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武道真意图

A+A-

    灵境中。

    杨起在关帝庙中上了三炷香,顺便查询了一下自身的天功,这才走了出来。

    灵雎没有进去,就在庙外待着,看到杨起道:“是不是又只有着一点天功?”

    “嗯,加上之前的四点天功,总共五点天功。”

    杨起望着灵雎,诧异道:“莫非斩杀魔气生物的天功数量也是不同?”

    “那是当然,九品魔气生物能够和八品、七品的魔气生物相比吗?要知道,就算是同样为魔气生物,也是有着九品、八品、七品和六品之分。”灵雎道。

    五品以上的,就算是原本是魔气生物,也是蜕变为魔族了。

    杨起点了点头,他一连斩杀五个魔气生物都是一点天功,倒是下意识地忽略了这点。

    “九品的魔气生物是最低的一点天功,八品的五点,七品的十点,六品的五十点。要是到了五品魔族的程度,直接起步就是三百点天功以上。”灵雎开口道。

    “另外,要是能够找到魔气侵染的根源,从几点到几百点不定,有的时候价值甚至比活着的魔族还要大”

    杨起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诺,这个给你。”

    灵雎突然递给杨起一张画卷一样的东西,杨起伸接过,没有立刻打开,而是开口问道:“这个是什么?”

    “这是关圣帝君的青龙偃月刀图,上面有着青龙偃月刀的真意。你不是修炼的春秋刀法,那只是关圣帝君身为凡人的时候修炼的刀法,用来打基础还行,想要更进一步还是需要修炼仙武。只有领悟了真意,才算是踏入了仙武的门槛。”灵雎详细地解释道。

    修行本来就是修行,没有着什么法修、武修一,上古时期的修士都是性命双修,精通百艺。

    不过随着修士越来越多,资源越来越少,修行的方向也是变得越来越详细,也就渐渐地有着什么武修、法修、丹修、阵修和剑修等等。

    丹天伏魔院中的都是历朝历代的忠贞之士,大部分生前都是沙场悍将,因此也基本上是以武修居多,他们称自身为仙武修士。

    ()(e)  茅山派是上清真传,源头甚至可以追溯至圣人门下,是最纯正的修行门派。

    一般来,茅山弟子都是属于法修。

    而杨起则是属于其中的异类,修炼了黄巾力士功和春秋刀法,属于武修和法修兼具。

    灵雎中的青龙偃月刀真意图是关圣帝君给灵雎的,要是灵雎认可了杨起师弟的身份,就将这份真意图交给杨起,让杨起打下仙武的根基。

    可以,这份真意图也是代表着杨起正式地拜入了关圣帝君的门下。

    “你的刀法我看过,打基础还行,但是真正对敌的话威力太弱,对付魔气生物的时候靠的也是自身的法力和法器的威力,完全没有将仙武修士的威力发挥出来”

    “也就是这个世界中灵气衰弱,不然的话随意一个法术下去,纵然你刀法如神也是无法破解”

    “现在你刀法的根基已经扎实,继续修炼下去除了能够提升一点微不足道的技艺之外,再无半点的好处。因此,你现在要做的就是感悟青龙偃月刀真意图,领悟刀势,然后顺而领悟真意”

    “只有领悟了武道真意的修士,才算是真正地踏入了武修的门槛”

    “没有领悟武道真意的修士,只是一個空架子,根本不算是仙武修士”

    “”

    杨起心中一动,他本人倒是不在意什么法修、武修之类的,能够提升实力就好。

    而且,他要是飞升了肯定会去寻找师傅杨明。

    这样一来的话,仙武之道不定更加的适合他。

    “多谢师姐。”

    杨起对着灵雎拱道谢,他原本还想要自己多加照顾一下这个受伤来到世界的师姐,没有想到却是自身承受了对方更多的恩惠。

    也是,灵雎可是丹天伏魔院清香宫的宫主,一方天神所在,哪怕实力重修也不是一般人能够比拟的。

    要是真将对方当做孩子看待,那才是愚蠢

    杨起径直前往了府邸中的闭关密室中,他将中的真意图缓缓地打开,一柄青龙偃月刀跃然纸上,仿佛有着一股浓烈的刀气扑面而来,慑人心神。

    ()(e)  “这就是武道真意图?”

    杨起心中惊叹,他能够感受自己体内似乎有着一股东西在蠢蠢欲动,却是缺少了几分后续的力量和底蕴,始终没有脱颖而出。

    他连忙将中的真意图挂好,屏气凝神,然后才用观神法仔细地打量着青龙偃月刀真意图。

    可是不知道是灵已失还是底蕴不够的关系,杨起紧紧地盯了半个时辰,始终没有收获。

    “不行,兑换一个时的顿悟时间。”

    杨起的心中越来越急,最后他索性放弃了自身感悟的方式,直接用三千六百气运点兑换了一个时的顿悟时间,然后瞬间整个人的心神就被真意图吸引了过去。

    “轰”

    杨起仿佛看到了青龙偃月刀当头斩下,自己被斩成两半,鲜血四溅的场景。

    他的脑海中没有别的,只有着那一刀的风情。

    凶猛、狂暴,充满了强大的气势,无可匹敌!

    刀法首重气势,关圣帝君一脉的刀法更是如此,杨起之前的春秋刀法确实是十分的娴熟,可是总是感觉缺了点什么,似乎始终无法将春秋刀法的威力完全施展出来。

    这一刻,杨起终于明白了自身刀法的缺陷,就是因为他缺少了关公的那股气势。

    所以虽然是同样的刀法,但是在不同的人中所展现出来的威力,也是截然不同,甚至有着天差地远的区别。

    在杨起的脑海中,仿佛有着一个人正在施展刀法,然后又和青龙偃月刀真意图对比,不断的进行着改善。

    他的刀法完全是自身摸索出来,因为没有足够的底蕴,就算是有着顿悟也是提升有限。

    甚至,险些走上了歧途。

    现在青龙偃月刀的真意图摆在面前,就像是有着一个名师在教导,杨起不断的进行各种感悟,同时自身的刀法造诣也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地提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