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第 49 章

A+A-

    赶了好几日的路,终于是到了洪州地界。

    肃王亲自来城门口迎接太后,还封了主路,仗势搞得很大。这亦是我第一次与肃王交道,因他是王叔,还是陛下一母同胞的亲弟弟,李祯与我还是保持了必要的尊重,个照面,寒暄两句。

    我这时才发现,肃王和太后长得是真像,不像当今圣上,一看就是太宗的亲儿子。

    我在心里犯嘀咕:太后偏心肃王,是因为肃王长得像自己的缘故么?

    感觉也不应该啊。

    他们母子相见,登时就红了眼眶。我虽不忍煞风景,却还是在去肃王府的路上叮嘱太后道:“圣旨的事儿……”

    话也不全。点到即止。

    她自个儿选的路,恶人还是要她自己来做。

    太后冷声对我道:“哀家已跟皇帝好,必须厚待肃王世子!”

    “肃王世子是陛下的亲侄子,陛下当然会好好对待的。”我把话得冠冕堂皇。

    我跟李祯道,太后其实还是个非常自私的人。她不是完全无私地对待肃王,她真正爱的只有自己。不然,她也不至于这么容易就被我服了。

    我本以为她会犹豫,内心挣扎,故而还准备了后招,却没想到她屈服得这么轻易,真是让我始料未及。

    她到底还是想要一个自己满意的晚年生活,谁都比不得她自个儿重要。

    李祯叹气道:“你倒是看得透彻。”

    我顺了顺他的胸口。

    天家的子孙三代,真是亲情淡薄得很。好在李祯至少得到了比较完成的父爱和母爱,比当今圣上要好得多。

    这么来,帝王家最幸运的孩子可能是二皇子了,他个人也没什么野心,日后只要做一代吟诗作画的闲王便好。

    我们在肃王府安顿了下来。我不乐意去应酬,一路舟车劳顿,只想好好休息,不需要肃王妃安排接风洗尘的宴会。肃王妃也没有坚持,估计太后和肃王也只想关起门来悄悄话,更无意于完成面子工程。

    反倒是李祯对我:“我听今晚洪州有夜市,你想不想出去逛逛?洪州也是鄱阳湖一带最大的城市了,应该会蛮有意思的。”

    一听有好玩儿的,我顿时恢复了精神气,抓着李祯就要出门。李祯这些日子算是号准了我的脉,我就喜欢出去乱逛些有的没的,体力好不嫌累,有新鲜玩意儿就开心。

    但我突然想起了自己今日对肃王妃的那一番话,丧气道:“也不太好吧?毕竟我刚跟肃王妃我累了不想动……”

    “偷偷去。”李祯道,“你不是最会偷跑出门了吗?”

    我瞪大了眼睛:“你污蔑我!”

    一炷香的时间后。

    我和李祯已然偷溜出了肃王府……

    对,翻墙出去的。

    又过了一盏茶的时间。

    我脑袋上顶了个金边瑞香做的花环——据金边瑞香是洪州最有名的花儿——右手拿了串糖葫芦往嘴里塞,左手一边提着个兔子灯,一边指着不远处的摊:“我要尝那个!瓦罐煨汤!在洪州可有名了呢!”

    李祯斜斜看着我:“你的端庄矜持都上哪儿去了?”

    “我什么时候有过这种东西了?”我大言不惭道。

    刚走进瓦罐汤的摊,便闻到香飘四溢。一个个棕色陶土做成的罐子还不到巴掌大,由各式各样的食材煨上几个时而成。

    最常见的还是鸡蛋肉饼汤,在广府没有这种吃法,我们一般都吃鸡蛋鲜肉的肠粉。但不过是最简单的食材,却煨得金黄,一勺喝下去,虽然一直烫到胃里,但咸鲜的口感也一并带入,给予人巨大的满足感。

    李祯看我一副幸福得要哭出来的模样,拿着帕子对着我道:“擦一擦。”

    我把脸凑上去:“相公给我擦吧~”

    他是第一次听到我这般称呼他,悬在空中的手微微一滞,随后又凑过来,替我擦了擦嘴角,动作轻柔又细心。

    摊主笑我们道:“一看就是刚成婚不久的年轻夫妻,恩爱得很呀!”

    我嘿嘿笑道:“是呀,我们成亲还没到一年。”

    “听这位娘子讲话,是外地口音呀?二位客官不是洪州人吧?”

    李祯颌首,道:“我们是广州府来的。”

    老板很精明,没有被李祯忽悠住:“你娘子是广府口音,你这又不像啊!”

    李祯微笑:“哦,我是江南道人,入赘到了我娘子家。”

    我:“???”

    李祯继续胡诌:“我娘子是大户人家人家的姐,我不过一个穷书生,三生有幸,她瞧上了我,岳家也不嫌弃我出身微寒,还供我读书。”

    “难怪!这位客官一看就是个读书人!客官是秀才吗?”

    李祯自谦道:“去年刚中了举。”

    我托腮看着他胡八道。

    摊主还兴奋了起来:“啊,居然是举人老爷呀!厉害厉害!你们吃辣吗?我送你们一份拌粉吧?洪州的拌粉也很有名咧!外地尝不到这个味儿的。”

    “上两份吧,我们照常结账。”我道。

    摊主去做拌粉了。我用胳膊肘捅了捅李祯,道:“真看不出来,你还要这种爱好?穷书生一个?娶了大户人家的姐?话本子里才这么写呢。”

    “你不觉得挺好玩的吗?”李祯倒是蛮开心的,“再了,你难道不是大户人家的姐吗?”

    “那你是穷书生么?”

    “如果我是穷书生,你还会嫁给我吗?”

    我认真思索了一下:“你要是早点儿来我家提亲,那我娘只会痛哭流涕地招你入赘进门吧,毕竟有人要她闺女不容易啊……”

    李祯噗嗤笑出声来:“那我到是幸运得很。”

    他在桌下牵着我的手。我俩看着摊主在摊前忙活,场景倒是十分有趣。

    洪州的拌粉是用米粉在沸水中抄过后,放进一个大碗里,加入花生、碎辣椒、萝卜丁、葱花和酱油一同搅拌。摊主的手速很快很老练,拌完后倒进碗里,还是拌粉热气腾腾的,色泽鲜亮。一口咬下去,口感劲道,韧性十足。

    唯一让我受不住的,就是那一位米椒实在是辣过了头,没吃两口我就开始忍不住哈气,辣得我连热汤都没法喝。

    摊主笑道:“我们洪州人都是拿拌粉配瓦罐汤当早点的,娘子这么怕辣,要怎么配着吃呀?”

    “天天这么吃啊?都是米椒?”我惊呆了,“你们洪州人的锅和勺子都是辣味的吧!”

    “嗨,差不多吧。”摊主道。

    这顿吃得很欢。吃的味道极好,和当地人聊天也开心。我结账时甚至都想多赏他一锭银子,但仔细想想,果然还是不应该把宫里这种乱七八糟的风气带到民间来……

    也就收手了。

    临别前,摊主提醒我们道:“二位客官是初来乍到吧?在洪州最好不要乱跑,逛完了夜市就早些回去吧。”

    “是有何故?”李祯问道。

    摊主朝着北边伸了伸下巴:“沿着这条路往前走便是太师府了。前几年盖好的屋子,都没怎么住人。今年文太师告老还乡了,一下子便热闹了起来。但文太师不喜生人靠近,况且他们家的家丁是金陵过来的,比较凶悍,二位最好别凑过去,否则徒增是非。”

    听了这番话,李祯与我对视了一眼。

    我们朝摊主道了谢,却是不约而同地朝着北面走了去。

    摊主只以为我们是想把这条夜市的长街逛完,也没阻拦。

    “你觉得,文太师这会儿在做什么呢?”我问李祯。

    他道:“去瞧瞧?”

    “哇,咱们两个?夜探太师府?你没听刚刚的摊主吗,文太师家的家丁,可是凶悍得不行哦!”我表情夸张道。

    李祯刮了刮我的鼻子:“能有娘子凶悍?”

    我思忖了一下,摇头:“普通家丁,正面交手的话,我一个两个不成问题啦。”

    李祯又抬手敲了敲我的脑袋。

    “矜持点儿。”他。

    我抱着脑袋道:“你不是入赘到我家了吗?你得听我的!”

    “行吧,听你的。所以你到底要不要去太师府?”

    “去!当然得去!”我不假思索道。

    当入室毛贼真是一件让人兴奋到搓手的事情啊!

    作者有话要:

    关于南京人的日常:方言永远是那啥开头那啥结尾,整天就是一笔雕凿,“夹(jia)生(seng)”这么传神的词语就是南京人发明出来形容自己的人的,可见wuli南京人有多夹生……(蠢作者是1/2的南京人,此条自黑,请勿杠我QVQ)

    关于广州人的日常:美食之都,啥都好吃,特别是西关那边,什么肠粉、煲仔饭、靓汤,逛一圈下来可以胖三斤!广州的早茶真是人间至宝!(蠢作者在广州待过)

    关于南昌人的日常:辣,好辣,特别辣……西红柿炒鸡蛋都是辣的!并不是因为店家放辣椒了,而是那个锅和勺就是辣的,你们懂的吧……但瓦罐汤和拌粉真是人间至宝!(蠢作者也在南昌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