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1章 1136【铸币流水线】

A+A-

    笔趣阁最新域名:请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

    第4章36铸币流水线

    九江,又称江州、浔阳、柴桑。

    大明开国之后,把北宋的江东路给取消,江州并入江西省并改名为九江府。

    不是乱改的,其地名源于隋朝的九江郡。

    相邻的南康军改为南康州,州城在星子县(庐山市区)。不归九江府管,乃是省属直隶州。

    洪州升级为南昌府,江西省城设在南昌。

    建昌军、南安军通通转为省属民州,但依旧驻扎着较多军队。前者可以调兵去福建平叛,后者可以调兵去湖南、广东平叛。若两者对进,还可夹击赣州叛军。

    嗯,虔州已经升级为赣州府。

    不断拆分归并之下,现在江西省的辖地,基本跟后世差不多。

    朱国祥的船队,便在九江府城停下。

    大明刚刚收复南方,并设立江西省的时候,九江府的人口排全省倒数第三,居然只比建昌、南安两个穷地更多。

    钟相出兵攻打江州数年,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因为早在北宋初年,江州人口就倒数第一!

    活人全都被宋军给杀光了,以至于朝廷试图安抚地方,想把江州田产物归原主都找不到人。下令屠城的宋将曹翰,足足调来一百艘巨舰,把江州财物运回自己家。

    此后恢复了一百多年,还不断有外来百姓迁入,江州户口才勉强恢复到南唐时期。

    九江知府董养浩对太上皇:“国朝摊丁入亩、整理户籍,与民休养二十年,九江府人口已从倒数第三,增涨到全省倒数第六、正数第七。”

    朱国祥颔首赞许:“你们做得很好,再接再厉。”

    董养浩继续邀功道:“九江府的人口虽然暂时不多,但九江城在全省却是数一数二。城内城外皆人烟稠密,臣正在筹划增筑城墙、扩建码头之事。”

    朱国祥一下子就听明白了,九江府的城市化率有点高。

    即乡村人口不算多,府城人口却多到必须增筑的地步。这自然得益于其水运枢纽地位,九江府的商业远远超过工业和农业。

    这里还有一个广宁监,是北宋的四大铸币厂之一,现在成了大明八大铸币厂之一。

    次日,朱国祥便去视察铸币厂。

    知监谢潜昨日就去迎接过太上皇,今日又带人在铸币厂外等候。

    一番拜见,朱国祥被人簇拥着进去,一边走一边询问铸币厂情况。

    谢潜介绍道:“广宁监主要铸造铜元和孔方铜钱。刚开始,孔方铜钱还在用传统的模铸之法。十四年前工部开始技术改进,现在已经全部采用蒸汽压制了。”

    “九江府下辖五个县,其中三个县产铜,走水路运来府城极为便利。煤炭来自瑞昌西部山区,靠人畜搬运出山,再装船走水路运过来。”

    铸币厂建在庐山北麓,在九江城就能隐隐看到黑烟升起。

    那大烟囱有近五十米高。

    还未进厂,朱国祥已听到器轰鸣声。

    整个厂区,呈回字形结构。

    谢潜指着前方的几个仓库:“那些都是库料房,除了铜锭,还有铅、锡、倭铅(锌)等物那边是配料房、融料房”

    配料房有一杆巨大的秤,还有几杆相对较的秤。

    大秤用来称铜,秤用来称其他材料。

    从铜场运到这里的铜锭,本身就含有铅锡等杂质。但那些杂质还不够,铸币之前又要加一些。

    历朝历代,配料比例不同。

    大明的铜钱配比也在变化,随着近些年炼锌技术的进步,铜钱里的锌含量也不断提高。

    这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另一个时空,明代弘治年间的铜钱,锌含量还可以忽略不计。仅仅过了几十年,由于炼锌技术突飞猛进,铜钱里面的锌含量增加到%—2%。

    到了清乾隆年间就更猛,锌含量直接蹿升至45%。

    大明现在的铜钱,配料比约为:铜65%,锌25%,锡9%,铅%。

    实际操作时,各种原料比例略有浮动。

    铅当然有毒,但%危害不大。

    嘿嘿,美国到了2世纪,都还有大量自来水管使用铅管呢。并且还会一直使用下去,直到用坏的那天为止,因为根本无法有效更换,连老美的政府和水厂都不知道究竟有多少铅管。

    倒是新闻闹大之后,美国的医疗构趁大赚一笔。无数美国百姓跑去验血铅含量,检测费用瞬间猛涨几十、几百倍。

    “那边是坩埚炉。”谢潜领着太上皇过去。

    中国古代的炼铜坩埚炉技术成熟很早,而且是通过鼓风和木炭来进行内加热。

    如今工部正在研究煤气坩埚炉。

    北宋就已经有焦煤炼制技术,大明自然延续下来并改进,那些煤气不能白白浪费掉啊。

    粗加工出来的铜片,被工人抬去碾片那边,在蒸汽巨力之下被碾得更平更薄。

    接下来还有精轧,对铜片进行二次碾压并切割成长条。

    然后又是冲床,在铜条上冲出胚饼。

    下一步是光边,不但能把铜钱边缘磨得光滑,还能让边缘凸起具备防伪功能。

    最后才是压印,压出铜钱的字迹和花纹。

    朱国祥看到的这台压印,正在压制孔方铜钱,比直接压制无孔铜元更复杂。

    为什么做起来更复杂,还要坚持制作孔方钱呢?

    全部改为无孔铜元不好吗?

    当然是为底层民考虑。

    额铜钱容易弄丢,而孔方钱可以用绳子串起来。

    一文两文的弄丢了,穷人也会非常心疼。

    如今的大明铜币,一文、两文、五文的三种面值为孔方钱。

    而五十文、一百文的则是无孔铜元,因为这种铜元特别大,已经不容易搞丢了。

    此前还有十文、二十文的,这些年已经不再铸造,因为使用率不是很高。

    这一系列的铸币械,是陆陆续续搞出来的。

    最初只有印压,继而出现碾片,接着再是光边、精轧每增加一种械,都能让钱币制造得更精美,而且大大提高铸币效率。

    谢潜用感慨的语气拍马屁:“前宋蔡京大肆铸造当十钱,老百姓就已叫苦不迭,大臣们也怒斥其滥发货币。如今大明铜元有一百文面值的,却可以做到官民皆悦,而且还没出现多少伪币。何也?皆因上皇陛下学究天人,以煤炭蒸汽之力铸币,钱币铸造技艺堪称鬼斧神工!不但精美,还难伪造。便有奸民制造伪币,也能一眼就辨别出来。”

    朱国祥微笑聆听,却始终有一种隐忧。

    如今的蒸汽,主要用在采矿、冶炼、铸币、蒸汽火车、打造兵甲方面。

    全都属于政府行为。

    蒸汽的运用如果只停留在这些方面,以后的皇帝为了国家安全,会不会限制蒸汽民用?

    这玩意儿得逐步向民间开放。

    在铸币厂逛了半天,朱国祥对这里的官吏和工人一番褒奖。

    次日坐船南下,先去白鹿洞书院,接着又去游玩庐山。

    离开庐山,又去南昌登临滕王阁,并在那里接见本地士绅名流。皇后张锦屏的族人,也接到消息赶来了。

    此时的滕王阁,是四十多年前重建的。

    还挺新,并不破旧。

    在南昌逗留十余日,朱国祥再次北上回到长江,一路走走停停直奔汉阳(武汉)。

    准确来,汉阳城在后世武汉的汉阳区,并且管辖隔壁的江汉区。

    而长江对岸的武昌区,则称为鄂州或江夏。

    朱国祥看着繁忙的汉阳码头,在心底为这里默哀两分钟。一旦南阳到平顶山的铁路修通,汉阳的货物吞吐量不腰斩,那也是从脖子处被砍一刀。

    接下来前往岳州,登临岳阳楼,泛舟洞庭湖,再去长沙逛逛岳麓书院。

    得益于大明朝廷鼓励移民、鼓励垦荒的政策,洞庭湖平原的人口密度,相较于北宋鼎盛时期直接翻倍。钟相之乱的影响似乎已完全消失。

    就拿长沙来,整个北宋期间,长沙竟然连城墙都没有。

    直至钟相起兵,为了防备朱贼南下,才在长沙筑起几座城堡。

    孙坚如果泉下有知,恐怕也会欲哭无泪,心想老子的长沙怎么越混越回去了?

    下一站是江陵(荆州)。

    这里极为富庶繁华,暴打岳阳、汉阳和九江!

    朱国祥本打算逆着长江去四川,但随行人员纷纷劝谏。

    不仅仅是因为三峡水险,更因为川北的蜀道艰难。太上皇一把年纪了,从四川去汉中恐怕会累出毛病来。

    就算太上皇身子骨硬朗,太上皇后她们也经不起折腾啊。

    之前游玩黄山、庐山等地,沿途大部分可以坐船,也就爬山需要徒步劳累。黄山再难爬,能跟翻越川北蜀道相比?

    面对连番劝谏,朱国祥又看看老妻,终究还是放弃了去四川。

    他乘船沿着荆襄运河北上,在襄阳游玩数日,便坐船走汉江直奔汉中而去。

    秋高气爽,风景宜人。

    船队过了石泉县地界,继续往前便是大明镇了。

    以前的大明村、大明乡,还有上白村、下白村,现在通通属于大明镇管辖,有一位副县级官员在那里治民。

    能有这种待遇,纯粹就是因为龙兴之地。

    朱国祥出舱站在甲板上,猛地看到一条河汇入汉江。

    多年前的记忆突然变得清晰。

    他和儿子就是顺着那条河,衣衫褴褛走到汉江边上,并看到江面有船只和活人。

    船只前行,两岸景色倒退,仿佛时间也跟着回溯。

    当初大明村更下游的地方,居然也有零星百姓居住了,荆棘丛生的江边荒坡,变成一片片茶园和桐油林。

    朱国祥拿起望远镜仔细观看,在一处茅草房旁边,还看到用来培植香菇的木桩。

    他忽然笑得很开心,这是他传授的技术,此地百姓一直使用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