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给徐风雷的赏赐——立庙宇,立丰碑,立画像?名望拉满?!

A+A-

    “臣妾可想不出来,还是陛下自己琢磨吧。”长孙无垢摇头笑道,“无非就是加官进爵嘛”李世民翻了个白眼。“加官进爵是没错,对于李靖这样还没封国公的武将而言,自是再好不过,可徐风雷他不一样啊!”他有些无奈的道,“论爵位,已然是国公之贵,再往上总不能封王吧?”“论封地,也已经是人臣中的顶格了,顶多给他翻个倍,享受三千户食邑,这也不算厚赏。”“论官职,他又是太子太师兼工部尚书,那是又有地位又有实权!”“啧真的,这子都活脱脱是一个弱化的朕了!”现在他看徐风雷,就像是当年父皇看他似的,那心情是一样一样的。封无可封啊!“那没办法,谁叫你派他去打仗的?”长孙无垢撇嘴道,“在任用他之前,你就得考虑好嘛”李世民一瞪眼。“当初不是你给朕推荐的他?”他的声音抬高了八度。长孙无垢闻言,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好像确实是哦”她看向李世民,连道,“好了,不就是个赏赐么!有什么难的。”“既然在官禄爵位上已经封无可封,那就从别的地方下,实际的东西不能再给,那就给虚名嘛!”李世民眼睛微微一亮。“给虚名?”他忙问道,“怎么个给法?你具体。”长孙无垢在李二的接连扯袖下,只得道:“这古代帝王不是有现成的模板么对于那些有大功的社稷之臣,可以立庙、立碑、立画像之类的。”“你可以效彷他们,也给听明立庙宇、立丰碑、立画像。”“如此,便能让他的功绩流芳百世,这还不算是厚赏吗?”李世民一惊。“立庙?不行不行,他的功劳还没有大到这般程度,怎么能为他单独立庙?”他回绝了一句,转而又思忖道,“不过,以他的功绩,将来要是逝世了,配享武庙倒是有资格的”“至于立碑这个倒是可以,朕可亲自为他刻写丰碑!”长孙无垢微微点头。“还有立画像,这个主意好,提醒朕了!”李二一拍脑袋,有些兴奋的道,“朕要把功臣们的模样都给画下来,专门建造一座阁楼,供奉他们的同时,也可让他们受到世人瞻仰!”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pp,换源pp!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nynpp“不光是徐风雷,还有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他们,都有资格进这座阁楼!都有资格流芳百世!”“哈哈好,甚好!朕得想想,最终有多少人能有这样的待遇”他着着,整个人都舞足蹈了起来,恨不得现在就动建造。展现功臣们的丰功伟绩,亦是从侧面表现出他这个皇帝的伟大嘛!“别想太远了。”长孙无垢为他斟满了茶水,道,“现在主要讨论的,还是听明的封赏问题。”“你的功臣集,还是先往后放放吧。”“噢,对对不能跑题了。”李世民被这么一提醒,情绪方才安定了下来,抚着胡须道,“观音婢你的思路是对的,朕既然不能再往上封赏他,作为补偿,便要给他名声名望!而且是别的大臣难以拥有的名声名望!既如此,那不如给他一个的震撼”想着想着,他的心中,已然有了计划呼啦啦!春风吹动着杨柳枝,一匹高头大马走在队伍的最前端,享受着和煦的暖阳。过往行人纷纷避让,皆驻足膜拜。他们知道,这是凯旋的队伍!从北疆突厥凯旋回来的王师!“昔我往矣,雨雪霏霏;今我来思,杨柳依依。”徐风雷坐在骏马之上,摇头晃脑的倒念着采薇,忍不住感慨道,“这时间过得可真快啊!还记得离开长安的那天,大雪纷飞,如今却是暖风暖阳,一片绿意!”“若是再回来晚一些,怕是都要入夏了。”身旁的李靖点了点头。“是啊,转眼便换了季。”他笑着应道,“不过,咱们这一仗打得已经算是很快了,从陛下动员开始,到如今班师凯旋,竟然只花了半年都不到的时间!”“而这半年,我军彻底灭亡了突厥,还活捉了颉利可汗!”“速度之快,战果之丰,真叫人叹为观止!”即便是李靖,回顾这场战争,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以至于此刻,他心中还有那么几分恍忽的劲儿——偌大一个突厥,就这么容易就打崩了?这么容易就灭亡了?都没怎么鏖战,也没怎么追击。就一路平推一路埋伏一路收获战利品,像样的大战都没打,更别决战了若用一个词来形容,他只能——这是“奇迹”!“全赖大总管和李靖总管谋划全局,步步料敌以先,我军以逸待劳,才能取得如此巨大战果!”李绩在旁拱称赞道,“末将为大总管贺,为李靖总管贺!”“这一回,陛下在长安收到咱们的捷报,还不知道会怎样重重赏赐呢!”“药师,你的国公爵算是有着落了。”他着着,已是笑了起来。以李靖的能力和功绩,其实早就应该封国公了,但一直就是差点意思,皇帝当初大肆分封功臣的时候,也完全没考虑到他。当然,他也不是从龙功臣,一直都保持着中立观望的态度。故而至始自终,他都只有一个永康县公的爵位,跟在场的诸位比起来,那简直是连个拇指都不如。“茂功还是不要提前为我预订了。”李靖摆道,“我只是个县公,此战虽胜,我却并没有出什么大力,亦没有打什么硬仗,哪来的脸面邀功请赏呢?”“国公虽好,我却自认还没有资格享受这般顶格的待遇。”“陛下能封我一个郡公,我便感激涕零了。”李绩微微一愣。这李靖未免也太谨慎微了一些。“药师这样的心态,就值得大家学习嘛。”徐风雷哈哈一笑,赞许了一声,而后道,“药师,你先前的食邑是多少户?”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