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消息传开

A+A-

    “朕知道,你们都是热血男儿,渴望上战场杀敌,建功立业。”



    “但一支军队,不可能都在前线。”杨束声音铿锵有力。



    “桐郡至关重要,影响整个战局,需有人留守。”



    “任务很重,仅靠原守兵,朕不放心。”



    “秦国的将士,个个悍勇,以一当十,你们在,这城才是安稳的。”



    “朕将满城百姓的性命和弟兄们的后背,交托给名册之外的人,望诸君不负朕望,扛起这个重担。”



    “你们的辛劳,朕都看得见。”



    “一片丹心,秦国定不辜负!”



    “坚守桐郡,誓死不退!”卫兵们高声吼。



    “坚守桐郡,誓死不退!!!”



    “念名册!”杨束看向主簿。



    秦王卫击响战鼓,喊声慢慢弱下来,只能听见咚咚咚振动心脏的鼓声。



    主簿翻开名册,鼓声一停,他扯着嗓子念人名。



    “胡桃!”



    “庄子游!”



    “江元亮!”



    “”



    现场没有杂声,众人的注意力都在主簿喊出来的名字上。



    云层变化着形状,随着最后一个名字念完,主簿向杨束行礼,往后退了一步。



    “都听清了?”杨束看过去,扬声问。



    “听清了!”底下齐声回。



    “朕给你们一刻钟,收拾好东西,在东城集合。”



    “是!”



    守兵们抱拳行礼,快速跑离。



    杨束解下佩剑,递给吕兴志,“守兵少了,城中或许不如之前安稳,朕允你先斩后奏。”



    “臣活一日,桐郡便一定是秦土!”吕兴志面色坚定。



    杨束拍拍他的肩,领着秦王卫下了高台。



    一刻钟后,三千守兵在杨束的带领下,出了城。



    



    “将军。”



    暗探策马跑向卫肆,“清河郡主调粮,赤远军更是一日近百里,有攻秦之意!”



    卫肆神情凝重,“萧国这是要掺和秦国与齐国的恩怨?”



    看了看桐郡的方向,卫肆捏紧缰绳,面上有怒色,“着实可恶!”



    压下怒气,卫肆往左扯缰绳,去禀报杨束。



    五分钟后,大军停下了脚步。



    一刻钟,卫肆领着近半人脱离大军,朝来的方向快速前行。



    各国探子们瞧见这情况,立马缩回脑袋,用不同的通信方式,将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回去。



    



    会宁,江山川眉头紧锁,在案桌前踱步。



    “大人,萧国调兵的消息应真切。”亲随声道。



    江山川看了看他,微抿嘴角,“真真假假的,我们被皇上戏耍的还少了?萧漪不打到会宁,这事吧,我就觉得他们在合伙演戏。”



    江山川在椅子上坐下,悠悠然抿了一口茶,“等我着急上火了,紧迫的局势,立马就平了。”



    亲随挤出笑,“大人,这次绝对是真的。”



    江山川瞟他。



    “清河郡主调兵,不是跟皇上闹掰了,给秦国难堪,而是冢齐插进萧国。”



    亲随近了一步,“他拿捏住了清河郡主的软肋,清河郡主没法,只能跟咱们为敌。”



    “冢齐?”江山川眸子微凝,坐正了。



    “哪来的消息?”



    “萧国内部都知道,不是秘密。”



    “前阵子萧任南遭人伏击,就是冢齐干的。”亲随道。



    



    江山川双合拢,面色严峻,“皇上攻齐国,冢齐不可能毫无动静,我想到他会行动,但没想到萧漪会妥协。”



    “这跟她的性情,实在不像。”



    “是人都有软肋,冢齐只看结果,不论过程,段极脏,清河郡主虽强悍,但也只是个人,还是个母亲。”亲随叹了叹。



    江山川气息长了,缓缓开口:“形势不利啊。”



    “国库空虚,各地粮仓也都紧张,供应不起多方战事。”



    “一旦他们像野狗一样围上来,秦国的经济,势必崩盘。”



    “百姓好不容易得到的温饱,又将”江山川眸色沉沉。



    “事情可传进帝王宫?”



    “若九总管没拦截,皇后娘娘应是知道了。”亲随道。



    “这冢齐!”



    “真是可恨!”江山川揉眉心。



    “大人,可要备车?”



    “你能变出粮,还是我能变出粮?”江山川挥挥,示意亲随出去,让自己静静。



    从推翻燕国,就没彻底休养生息过,国力虽强盛,但物资是真的不够。



    尤其领土还在不断扩大。



    那点子东西还得往外分。



    江山川光想想打起来要耗费的钱粮,头就疼了。



    实在不行,他告老吧。



    这铜板,他是真掰不开了!



    “大人,吏部侍郎、大理寺少卿来了。”亲随敲了敲门,朝里道。



    “我死了!”



    江山川没好气的吼。



    一有点情况就烦他,谢太师最近不是没病!



    忠国公更是能抗鼎!



    他们还嫌他头上的白发不够多呢!



    茶楼包间,官员们唉声叹气,都是愁容。



    皇上待萧国还不宽厚?这清河郡主抽什么疯呢!



    早不发兵,晚不发兵,偏偏等大军入齐国了,她点火烧人眉毛!



    白眼狼啊!



    “这攻齐,怕是要缓缓了。”吏部郎中开口道。



    “话都放了出去,此时收兵,皇上还有何威严?”礼部员外郎面容严肃。



    “攻齐已是勉强,秦国的财政、粮仓,实在应付不了萧国啊。”礼部郎中愁道。



    “我们在这着急没用,消息肯定传到了皇上那,且看他是收兵,还是打到底。”吏部郎中沉声吐字。



    “问题是没粮啊。”礼部郎中一张脸皱成了苦瓜。



    “加赋税?”礼部员外郎眸光闪动。



    吏部郎中当即反对,“百姓能拿的都拿出来了,如今处在冬季,无法耕种,强收赋税,跟逼他们上吊有何区别?”



    “也不符合皇上皇后娘娘制定的国策。”



    “民心动荡,得不偿失啊。”



    “帝王宫有消息传出?”礼部郎中问道。



    吏部郎中摇头,“要有消息,侍郎们不会频频去江尚书的府邸。”



    “喝茶吧。”



    连着晴了几日的会宁,笼罩了一层黑云。



    百官没有一个心里不沉重的。



    这风波就止不了啊。



    一群人,是全针对秦国。



    生怕他们喘上气。



    但凡给两年时间,就是五国合伙攻秦,他们也不带怕的!



    



    荣国,死侍快步进屋,躬下身子,对坐着的人禀道:“卫肆领着一半的卫兵回返,看样子,是要回防疆北。”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