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李二低头认错,吐蕃使者提亲

A+A-

    李世民;“”“前者,前者行了吧?”他长叹一声,道,“朕是念及旧情!可好?”“你知道,你们都知道的!朕向来都是感情用事,侯君集对朕有大功,打天下的时候,他就冲在最前面;玄武门的时候,他亦是坚定跟随!”“朕昔日有言,卿等若不负朕,朕定不负卿!”徐风雷冷哼一声,不置可否。他当然知道,这是李二的老毛病了!上回就是动了恻隐之心,最终没有把侯君集给弄死,而这回又动了!诚然。对于一个臣子来,这样的君主很好。哪怕自己犯了错误,他都会帮着自己遮掩,帮着自己开罪——历朝历代,能这样念及旧情的君主,凤毛麟角。“朕直了吧!”李世民见徐风雷露出不悦之色,心中反倒松了一口气。不爽就明流露真实情绪了。最难受的就是那股子皮笑肉不笑,带着假面具客套的感觉,那能把人难受死!“要不是因为顾忌你,侯君集贪污的事儿,朕最多就斥责他一番,贬他去外地做官!”李二坦白道,“正是因为考虑到你的想法,朕才判了他死罪,每年还绞尽脑汁的想法子,让他的死刑缓上一缓,心翼翼的给他加点待遇,让他在狱中的日子也尽量过的舒心一点。”“朕,可不是无视你,不尊重你。相反,朕是太尊重你了!否则,朕今天还会主动登门来瞧你?”他顿了顿,有些气急败坏的道:“谁不知道你那告病是假的?谁不知道你是给朕摆脸色看?朕都知道!可朕还是来了!刚才自认态度差,这又折返回来给你子道歉!”“特娘的哄娘子都没哄你这么难!”听到这话,长孙无忌和房玄龄都是笑出了声。“是,是我可以作证,陛下还是极为尊重太师意见的。”“我也可以作证,太师您就不要生气了,陛下也过,就这么一次,下不为例!”两人纷纷出来帮腔,哪里还记得李世民在天牢时的‘霸气言论’?“哼”徐风雷双抱胸,反问道,“真的下不为例?”“上回跟我下不为例,我信了;这回又跟我下不为例。我还能再信吗?”“陛下自己金口一开不能更改,可在我这里,您却是食言了啊!”侯君集在他心里,本是必死!在李世民的斡旋下,能够让他终身坐牢,已然是妥协了。可现在,却又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儿。难道叫他一而再,再而三的妥协?直到眼睁睁看着侯君集光明正大的从天牢里走出来?那是他绝对不能接受的事情!“这回真的,真的真的下不为例了!”李世民举保证道,“朕再不会去看望他了!也不会再动什么乱七八糟的心思!”“一切都到此为止,就让他在牢里安度晚年吧!要是之后朕再食言,你你怎么样就怎么样,朕绝无二话!”李二此刻就差赌咒发誓了!徐风雷见他态度还算诚恳,神色也终于是缓和了下来。“事实上,我也不是非要跟陛下您过不去。”他道,“既然您也坦白,那我也坦然!”“您也别怪我话直白,我跟侯君集的梁子已经结下了!不死不休的那种!”“我想弄死他,他岂会不想弄死我?您的所作所为,是在给他希望,是在给我威胁!”“放他回家这一日,他的脑子里不知道盘算了多少将来对付我的法子!”“您,这我能开心的起来吗?”双方结下的梁子,那就是跷跷板。一方得势,必然会将另一方狠狠压制,压制到死!目前的态势,是徐风雷压制住了侯君集。可李世民却突然入场,抬了侯君集一把!这让徐风雷咋忍?忍不了好么!李世民眉头紧皱,神色颇有几分纠结。作为皇帝,他是真心不想看到自己麾下的两个功臣反目成仇,不死不休。毕竟,对于他而言,感情都是有的啊“唉!朕知道,朕知道的。”李二最终还是再三保证道,“以后再不会让你为难了这行李收起来吧,怪磕碜的”罢,他便给长孙无忌使了个眼色。“是嘛!太师您纵然是要回磨玉山,那也得风风光光的回去不是?”长孙无忌迅速上前,扯过了徐风雷的行李,笑吟吟的道,“这搞的跟个苦行僧似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您落难逃荒了呢”“咱都是有身份的人嘛,该有的规格都得有,您是不?”徐风雷撇了撇嘴,倒也不拦他,任由他夺过了包裹。“天下有山,遁。君子以远人,不恶而严。”他道,“我这是遵从易经中的天山遁卦,不与人争论,或遁于民间,或遁于山林,我自遁去便是。”“你见过遁走之人,还大张旗鼓的么?”长孙无忌尴尬一笑。“哪有人?没有人,没有人”他连道,“您也无需争论,您就是道理。”“来,坐,坐。我给你倒茶,大家以茶代酒,喝一杯,和和美美的,好不好?”罢,长孙无忌还真亲自弄来茶壶茶杯,给徐风雷、李世民和房玄龄都倒上了一杯。“来,举杯。”他笑道,“喝完这一杯,咱可就没有所谓的矛盾了哈一切纷扰皆消散。”三人皆是举杯。“陛下,我可以留下,不过我想得空的时候,回一趟磨玉山。”徐风雷举杯望着李世民,开口道,“毕竟,我的封地食邑在那里,还有一些故人我想回去看两眼。”李世民神色缓和。“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朕自恩准。”他应道,“不过,朕的条件是——以国公的排场回去,让那边人好好看看,羡慕羡慕!”“否则不知道的,还以为朕刻薄对待功臣呢!”徐风雷一笑。“一定,一定。”他仰头,将茶水一饮而尽。其余三人自然也是将茶水喝下,气氛总算是恢复了融洽。“时候不早了,朕先回宫去了。”李世民招呼道,“这几天的政事堂会议,不许你再缺席了!”“若再缺席,别今年的俸禄,未来十年的俸禄你都没有了!”这话看似是警告,但其实对徐风雷而言,并没有什么威胁。俸禄那几个子儿,他还真看不上。不过,为了给皇帝面子,他还是迅速拱道:“遵旨。”“陛下慢走,臣送您。”在他的相送下,李世民三人出了徐国公府,进了巷道之内。李世民:“#¥%##!!”他走在前面,嘴里滴滴咕咕骂骂咧咧的,身后两人都不知道他在个什么。直到走近了一听,才听了个明白。“特娘的,朕这是第一次这样低声下气!”李二骂骂咧咧的道,“要不是看在你功劳大的份上,哼哼!哼哼哼哼”他搁那儿自言自语,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却是偷笑不已。“你俩笑什么?”李世民神色不善,问道。房玄龄道:“咳,回陛下,微臣想到高兴的事情。”长孙无忌亦是绷住了神情,道:“臣也一样,想到了高兴的事情。”李世民:“?”“放你们的屁!你俩最近又没生孩子,哪来的高兴事情?”他笑骂道,“!是不是在笑话朕!”“坦白从宽,朕还不来追究你们的罪责,要是胡诌乱,朕好歹治你们的罪!”话虽如此,但李二此刻并没有生气。两个大臣,胆子自然也比较大。长孙无忌笑道:“好吧好吧臣是在想,陛下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臣也为陛下感到高兴。”李世民一怔。“什么选择?”他问道。“这个选择其实就是——侯君集重要,还是徐风雷重要?”长孙无忌应道,“答桉,自然是显而易见的——肯定是徐风雷重要啊!他是当朝太师,是您钦定的第一功臣!”“但就是这第一功臣,差点被您的错误行为给逼走,咱们都为您捏了一把汗啊!”李世民眉头微皱,有些沉默。“是啊。”房玄龄接话道,“就算是不论功劳大,就论对错,也是侯君集有错在先,太师对其压制,也是理所应当的!”“陛下若是执意要放侯君集出来,那不光是寒了太师的心,也是寒了天下人的心!毕竟朝廷有蛀虫,对天下人都有害处!”李世民撇了撇嘴。“好吧朕没想阿么多。”他摇头叹道,“细细想来,的确是朕意气用事了。”“若侯君集犯的是别的罪,还有议论的余地,这贪污腐败,是在挖大唐的根基!”“若对他开一面,必然会让朝野上下,酝出极为不良的风气!保不齐就有人自恃功高,也学侯君集!”“那样的坏,政治就坏了”长孙无忌和房玄龄闻言,皆是点了点头。“陛下所言甚是。”李世民摆了摆。“好了!”他道,“今天开了金口,便要遵守!”“从此,侯君集那边,朕不会再过问了!”“但是之前所的,提高待遇的事儿,还是要做——如此,朕也算是仁至义尽了。”“时候不早了,你们都回吧!朕自有禁卫护送回宫。”“是,臣告退。”两人相视一眼,皆是放松了心神,应声而退。暑气渐消,天气骤冷。不知不觉,贞观的第七个年头也接近了它的尾声。长安驿馆之内。“唐公,还请一定要将赞普的请求,告知天可汗陛下。”一个奇装异服的男子朝着唐俭长揖行礼,恳求道,“这很重要,真的。”唐俭抚了抚须,神色却是有些为难。“噶尔使者啊,我一定会帮忙奏请,但是皇帝陛下答应不答应,那我就不知道了。”他道,“毕竟,这些年来我大唐求娶公主的国家真的很多。”“就比如你隔壁的吐谷浑使者慕容林,他也上了奏,吐谷浑和大唐也算是有几分交情,又俯首称臣,可即便是这样陛下都还没有一定答应呢。”“你们吐蕃与我大唐素来都没有渊源,这第一次来,就求娶公主,这恐怕有点难。”面前这人,正是吐蕃使者——噶尔东赞。也就是吐蕃未来着名的大相——禄东赞!当然了,这会儿他还只是个毛头子,还没有吐蕃大相的身份,只是一个使者而已。“唉!这好吧。”禄东赞无奈道,“那不管怎么样,都请唐公美言几句,若能让我见天可汗陛下一面,那自然是再好不过!”“我相信,只要看到了我的诚意,看到了赞普的诚意,天可汗陛下一定会同意的!”唐俭拍了拍他的肩膀。“一定,一定。”罢,他已是转身离去。诚意?每个来大唐觐见朝拜的使者都一副很有诚意的模样。可背地里到底怎么样,谁又知道?就那吐谷浑使者,都跟大唐扯皮扯了好久了。一开始让他们国主慕容伏允来请罪,结果推辞了。而后退而求其次,让吐谷浑太子慕容尊王来长安请罪,结果人家顾左右而言他,想要求娶一个大唐公主!就这事儿,他都不知道该怎么跟陛下。若是答应了之后,又弄出点别的幺蛾子来,那陛下不得气死啊?指不定就得灭了丫的!到时候不定还得怪罪于他现在,八竿子打不着的吐蕃又来求亲了。求亲求亲,求你大爷的亲!没了大唐女人,活不下去了是吧?简直是有病!咱大唐的公主那都是金贵的,又不是批发的,一打一打的能往外送!唉!想想就头疼。反正啊,这个鸿胪寺卿,是真的不好当!“吐谷浑都能求亲,我吐蕃为何不行?”禄东赞身旁的使者桑巴扎不忿道,“那吐谷浑,和咱们吐蕃相比差远了!”“天可汗这是不了解咱们吐蕃的实力,是要知道咱们吐蕃的强大,必然会乐于嫁这个公主!”“嫁给咱们赞普,那也是大唐公主的幸事啊!”禄东赞神色一凛。“不要胡八道!闭嘴!”他呵斥道,“这里是大唐!不是你吐蕃的家!”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