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都尉与司马
选举体系的改革是秘密,暂时不会对外公开,但冬月前需要拿出一个完整的方案。
哪怕比较粗疏,还需要修改,你得给一个方案出来,
这是毛邦目前最主要的工作。他本人也全身心扑在这件事情上,盖因这是有可能上史书的!
哪怕牵头的是王衍,但他一个协助官制改革、列名于上跑不了,定然名垂青史。
也可能被士人子弟唾骂,因为他们没法前一刻还在喝酒游玩,下一刻被朝廷派来的公车接去当官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士人当官的优势还是很大,但需要努力了,更需要学习、竞争。
如果不想在起跑线上落后,现在就该扔掉五石散,开始好好读书,争取当清贵官。
如果觉得自己没本事当清贵官,那就搞个具体干事的役门事务官,反正家里都有庄园,别玩了,积极参与管理。
庄园都不,很多县令掌握的人口都没你们多,能管好庄园,也就有能力管一县了。
只可惜大部分人还处于迷茫状态,只顾得腹诽邵贼,不晓得提前努力。
在这些人中,卡滔是一个歪打正着之人。
父亲卞敦当了陈留太守。
此郡的重要性,天下数一数二,无奈父亲身体不太好,也不知道这太守能当几年,卞滔是没招了。
现在只能努力。
这一日,丞相王衍遣人至卞滔居所,问了一句:莹之,你要官不要?
那当然要啊!
只不过,官有点那啥:正八品度支都尉司马。
卞滔思考了一整天,然后答应了。
默默回到济阴,褪去士人袍衫,换了身戎服,又把已经至少五年没摸过的步弓带上,走马上任了。
待至汴梁领了官服、官印,又匆匆赶到文石津渡口,与他的主官会面。
上船。带着浓郁水腥气的河风中,传来了一声口音浓重的大喝。
卞滔一个激灵,举目望去,却见一艘船自北岸驶来,船头立着一人,正在招。
很快,船只驶到了渡口。
卞滔瞅准时,跳上了船。
度支都尉(正七品)上上下下打量了他一眼,道:你这身板,如何能当武官?
都尉司马并非武官。卞滔辩解道:司马多矣,并非武职。
你不是就不是吧。都尉无奈道:梁王还曾是东海国中尉司马呢。”
卡滔抿着嘴唇。
我乃略阳符安。这话时,符安的声音比较大。
卞滔看了他一眼,道:济阴卞滔。”
符安介绍自己时,故意得很大声,有那么点自抬身价的意思。
不过他显然没意识到,卞滔是济阴士人,又没入过官场,如何知道略阳符氏?他甚至连略阳有哪些士族都不知道。
不过好歹是自己上级,卞滔强忍着不适,道:略阳符氏?中夏名族了。有氏在,群胡定不敢造次。
符安脸色一僵,没多什么,只道:而今已是汲郡符氏。”
卡滔初听没觉得什么,再一听,差点从船上掉下去。
他想起来了!
这不是从略阳迁到汲郡枋头的氏酋符家吗?他的脸色一下子变得很难看,第一次和同僚见面,
还是顶头上司,就搞出这种事情,实在不顺,
二人都不再话。
船慢慢地划着,越过浑浊的河面,向对岸飘去。
对面就是枋头了。梁王夺取河北的标志性事件就是于枋头筑城,并打退了石勒的攻势。自此以后,石勒在邺城的统治就变得岌岌可危,甚至可以已是必败之局,唯一的悬念就是能挺多久罢了。
想到这里,卞滔不由地有些感慨。有些人私下里笑称梁王尚主入仕,主既是公主,也是主母,但他夺取天下过程真的没有投取巧,所有敌人都被他杀败了。
石勒很差吗?一开始或许不行,打了那么多年后,部众也变得能战了。
匈奴很差吗?一开始可能不行,但厮杀十多年后,已经可以屡次击败西凉兵,粉碎他们东出的意图。
拓跋鲜卑的铠甲、长,硬冲硬打,也极具战斗力。
这批人的成长过程和汉末群雄都差不多,梁王夺取北地的过程,也和曹孟德差不多。
卡滔静静看着越来越高大的城池,眼神有些迷茫。
以前,或许真的太自大了。
哗啦!水花响动,船只已经靠上河浦。
船上的运兵立刻起身,列队上岸。
卡滔跟在安身后,登上了河北的土地。
枋头南北二城之外,到处是赞动的人头。
都尉,这是—————卡滔指了指不远处,问道。
朝廷有令,调发五千人至黎阳,随义从军南下。安道:看到那些船了么?邺城开来的,满载粮草军资,我部将其在枋头装船,再送往汝南。”
南边打得很激烈?卡滔问道。
安沉默片刻,最终还是解释道:并非如此。汝南氏羌以部落大疫为由,不愿南下裹阳。朝廷调兵一一
到这里,叹息一声,脸上颇有兔死狐悲之感,道:朝廷要突袭他们,以做效尤。可能不止黎阳大军南下,还有别的部伍。
卞滔无语。
冯翊氏羌去了汝南,可能确实难以适应,生病者众多,但也有可能是借口,不想打仗而已。但朝廷显然不打算听他们解释,直接就动了。
卡滔对梁王的认识更深刻了,这是个什么人啊?
当然,对这个问题,他心中是有答案的。
枋头氏兵愿意南下?卡滔突然问了一句。
除非一起反,否则———安没完,但意思显而易见。
卞滔了然。
迁徙到枋头的数万氏人还不敢造次。
他们可能永远不敢反,也可能在等会,比如邵家父子权力交接的时候。
梁王要开国了吧?安问道。
三辞三让才第二回呢。卞滔打量着远处的氏人村寨,随口答道。
你们就会玩这些把戏。安晒笑道:第一回梁王怎么推却的?
卞滔收回目光,道:大王他起兵是为了天下苍生,并无私心,故婉言谢绝禅让。”
符安脸上露出好笑的表情,又问道:这次呢?
梁王天下有才之人甚多,请众臣另寻他人。
安这回不笑了,反倒有些佩服,如此一本正经演戏,你们怎么能忍住不笑的?
今已七月初六,最多再等三天,你押运一批粮草去野王。安收拾心情,道:放心,
这会沁水大涨,粮船可直抵城下。”
去野王作甚?卡滔问道。
有鲜卑南下拜谒。安道。
拓跋氏?
不止拓跋氏,还有宇文氏。安道:宇文氏现在是乞得龟当家,刚被慕容氏打得元气大伤,故其遣侄宇文悉拔雄率骏马五百匹、车千乘、军民数千人南下为质。
慕容氏这么厉害?卡滔有些惊讶,又问道:宇文丘不勤呢?
死了。荷安道:他死之后,不过两三年内,宇文氏连吃败仗,首领宇文莫圭、宇文逊昵延相继死去,现在是宇文乞得龟当政。
怎么死的?卡滔傻傻地问道。
符安看了他一眼,意味深长道:草原上不需要无用的首领。若宇文乞得龟再吃败仗,我看他也活不长。
卡滔心底一寒,这可比汉地残酷多了。
乞得龟这是想要朝廷保他啊,看来是被打怕了。卞滔咋舌道。
朝廷定然是要帮助宇文氏的。安道。
卞滔赞同。
慕容氏势头这么强劲,不知道败了宇文氏多少次了,连高句丽都不止一次为其击败,损失兵土、百姓、城池无数。
晋廷在辽东的土地、人口也尽为其所夺。
王浚用事幽州、河北混战那些年,更是陆陆续续跑过去不下二十万汉民,皆为其所用。
梁王定然容不得其如此放肆,保宇文氏是必然的。
只是一一如果慕容氏也遣使入贡呢?会不会征辽?
走吧。安伸欲拍卞滔的肩膀,很快又缩回了,只道:去枋头坐坐,吾兄要南下了,
见一面不容易。
可。卞滔并不推辞,应下了,旋又问道:拓跋鲜卑也有人南下?
听闻是太夫人王氏带着凉城郡公拓跋力真一起南下。安道:你问这作甚?代国已然顺服,自会遣使而来。
你不懂。卡滔神色一变,道:这是来恭贺大王开国的。第三次禅位诏书,或许已经不远符安愣然,还有这回事?仔细想想,却又不无道理。
人家来一次不容易,开国称制这种极其重要的场合,最好要有属国君长到场,毕竟中原天子都喜欢万邦来朝这个调调。
王夫人毕竟是妇人,身份不太行,而代公又不能亲来,所以只能以凉城郡公代之。
或许,代公还打着让拓跋力真为质的主意吧?符安分析着。
就像宇文乞得龟年纪太,并无子嗣,故只能派侄子悉拔雄南下为质一一这个侄子比乞得龟大很多。
卞滔并未在枋头逗留太久,七月十五日,他率数十艘船,直抵野王城下,送来了十万斛粮豆野王城外,上百鲜卑骑兵护送着几辆马车南行,上面装载着选自东木根山的最上乘的黑羔羊皮。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