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兵家至圣 (上)
而此刻的柴桑同样成为了汉庭水军的指挥所,就连刘赟、庞统等也常住在了这里。随着汉庭水军拿下了夏口城后,便在江夏郡的水域里与江东水军是战了一个多月。虽然这场水战看似汉庭水军占了上风,但江东水军依靠地形的熟悉,以及船身的灵活性,硬是将汉庭水军拖在了水域里,让汉庭水军无法攻打江夏城,使得鲁肃和陆逊等人是大为恼火。
当刘赟在得知了此事后,同样是一筹莫展,毕竟术业有专攻,他对水战可是一窍不通,因此不好对水军下达什么命令来。眼看着就快要了入冬了,而江夏城依然没有拿下,这也不得不让刘赟有些着急了起来。
现在交州和夷陵郡的人马已经整装待发,就等着他的一声令下了。可是江夏城没有攻下让刘赟多少有点不甘心,而这时候的庞统也看出了刘赟的心思来,不由得就劝道:“主公,江夏城就在那里,咱们的水军随时都能攻取,又何必在乎一时的得失,放眼下才是最重要的,可不能因失大啊。”
听了庞统的劝,刘赟苦笑了一声,道:“本王何尝不知道利弊得失,只是那江夏城如同骨鲠在喉般让某有些难受罢了。不过现在已快要进入冬季,并不是很好的作战时,交州那里有奉孝和元直坐镇,我倒是不怎么担心,唯有法孝直那里让我有些不放心。毕竟他要面对的是曹刘两家的联军,而且法孝直初出茅庐又岂会是刘备、曹操这两个老狐狸的对,就更不用那诸葛亮、荀彧、荀攸、程昱等人了。”
听刘赟这么一,庞统也不由得替法正有些担心了起来。法正毕竟没有经历过什么大战,在经验上远不是诸葛亮、荀彧叔侄的对,而刘备、曹操更是枭雄一般的人物,让他来应付两家的联确实有些为难他了。
当庞统主动请缨要去夷陵郡助法正一臂之力时,刘赟点零头,道:“士元愿去夷陵郡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了,那刘备、诸葛亮一直对西川是虎视眈眈,这次决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对了士元,你刚新婚不久,真舍得放下你那位娇妻来吗?”
原来庞统已经与糜竺的妹糜贞结为了夫妻,而且还是刘赟亲自给他们当的证婚人。现在听到刘赟的调侃,庞统不由得是翻了翻白眼道:“舍不得又怎样,难道主公体恤臣的不舍,愿让臣将贞儿带在身边吗?”
“滚蛋吧,军营中岂能带着家眷,你要真敢这么做本王定当军法从事,等过了新年再去夷陵郡吧,这也算是本王对你的补偿。”
将庞统打发下去后,刘赟又来到了沙盘前,当他盯着江夏城仔细地研究了一番后,便自语地道:“好一座江夏城,本想看在孙文台的面上放你们孙家一马,没曾想这孙仲谋还未放下他的野心,他这是要与本王死扛到底啊。既然你贼心不死,那就休怪本王冷酷无情了。”
就在刘赟打算先干掉江东军的所有战船时,忽有侍卫来报乔榛求见。当刘赟听到这个名字时,想了好半才记起了这乔榛就是那乔国老来,同时这乔国老也就是江东二乔的父亲。
不过这乔家不是一直都待在建邺城里吗?怎么跑来柴桑还要求见于他,难道他们乔家被谁给欺负了,所以才跑来这里让本王替他们做主吗?
就在刘赟带着一脸的疑惑之时,乔国老已被带到了他的面前。当乔国老向刘赟施礼后,这才道明了来意。原来他的那两个宝贝女儿在失去了丈夫后,就一直是郁郁寡欢,眼看女儿们一比一憔悴,乔国老心里也很不好受。前几日大乔突然想去八里湖的岛上住几日,已解心中的苦闷,所以乔国老才不得不赶到了柴桑请求刘赟的恩准。
这八里湖位于长江与鄱阳湖的交界处,属柴桑县的管辖范围之内。八里湖上有一岛,名曰“凤缓”。春原是孙家饶避暑之地,岛上不仅风光秀丽,而且还气候宜人。
不过自从刘赟收复了江东之后,这里也成了汉军的地盘。刘赟倒是听过这八里湖及那座岛,但他还从未上去观光过。此刻听到乔国老提起这八里湖后,刘赟也并未太在意,挥了挥便准了乔国老的请求。
又过了几日乔国老带着家眷们就上了凤缓,当晚就有阁的人来向刘赟禀报;大乔来凤缓的目地不纯,其实她是受了孙家所托,来凤缓取一样东西的,至于是什么东西他们还在打探之郑
听到阁的人禀报后,刘赟顿时就来了精神。孙家可是江东大户,要是那岛上真藏了什么东西也肯定不会是凡品,否则孙家也不会冒险让大乔来取此物了。
刘赟在心里有了算计后,立刻召来史阿,让他亲自去一趟八里湖凤缓,看看那里究竟藏了什么宝贝。两日后的深夜,史阿就出现在了刘赟的大帐里,并向刘赟缓缓道:“主公,属下已查到那乔莹想要找什么东西了,只是没想到孙氏一族竟是孙武子的后人,而他们所藏的也正是孙武子遗留下来的兵法十三篇。”
听到史阿的禀报后,刘赟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了过来。孙武子又叫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人,中国春秋时期着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或孙子(孙武子),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之至圣“。孙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着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他曾率领吴**队大败楚**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
孙武五十多岁的时候,至交好友伍子胥被杀,孙武不再为吴国的对外战争谋划出力,转而隐居乡间,修订其兵法着作。伍子胥被杀后不久,孙武可能也因忧国忧民和郁郁不得志而谢世了,他的卒年当在公元前40年(卫庄公元年)左右。从退隐到寿终,孙武一直没有离开过吴国,死后则葬于吴都郊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