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罪罚

A+A-

    原本我是想用市、县、市长县长之类的比较现代的称呼的,但是现在感觉好违和啊,好在县长和市在前面都只提过一次,我已经改了,还是用府县知府知县之类的吧,之前也有一章不心把尚书写成了部长,也改了,抱歉抱歉,我考虑不周。——

    “大人,您看。”

    乐居晦将中的情报递上。

    严凌凝目看完了整份情报,便挥了挥,乐居晦行了一礼,随后匆匆退下,如同一个幽灵一般消失在了影子之中。

    而他则带上情报,与内阁成员一同到了严全的面前。

    情报自严全开始,给每个人传阅了一番。

    那是江浙军政府之中,有不法行为官员的名单,其上对于他们的罪行描写的十分详细。

    严全的脸色很是难看,他不由地恨声道:

    “政府给他们提供免费的教育,花了大力气将他们培养出来,令他们出仕各地,本意是要他们广施仁政,治理一方。”

    “竟尔干出这样的事情!”

    严洪亮的脸色虽然难看,但是对于这事,他多少也是有所预料的。这种情况,早在他们刚刚占领各府乡镇,建立起政权的时候就发生过,当时还是严应辉掌权,这些不法的官员很快被隐龙揪了出来,随后绳之以法,隐龙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被官员们所知。

    没想到,现在又出现了。

    他道:

    “人内心的欲望永远不会满足。之前仅仅只是占据了一些乡镇,十多名家族的可靠镇长,便出现了很多腐化官员,全靠着情报司的威慑才令他们熄下心思;现在坐据东南,官员上万,为权,为财,为许许多多的东西,都会导致他们违背律令。”

    众人脸色更加难看。

    严凌倒是面色如常。

    活了三百年了,什么事没见过。

    他伸,拿起那份情报。

    “一个四品知府,刚刚上任不过两個月时间,便收受贿赂五千两白银,庇护地主加收租金、欺压佃户等一系列行为。”

    “有人向监察所举报,然而监察所所长,本应该是监督当地官员的人,竟然也收受贿赂,协助将此事隐瞒”

    ()(e)  下面是长列的名单,显然,在江浙军政府的统辖区域内,出问题的,并不只有这么一个府,一个知府。

    地主的自救吗?想要像白蚁一般,将这个新的政权的底层,如同以往一样侵蚀、同化?

    他冷笑了一声,道:

    “此风不可长。”

    严全立刻接着道:

    “立刻着情报司派人将其捉拿关押,择日交由刑部的法院判罚!”

    严凌伸制止了他:

    “情报司只负责纠察天下、探查有无,具体的逮捕、关押,由刑部负责,不可逾越。”

    情报司只向越王一人负责,这是王树立自身权威的段,情报司遍布天下,威慑群臣,令他们不敢有违逆之举。

    但是,要是以此干涉司法,滥用私刑,那么就会乱套。

    这个要分明白。

    严全闻言,愣了一下,不过他在严凌的教育下对于政治等事已经有所明晓,此时也是明白过来,于是便点头不再话。而那一边,刑部的尚书也拱领命。

    刑部的官员们迅速带着拘捕的命令启程,而在见到上面的越王印玺之后,当地的警察也是毫不犹豫地立刻出警,直接将这个四品大员逮捕。

    其他各地的犯事官员,也被迅速拘捕,在江浙军政府对于地方的严密控制之下,就算有人得到了某些人的通风报信,也难以逃脱,一一落。

    不多时,他们已经被全数逮捕,送到了宁波府大本营之中。

    那知府是第一个被审讯的,他被带到了大堂之上。

    刑部下辖,一级法院,这是他受审的地方。作为最权威、顶级的法院,其最高法官乃是正三品大员,位同刑部的侍郎,专门负责大案要案。

    一切证据确凿,知府也是无从辩驳,只得乖乖认罪。

    于是法官便宣布了对他的判罚。

    枪决、抄家。

    其子、孙两代人不得为官。

    “啥?”

    知府闻言,双腿一软,直接便瘫坐在了地上,两眼失神。

    ()(e)  他的罪名里面,其他的其实都还好,但是他帮助地主加收租金,欺压佃户,这个就很严重了。

    要知道江浙军政府对于这些政令是否贯彻的重视程度极高,严凌之所以宁可用自己培养出来的没有实际操作经验的新官员,也不用明朝遗留下的有经验的官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现在对方却反而倒向了地主士绅一边,若是不严惩,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他直接便被论及蓄意破坏政府政策。

    这个罪名,枪决自然是没有话。

    严凌也是要以此震慑各地官员,完全禁止是不可能的,但是在犯之前,至少掂量掂量后果。

    不别的,单就是一旦犯罪,子、孙两代不得为官,就足以令许多人收起心思。

    要知道民间的风气也没那么容易扭转过来,虽然已经涌现出很多人愿意参与工商业以及科学等行业,但是对于很多读书人而言,去政府做官依然是第一选择,毕竟几百年都是这样。

    子孙不得为官,他们就算不为自己,也得为后代考量,能够止住相当一部分人。

    这便能大大减少对秩序的破坏。

    毕竟事在人为,大明就有很多政策,本意是好的,结果就是下面的官吏与地主士绅勾结,结果导致变了味儿,本来好端端的政策,最后生生被搞得天怒人怨。

    就比如那官绅的徭役优免政策,本来是想要给各级官员发点福利来着,结果最后地方上一番操作过后,地主士大夫们干脆连正税也不给交了。

    严凌决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在自己的政府之中发生。

    否则就算他能够想到再好的施政策略,也一样没有用。

    那知府被拖了下去。

    后面的一些官员,也都各自论罪,而那几个地主,同样也受到了惩罚。

    而这些,也自然不会被隐瞒下来,只有将之公之于众,才能够起到威慑的作用,也可表现出政府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