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北海

A+A-

    第43章北海



    现代人的审美,尤家姐妹这种带着混血的相貌,颜值上是有加分的。



    放在大周,这种样貌属于猎奇,有加分项,但是不多。



    黛玉属于气质与容貌并重,空谷幽兰,娴静淡雅,宝钗端庄大气,明艳动人。时下的审美,能与这俩叫板的,也只有神妃仙子王熙凤和警幻师妹秦可卿。原著里神秘学的成分很多,贾琏倒是没有太多的敬畏之心,我都混古代了,还装什么正人君子。



    四月的京城温度正好,厚袄子换了春衫,二姐三姐的身段优势,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混血就是这点好,混的好如同姐妹了,身上没味道,毛发也不多,肌肤还白。



    两人左右陪着贾琏吃酒,尤二姐羞答答的含羞带怯的伺候夹菜,没怎么敬酒,三姐则干脆的多了,频频举杯。



    酒不醉人人自醉,贾琏鼻尖香风珍珍,熏的晕乎乎的,明明没喝多少,却有点醉了。



    眼神散开的时候,看见的全是白嫩的胳膊,还有长颈,不知道这姐妹俩会不会扭脖子舞



    胡思乱想之际,贾琏往后靠,身边的二姐这会不慢,伸扶着:“二爷这是喝多了么歇一会吧。”



    贾琏闭上眼睛,品味着身边流动的香气,不知是脂粉,还是体香,总之不想动。



    尤老娘拿来被褥让贾琏靠着休息,三姐收拾炕上的桌子,迷迷糊糊的贾琏,最近积累的疲倦袭来,眼前渐渐的黑了。



    这吃酒的地方是二姐的闺房,看着睡着的贾琏,心翼翼的下来,套上绣鞋道:“我们去隔壁,让二爷好好歇一会。”



    三姐看她一眼,心道:装傻还是真傻



    尤老娘倒是毫不掩饰目的,拉着二姐到边上低声道:“是不是傻了多好的会”



    尤二姐顿时红了脸,这事情怎么好明呢这老娘也太着急了,青天白日的,怎么也要先有个法才好。



    很明显,带着点胡人血统的尤老娘,不是很介意中原的礼法,否则也不会在闺房里摆酒了。



    这种操作,在大户人家那里,根本没法想象的出格。



    但是怎么的呢一个寡妇,带着俩如似玉的女儿,着急找一个靠山,也是能理解的。



    毕竟这个社会,是要吃人的。不想被人吃,就得有人护着。



    “干脆点,要不换我来。”三姐过来低声刺激一句,二姐低头,下巴快顶着胸口蚂蚁叫:“知道了!”



    尤老娘拉着三姐去处,剩下二姐一个人时,反倒没那么多顾忌了。



    坐在贾琏身边,听着他的呼吸声,看着那张俏脸,姐儿爱俏。尤其是十六七的年龄,正是看脸的时节,加之贾琏出大方,二姐很稀罕。



    贾琏身上的光环太多,不自觉的,二姐看的痴了。



    突然贾琏动了一下,二姐惊的跳起来,贾琏睁眼一看,身边只有二姐一个,便问:“睡了多久了”



    “不知道,也许半个时辰了。”



    “有茶水么”贾琏口渴的厉害,二姐赶紧端来准备好的茶水,贾琏一口喝了,冒火的嗓子舒服多了,整个人渐渐的变得很舒服。



    这种状态怎么呢适度的午睡,还是深度睡眠醒来后,整个人非常的精神。



    看看时候还早,贾琏起身梳洗,二姐出来打水伺候时,尤老娘过来,抬点她额头:“没用的东西!”



    尤老娘在外面没听到动静,方才急得恨不得自己进去把两人叠一块。



    二姐没辩解,心里只是想着,不要被看轻才好。



    贾琏梳洗完毕,起身告辞,最近工人的艺日渐熟练,城外的路修的差不多了,要去看看。至于姐妹俩,不急于一时,跑不掉的。



    尤老娘送到门口,连声:“再来啊!”



    待贾琏远去,关门回来的尤老娘抱怨:“错过这次,下回不知道何时。”



    二姐低声道:“三姐也快过生了。”



    尤三姐冷笑道;“你是你,我是我,要不你招个上门女婿”



    城外的水泥路修好的路段,贾琏过去看看,觉得质量只能算一般,甚至连基础标号的水泥都达不到,但是在这时代,就是开挂。



    一条笔直的道路通往技校,树林之间的红墙黑瓦,学生们背着书包放学出校门,路过时无不站住鞠躬,看着心里就舒服。这才是未来啊!



    各种阻碍之下,贾琏搞的技校,只能招一些工匠子弟,以及农庄子弟。缺点是他们的起点低,优点的是整体忠诚度高。



    这些人将来能成才,都是贾琏搞事业的班底。



    课程上,暂时只有数学和语文,至少学三年,掌握几千个常用字,懂算数了,才能教别的。暂时就是当合格的工人培养,慢慢来吧。



    一个人有文化和没文化,学东西的速度快慢很明显的。比如操作器,不识字的人,给他明书都看不到,更别看图纸。



    学生们走在水泥路上时,脚步都放轻了许多,似乎怕踩坏了。



    看着他们轻盈的远去,贾琏笑了。



    毕道行作为先生之一,出现在贾琏的面前,一脸哀怨道:“我没事,为何非要让我等几日,还要搞出安全计划”



    贾琏没跟他辩解的意思,直接打击:“我怕给你收尸啊!回头你媳妇上带着儿子无依无靠,你于心何忍”



    “试验哪有不危险的你看我上烫的疤!”



    “既然知道危险,就该做好防护。总之,按照我的来。”



    时候不早,贾琏回家,进城门的时候,看着车轮在青石上压出来的凹槽,过了城门,回看巍峨的城墙时,想起了一些关于城墙的争议。



    总有人当时的实际情况,找一些所谓的另类观点出来,证明自己的特立独行。



    回家的路上,远远的看见鸿胪寺的人,陪着安南使者黎锦荣一道走东边回来。



    贾琏让人去问一句,没一会来了个鸿胪寺的吏,问安后,贾琏问他:“此辈近况如何”



    吏歪歪嘴:“气的很,去东市买古董字画,被人骗了还不自知。估计口袋里的盘缠,也不剩多少了。”



    贾琏自然不能气,赏了一块银元,打发吏走了。看这意思,黎锦荣还没见着皇帝。



    这就对了嘛,陛下日理万,哪有时间见他,拖着。



    



    回到家里,贾琏故意先去了桂香处,看看新生的闺女,再去平儿处,看看另一个闺女,这俩是老三老四。



    桂香也好,平儿也罢,见了贾琏自然是开心不已,生了闺女,心里其实惴惴不安,这个时代,女儿跟儿子的分量没法比。好在贾琏表现的不错,都挺喜欢的。



    王熙凤知道贾琏回家后,先去了别处,心里不舒服,脸上却没露出来。



    甚至还陪着笑脸话:“薛姨妈送了不少南边来的好货,我寻思在家里请她和宝钗吃酒。”



    贾琏也没在意,点点头:“你看着办,总归是亲戚,不能一点情面不讲。”



    完了贾琏也没继续搭话,抱着巧姐出门溜达去了。



    王熙凤在后面喊:“早点回来,快吃晚饭了。”



    贾琏没言声,继续走他的。王熙凤嘀咕:“偏心眼,从不抱儿子。”



    巧姐非要下来自己走,贾琏放她下来,牵着一只,让巧姐在路上跌跌撞撞的飞奔。



    贾琏不担心,边上的丫鬟婆子急的不行,想劝又不敢,生怕她摔着了。



    回头王熙凤知道巧姐摔着了,她可没贾琏这么好的脾气,也不知道为什么,生了少爷后,二奶奶脾气坏了不少。



    东跨院的大老爷,二奶奶话都不太客气。



    请您收藏69书吧(六//九//书//吧)



    陪着巧姐走一段,看看天色黯淡,贾琏准备回转,贾赦从拱门后闪出来,看见贾琏,贾赦便大步上前,眼睛里没孙女,径直对贾琏话:“你最好你媳妇,不让我抱孙子,我上没轻没重的。”



    语气有点冲,巧姐有点害怕,脸趴在贾琏的肩膀上。



    贾琏很不高兴:“父亲话轻点,吓着巧姐了。”



    贾赦道:“跟迎春一样的赔钱货,只有你当做宝贝。”



    贾琏微微皱眉,冷眼对视,贾赦自知错了话,悻悻的讪笑:“迎春也不了,该讲人家了。正好,有人看上了迎春,还是个翰林。”



    贾琏淡淡道:“父亲管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迎春的事情,不用父亲操心。”



    贾赦的脸掉地上,捡不起来,顿时要发怒,贾琏恶狠狠的瞪他,威胁之意很明显。



    贾赦缩了缩脖子,他就是个色厉内荏的货色。他也知道贾琏是个狠角色,真给他逼急了,鬼知道会出什么狠招。别的不,断了销就受不了。



    “昨日我在东城看见一个宝贝,需五百两银子。”贾赦的燕国地图真不长。



    贾琏知道他没好屁,不过怎么呢,只要不给自己捣乱,养着他就是了。



    “朝廷已经不让用银子交易了,你要银子作甚”贾琏语气缓和,吊他一下。



    贾赦急了:“赶紧给钱,我等着用。”



    贾琏故意为难他:“身上没带,明天再。”



    贾赦眼珠子一转,又道:“老二外放了,你何时搬回荣禧堂”



    这厮当初没跟老太太闹,搬去了东跨院,如今撺掇贾琏去闹,真不是东西。



    “我现在住的挺好,不想搬,你想搬自己去跟老太太。”贾琏直接封死他的所有话题。



    “你当我不敢么”贾赦丢下一句狠话,悻悻的转身而去,临走还一句:“明日记得我的银子。”



    贾琏无奈的摇摇头,转身回去,巧姐稚嫩的声音道:“祖父凶!”



    贾琏笑了笑,也没教孩子对贾赦不礼貌的话,柔声安抚:“别怕,没事,有爹在呢。”



    想轻松的人,往往不得轻松,贾琏就是个劳碌命。



    这不,次日刚在衙门里坐下来,门口内侍进来:“贾大人,陛下传召!”



    刚坐下的贾琏只好起身,跟着内侍进宫,路上问了问,到底何事



    内侍低声道:“开春以来,一个半月没下雨水了,长安的李总督上奏,请求朝廷免除陕甘税赋,并放粮赈济。辽东那边,也有消息具体不知。”



    贾琏熟练的递过去银票,内侍袖子一拢,熟练的接过去。



    至宫里,直接去了内阁会议上,这边已经在争吵了,只听到潘季驯在大声道:“户部没钱,就停工程的银子,这是哪家的道理今年雨水少,正好是修缮河道的好时候,不能等雨水多了,才知道修河,未雨绸缪的道理,还要本官来叫宁相么”



    “本官不是不修河,只是暂缓。黄河哪年不修停一年又何妨”



    “宁尚书此言大谬,若黄河决口,算谁的责任”



    “此事难,黄河年年修,海量的银子投进去,谁知道有多少银子用到了实处”



    听到两人争执的激烈,贾琏站在门口犹豫了一下,是现在进去,还是等他们吵完



    正犹豫呢,肩膀被拍了一下,回头一看是皇帝,赶紧见礼。承辉帝摆摆,低声道:“出去走走。”



    出来后,君臣二人缓步慢行,承辉帝淡淡道:“都听到了”



    贾琏答:“听到了。”



    承辉帝又道:“岳齐上了一份奏折,西山大营装备齐整了,想要拉到山海关去转转,震慑辽东。你觉得如何”



    贾琏稍稍思索后,低声道:“关外地域辽阔,区区一镇之兵,谈何震慑微臣以为,此事当缓。”



    承辉帝叹息一声:“岳齐是个将才!王子腾倒是个帅才。”



    一句话,把皇帝内心的矛盾,的清清楚楚。



    贾琏赶紧撇清自己:“微臣是个文官!”



    “年纪,忧谗畏讥,大可不必。”承辉帝看似大度的摆摆,实则内心,还是在想,传统勋贵将门的底蕴,还是深厚啊。岳齐这种野路子出身的将令,差了一些火候。做事情,总是看不够长远。



    贾琏没话,承辉帝继续道:“朕当初随大军东征,大战罗刹国与辽东冰雪之地,当年虽然打赢了,但是却没法乘胜追击。地盘太大了,几万人马撒进去,根本翻不起浪来。只能据守几个河边的要点。当初太上皇秉承太祖遗训,漠北不毛之地,矣华夏故土,停战可以,合约不能签。”



    “太祖圣训,后人当谨记。”贾琏不知道皇帝的真实意图,所以非常谨慎。



    承辉帝透了点底:“探子来报,李逆窃据北海,朕考虑,赦免李逆!你以为如何”



    这个北海,贾琏知道时苏武牧羊的北海,也就是贝加尔湖。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