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埋伏

A+A-

    这研究所里面因为姜言这一个电饭锅给引发议论的时候,公安局里面郑朝阳正指挥着一群公安战士在那里集结,准备开始抓谱史浩以及他们的同伙。原本郑朝阳他们也就是确定了电台的位置,至于具体的方位,还是没有确认下来,毕竟现在这国内的技术有限根本没有那么精确不是。不过他们的电报那是完全的破译出来,根据这几次的电报里面的信息,白玲他们猜出来他们想暗杀姜言只有两个会,一个是在姜言回家的路上,另外一个就是在姜言的家里。这两天白玲向姜言的家里跑了两趟,借着看老太太的功夫详细的问过老太太还有姜言院子里面的人,知道这几天根本没有外人来四合院,所以他们就排除了特务去姜言家里暗杀,不过他们也没有大意,依旧在姜言家附近留了几个人监视。那么现在最可能的就是在姜言回家的路上暗杀,所以他们就在姜言必经之路上布控人,这好巧不巧,史浩约他们见面的那天刚好被侦查人员给看到,起先他们也并没有在意,不过他们在隐蔽的地方发现他们几人人就在哪里兜圈子,这不由得让侦查员有点怀疑,也就跟上了他们。虽然这史浩已经很心了,毕竟这二把刀子就是二把刀子,虽然史浩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训练,毕竟这时间太久都生疏了,哪里比得上咱们身经百战的侦查员,所以这史浩他们也就没有发现后面跟着的侦查员,结果就是史浩这个秘密基地也被一并发现。甚至等史浩他们走之后,侦查员这艺高人胆大的还到这密室里面查看了一下。知道了这几个人之后,这事情就比较好办了,为了抓他们一个人赃并获,郑朝阳并没有马上抓捕他们,想看看还有没有什么人残余,争取给来一个一打尽。所以,今天这一大早,史浩就去通知其他的两个人今天开始行动,为了害怕错过姜言回来,这天中午吃完饭之后,他们三个人各自带着自己的武器就埋伏在姜言回家必经的胡同那里。这个胡同属于一个比较大的胡同,也是附近这几个胡同的必经之路,所以这人来人往比较多,由于他们不能一直站在这胡同里面,那样太过显眼了,所以他们也得不时的去转悠一圈。史浩心里明白这越溜达他们暴漏的危险性也就越大,这三个人那是相当的焦急,可是他们不敢离开太久,虽知道姜言什么时间回来,这要是错过了这暴露的几率也就更大,再了,有没有勇气在来一次,这也是未知。所以这年月,这特务的工作那是相当的不好干,就拿这埋伏来,现在房子几乎都收归国家,由国家统一分配,每一个四合院里面还有管事的大爷,租房子还要去社区登记,所以在室内蹲守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再有就是,他们也更不可能装扮成这工商贩进行掩护,因为这年月基本上所有的店铺都是公私合营,这市面上根本不可能有工商贩,他们只要敢摆摊,估计这公安局还没有来,这居委会一定回出现。所以他们只能就这样孤零零的暴露在外面,尤其是这一个胡同,基本上连一个藏身处都没有。所以他们也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装扮,他们知道这样太明显了,这都在这里等了胡哈哈的好几个时了,这姜言依旧没有出现。所以,现在不止是史浩在这心里嘀咕,他们是不是已经被发现,还是姜言哪里有什么事情了。在这个胡同里面,不止他们在蹲守,这郑朝阳也是安排了大量的人在这胡同里面蹲守他们,只不过郑朝阳他们有社区的支持,人民的支持,很多的公安基本上都是埋伏在室内,在外面只留下几个比较隐蔽的观察员,用来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之所以现在都没有开始实施抓捕,就是因为这郑朝阳太过心的缘故,他始终不相信,他们这暗杀组的人只有这三个人,毕竟这姜言现在大也算得上是一个人物,派这么少人这多少有点不尊重不是。研究所里面的情况这姜言的秘书巩也通知过他,知道现在姜言正在准备一个项目,目前还正在做,所以这结束还得有一段时间,所以郑朝阳才不着急。他明白,这自己不着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着急的人一定是这一帮特务。“老郑,还不行动吗?”郝平川来到郑朝阳的身边开口问。“在等等,不定还有他们其他的同伙出现。”郑朝阳在窗户口拿着望眼镜看了一眼头也没回的回答道。“不是,还等什么,难道你就没有看出来,就这三个货。”郝平川开口道。“老郝的没有错,就这三个人,如果有其他人早就来了。”白玲也不知道什么时间过来了,恰巧听到了郝平川的话直接就开了口。“再了姜言估计要回来了,还不行动。”其实吧!这郑朝阳可是有自己的心思,他是真的想看看,过了这么多年这姜言的身到底如何,不过他也就是想一下而已,之前给老罗汇报这个情况的时候,这老罗可是再三警告郑朝阳,这务必保证姜言的安全,这一点危险的苗头都不能有,必须掐灭在摇篮里面。而且为了害怕这郑朝阳不重视,他还特意申请给郑朝阳看了一部分的资料,看到这些资料,这可是让这郑朝阳开了眼界,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这几年没见,自己这个兄弟这么能折腾,其他的都不了,单这枪械,尤其是他们刚配发的这“六四”式枪,这东西可是让郑朝阳和郝平川那是赞不绝口。这“六四”式枪,别看这巧,威力那是真的相当的大,怎么呢,比之前马牌撸子的威力都大,而且这装弹量也是不少,用完它之后,这郑朝阳就爱上了这一款枪,拿白玲的话来,这简直就是他的第二个老婆,宝贝的是不行不行的。这还只是姜言的那个冰山一角,看过资料的郑朝阳很敏锐的发现,估计姜言最让上面重视的应该是他发明的那个“轮岗升降级“制度。这玩意在国家不投入任何财力人力的情况下,着实提高了这生产的效率,这一个制度,才是真正的于国于民。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