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团队组建完成
杨玉不想跟他绕弯子,他先朝吕受益道:“吕哥,把卷帘门拉上。”
接着,他走到程勇面前,从裤兜里掏出一颗子弹,放在了桌子上。
程勇夹着香烟的明显颤抖了一下,他硬撑着道:“怎么,吓唬我啊!”
“唉!你也不打听打听,我程勇是什么人!”
杨玉没有回怼他,而是解开了几颗衣服扣子,露出了别在腰间的黑色物体
程勇咽了咽唾沫,艰难地开口道:
“兄弟,咱们有事好好,别冲动别冲动”
杨玉冲他点了点头,拉过一把椅子,坐下后,平和地开口道:
“勇哥,我们能来找你,自然知道你是什么人。”
“所以,不必在我们面前装腔作势。”
“实话跟您,我看上了您的走私渠道,想要您帮我从印度带回点儿东西。”
程勇坐直了身子,谨慎地道:
“兄弟,你找错人了吧”
“我就是个卖神油的,哪有什么走私渠道啊。”
“会不会会不会有个跟我同名同姓的,他是搞走私的啊”
看着程勇还和自己绕圈子,杨玉将桌子上的子弹往他的方向推了推,
“勇哥,你又忘了,我刚告诉你的,我知道你是什么人”
“藏着掖着有意思吗?”
看着糊弄不过去了,程勇无奈地开口道:
“兄弟,我上面有个瘫痪的父亲,下面还有个孩子。”
“你的生意,我真掺和不起啊!”
杨玉从程勇身前抽了支烟,给自己点上,接着道:
“勇哥,你父亲现在是在养老院吧。”
“那里环境怎么样,一个护工照顾几個老人?”
“你儿子上的什么学校,就没想过给他提供一个更好的环境?”
“还有,勇哥,你这房租也没交呢吧。”
“要是房东把你扫地出门了,伱接下来怎么办?”
“勇哥,你确实是上有老下有。”
“但现在的你,承担的起为人子女、为人父母的责任吗?”
“你的经济实力允许吗?”
程勇咬了咬牙,既有对杨玉的恐惧,也有对自己的羞愤。
()(e) 他恨不得拿起烟灰缸直接朝着杨玉的脑袋砸去,但桌子上的子弹多少让他保持了一些理智。
艰难地挣扎之后,他屈服了
“你们要往回运什么?”
杨玉朝已经被吓懵的吕受益示意一下,让他将格列宁的资料交给程勇。
仔细地看了一遍里的资料,程勇疑惑地问道:
“格列宁,仿制药?”
“这玩意儿可以赚钱?”
杨玉点了点头,“正品药三万七,快四万块钱,仿制药只要两千,出厂价可能更便宜。”
程勇捏紧了里的资料,惊叹道:“二十倍的差距!”
“是啊,最少二十倍,你这生意有没有的做?”
程勇哈哈一笑,“要是真有二十倍的利益,那当然没问题!”
或许是双方的气氛和谐了不少,程勇混不吝的性子又露了出来,他调笑道:
“我还以为你们要让我运军火或者毒品呢”
“你要早运药,我肯定一开始就答应你们了。”
杨玉哈哈一笑,没什么,他知道程勇是在漂亮话。
就这个人的性格,要是一开始运药,估摸着也不会答应。
电影中吕受益不就是一上来就开诚布公嘛。
结果还不是被程勇轰出了门。
要不是后来他的父亲生了大病,这家伙实在无路可走。
程勇也不会答应帮吕受益去印度带药。
即便如此,第一次买药的钱是吕受益出的,药带回来,也是吕受益一起帮着销售的
可以,程勇将大部分的风险都放在了吕受益身上。
在没有经过蜕变之前的程勇,就是一个趋利避害的普通市民。
他的药神之路,是受很多人影响,才走上去的。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杨玉和程勇带着三家的积蓄一起到印度走了一趟。
在杨玉lv4英语的加持下,两人没遇到什么大的困难,很轻松的就找到了印度格列宁的仿制药厂。
第一批药,直接定了一千瓶,并顺势拿下了国内的代理权。
当然,签的是杨玉的名字。
但他给程勇加了一个全权代表的身份,让他以后直接和药厂接触,负责进药。
()(e) 回国之后,杨玉没等药品靠岸,就抓紧时间开始组建自己的销售团队。
这其中,刘思慧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
她是六院病友群的群主,在慢粒白血病的病友中很有威信。
在酒吧的后台,杨玉三人堵到了她。
看着是三个彪形大汉,刘思慧是有些紧张的。
杨玉安抚道:“思慧姐,我们是慢粒白血病的病友,这次找您,是有种药想请您帮忙推广一下。”
听到慢粒白血病,再看着杨玉和吕受益苍白的脸色,刘思慧的心放松了下来,她道:
“什么药?有效果吗?”
杨玉从兜里拿出一个瓶子,介绍道:“印度格列宁,是一种仿制药。”
“和瑞士诺瓦公司的格列宁药效完全一样。”
“但价格要便宜的多,现在我们就用的这种药。”
完后,杨玉从瓶子里倒出一颗药,当场吞服了下去。
刘思慧看了看他,递过去一瓶水,
“干咽很难受,顺一顺。”
杨玉点头致谢,接着道:“思慧姐,你可以拿着这个药让你女儿试一试。”
“要是想合作,就到王子印度神油店来找我们。”
接下来,杨玉又分别找了刘牧师和彭浩,把电影中的主角团都给凑齐了。
按理来,在不需要翻译的情况下,没必要找刘牧师。
但杨玉考虑到刘牧师在教会的工作,也是一个很好的接触社会上的白血病人的渠道。
因此把他拉了进来。
至于彭浩,杨玉则是看中了他那股莽劲和讲义气的性格。
他需要这样的人和一些三教九流打交道。
毕竟世纪初的社会环境并不算多么好
六人齐聚,这个卖药的草台班子就搭建的差不多了。
拉上卷帘门,开上一顿火锅,推杯换盏之下,几人很快熟悉了起来。
看着时差不多了,杨玉敲了敲桌子,道:
“各位,我两句”
“咱们六个天南海北的,今天能聚在一起,是个缘分。”
“我提议,大家共饮杯中酒。”
在一声声的“干”中,气氛更融洽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