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玄奘,你的境界低了!可愿成为第二个张骞?!
“是,奴婢这就去。”黄衣婢女乖巧应声,转身而去。“阿弥陀佛。”玄奘双合十,道,“谢太师。”徐风雷摆了摆。“我听闻佛陀有言,众生有供养佛陀者,千百世后亦可坐莲台。”他打趣道,“我看你就有成佛的潜质,所以这一顿饭,不算是布施,而是投资。”“我看好你喔。”玄奘一怔。“太师过誉了。”他低语道,“僧才疏学浅,哪有什么成佛的潜质?纵然真有几分佛性,也因没有指引和导向,最终迷茫蹉跎。”“与僧处境相同的僧众,历来皆有,如今也不少,皆苦于佛法稀缺,无法明心见性。”“也正是因此,僧才发下宏愿,纵千难万险,僧也要到达天竺国。”“若能得见真经,吾虽死而无憾。”“阿弥陀佛。”徐风雷望着面前的年轻僧人,微微颔首。“玄奘法师,你的饭。”黄衣婢女送上一碗麦饭。“多谢女施主。”玄奘略一行礼,这才端起了碗筷,在徐风雷的示意下,动筷夹菜。虽化缘不忌荤素,但他还是尽量选择蔬菜食用,比如菜心牛肉里的菜心,芹菜肉丝里的芹菜。至于鲜切羊肉和鸽子汤,他是碰都不碰。吭哧吭哧。许是一路跋涉饿坏了,又或许是徐国公府上的菜肴太美味了,玄奘吃得贼香,两分钟就干下半碗饭去。“哈哈哈,玄奘法师慢点吃,别噎着。”徐风雷笑道,“不够吃锅里还有,管够!”“嗯,嗯”玄奘含糊的应了两声,极力咽下口中的吃食,忍不住夸赞道,“这太好吃了这个!僧从未吃过如此美味”在兴国寺里,终日粗茶淡饭,果腹而已。往日所吃之食,连面前的一颗菜心都不如。“那是自然,这菜心乃是选了上等的白菜,剥掉所有外皮,就留下最中间那一颗菜心做的。”黄衣婢女如数家珍,“这芹菜也是精挑细选。”“当然啦,素菜再好吃,也得靠肉类来提鲜,若是没有这牛肉、肉丝,这菜也不可能这么可口。”玄奘略一停顿,干饭的速度稍稍放缓。“玄奘法师要心喔,若是爱上了这滋味儿,便是犯了贪食之戒。”徐风雷嘿然道,“罪过罪过,一顿佳肴,或让法师修行有了阻碍。”虽然很敬重面前的玄奘,但徐风雷就是忍不住想开他的玩笑。就跟苏轼老是捉弄佛印和尚一样或许是某种恶趣味。“多谢太师提醒。”玄奘应了一声,面色如常。而后,他不再夹菜,便把剩下半碗饭给干了进去,神情甘之如饴。“法师好定力!”徐风雷往嘴里送进一大块羊肉,吃得是满嘴流油,笑着夸赞道,“这一下子,忍住就忍住了。”“此非常人所能及也。”啪嗒。玄奘将嘴里的麦饭咽下,放下了碗筷。“太师得对,僧险些犯了贪戒。”他正色道,“忍耐欲望,摒除杂念,本就是佛弟子的基本功。”“所谓身当如菩提树,如如不动;心当为明镜台,一尘不染。若有妄念尘埃,便要斩断妄念,拂去尘埃。如此,方可有大清静。”徐风雷微微挑眉。“低了,你的境界低了。”他嘿然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你把身当做一物,把心当做一物,去规范它,去具象它,这便是犯了我执。”玄奘略一抬头,呼吸为之停滞。“先生得好好呀!”黄衣婢女眼睛里开始冒星星了,看着徐风雷一脸的崇拜之色。“先生得是什么意思啊?”身后的绿衣婢女声问道,“我怎么听不懂?”“我也听不懂,但就是觉得很厉害,境界很高!你不觉得吗?”黄衣婢女一脸理所当然的模样,道。“确实喔。”绿衣婢女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眼睛里也开始冒星星。“僧受教了,太师能否细?”玄奘有些急促的抬,请教道。“嗐,这有什么好细的,我不过是瞎两句吹吹牛罢了。”徐风雷摆谦虚道,“就如同你觉得这菜肴美味可口,想多吃点,这本就是人之常情,何必要忍?”“靠忍耐,便是落了下乘,就如同你的‘拂拭明镜台,勿使惹尘埃’一样,过于刻意,反倒不美。”“无欲无求的境界,从来不是靠忍耐得来的嘛。”玄奘点了点头。“太师的境界,比僧高太多了。”他忍不住赞誉道,“您的佛学造诣,远远在僧之上啊!”“莫非太师曾见过天竺真经?”徐风雷哑然失笑,摆了摆。“没有,没有,我这都是自己瞎想的,你别太当真嘛。”他随口道,“吃饱了吗?不够还有,你别跟我客气,我这人没别的,就是热情好客!”“你待会儿还要跑那么远回寺庙,这不吃饱点可不行啊!”玄奘闻言,抿了抿嘴。“多谢太师美意,僧够了。”他应了一声,还是想把话题拉回来,于是道,“太师的这首佛诗,僧记下了。”“不过,正如金刚经所言的那样,所有相皆为虚妄的前提,是要见所有相之后,才有资格破妄。”“僧目前的境界,还停留在忍耐与拂拭的阶段,不敢好高骛远,一蹴而就。”“希望能有一天,僧能真正参悟这首诗,并真正达到那个境界,那应该是一个很美妙的境界。”玄奘的目中,露出浓浓的向往之色,心中更有无限的喜悦。来此之前,他完全没有想到,徐风雷的一番话,竟能驱散他心中的迷茫,让他看到了更高的境界!那是更加高深的佛境!他确信。“哈哈,是吗?”徐风雷打了个哈哈,洒然道,“那就祝法师多多精进了,早日成佛。”“来啊,给法师倒一杯茶来。”一旁的婢女迅速上前,为玄奘斟上一杯热茶。“这羊肉真不错,羊羔子肉又嫩又香,不过我其实更爱那股子膻味儿,够骚够劲儿。”徐风雷扒拉着饭,道,“下次让羊汤西施送点别的来,她那货源好。”“对了,她和马周先生咋样了?”那个才华横溢,恃才傲物的年轻书生,他可一直记着呢!“是,先生。”黄衣婢女回应道,“马周先生似乎还是寄宿在常何将军家,具体在做什么不知,无甚动静。”“听他有意与老板娘结好,但那老板娘好像还在考虑中先生若是想知道,奴婢去打听打听?”徐风雷一愣。“这还需要考虑什么?她怎么想的?”他连道,“我不是跟她过嘛,她有当宰相夫人的命,马周就是她的真命郎君啊!”“或许是因为她觉得自己身份低微,配不上马周先生?”黄衣婢女猜测道,“毕竟她是寡妇”徐风雷恍然。也是。如今不是秦汉时期了,二婚女没那么受欢迎,虽然大唐也挺开放,但寡妇多多少少还是会被人闲话。“你去跟她,就是我的。”他吩咐道,“要她不要犹豫,把握好会。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象只出现一次。不嫁给马周,便当不成这个宰相夫人!“是。”黄衣婢女应道,“奴婢待会儿就把先生的话带给羊汤西施。”哗啦哗啦。一碗鸽子汤下肚,徐风雷舒服的摸了摸肚皮,打了个饱嗝。一挥,婢女将桌上的残羹剩饭端了下去,递上一杯清茶。“呼——”轻轻一吹,他朝着玄奘邀请道,“玄奘法师,品一品?我这清茶可是改良过的,个人认为比油茶好喝。”玄奘抿了一口,赞道:“的确清新可口。”徐风雷嗯了一声,不再多言,就这么自顾自的嘬着茶,神色泰然。玄奘中的念珠轻轻转动。两人就这么无言无声的过了一炷香的时间,竟然没有一个人开口话。只是玄奘转动念珠的速度,略微加快了几分。“为何先生和法师都不话呀。”院门口,紫扯了扯红的衣袖,低声道。管家的七个婢女,此刻都已经聚集在了院落旁,好奇的望着院内的动静。以往有人拜访,都是她们招待的,先生亲自招待人,招待的还是一个和尚很罕见呐!“不知道。”红低语回应道,“听先生常,‘不话,装高’,可能谁先话谁就输了吧。”话音刚落。却见玄奘中的念珠一停,只听他抬起脑袋,终于沉不住气开口道:“太师,僧此来”“我知道。”徐风雷一抬,打断了他的话。“你是想让我帮忙,在陛下面前美言几句,让你去天竺取经的事儿吧?”他注视着玄奘,轻叹道,“唉!不是我不想帮你啊!但是当今陛下这个人,你可能不了解。”“他励精图治,想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想要让大唐的国力蒸蒸日上,故而,对于僧道之流不屑一顾。”“你能请动萧瑀帮你话,一般的事儿早就成了,这就这事儿萧瑀都吃了闭门羹,我估摸着,我也差不多。”玄奘脸色一绷。“太师,这陛下是不是对僧人道士有什么误解啊?”他急忙道,“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让国力强大,这和发展僧道,放僧出国取经,这两者之间并无冲突啊!”徐风雷略一抬眼。“是吗?”他淡然道,“我看未必。”“你看啊,我站在陛下的角度来考虑。”“无论是僧人还是道士,是不是都占据了不少的田地和房地产业?是不是都不事生产,不用纳税?”玄奘下意识的点了点头。寺庙楼院,都是佛门的自家产业,算是不动产。生产倒是生产的,只是一般都是自产自用,地种不过来的时候,还请佃户种植。且他们也的确不用纳粮交税“你看嘛,那对国家无益嘛!”徐风雷摊道,“你想想看,僧人一多,从事生产种田的百姓是不是就少了?你们和尚可都是宝贵的青壮年呐!”“种田的百姓少了,朝廷得到的税收也就跟着一起少了,同时,征兵所得的兵员也会减少,大唐的生育人口数也会降低,这影响的都是方方面面的!”“你往西域求来真经,佛学必然兴盛,这一兴盛,大家都跑去当和尚,谁还给国家纳粮?谁还去当兵?”“这些,都是陛下不得不考虑的事儿啊!”“所以,他不答应也在情理之中,换作我是陛下,站在他那个角度,我也不会答应啊”玄奘;“”向来能言善辩的他,此刻却是脸色僵硬,半天吐不出一个字来。因为徐风雷的,都是不争的事实,虽然他不愿意承认。宗教的发展壮大,势必会影响到世俗世界,这也是历代君王所警惕的。难道他真的无法得到官方的认可,只能偷渡出去吗?“多谢太师指点迷津。”玄奘艰难的露出了一个笑容,双合十,道,“僧明白了。”“僧知道太师的难处,不敢再求,叨扰了,叨扰了。”“哎”他忍不住叹息了一声,缓缓起身欲离席,却忽的听到徐风雷道:“不过嘛,也不是完全没得谈。”玄奘:“?!”刚刚离开凳子的屁股,再度贴了上去。“太师,您”他目光炯炯的望着徐风雷,像是看到黑暗中的一抹破晓之光般。“你看,陛下考虑事情,从来都是从利益出发,所以,你为何不从这里下——”徐风雷淡笑道,“你出大唐,去西域,去天竺国,能为国家带来多大的利益?”玄奘一怔。“利益”他喃喃道,“僧竭尽全力,最多也只能为大唐带来天竺的佛法真经,可这”这对朝廷好像没什么用啊!“不对不对,不局限于此,你的思维要发散开去嘛。”徐风雷循循善诱,“当年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带回来了无数宝贝,包括各种植物的种子、特产。各种西域的先进技术等等,咱们至今都在享受他开辟丝路带来的红利。”“我觉得,你完全可以成为第二个张骞嘛!”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