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远房亲姑父
杨广一行人依旧根据自己的原定路线走,黄河在潼关处拐弯,往后是一段较为平缓的路线,等这段平缓的路线差不多了,杨广就开始改道,带着宇文恺寻找方向引水至洛河。
因为要双向通航,当黄河水域有较大落差或者水流湍急的时候,他们就不得不重新修建运河,现在在黄河上修建工事是异想天开,还不如开凿运河来的实际。
用了不少时间来摸排路线这才抵达洛水,这一段相较于之前的广通渠可能难度更大,涉及到开山,虽然不是高山,但是在古代移山的话难度太大了,但是杨广还是决定要做,因为他上已经有了火药,他打算加大计量,用火药开山。
抵达洛水后,顺流而下就是洛阳城了,但是杨广却没有去洛阳城,而是继续往东,前往了荥阳郡。
此时的杨勇已经抵达了洛阳城,元孝矩出城迎接。
元孝矩对于杨勇意见是很大的,之前的事情他已全然知晓,他当时不在家,女儿擅作主张闹出那么的大动静,让他觉得女儿愚蠢,但是更埋怨太子不知好歹,今日出城迎接,也是没什么好脸色。
但是当他看到自己的女儿从太子马车上面色红润的下来,来到自己的面前,元孝矩有些不解,在太子妃解释之后才明白两人已经冰释前嫌了。
夫妻两冰释前嫌,他这个当老丈人的态度马上就不一样了。
“元孝矩,恭迎太子殿下。”
一番寒暄之后,杨勇与元孝矩私下商议:“岳父,今日起洛阳城戒严,所有的人要入城必须全面检查。”
一想到还没入城的晋王队伍,元孝矩明白了太子的意思,换做之前他可能就不帮太子了,但是现在太子的转变,让他也转变了,想了想还是宣布了洛阳城全面戒严,等到晋王到来。
而杨勇在达到洛阳之后马上开始研究探访洛阳现在的情况,和当年北齐之地的情况,热心于公务,这让元孝矩非常的满意,感觉太子好像真的长大了。
只是他们左等右等都没等到晋王队伍的到来,最后来的消息是,晋王绕过了洛阳,直达荥阳郡。
杨勇得到消息万分的不解:“他去荥阳郡做什么?”
章大易分析:“殿下,荥阳郡有荥阳郑氏,晋王前去想来是去拜访沛国公郑译了,微臣觉得晋王殿下是觉得到来洛阳城肯定得直面您,他知道在洛阳城肯定得缩着,索性就反其道而行之,不来了。”
“不来了?他能不来吗?他可是奉了皇命,不来就是抗旨,让洛阳城的臣子写折子给皇城,就晋王故意拖延游山玩水,置皇命于不顾。”
“是,殿下。”
“等等。”
“太子殿下还有什么吩咐?”
“再命人去荥阳郡,告知郑氏晋王拖延皇命之事。”
“是,殿下。”
杨勇这边想尽了办法,背后搞杨广,杨广则是一路顺畅的来到了荥阳郡。
郑译在城门口迎他,抵达之前已经派人送信了。
()(e) 杨广一见面就下马,郑译也迎了上来,杨广热情的称呼:“姑父,如此久了才来拜访您,还望莫要怪罪。”
“晋王殿下您这是折煞老臣了。”
“姑父,您可是国之柱石,我与梦岚成亲后理应早日带她来拜访的,但是大兴城公务繁忙,此时才空出时间来,还望姑父莫怪。”
郑译满面大笑:“殿下快请进城,家中夫人早已翘首以盼了。”
杨广叫郑译姑父,论亲戚是论的到的,但是作为亲大哥的杨勇和郑译却没有亲戚关系,因为这个亲戚是萧梦岚那边的关系。
郑译的妻子是当年南梁浔阳王萧大心之女安固公主。
当年南边还不是南陈,而是南梁,南梁开国皇帝萧衍有八个儿子,其中长子名为萧统,三子名为萧纲,萧统早亡,三子萧纲登皇位,萧统是现在西梁之主萧岿的爷爷,萧纲是郑译夫人的爷爷,算起来两人是同宗是族兄妹。
所以萧梦岚应该叫郑译的夫人一声姑姑没错,但是从萧梦岚从未见过这個姑姑,但是因为都是贵族,郑译和西梁之主是有交情的,双方这亲戚关系是铁的,虽然萧梦岚都没见过这个姑姑,但是这是铁打的远房亲姑姑。
来到府上,门口一位慈爱的老妇人等着迎接杨广,见面便笑呵呵的:“老身见过晋王殿下。”
“姑姑,使不得,都是自家人,见面就免了这些虚礼吧。”
老夫人见到杨广一表人才,暗自满意的点头,在任何年代带有亲属关系更容易结成牢靠的同盟。
两人迎杨广入府,郑氏是真正意义上的名门望族,而且是极有历史底蕴的望族,在荥阳的一亩三分地,郑氏可一遮天,沛国公府虽然不似京中建筑那般高大,但是占地面积极广,粗略看去至少两坊之地。
今日知道杨广要来,府上可是来了极多的人,都是郑氏的族老。
此时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走上前,躬身行礼:“微臣郑元璹参见晋王殿下。”
郑元璹就是郑译的嫡长子,杨广拉着他的腕:“表兄不必多礼了。”
杨广为人低调,语序轻缓,没有晋王的架子跟这群郑氏的老人一番交谈下来,可谓其乐融融。
坐定之后,杨广对着郑译:“沛国公,我此行本是前往洛阳公务,也不瞒着诸位,是为修运河通水道,但是出发之前梦岚千叮咛万嘱咐,她在大隋就姑姑一个娘家人,不管我是要饶远路还是如何,定是得来看望一趟的。”
这话真假无人知,也没人在意,总之这么一,老夫人笑容满面,关系便是近了许多。
“老身一个老婆子了还得王妃惦记着。”
郑译听出了杨广寒暄话里的意思,便问:“殿下,您这次是来修运河的,老臣可斗胆问问是什么运河。”
“也不是什么秘密,等我勘探好路线,父皇就会宣布开凿,运河第一阶段是从大兴城到潼关,从峡县到洛河,此路段贯通的话以后大兴城和洛阳城便有水路长期贯通,可供商贸,更可供灌溉农田。”
()(e) 郑译可是从朝堂中心退下来的,其洞察力非一般人可比,杨广既然和他这件事情自然是有事情和他商量。
他马上接话:“如此大规模的运河项目,殿下可真是辛苦了,老臣在荥阳一带尚算有些名望,如果殿下有用的上的地方吩咐一声就好了,犬子现在虽然有官职,但是空闲的很,有事殿下尽可吩咐他去做。”
“那可太好了,还真的有一件事情需要表兄帮忙。”
“不知殿下所谓何事?”
“姑父可知现在大兴城的国家粮仓?”
“略有耳闻,前段时间据就是靠着国家粮仓平定了长安的粮荒。”
杨广点点头:“我打算在洛河与黄河交界之处,再造一个大型的国家粮仓,比大兴城的国家粮仓更大,而这个国家粮仓所在的位置距离荥阳极近,将会是将来运河漕运的中枢之地。”
历史上的洛口仓就是位于洛河和黄河交界的地方,距离荥阳很近,这也是为了方便漕运,包括以后的另外两条运河实际上的汇合点就是在洛口仓,只是因为洛阳这样一座巨城的存在,所以资源都会被虹吸过去。
杨广决定了洛口仓的位置不变,但是得加强防御工事,建立关隘。
“洛口仓的选址就在荥阳郡内,所以此事如果姑父愿意的话让表兄帮我一把,我不可能实时在此,让表兄帮忙督建洛口仓,修建关隘。”
闻言郑译马上就:“殿下瞧的上犬子,犬子自当全力以赴。”
全国最大的粮仓建立在荥阳郡境内,这件事情对他来百利而无一害,别只是督建了,出点钱他都是愿意的,至少以后荥阳永远不用担心缺粮的问题了。
这相当于给你们地方拉来了一个国家级的大项目,不赚多少钱,用到的人工至少肯定当地人为主,管理的官员自然也得当地望族来担任,平白的郑氏就能多出几个当官的,管的还是粮食这种硬通货,而且运河交汇此处商贸兴盛,好处多多。
荥阳越富足,他们郑家自当声望更隆,在场的郑氏族老纷纷开始身体力行的支持杨广,一要让自己儿子去帮的,谋个职位就行,一自家的家丁仆人都给杨广用,最简单的还有愿意出一些资的。
“诸位,多谢诸位了,钱和人朝廷都有,诸位如此支持,等回京了我一定和父皇禀告,宇文恺会定下规划和方案,届时京城内修建大兴城的匠人会过来一部分,表兄你牵头把咱们这边征兆的民夫一起管理一下,将洛口仓建设好,等工成之日,父皇一定会好好赏赐的。”
一来就带来这么多的好处,郑氏的族老们只觉得晋王肯定看了一些老夫人的面子,老夫人在郑家的地位再次拔高,老夫人背靠晋王,自然会跟晋王府走的更近。
一来二去,荥阳郑氏与杨广的关系变得亲密了起来,能得世家大族支持,自然再好不过。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