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章 改律!大唐绩效考核,末位淘汰制度开启!
望着哭哭啼啼的裴寂,还有一脸无畏的尉迟恭,李世民摇了摇头。“此事,是朕考虑不周了。”他吩咐道,“议律这样的大事,要听取的意见众多,一个政事堂确乎是坐不下的。”“来啊,请诸位卿家转至两仪殿议政。”听到皇帝下令,程咬金马上起身道:“就是嘛!这政事堂的座椅太,俺老程屁股都坐痛了。”“走了走了!”“敬德,咱们走!”他大一挥,便是要把尉迟恭拉走。“陛下!”裴寂指着尉迟恭,哭道,“老臣这么多年来,都没受过这样的委屈,在武德朝,老臣可从不曾这样受气哇”“这尉迟恭这尉迟恭他欺人太甚!”“陛下要为老臣做主哇!陛下”李世民微微眯了眯眼“裴卿莫哭了。”他面色一缓,安抚道,“今日之事,朕已知之。”“你与尉迟恭起了争执,从抢座,到互相侮辱,将政事堂弄得乌烟瘴气的,大失礼数。”“殿中丞何在?”“臣在。”时任殿中丞的戴胄拱应声。“按照朝廷法度,裴卿与尉迟恭之事,当定什么罪过?”李世民问道。“回陛下。”戴胄扫了二人一眼,谨慎道,“如陛下所言,两人互相辱骂是为扰乱政堂,当受廷杖二十。”皇帝既已将此事定性为“互相辱骂”。那肯定就是要各打二十大板。尉迟恭皮糙肉厚打几下无所谓,只是这裴寂一把老骨头了,还经得住吗?怕是几棍子下去,就打死了吧!果然,听到戴胄的话,裴寂的脸色一下就变了。“陛下!老臣老臣可没辱骂他,老臣”他急忙为自己辩解,可李世民却是摆了摆。“无需多言,朕相信魏征的话。”“裴卿虽有扰乱政堂之责,但朕念在你年老体迈,故而开恩,免去这二十廷杖。”“至于其他参与辱骂者,廷杖就免了,罚俸三月,以警自身。”李二完,转头看向尉迟恭,冷哼道“尉迟恭,领廷杖二十,你可服气?”尉迟恭嘿然一笑。“臣服气,服气。”他大大咧咧的道,“区区二十廷杖而已,臣随随便便就捱过去了。”“陛下圣明!臣就是气不过那老东西倚老卖老,厚着脸皮坐那位置,还”裴寂那年迈的身体又开始发抖“好了!”李世民斥责道,“不管怎么,裴卿都是武德朝的老臣,纵然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岂是你能出言侮辱的?”“嘴巴放干净点,否则朕还要罚你!”“是,遵旨。”尉迟恭撇了撇嘴,心中却是暗乐。陛下怕是早也看裴寂不爽了,这一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纯粹是明褒实贬嘛!自己这一番闹腾,估摸着陛下心里也乐开花了。果然,听到李世民的训斥,裴寂的脸上不但没有丝毫的高兴,还颇有几分不是滋味,只能喏喏拱谢恩。“都勿闹了,走罢!”李世民拂袖道,“尉迟恭的二十廷杖权且记下,先到两仪殿议政再。”一声令下,尉迟恭的嘴角都快咧到耳根子了。“走走走,哈哈哈”他勾着程咬金的背,在一众武德老臣的咬牙切齿下,得意洋洋的离去。大臣们陆陆续续离开,只剩下裴寂等人,还留在原地。“阁老啊,您受委屈了!”“是啊阁老,咱们不能让他们如此嚣张啊!您可不能消沉啊,咱有太上皇!”“对,太上皇还在,陛下不向着咱们,太上皇一定会给咱们做主的!”“就是!裴老相国,您”一道道义愤填膺的声音传来,让裴寂的脸愈发阴沉。“对,太上皇还在,他老人家还在”他握着拳头,低声喃喃道,“老夫受此大辱,绝不能就这么算了!”“走,议政去!”此刻的裴寂下定决心,要去找太上皇撑腰,把场子找回来。可他或许是忘了,当年尉迟恭提着齐王人头威吓李渊的时候,他口中的太上皇可是到现在,都还没把这场子找回来哩。两仪殿。李世民坐上了龙椅,诸大臣站于台阶之下。经过这么一闹腾,索性把大臣们召了个全,开一场朝会。“今天开这场会,不为别的,就为这律令二字。”李世民俯视下方,正色道,“朕是今日勾决秋斩刑犯有感啊,咱们这武德律,是否太过于严苛了?”“有些罪行,在朕看来,其实坐牢也就够了。”“有些被牵连的人,也完全没必要判死,至多判个流放也就够了。”“就在那秋决名单上,朕就看到了许多不该杀的人,要朕下笔杀之,朕实在是有些于心不忍呐。”朝臣们听到这番话,开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而就在此时,一道高声传来:“陛下,是要改律吗?”话的人不是别人,正是魏征。“是。”李世民给予了肯定的答复,旋即又问道,“魏爱卿以为如何?”魏征赫然出列。“臣以为,好!”他言简意赅,道,“武德律过于严酷,早该大加修改了!”“贞观,当有贞观律,相对较为宽仁的贞观律!”此言一出,众皆哗然。“魏征,你妄言!”裴寂阴沉着脸,呵斥道,“武德律是我主持修订的,我最是清楚!根本称不上严酷,甚至比起秦汉律令,已经极为宽仁了。”“律令,本来就是用来约束世人的,犯了罪,就应该得到惩罚,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儿!”“若律令松弛,天下人便不会将法律当做一回事,到时候朝廷该如何治政?百姓又该何以约束?”他怼完魏征,转而又看向李世民。“陛下,武德律是老臣所修,太上皇称之为善。”裴寂恳切道,“这大唐好好的,为何要改呢?”“陛下若怜悯死刑罪犯,觉得他们无辜,完全可以特赦,或者对武德律中的重律稍作修改,完全没有必要大改哇”“律令乃国之根基,牵一而动全身,不可妄改妄动,请陛下三思啊”罢,他已是深深躬身。“臣附议。”“臣亦附议,裴老相国老持沉重,得对啊!”“臣”几个武德旧臣皆是出列,纷纷赞同裴寂的话语。他们却没看到,李世民目中,泛起了一丝冷意。徐风雷心中暗暗嗤笑。武德,武德。太上皇,太上皇!知不知道今夕是何年?现在龙椅上坐得是谁?你们这群老东西,早就应该爆金币了!还想抓着权利地位影响力不放呐?省省吧!“裴卿所言,亦有几分道理。”李世民虽然心有不悦,但也不好发作,转而再度看向魏征,道,“魏征,你还有什么要的吗?”魏征呵呵一笑。“裴阁老请转移话题,犯了罪的人,当然要受惩处,但量刑轻重,才是今日的议题。”他沉声道,“臣并非否定武德律,而是它现在已经不合适当下的大唐。”“十余年前,朝廷初立,天下还战乱频频,所谓乱世当用重典,刑罚重一点用于约束世人,臣认为是妥当的。”“可如今,天下已然大定,进入了贞观朝,治国当以宽以仁,如此方能聚拢人心。”“裴阁老,您就不要活在武德朝了,当今执政的,也不是太上皇嘛。”魏征虽面带笑容,却言辞犀利,听得裴寂直瞪眼。李世民听完这番话,眼眸中亦是起了几分笑意。要打仗冲锋,尉迟恭首屈一指。但要在朝堂上冲锋,还得是这个魏征!冲锋陷阵,开疆扩土的一把好!“臣附议!”房玄龄出言道,“武德律并非不好,只是不适用于当今!”“其刑罚过重,不合陛下中正治国的方略,故而,应该予以修改,删繁就简,量刑以轻。”他一发话,各个重臣皆是纷纷附议。“臣附议,臣附议!”尉迟恭亦是跟着凑热闹道,“武德朝的旧东西,咱贞观朝用来作甚?贞观朝,就该有贞观朝的一套东西,属于陛下的,彰显陛下风格的东西!”“某些老东西,就别嗷嗷叫着喊着了,那些腐朽的玩意儿,还是由你们抱着进坟墓里去吧!”“哈哈哈”他放肆的大笑起来,惹得李世民老脸一黑。“肆意胡言!”李二呵斥道,“殿中丞,再给尉迟恭记罪一次,加二十廷杖!”尉迟恭这才撇了撇嘴,耷拉下了脑袋。但他的话语,已然化为了锋利的快刀,扎进了一众武德旧臣的心,特别是裴寂的心“徐爱卿。”李世民看向徐风雷,道,“改律之事,朕亦想听听你的见解。”两人一路上虽然聊得差不多了,但该表态还是要表态,以示群臣。“回陛下,臣也支持改律。”徐风雷出列道,“臣还想补充两点。”“其一,大唐已然立国十年有余,但还是一个新生的国家,新国有新气象,亦有众多乱象。”“武德律,乃是以隋律为基础,诚如尉迟恭所,实在是旧东西跟不上新时代,以至于许多人钻律法的空子,滋生了许多暗地里的勾当。”“此类种种漏洞,陛下当观察天下,而后增补律令,将漏洞补上,使乱象规范。”“比如出入国境制度上,就有极大的漏洞,应该予以规范修整。”李世民微微颔首。这话,总结的不错。可徐风雷这番话出来,却是让几个重臣的脸色都起了微妙的变化。特别是长孙无忌、尉迟恭几个,心中皆是一惊,纷纷看向徐风雷。“其二。”徐风雷面不改色,道,“修改律法,最忌讳朝令夕改,以至于百姓都不知道该用那一,所以陛下安排大臣修律,应该选用慎重稳妥之人。”“律令制定,应当顾忌全局。一经推出,便如泰山压顶,短期内不可再行删改了。”李世民连连点头。“对,对。”他赞许道,“朕跟你的意思一样,一次落成,不能给百姓增添负担!”“故而——”李二的目前转向群臣。“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戴胄!”他吩咐道,“四位爱卿能力出众,又向来都是沉稳谨慎之人,朕命你四人修律!汝等当用心为之,删繁就简,为我大唐修出一本好律来!”“朕,等着你们给朕一本不一样的贞观律!”“臣等遵旨。”四位大臣心中一突,皆出列行礼道。“此外,还有一桩事儿,朕也是突然才想起来的。”李世民环顾四周,笑道,“是否很久没有进行官员的考核了?”这一问,问的诸大臣心中皆是一咯噔。咋,这是要搞kp绩效考核,末位淘汰制度哇?“回陛下,是这样。”魏征再度直言道,“自武德五年有过一次官员考核遴选以外,此后便再没有过一次考核。”“各地的官员才华如何,能力如何,人品如何,皆不知其数,他们在当地究竟是一个好官、良官、庸官还是坏官,朝廷亦不知,就这样稀里糊涂的维持着现状。”“如此吏治,实在算不上是清明。”李世民缓缓颔首。“昔日武德年间,太上皇便不注重此事,如今朕秉国持政,忙前忙后的,也疏忽耽搁了。”他轻叹道,“按照惯例,官员三年一选,优者进,劣者汰。”“没想到,我大唐已有这么多年未曾考核官员了,难以想象,天下间究竟有多少官员尸位素餐,有多少禽兽食禄。”“考核遴选,刻不容缓呐!”李二的目光,落在那一个个武德朝老臣的身上,逐渐变得坚定。“长孙无忌。”他点名道。“臣在。”长孙无忌出列。“即日起,召集全唐各地官员入长安,由你主持考核遴选一事。”李世民下令道,“务必要把蛀虫剔除出去,把好官给朕发掘出来!”这一刻,在场的所有人都知道,皇帝要开始整顿官场,踢人了!谁将第一批被裁撤?一时间,人心忐忑,特别是那些武德旧臣们,心脏开始抑制不住的加速。一股不安的情绪,开始弥漫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