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李世民心惊胆战!大唐竟有如此大的隐患?!
捧着“大唐霸气护照”,李世民是左看右看,爱不释。“这‘强大的唐军’几个字眼,感觉不够直观呀”“不如这样,改成百万唐军?百万雄师!更能给人威风凛凛,慑服四方的感觉!”“你看如何?”他接连问道。这模样,跟魔怔了似的。“陛下还是不要在旁枝末节上下功夫了,强大与否,靠的不是吹捧,而是实打实的战绩和硬实力。”徐风雷无奈道,“若大唐能够灭亡突厥,那纵然这通关文牒上一个字不加,外邦夷人也会对每一个唐人心怀敬畏的。”李世民微微颔首:“也是”“写得太夸张,有自吹自擂的嫌疑,反而落了下乘。”着,他便要收拢通关文牒入怀,可下一瞬,徐风雷却制止道:“陛下且慢。”“臣的谏言,还没呢。”“大唐目前有一桩极大的弊病,而弊病,就出在这通关文牒之上。”“若不加以制约规范,恐生祸患呐”李世民:“?!”他被徐风雷这番话惊了一惊,下意识的掀开通关文牒,连道:“你,你!”“陛下可知道,西域商队?”徐风雷询问道,“就是出入国境,与外邦做生意的商队。”李世民点了点头。“自然知道。”他指了指中的葡萄酿,道,“大唐有许多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就是他们带来的。”“就比如这玩意儿,便是西域商队不远万里从贵霜国买来,价比黄金呐!”着,李二又是嘬了一口。“那陛下有没有想过,他们是如何出关的?”徐风雷道,“根据唐律,任何人想要出入大唐国境,都需要持有通关文牒,否则就是偷渡!”“而这些商队,他们有哪怕一本通关文牒吗?”“据臣所知,鸿胪寺一年也发不了几本通关文牒,而每年来往西域大唐的商队,少也有数十支,出入境次数,最少也有几百次。”“他们,是怎么出去的?又是怎么进来的?”李世民:“”这一问,让他陷入了沉默之中,眉头也皱了起来。“对于出境的商队,朕倒是从来没在意过。”李二喃喃道,“朕没明令禁止,所以”“陛下是没禁止,但是唐律有规定。”徐风雷接话道,“出境商队的行为,是严重违反唐律的非法偷渡!而问题就在这里,是谁无视唐律,放他们出去的?”李世民心中一咯噔。“边关守将!”他嘴里吐出来四个字,身为顶级政治家的警惕心,骤然提了起来。“对,就是边关守将,是他们藐视了唐律,偷偷放商队出去。”徐风雷又道,“那是什么促使他们冒着违反律令的风险,给出境商队大开方便之门的呢?”“臣知道,能组建起商队的,都是背景势力雄厚之辈,别是普通人,就连五姓七望这些老牌士族都没资格吃这块肥肉,能享用的,唯有站在大唐最上层的那批人。”“宗室、勋贵、要臣!”李世民的神色开始变得难看。“但,纵然是权势再大,地位再尊崇,人家边关守将也没必要在意你。”徐风雷继续道,“老话,山高皇帝远,到了那地儿,就是皇帝的圣旨都未必好使,何况这些贵人?”“然而,有趣的现象发生了,那些守将还真就配合放行了,双方相处的和谐无比。”“陛下,您这,有趣吗?”啪!通关文牒摔在了桌上。“他们之间,必然有利益输送!”李二沉着脸道,“这些所谓的‘贵人’,必定是给了边关守将好处,甚至是按照比例的分红!那些守将才会为了厚利,而甘冒风险!”“好啊,好”“在朕没注意到的地方,竟有这样的苟合!”一股子怒气,蹭蹭就往上蹿!“陛下息怒,其实这些都不算什么,只不过大家都是为了赚钱嘛!”徐风雷摆了摆,沉声道,“若是单纯的赚钱,其实也不用管,这世上黑暗腐朽的地方多了去了,纵然是太阳都有照耀不到的阴暗角落,陛下您又怎么管得过来?”“臣所担心的是,在长期的合作分利下,各方逐渐结合,形成一个庞大利益共同体。”“这个利益共同体里有什么?”“有皇族宗室参与,有开国勋贵参与,还有朝廷要臣参与,他们若是联合起来,甚至可以代表一部分政权。”“而边军呢?便是部分军权!”“再加上长期经商所带来的丰厚利润,他们的钱也是不缺的。”“政权加军权加钱,三者结合,这得是一股多么庞大的政治力量?万一他们有不轨的想法,纵然是对陛下而言,都是一个棘的问题!更不用后世之君了。”李世民:“”他的心中,升起了一丝寒意。他的神情,从有些难看,化为了一片漠然。了解李二的人都知道,不怕他暴怒,就怕他面无表情。一般这个时候,他已经在考虑让谁死了。“此外,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李二的心情已经极度不好,可徐风雷却还要再添一把火,只听他又道,“这些前往西域的商队,卖的真的是我大唐的一些特产吗?”“要知道,在西域最稀缺,也最受欢迎的东西是什么?无疑是茶、盐、丝绸这些东西,这些也向来都是朝廷直营的、”“臣有一种猜测,不一定对这些商队偷渡经商的时候,会不会也在偷偷往外卖国营之物?比如茶、比如盐、比如丝绸?”“毕竟这些玩意儿,不但采购便宜,还方便运输储存,只要到了西域,转就是暴利!换做是我,我也不会忍不住卖这些货物哇。”李世民的拳头硬了,越听,就越硬!“只要他们卖,便是与国朝争利!因为他们往往会偷偷把价格压的比国营的低一些,这样就会更畅销。”徐风雷淡然道,“反过来,便挤压了国营货物的销售空间,毕竟有便宜的买,为啥要买你贵的?人家私人商队既稳定,频率还高,稳稳的供货啊!”“此外,商队往大唐运输的货物,真的也是特产吗?会不会有人偷偷在西域买马,到大唐高价售卖?马这玩意儿,不但价格昂贵极其暴利,还是尤为重要的战略物资,谁能控住一万匹马,谁就拥有一支骑兵,有这份本钱在,足以割据称王啊!”李世民:“!!!”宗室、勋贵、要臣、边军!金钱,战马!这些东西汇聚成一个共同体,即便是他,都忍不住心惊肉跳!六者汇聚,足以比一路反王还要强大!而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之处在于,这具利益共同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实力会越来越强大,底蕴也会越来越雄厚!正如徐风雷所的那样——现在或许还没事,可对于后世之君来,这个会成长型的共同体,将成为巨大的隐患,甚至有可能会颠覆皇权!“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没想到,朕的大唐已经有了这样庞大的一个蚁穴,朕还不自知!”李世民紧握着通关文牒,愠怒道,“该杀,真是该杀!”“朕一定要将这个蚁穴捣毁!”为了自己,为了子孙后代,为了政权的稳定,他也必须那么做!“陛下言重了。”徐风雷摇头道,“谈不上杀,也谈不上毁堤蚁穴。”“您若真要动杀心,那么据臣所知,长孙无忌、尉迟恭、程知节、侯君集等功臣似乎都有自家的西域商队。”“您要将他们也都斩杀吗?”“那可太冤了,他们家大业大,不过是想找个法子赚钱而已,陛下不能因为他们想牟利,就把他们斩尽杀绝吧?这不是仁君所为呀。”李世民脸色一僵。事实上。他不是没注意过这些出境商队,可因为他们的背后都是从龙功臣,想着他们功成名就之后,赚点钱也就赚点,这没什么所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直到现在听徐风雷分析,他才发觉此事的严重性!“那你,该怎么处置此事?”李二看向徐风雷,轻哼道,“你既然把这事儿提出来了,朕不信你没法子。”徐风雷微微一笑。“其实臣所的‘利益共同体’,只是对未来的一种假想,就目前来,他们就是仗着权势,冒着风险,一起赚钱,一起分钱而已。”他分析道,“挣钱嘛!没什么可担心的,其中的隐患,主要是边关军队。只要将其摘出来,让双方不再有利益纠葛,隐患自然也就消除了。”李世民点了点头。“是这个理儿。”他应道,“你继续,怎么将其摘出来?”啪!“改律,使之规范!”徐风雷一巴掌拍在桌上,果断道,“所谓堵不如疏,自汉朝张骞走通丝绸之路后,我中原与西域的商业来往便不曾断绝,双方各取所需,各获其利,有何不好?”“臣以为,通关文牒的申请完全可以放宽,对于有需求,符合条件的人或者商队,都可由鸿胪寺签发通关文牒,不必由陛下每份都盖玉玺大印,如此,让他们自由的出入境,自由的来往经商。”“有朝廷的授权和管控,国与国之间的来往变得规范,商队可以光明正大的出国,而不需要贿赂边军,把他们拉到一块分钱。”“当一个行业变得规范,那么,那些暗地里蝇营狗苟的事儿,自然也就消散无形了。”李世民眼睛一亮。“光明正大,对,光明正大!”他左包住右拳,赞同道,“开放商路,让边关守将再无以权谋私的可能!”“此外,还要再在律令中加上几条,经商可以,但朝廷直营的茶、盐等物,任何商队不得经营,违者以走私重罪论处!当然,还有你的一条,商队不能从西域大规模的买马,三匹以上,便按照走私战马罪论处,加大刑!”“如此一来,隐患便都解决了!你是吧?”在李二期待的目光中,徐风雷淡笑着点了点头。“是。”他随口道,“陛下若能如此,大唐和西域的交流将更加密切,国家也会更加繁荣。”“陛下还可以征收文牒税,关税,对出境商队每年收取费用,还能对所有进出的货物征收一笔大税!”“您别看这笔钱,若是发展起来,或许能比肩农税呢!”李二:“?!”这得,他两眼都放光了!“妙啊,妙!”他连连拍称赞道,“这样,不光他们能牟利,朝廷亦能从中分利。”“甚妙,甚妙!”“听明啊,你这都是怎么想出来的?都比干七窍玲珑心,朕看你比比干还多几个心眼,太智了!”“朕要赏你,朕要大大的赏赐你!”一条计策,不但将隐患轻松化解,还能给朝廷带来巨大的好处。不愧是麾下最得力的能臣!“陛下谬赞了。”徐风雷打趣道,“臣虽然谏言有功,但因今天出殴打了朝廷命官,犯了罪过。”“不如就功过相抵,陛下觉得如何?”李世民闻言,不禁咧嘴一笑。“你啊”他笑骂道,“难怪打了人底气还这么足,原来早就给自己谋定了功劳,真是鬼精!”“行了!朕不是不明事理的人,你是大功过,岂能不赏?”“吧,你有什么心愿,朕尽量满足你!”、徐风雷嘿然一笑。“陛下如此慷慨那臣可就啦?”他抬眼望着李世民。“吧吧!”李二洒然挥。“好,那臣了,臣要支持一个航海士航海,寻找海外宝藏,开辟海上商路。”徐风雷拱道,“航海乃是大事,不但需要财力支持,还需要朝廷的支持,尤其是工部。”“没有陛下您点头同意,别是造船出海了,连关口都出不去。”李世民眉头一挑。“海外宝藏?海外能有什么宝藏?那是比西域更神秘的地方,数千年来都没留下多少和航海有关的信息。”他饶有兴致的道,“怎么,你要效仿秦始皇,去海外寻找蓬莱仙岛,找不死药?”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