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步步为营
朱元璋穿越崇祯第40章步步为营那亲卫见到大帐内的情形后,微微一愣,随即快步上前,跪在多尔衮的面前,恭敬地呈上一封信,道:
多尔衮闻言,并没有立刻去接信,而是又看向了王夫之。
他见王夫之一脸从容,神情没有任何变化,才伸接过信,快速浏览起来。
王锡衮在信中,他率军一路疾行,追到距离山海关三十里左右的地方,也没有见到高第的兵马,反倒是见到不少运送器械的明兵。
他担心再前行会暴露了行踪,同时也觉得高第的行军速度不可能这样快,便又折回查找。
只是他找了好久,也没有任何踪迹。
就在他有些无奈,登高远眺时,却意外在距离山海关八九十里一个隐蔽的山谷中,发现了高第的兵马,同时也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
那就是高第本是战败逃窜,按理来士气应十分低落。
可这支五六千的残兵却毫无颓色,且斗志十分高昂,好似打了胜仗一般。
再就是这营寨的外围虽有些混乱,但里面的布置却颇为讲究,不仅进退有度,还占尽山势地利。
特别是中间的几个营帐,防守十分严密。
王锡衮觉得事情有异,便派人乔装混入去查看,没想到才到第二层,就险些被对方发现。
无奈之下,他只得抓了几个外围的兵士来拷问。
可那些人只知他们遭到一支女真兵马的偷袭后,高第就突然下令在此驻扎,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中间营帐中有些什么人,他们并不清楚。
王锡衮见此情形,便怀疑多铎被囚禁其中。
他本想强攻,却怕害了多铎的性命。
就在王锡衮犹豫之时,意外遇到了乔装成猎户的祖泽润。
祖泽润告诉他,多铎确实被明兵擒住了,也正是关押在高第的营中,却不能冒然去营救。
因为崇祯自知兵微将寡,难以抵挡多尔衮的攻击,便决定以多铎为饵,诱使他们前来营救。
要是他们来的人少,崇祯就会利用地势将他们全部歼灭。
若是来的人多,崇祯便会将多铎悄悄转移,等他们攻到营中后,就会点燃火药,将他们炸得尸骨无存。
()(e) 所以要救多铎,非派大军前来不可。
而且还要把握好分寸,趁多铎被转移时出,才有成功的可能。
同时祖泽润还告诉王锡衮,已派人去向多尔衮求救,让他等大军到来后再行动。
王锡衮听了祖泽润的讲述,心中虽有些怀疑,却也不敢冒然行事,只是佯作感谢地将祖泽润留在军中,随后就派人将消息送了过来。
多尔衮看完密信,便知多铎应该是被明兵擒住了。
只是对于祖泽润,特别是前来报信的王夫之,他却并不太相信。
因为这一切发生的太巧,太合情理了。
要知范三拔的计策虽然巧妙,却也并非没有破绽,可仍非常顺利地逼反了祖泽润。
再就是他这边才接到范三拔成功的消息,王夫之就闯进了他的营帐。
而恰在他心生疑窦时,王锡衮的密信又及时送达,印证了王夫之所的一切。
这一切的一切,实在是太过巧合。
多尔衮根据他多年征战和从政的经验,深知不管是战场,还是朝堂,都有太多不可控的因素,经常会突发一些状况,打乱正常的节奏。
若一件事情发生的太过合情合理,往往都是对方的圈套。
而崇祯设这样一个陷阱,应是想趁他分兵去救多铎之,夺取宁远城,切断他们北归的后路。
多尔
衮想到这,心中不由一阵冷笑,他正想着该如何将计就计时,心中又涌上一个疑惑。
那就是但凡用计,都应是损人利己。
可现在不仅王夫之的生死在他的掌握中,就连祖泽润也落入了王锡衮的中,若对方是用计,而且算得那样细,那样准,又怎会将这多人头送到他的中?
虽也有死间一,可那亦是死得其所,断不该这样贸然行事。
何况祖泽润投靠明廷,也是想借恢复祖家的荣耀,又怎肯这样白白牺牲?
多尔衮因心中疑惑难解,便故作看破一切的模样,诈道:
多尔衮一边着,一边暗中观察王夫之的神情。
他见王夫之先前还沉默不语,可在听时,眼中闪过一缕激愤之色,心中疑心更重。
()(e) 奈何王夫之死活不开口,让他无法通过其言行,作进一步的判断。
这时,他又想起王夫之先前言行与三国演义里的桥段颇为相似,便决定模仿其中恫吓的情节,看能否让对方开口。
于是他高声喝道:
他本是试探之举,没想到他的话音才落下,王夫之便发出一阵狂笑。
多尔衮见王夫之上钩,心中暗喜,又趁喝道:
王夫之轻蔑地瞥了他一眼,怒道:
他罢,也不待亲卫上前擒拿,就转身朝帐外走去。
多尔衮本以为王夫之是在装腔作势,想占据主动,没想到对方竟径直走出了大帐。
他见此情形,虽有心挽回,却又不好开口。
就在这时,帐外突然传来吴国贵惊诧地声音道:
随后又听到王夫之一声冷哼,接着又传来阿济格的呵斥和吴国贵解释的声音。
帐内的多尔衮闻声,也侧耳细听,这才知道王夫之被擒后,他下的人心中不忿,便联合祖泽润趁夜劫狱。
而当时吴国贵亦在狱中,所以也被救了出来。
只是后来突围时,他们却走散了。
吴国贵因王夫之知晓山海关内的军事部署,逃出来后还曾让暗羽营的人查找,却没有找到,反倒是意外得到了多铎被擒的消息。
为免多尔衮中计,他本要赶去锦州报信。
恰巧在半路遇到了阿济格,得知多尔衮已潜伏到宁远,便匆匆赶来,没想到竟在这遇到了王夫之
多尔衮听了他二人的讲述,心中疑心更重。
这时,只见阿济格带着吴国贵和王夫之走了进来。
阿济格进入大帐后,尚未行礼就高呼道:
多尔衮因阿济格和吴国贵及时赶到,化解了他的被动局面,本有些欣喜。
此刻见阿济格未经他同意,就擅自截下王夫之,并将之带入大帐,进来后也不行礼,言语间又隐含责怪之意,不由皱起了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