势。三人在这府邸面前不由得自惭形秽,如果不是严凌是严济的兄长,另两人名义上的族兄,他们怕已经掉头便走。

    但是来一趟京师,总是要与这位飞黄腾达的家主一见的,不定在科举之中还可以得点便宜,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嘛。

    他们首先找到门房,递上了拜帖:“还请告诉国公,明州严济携族弟二人来访。”由于初来乍到,所以哪怕面前只是一个门房,他们也依然很是客气。

    但是门房却是知道利害,他忙不迭地接过拜帖,口中着:“几位大人在此稍后,的这就去禀告公爷。”,便飞速跑进了府邸之中。

    见此情景,几人都不由地有些得意,依靠着越国公这棵大树,他们也非寻常人了,腰板不由地挺拔了起来。

    然而,时间流逝,三人在门外矗立了良久,却不见有人迎他们进府,就连那大门也在不知何时关上。

    “二爷,这怎么回事,那门房怕不是没有通报吧?”严世钦有些疑惑的地问道。

    “不可能,一个下人哪有这么大胆子许是大哥有事,咱们再多等一会儿。”严济有些疑惑,同时心中有了不妙的预感,但他还是这般道。

    他们就这么从晌午一直站到太阳落山,腿都有些软了。

    “诶呦,二爷,这么久了,什么事情办不完啊,公爷是不是成心不肯见我们?”严世钦已经按捺不住抱怨起来。

    “住口!谁给你的胆子非议国公爷!”严新成却是个乖觉的,他见严济的眉头皱了起来,知道对方心下不满,立刻训斥道,那严世钦也意识到了自己的失言,赶忙连连告罪。

    ()(e)  严济的脸色微微好看了些,但是他也属实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嘴唇嗫嚅了一会儿,在两个族弟的注视下还是没有出个所以然来。

    好在就在这时,他们的身后传来一个声音:

    “济?还有新成、世钦,你们怎么在这里,还不赶紧去准备会试?”

    严济转身就看见了一身富家翁打扮的严康,就像找到了主心骨一般,立刻诉起苦来:

    “二叔,我们这不是想着先来拜见一下大哥,请他照拂则个,没想到大哥他把我们晾在外面大半天,也没个消息。”

    严康愣了愣,眼珠子一转,似乎是明白了什么,赶忙焦急地拉过众人,拽着往回走。

    “什么,你们是来快快快,莫要在此继续停留!”

    严康本身只是个乡野书生,但是近几年也时常来往于京师,又因为严凌二叔的身份,所以不免也有官员上门见个好儿,这些年政治水平也是有所提升,初见时那“4”的属性,活脱脱一个书呆子,现在也有了“5”,算是对政治一道略有所得。

    他一下子就明白了事情的利害。

    一面走,严康一面控制着自己的嗓音低声道:

    “你们可知道,家主他就是这一次的会试主考!你们险坏大事!”

    -----------------

    夜,皇宫。

    “明州严家,共入仕者三。今日入京,往见越国公,国公闭门不见,正遇严康,遂随其离开。”御书房中跪着一个中年人,他的名字是高见贤。自杨宪之后,他就是新的检校头目,替朱元璋探听着这天下的风吹草动。

    朱元璋靠坐在龙椅上,闻言微微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

    “下去吧。”

    高见贤恭敬退下,而朱元璋则缓步踱到窗前,望着黑夜中如棋子般摆布的群星。

    “睿轩还是知进退、懂法度的。”他的眼中闪烁着光芒,那是果决与杀意:

    “有些人就是太不老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