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后继
汉水。
赵统乘着文聘送的艨艟在水上赶往汉津。
在船上,赵统想着文聘的话。
像文聘这种世有部曲的人,将来不管谁控制江夏都要给他几分面子。毕竟文家不是襄阳蔡家、蒯家,给曹操交了投名状,又将家眷迁到邺城,一副任君予夺的模样。但蔡、蒯二族有家族传承,是士族名士。不管换了谁都会与其选择合作,总要有人做官代天牧民。
但文聘不同,他是地方豪强、武力强宗,是乱世维护一方安定的柱石,又是将来大一统朝廷要防范的对象。文聘绝不能干出交家眷给朝廷的事,不然自己的部曲就会被吞并,到时连刀笔吏都能拿捏自己。
现在就当结个善缘,今后汉军夺回天下,希望刘备或者赵统能够记得今日,不要为难文家。
汉津口。
徐晃在此地驻军,由长子徐盖负责传将令。一大早,徐盖便拿出文聘的情报,召集诸将议事。
“昨夜,文聘告急,言贼将赵统于汉水夺走江夏水军五艘艨艟。现已过石阳。”徐盖将文聘的帛书转交给诸将查看。
徐晃盯着舆图,一言不发。众将都在等着徐晃决断。
“阿盖,贼军出石阳后,会前往何处?”徐晃突然发问。
徐盖看了下舆图,道:“荆城。”
徐晃又问:“何人镇守荆城?”
徐盖一下子答不出,好在一旁的徐霸肯定道:“是平虏中郎将李绪。”
徐晃问道:“为何他出现在哪里?”
徐霸道:“平虏中郎将随上军大将军南下,在击破荆城后,上军大将军留其镇守。”
徐盖有点茫然,徐霸道:“阿父,这是五天前,江陵送过来的军报。”
徐晃对孙子的回答很满意,对众将道:“吾家有此孙,可谓后继有人。”
()(e) 徐晃一席话得徐盖面有惭色,道:“阿父,儿军务繁忙,未能及时查看军报。”
徐晃一脸厌恶:“为将者,行军当谨慎。要随时派遣斥候获取军报。”
徐盖应喏而退。
徐晃指着舆图的荆城道:“平虏中郎将之军不足当汉军,应遣一军助之。”完,看向徐商、吕建、朱盖、殷署。
四将互相看了一下,道:“请将军下令。”
徐晃此时也斟酌一下,不知道该派谁去,派多了人又担心守不住汉津,派少了人又担心守不住荆城。
徐晃看了下四将,四将皆面色凝重。毕竟复仇之师不可挡,当年关羽之死,魏吴相关的将领都有参与,蜀将赵统更是放言,凡参与建安二十四年之事者皆杀之。
吴国主谋吕蒙一族,参战的朱然皆被赵统诛杀,更让天下胆寒。再加上赵统有关羽之勇,若是蜀国北伐,怕是全家遭戮。
现在赵统西行,已经将文聘击溃,风头正盛,徐晃麾下虽有两万人,但也不愿触这霉头,影响江陵战场。
荆城必须救,当年关羽仅有荆城就能威震华夏,若不是孙权偷袭荆州否则荆城失陷会连石阳、云杜会被汉军夺走,到时汉军便可沿汉水北伐襄阳。以襄阳、樊城的城防,在经历了建安二十四年的大水后,还有魏吴在黄初元年的襄阳争夺,更是错过了大战后的修缮,以至于魏军在汉水南岸仅有几个据点,根本不适合大军驻扎。若是这次南征失利,汉水南岸不复为魏有。
想到此,徐晃拿军令出来,道:“朱将军,殷将军。”
朱盖、殷署出列拱道:“末将在!”
徐晃厉声道:“予汝二人步骑六千,马三千匹,日夜兼程前往荆城,定要保住荆城不失。”
二人拱:“唯!”
徐晃下令后,又对朱盖道:“我知汝用兵方正。若遇赵统,切不可仗兵势击之。”
()(e) 朱盖问道:“请将军解惑。”
徐晃道:“刘备、关羽用兵,常以弱击强,虽胜少败多,其退兵时仍败而不乱。汝可知乎?”
朱盖道:“愿闻。”
徐晃道:“蜀军用兵,颇好弄险。常以精锐骑兵突进敌将本阵。胜则大胜,若败便迅速退走。白马斩颜良,定军斩夏侯,皆用此法。”
朱盖拜道:“谨遵将军教诲。若遇赵统,便固守本阵。”
徐晃叮嘱道:“汝等心从事,赵统轻军前来,必不会恋战,务必保住荆城。”
朱盖接过将令,这才与殷署一同出帐。
回营路上,朱盖与殷署商讨进军事宜。
殷署道:“朱将军,我留马匹一千,率一千骑卒先行,何如?”
朱盖心中不安,叮嘱道:“万事心,平虏中郎将与我等在樊城有旧,到时也可请他接应。切不可为了赶路而遭到蜀军伏击。”
殷署也是经历了建安二十四年之事的人,便安慰道:“此地离荆城不远,就算遇到蜀军也可请求附近游军支援。”
朱盖叹了一口气,摇摇头道:“将军若是如此行军,还是与我一同出发吧。”
殷署不高兴了,道:“老朱,你我相交二十年,你还信不过我?”
朱盖劝道:“不是信不过你,而是右将军一再严令,不得不从。”
殷署无奈道:“那我遇蜀军则退,尽快到荆城固守,等你老朱率大军前来,可以吧?”
朱盖这才松了口气,道:“老殷你能如此便好。”
朱盖完,看了一旁跟随的将佐,指着其中一个人道:“滕参军,汝随殷将军一同前去。”
滕立出列领命:“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