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王府

A+A-

    齐王府,嘿!邵璋下直回家时,抬头看了看。

    牌匾是父亲让少府制作后送过来的,已经挂上了。

    邵璋觉得不是很好看,但能怎么办?

    乐玄跟在后面,也抬头看了看,神色复杂。

    邵璋入府之后,妻子刘氏迎了上来,殷勤地嘘寒问暖,服侍他换鞋、更衣(真更衣),然后又热情地招呼仆婢给二人煮茶,上点心。

    好一通忙活之后,才去准备晚膳。

    淳和,你先看看这个。邵璋起身从柜子里取出一份舆图,递给乐玄。

    是。乐玄已经被许诺为齐王友,目前还在走流程,问题不大,有此职,他便不是白身了,可称官人。

    对他这种青年士人而言,齐王友是一个非常的不错入仕起点。

    当然也有坏处,那就是人身依附的特征有点明显,不好改换门庭。即便改了,也很难得到别人信任。

    乐玄接过舆图后,粗粗一看,好像是青州齐郡诸县乡。

    齐郡辖临淄、西安、东安平、广饶、昌国五县,晋武帝时期户一万四千。

    司马攸、司马冏、司马照、司马超四人先后被封为齐王,故在前晋那会,齐郡被称为齐国。

    乐玄一开始还有些不解,但在看到附在舆图后那张完整的齐郡地图后,顿时明白了,问道:大王,此乃食邑?

    正是。邵璋道:淄水、巨淀左近,地在东安平、广饶地界,可能还延伸到了一点乐安郡界内。”

    乐玄缓缓点头。

    这就是齐王的食邑了,如果在晋朝,直接可以在这片地界上置王府、设官、练兵,如果本事强一些,世道乱一些,像前晋宗王实控一郡乃至三四郡也未必不可能,

    但普朝是实封,国朝只是虚封,

    虚封的意思是食邑可以给你看,但你不能插管,你只能享受食邑的租赋收入。

    这片夹在两郡、四县之间的土地上居住的民户,就是齐王的食邑百姓了。

    从今往后,他们不用给朝廷交税,当地官员直接把租赋解送齐王府。

    这有一万户吗?邵璋忍不住问道。

    大王是黄籍上的户口还是实际?乐玄问道。

    他也是世家大族出身,太明白其中的道道了。

    青州没度过田,户口全是假的,

    今上攻灭曹凝时,让青州上下自己清点户口,要求的底线是十万户,最后青州以天师道叛乱、

    蝗灾为由,报上来八万户,收税就按这个数字来。

    六个郡,你一万、我一万数千,连个零头都不带,八万整!

    糊弄人都不愿意费心,假得没眼看。

    黄籍户口要,实际你估一下。邵璋道。

    黄籍户数肯定是没有的。乐玄一边,一边仔细翻找。

    别找了,都在这。

    哦。乐玄点了点头,然后道:黄籍户口可能不到六千。到底多少,还得调阅档籍。但陛下将此地封做大王食邑,足见是有万户的。至少他觉得有一万户,甚至更多。大王,若好生清点一番,很可能不止一万户,多出来都是赚的。

    怎么个清点法?邵璋道:若将食邑设在南阳诸郡或沛郡,我倒还能想想办法。

    大王无须如此。乐玄笑道:陛下何等声威,大王只需遣一口舌便给之人,至齐、乐安二郡见官。地方守令未必敢‘坑害皇子’,再不情愿,也得派人至食邑所在县乡,怎么着也得给大王凑出一万户。

    真这么好话?邵璋问道:陛下度田有多困难,我可是亲眼所见。

    乐玄听后也沉默了,只能道:去一趟多个几百户还是可以的。多去几次,兴许能弄到更多。

    这不就是度田么?邵璋无奈道。

    可能陛下就是这个意思。乐玄苦笑道。

    如果真是这般,或许一一邵璋沉吟片刻,道。

    大王最好不要动刀兵。乐玄连忙道。

    淳和,你不懂。邵璋摇头道:陛下这是要让人主动度田,你能度出一万户来,陛下便能高看你一眼。不过你得也没错,能不动刀兵最好不要动。再者一—

    他叹了口气,道:才二百人,不够用。

    大王是护兵?

    邵璋点了点头,道:孤是齐王,按制可置二百兵,今只有百人。”

    何人统军?

    中尉。邵璋完之后,又道:王傅、文学、常侍、大农等属吏,须得一一配齐。

    那这开销可不。乐玄道。

    ‘淳和可知二百兵一年支粮多少?邵璋问道,

    乐玄愣然。

    我少时曾被父亲问倒过。邵璋眼中现出回忆,居然还带了一丝害怕,可见当时被骂得狗血淋头。

    后来为大军转运粮草,日夜筹算,再也不敢忘了。他叹道:二百兵,如果三日一操,年支口粮五千斛。一个太守一年也不过支禄米六百斛、布帛百匹、七十斤绵而已。比起养兵,养官算是花费少的。

    乐玄讶然。

    本以为齐王食邑一万户很多了,毕竟能收六万斛粮、四万五千匹绢、三万斤绵。

    这只是让兵吃饱,有力气操练而已。邵璋道:你还得给粮赐、衣赐、钱赐。二百兵一年少也要给七千余斛粮赐,年支绢一千五百匹。”

    真不少。乐玄感慨道。

    晋武帝司马炎诸子食邑多少?邵璋突然问道。

    乐玄看了他一眼,道:成都王司马颖食邑十万户。

    为何单司马颖—话一半,邵璋作势要打乐玄。

    乐玄连连讨饶,笑道:蜀、犍为、汶山、广汉四郡约十三万编户百姓,合力出十万户为成都国。

    让你胡言乱语!再一个。邵璋没好气道。

    司马一—

    你知道我想听哪个?

    秦王司马柬一一乐玄拖长声音道。

    。

    邑八万户。乐玄道:京兆、扶风、始平三郡编户八万一千,几乎全给他了。

    晋国的王才叫王。邵璋听完,轻叹道。

    晋国实封,我朝虚封,不一样的。乐玄道:不过王府诸官应该尽快辟用,大王欲用何人耶?

    精明干练之人。邵璋道:尤其是大农,需得真本事,先替孤把粮帛收上来。”

    我回一趟南阳。乐玄不废话,立刻道。

    要有真本事。哪怕出身低一点,孤都会给官。邵璋又强调了一遍:那种喜服散纵酒、游山玩水的还是算了。

    好。乐玄道:我先回去准备一番,明日便走。

    辛苦了。邵璋道。

    乐玄点了点头,行礼退下。

    他知道,封王之后,各位皇子可置属吏。天子一定在观察各位皇子培养臣属的能力,因为这是为君者必备的能力。

    如果这都不行,即便是嫡长子,也不可能继承大宝。

    乐玄走后,邵璋将图籍收好,然后又拿出一本书,细细看了起来。

    过了一会,刘氏走了进来,奇道:乐淳和呢?

    他走了。邵璋将书合上,道:我在衙署用过饭了,明日一一’

    刘氏坐到他身边,轻声问道:可是又要外出公干?

    嗯。邵璋点了点头,道:去给左金吾卫诸府发过年赏赐,陛下定了一千二百员额,此千人可领赏,我准备多走几个军府。

    八个人里才有一人可领赏?刘氏惊讶道,

    已经不错了。邵璋道:既要出门一一

    我让人从库里支取钱粮。刘氏道。

    邵璋看着她,道:明年秋后我就能收租赋了。”

    夫君。刘氏倚到他怀里,道:我既嫁给你了,便会为你着想。只要你不在外面乱来,我什么都听你的。

    刘氏现在是齐王妃了,她都不敢想象沛郡的姐妹、好友们知道后会怎么羡慕。

    每每想到这里,她就觉得仿佛什么委屈都没了,毕竟有时候人就活一张脸嘛。

    你怎么又扯到那些破事了。邵璋不太高兴。

    刘氏察言观色,低声道:你若真想,也不要随便找。我幼妹年方十六,可以一一邵璋心下一动。

    实话,刘氏长得还不错,容貌清秀,还知书达理,就是善妒。能允许妹妹那啥,已经是她所能做出的最大让步了。

    但现在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刘氏的妹妹自然不能像买婢女一样随意,至少要给个夫人名分,这事他得先找母亲,再让母亲去和父亲。

    他没法自己做主。

    不过,刘氏如此通情达理,倒让他有些惊讶,更起了些改观。

    低头看到刘氏衣裳内雪白的山峰后,心中一热,暗道自己糊涂,王妃这姿色不比山里买的氏羌少女强?

    咸固然可口,但终究没有鱼肉香啊。

    刘氏也感受到了他的目光,俏脸绯红。

    邵璋轻咳一下,道:晚上陪我话。令妹之事,不急,我们还没孩儿呢。沛郡那边,若有亲族子弟,确有才干者,找几个过来,先把王府僚属充实起来。

    刘氏脸上浮起喜色,嗯了一声。

    第二天,邵璋神清气爽地起了身。

    王妃刘氏比他起得还早,指挥仆婢把行礼打包完毕,又给亲随宾客、护卫军士准备了食水。到最后,又亲自给丈夫端上早餐。

    邵璋感觉自己以前更糊涂了。

    吵架能吵出什么名堂?越吵越没用。

    经历了昨晚,他悟了。

    腊月初,大梁齐王邵璋在百名甲士的护卫下,抵达汴梁。

    这个时候,改朝换代的消息已在此酝酿了大半个月。

    府兵们喜气洋洋,纷纷询问何时调发他们西征凉州。

    而令人惊讶的是,邵璋在汴梁馆驿遇到了二弟邵下那个叫盖厚的将校。

    他带了三十骑至此,神神秘秘的,迎接一个名叫祖道重的人。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