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苏醒
世间令人忧心的事情远不止一种。
突如其来的一个消息,引得朝堂纷争不断。
北狄人内乱。
自入秋以来,秋高马肥,干草充足,北狄人经常选择这个时候南下侵扰。中原物资丰富,他们常要掠夺一番,以储备过冬。
可今年冬天,苍古国的北疆不再人烟稀少,朝廷派了一批强壮士兵举家搬迁,扎根北疆。对抗狄人范围的骚扰,不是难事。
屡次动作袭击被阻,狄人内部产生纷争。莫非南面的国家突然变得强大了?主战派一致要求大举出兵南下,不能给苍古国缓冲的时机。而令一方主和派,则认为大寒之际不宜出兵。两方争执不休,竟自己了起来。
“依诸位之见,我朝该当如何?”姬灵运问朝臣。
狄人生性凶猛,若大举南下,他们毫无悬念要吃败仗。但此刻狄人被四分五裂,若是借此机会北上反击,却能稍有胜算。
“臣以为不可趁机偷袭。”公孙青云站出来道:“狄人内乱之初虽是由我朝引起,但根究是王位争夺,新王不足以服众。要是有外族势力介入,指不定立马又会联合一心。”
姬灵运道:“丞相的意思是按兵不动,静观其变?”
“正是。他们越乱,于我们越是有利。”
没错,狄人无暇南顾,他们才能有时间恢复国力。
姬灵运笑道:“那便想想如何给他们添乱!”
当然添乱也不是明面上舔,要是太明显被看出来就不好了。
除了加强边疆防守之外,姬灵运和公孙青云私下研究狄人内部的几股势力,他们要做的就是平衡,弱的部落可不能轻易被灭。若是可以,暗中协助也并无不可。
他们得加快脚步,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对内抓住机会增强国力,才是御敌的关键。
于是朝廷内内外外又开始忙碌。
料峭春寒,冰霜解冻之时,春耕的锄头就已挥下。
立春之日,姬灵运亲率三公九卿、王侯重臣在邺京东郊天坛迎春,祈求天赐丰收。
赏赐群臣人手一个只铁锅,又布德令以施惠兆民。全国上上下下,一派欣欣向荣之景。
瑞雪兆丰年。
转眼,春风和煦,万物复苏。
姬灵运的身体也日渐好起来。算算日子,梨大人也快醒了。
他时不时会出宫,到田间与百姓一同耕作,是为“天子亲耕,后妃亲蚕”的百年历法。
衣与食,邦国之根本。后宫暂无妃嫔,姬灵运便令王族女眷一同参与亲蚕祭服的典礼。
邺京的百姓常常在耕作和采桑时见到天子,凛凛威风,神采不凡。
相由心生,他的神采,并非只是样貌的俊美。他的眼里仿佛有十里春风,令人不由注目。
果然如传闻中所言,陛下不死之身,受命于天,是令苍古国繁荣昌盛的神。
他爱惜百姓,怜悯众生。就连看一颗树的眼神,也是饱含着柔情。
那是一次回宫的路上,姬灵运偶遇一片梨树,密密麻麻的花骨朵含苞待放,他微微一笑,不由驻步。
这一幕,恰巧被人们看见,流言就这样被传开了。这样的流言,姬灵运也只能置之一笑。
日子一天天过去,阳春三月,梨终于从冬眠中回醒过来。
他已经为她准备好了稍微可口的饭菜,城郊迎神接财的大戏也等着她去凑热闹,还有全城百姓翘首以待的女儿节她一定会喜欢。
可没想到,完全没想到。
隔了这么久,她一醒来突然性情大变。第一句话,不是饿了困了,或者好久不见,竟然是“圣王在上,民不冻饥饿。”
那时姬灵运正在批阅奏章,诺大肃静的亲政宫,只有他蘸写笔墨的声音。骤然响起的梨的话,把他吓了一跳。
落下的笔豪顿时偏失了方向。
这清脆的声音,不是她又还会是谁?
“圣王在上,民不冻饥”是他现在手上正看的一篇奏章。
由她这么一字一字地出来,还真……有些别扭。
她的嗓音果然不适合严肃正经的场景,不过姬灵运还是较有兴趣地听着,也不断。
她便继续念下去,有板有眼的,一字不落。
过了好久,她才长长舒了一口气,
“终于念完啦!”声音又变得懒洋洋的。
姬灵运有些好笑地问,“梨大人你这是做什么?”
他可不记得她有这等心思爱好。
“当然是替你念奏章咯!”
“哦?”太阳西边出来了。
“不必惊讶,你对我好,我啊也不能白吃白拿你的。”可惜她法力被封,不然哪需要如此折腾。
“以后呢,你也就可以不必那么费眼了,只要有空闲的时候,我都会给你念。”
这可是她花了一整个冬天想出来的好办法。
既可以帮他,自己也不会无聊。
“喂,姬灵运,你怎么不话了?这难道不两全其美吗?”
“是是是。”姬灵运满口答应。以他对她的了解,怕又是一时兴起,坚持不了几天就觉得无趣不干了。
他转开话题,要带她出宫走走,毕竟闷了一个冬天,见见外面春意盎然的景色,心里能舒畅许多。
梨却不用,四季年年有,也不差这一时半会儿。
“刚才念那奏章,我有好些字都不认识,随便认了半边,你可有听出来?”
姬灵运怎会不知,别扭得令他冷俊不禁。只是许久没听见她话了,再别扭,也不愿断。
这个要守他一辈子的梨大人,一醒来就给他这么大的“见面礼”,他当然要好好听着。
“姬灵运,你找本辞书给我看吧。你们公文上的用字和平常话的用字不一样,我得花些时间学学。”
辞书,讲解字义,也称字典。
她真能看得进去吗?姬灵运甚是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