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三十一章 遥不可及

A+A-

    他一直以自己的天赋为傲,因此下意识想要反驳,但最终还是忍了下来。



    “你不服气,对吧”



    秦峰一眼看穿了他的心思,随后问道:“你刚才你十四岁就达到了医典十针的水平,那你知道我是几岁达到的吗”



    这句话立刻勾起了雷铭的兴趣。他最大的好奇就是秦峰的医典等级,但每次询问,秦峰都避而不答。



    雷铭只知道秦峰曾施展过医典二十五针的“歪针”,因此他的等级必然在二十五针以上。



    如此年轻就能达到这样的高度,这也是雷铭拜秦峰为师的主要原因。



    宋理文和顾甜心也投来了好奇的目光。他们虽然知道秦峰医术高超,但具体有多厉害,其实并不清楚。



    “我六岁时就达到了。”秦峰平静地道。



    什么六岁



    这句话让在场所有人都目瞪口呆。



    六岁这不是刚刚幼儿园毕业、准备上学的年纪吗怎么可能就已经达到医典十针



    要知道,许多老中医终其一生都未能突破医典十针,而这竟是秦峰六岁时的水平,谁能接受得了



    在众人震惊、质疑的目光中,秦峰淡定地解释道:“因为六岁是我第一次接触银针的时间,当时测出来的等级正好是医典十针。”



    顾甜心一时没反应过来。



    虽然她出身中医世家,但对中医的了解并不深入,因此并未完全理解秦峰这番话的含义。



    然而,雷铭和宋理文却脸色大变,雷铭忍不住惊呼:“天生十针,绝世天才!”



    自古以来,医典等级是衡量中医医术的重要标准。



    通常情况下,初次接触中医的医生,医典等级都是零针,这符合常理。



    然而,总有一些不合常理的存在,他们被称作“天才”。



    大多数天才的天生针数在三针以下,极少数在三针以上。



    五针以上的天才更是凤毛麟角,万里挑一。而天生十针的存在,简直是绝世天才中的绝世天才!



    雷铭出身于一个庞大的中医世家,自幼耳濡目染,对中医有着深厚的了解。



    他不仅见过天赋异禀的“五针”天才,甚至连“十针”的传闻都鲜有耳闻。



    因此,当秦峰声称自己天生“十针”时,雷铭的第一反应是难以置信。



    他心中充满了疑惑:秦峰作为自己的师傅,按理不应欺骗自己,但“天生十针”这一法实在太过离奇。



    雷铭深知,即便是中医界赫赫有名的“百医门”中:“十针”也仅存在于传之中,从未有人真正见过。



    “师傅,您真的”雷铭刚想追问,却发现秦峰已经转身离开,走向了病房。



    秦峰来到一张病床前,询问身边的宋理文:“这就是那位病人吗”



    宋理文连忙回答:“是的,他的病情较为复杂,我决定采取保守治疗。这是他的病历。”



    秦峰接过病历,却并未翻阅,而是吩咐道:“帮我准备一副银针,这个病人我来处理。”



    “好的,师傅。”宋理文迅速应声而去。



    原本神情萎靡的病人听到宋理文的称呼,眼中突然闪过一丝光彩,他看向秦峰,试探性地问道:



    “师傅您是宋医生的师傅,那您就是传中的秦大师吗我终于见到您了!”



    秦峰微微一笑,正准备回应,却被病人的下一句话噎住了:



    



    “我一直听天医馆的秦大师医术高超,但我来了几天都没见到您,还以为那些传闻是假的,天医馆根本没有秦大师这个人。”



    秦峰略显尴尬,摸了摸鼻子解释道:“前几天有些事情耽搁了。”



    一旁的顾甜心听到这话,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但并未揭穿。



    宋理文将银针递了过来,秦峰让病人脱去上衣,开始施针。



    这时,雷铭也走了过来。他发现秦峰的施针法既不同于自己,也不同于宋理文。



    起初,雷铭还有些困惑,但随着秦峰一针针落下,他逐渐被吸引住了。



    秦峰的施针速度虽不快,但每一针都精准无误,法娴熟,仿佛浑然天成。



    对于普通人来,这或许只是熟练的扎针技巧,但对于雷铭这样一位医术精湛的医生来,秦峰的法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他曾亲眼目睹过大医施针,但从法上来看,那位大医似乎也难以与秦峰相提并论。



    这并不意味着秦峰就是一位大医。



    在雷铭看来,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成为大医,简直是天方夜谭。



    “好了,半时后起针,你在这里休息一下,下午就能完全康复了。”



    秦峰的声音打断了雷铭的思绪。



    雷铭下意识地看向患者身上的银针,大约有二十根左右。



    初看之下,银针的分布似乎杂乱无章,但仔细观察却能发现其中的规律。



    然而,雷铭的脸色逐渐变了。



    他心中疑惑:秦峰用的是什么针法从效果来看,明显比自己的治疗方案好得多。



    起初,他并未看清,但随着疑问在心中放大,他的眉头越皱越紧。



    “这难道就是十一神兽中的重明鸟针法”



    宋理文不确定的声音在雷铭耳边响起。



    他脸上满是惊疑:“十一神兽针法是专门针对人体内脏的针法,共十一套,对应人体的五脏六腑。



    重明鸟针法正是针对胃部问题的,确实是治疗这个患者的最佳选择。但是”



    “但是不太可能吧。”宋理文继续道。



    为什么不可能



    因为十一神兽针法并非普通针法,施展难度极高,每一针的难度都在医典三十针以上,只有大医才能施展。



    因此,他和雷铭都知道,治疗这个患者的最佳针法就是重明鸟针法,但他们从未考虑过这一点。



    毕竟,重明鸟针法只有大医才能施展,对他们来遥不可及。



    即使秦峰医术高明,但宋理文认为,二十多岁的年龄与大医联系起来,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因此,他才不太可能。



    然而,宋理文话音刚落,雷铭激动地喊道:“就是重明鸟,这就是重明鸟!”



    宋理文脸色一变,不敢相信地问:“你确定”



    雷铭坚定地回答:“我当然确定!



    我曾经有幸见过重明鸟的针谱,一共十九针,难度是医典三十一针。与眼前的针法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