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猜书堂

A+A-

    塔的第一层,是本朝大家的作品。

    李昭随在圆形的书架上拿了几本,看一看。

    陈夫子及其他夫子都笑而不语,仿佛要有啥约定的事情。

    李昭笑道:“夫子,莫不是本朝的大家为第一层?”

    陈夫子笑:“公子,咱洛阳书院最初修塔的时候有个约定,”

    乖乖眨了眨眼。

    李昭微笑道:“夫子请讲。”

    陈夫子道:“每登三层楼猜下一层是哪一类的书。”

    乖乖呆了一下。

    那大钳子的家伙就悄悄对自家二姐道:“这不坑爹吗?!”

    李昭笑道:“哦?在下学疏才浅,怕是猜不到。”

    陈夫子笑道:“试试何妨?”

    李昭微笑。

    看了一眼陈夫子和诸位夫子,缓缓朗言道:“西汉刘歆的七略,提出古书的分类,他的方法便是七分法。所谓“七略”,即将古书分为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东汉班固作汉书艺文志,则采用六分法,无“辑略”一门,其余大体跟刘歆一致。”

    当然,这是面上的话,大家都懂,陈夫子抚摸了一下胡须,微笑不语,静待下文。

    ()(e)  李昭摇一摇乖乖的,又道:“

    古书最流行的分类方法是“四部”分类法。起源于三国时代。

    经部以儒家的“十三经”为主干,“十三经”就是:易、书、诗、仪礼、周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解释经书的著作,都在经部。

    史部包括各种历史书。种类繁多。

    子部是思想上自成一家之言的著作。如儒家、兵家(军事)、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谱录(有关器物、荼、酒、花鸟虫鱼方面的著作)、杂家(包括名、墨等家)、类书、家、释家(佛经以外的关于佛教的书)、道家的各种著述。

    集部是诗文集。如楚辞集、别集、总集、诗文评。”

    停了一停,李昭微笑道:“我却以为猜一猜倒是跳不出这三种大框架。”

    那大钳子的家伙听得已云里雾里!

    乖乖听得有味,眨巴眨巴眼睛,还想听!

    陈夫子笑道:“哦?还只一半?!”

    其它夫子愕然?!

    李昭微笑:“夫子高见!确有其它的话倒暂时不便。”

    ()(e)  乖乖就问:“佛家呢?”

    就在这时,那大钳子的家伙嘀咕一声:“二姐,那白领的夫子咱总觉得有点儿不对劲!”

    乖乖便闭了嘴,一眼望去。

    一个神气内敛的青衣白领,站在夫子堆里,倒也不打眼。

    乖乖一眼,道:“戴了面具的。”

    那大钳子的家伙就冲动起来,道:“可惜我们都没了法力,要不提醒李昭?!”

    乖乖看了那西径关老大,已被一群夫子围在当中,问七问八,偶尔有苦笑不得的脸色。

    叹了一口气,道:“李昭哥哥却不知这些夫子最是喜欢钻牛角尖,这下好了,洛阳书院讲学问,你以为你是赵先生啊?!”

    蟹弟愕然,姐也有埋怨李昭的时候?

    忽然想起来自己种种闯祸恶搞,竟然吓得不敢再话。

    乖乖忽然觉得兜里没了声音,一想,一笑:“你这厚脸皮也有害臊的时候?!”

    那大钳子的家伙惨惨地嘀咕一句:“二姐。”

    脑袋一转,脑瓜子里那根筋跳起来,就想:“是啊,佛家呢?放在哪个位置?!”

    他却不知,多年以后,这个问题会救自己一命,也救许多人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