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你也想搞钱?

A+A-

    一篇文案能赚多少钱?

    沈旭东想了想,实话实:“我的文案是给放映室写的,我们跟凤凰台签了一年的合作协议,一期收入五万块”

    “是凤凰放映室?”

    “对!”

    “每期都是你写文案?”

    “嗯,我负责选题还有文案策划”

    服务员上菜,两人一边吃,一边聊,主要陈曦询问,沈旭东回答。

    “这么,你半年时间赚了接近300万了?”

    “没有那么多天下第一的分账只给了前期的50万”

    “真厉害啊,半年时间就在bj赚了一套房!”

    “我也是运气好”沈旭东摆,转移话题:“其实,你们演员赚钱更狠我听你已经主演了走出蓝水河,还是跟斯琴高娃合作的?”

    陈曦点头:“大二时候拍的”

    走出蓝水河,陈家林和平江锁金联合执导,都是名导,陈家林的代表作是康熙王朝,平江锁金则挖掘出了柳施施

    不止呢,走出蓝水河还是著名作家赵本夫的作品刀客与女人

    赵本夫的代表作是天下无贼!

    不过,走出蓝水河一直没有上星播出

    封建大宅院里的家子戏码,太多了!

    雷雨、大宅门、橘子红了、人间四月天、似水流年

    太多了。

    沈旭东正要一下‘演员片酬即将迎来暴涨’,陈曦突然道:“我不准备在演员这条路上发展了!”

    “啊?为什么?”

    “演员这个职业在荧幕前光鲜亮丽,然而背后常常会被掌握游戏规则的人掌控我之前拍了一部戏叫出轨,进组的时候,有个投资商总是去找我,还送礼物,考虑彼此不熟,所以不太搭理对方,礼物也都婉拒了”

    “然后呢?”

    陈曦苦笑道:“结果原本签订的角色被替换了,从主角变成了配角”

    沈旭东瞬间了然:“这是想跟你鼓掌,结果你给了他巴掌!”

    “鼓掌?”

    “啪啪啪”

    沈旭东演示了一下鼓掌,陈曦明白过来,忍不住翻了翻白眼:“你还挺”

    ()(e)  “你的事!”

    “我算是明白了,像我这种没背景的,看到喜欢的角色努力想要争取,却被带资源的演员轻而易举的抢去戏份;看到剧情不合理之处,也不敢对编剧、导演提出来;哪怕一句话出来狗屁不通,也要硬着头皮念出来太憋屈了!”

    “其实,很正常,女演员那么多,用谁不是用?你身上没有不可或缺性!”

    陈曦点头:“确实,论长相,我只能算还可以;演技,我也只能算过关”

    “你要是喜欢表演可以去话剧院啊”

    “话剧院哪有那么容易进?”

    “进不了人艺、实验剧场,可以回老家嘛,你们老家应该也有话剧院”

    “那我还考中戏干嘛?”

    话剧这种东西本身就是圈子,地方上的话剧院更是圈子中的边缘

    如果她真的回了地方的话剧院,基本一辈子跟演艺圈无缘了

    沈旭东还是不理解:“那你要做什么?”

    “赚钱!”

    “有点难,你没有人脉”

    影视圈其实就是人脉圈子,所以,混来混去,还是那几个人

    “但我能看到了商你知道彩铃嘛?”

    “知道。”

    “我准备买下一些歌曲的权,制作成彩铃你知道彩铃吧?如果大家下的彩铃或者点的歌正好在我买的歌,我就能跟中国移动分权费。”

    沈旭东无语:“哪有那么容易”

    太扯淡了,人家凭什么卖给你?

    “我已经买了五十几首了,花了差不多九万块,半年收接近五十万呢!”

    “真的?”

    “当然!”

    沈旭东愣了一下,然后问:“你家里是干什么的?”

    “做生意啊我承认我买这些歌曲权用了一些家里的关系但这些都是我独立做的!”

    “好吧。”

    陈曦看了看沈旭东:“天下第一什么时候拍?”

    “估计要到八月份怎么?你像演个角色?”

    “我更想跟组”

    “跟组?”

    “对,我想做制片人!”

    “咳咳天下第一的制片人?大姐,我只是编剧”

    ()(e)  “我知道,我是我未来要做制片人,想进天下第一剧组学习一下!”

    只是学习一下

    沈旭东点头:“行,我跟庄制片一下。”

    “一下就行了?”

    “帮忙打下而且还是我这个编剧推荐的我想,庄制片应该不会拒绝吧”

    吃完饭,两人各自回宿舍

    沈旭东觉得陈曦挺不错的,是个聪明人,一眼就看透了圈子的本质!

    想进入娱乐圈的年轻男女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

    能出名的就那几个

    指望好事降自动临在自己身上,基本不太可能

    但做这行确实能赚钱!

    没有必要非得做演员,干幕后,也可以活得很轻松。

    但同时,沈旭东也有疑惑,陈曦这个人有背景、有头脑,按理,后世应该很出名才对,怎么没听过这个人?

    难道退圈了?

    或者改名字了?

    名著解析这个节目主要是高芬芬在跟,按照沈旭东的法去厦门大学找到了易中天,然后邀请他录制节目

    录了一期,立刻决定签约!

    她很敏感的知道这东西绝对搞头。

    因为易中天是吹捧曹操的

    而且,他是把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对比着来讲,很大一部分是扫盲。其次是讲一些三国志里面的事迹。

    录的那期是点评魏武挥鞭第一期,属于确立风格,直接了三国演义记载的东西一定真实,例如诸葛亮的空城计,草船借箭,在陈寿三国志中是没有记载的,是罗贯中借鉴诸葛亮的铁杆粉丝对诸葛亮不为人知的5件事所改编取材

    关键他的有理有据!

    但我们观众或者读者没几个看过三国志,都是通过三国演义了解的那段历史

    高芬芬很清楚,一旦电视台播出,肯定会有人争议!

    但有争议也就意味着有人看!

    bj电视台也很果断,直接同意了,当然,没有放在卫视播出,而是文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