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章 鼻祖出现了(求月票)

A+A-

    这种技术在现实世界非常容易实现:



    什么监控人脸识别,信号追踪定位,资金追踪等等



    但把这些放在952年这个背景下,根本毫无可能。



    信号定位高度依赖卫星络,可这时候美苏太空竞赛还未正式开始,美国gp导航卫星计划连项目都没启动,根本没办法进行定位追踪;



    资金监管更是可笑,t是在96年才在英国出现,真正等到反洗钱和银联监管系统出现,都已经是20世纪末期了;



    而最有可能实现的人脸识别,在950年时期也仅仅只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到960年t才提出“人脸几何特征”的概念,并且准确率非常低。



    更别现在的英国伦敦连一个真正的监控摄像头都没有,何谈人脸识别



    “这个时期的军方追踪段”



    顾几大脑飞速运转,努力回忆着所有可能在952年实现的技术侦查。



    终于。



    他猛地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应该可以实现的定位技术。



    这项成果其实来自于二战时期。



    当时gp导航定位还没有发布,军方战在执行完任务后,需要在茫茫大海中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航空母舰降落。



    所以美国海军便研发出一套非常利害的指引系统,名叫“高清角定位”。



    他们会在航母上装载一个不停转动的无线电发射器,将平面分成若干个角度,每转动到一个角度区间,就会发射对应的摩尔斯电码信号无线电波。



    这时,只要战的接收器收到对应的加密字母,便会立刻知道航母相对自己处于什么方位。



    顾几能想到的是。



    军方可以制作一个体积极的无线电波发射器,只要一个石英晶体振荡器,一个电阻,以及一块电源这三样就能完成。



    然后趁着巴肯和保罗第一次上门谈生意时,放置在二人身上。



    这种装置无需像“高清角定位”一样精密。



    它能保证不间断的发射信号,那么军方便可以利用信号接收车,一步步锁定二人的位置。



    当然,军方的资源和精力也是有限的,全城流动搜查的代价太大。



    这时候,那些在交通要道和地铁大闹动静抓人的侦查员就有了作用。



    一开始,顾几还不太理解。



    这帮人为何侦查技术如此低劣,并且看到可疑人员就直接暴露底牌,完全不怕打草惊蛇。



    现在看来,他们很可能是故意为之。



    目的就是为了大声宣扬:我们在这里布置了人和埋伏!



    如此便能主动驱赶巴肯和保罗不断移动。



    而这种有意设计,恰好符合了“高清定位角”的原理。



    倘若两人最终被驱赶到一个没有军方侦查员的区域,那么大概率,也就是信号接收车锁定无线电的位置!



    想到这里。



    顾几不由专门看了一眼霍特。



    果不其然。



    这家伙也在默默看着他,颇有一种抓到猎物想要炫耀的感觉。



    艹!



    他忍不住在心里骂了一句。



    想到这一轮,自己从头到尾费尽心思,可最后还是无法改变结果。



    总有种深深的不甘和无力。



    上次产生这种感觉,也分别是二战工厂关卡,以及七九大案。



    无论他怎么努力。



    都改变不了那个士兵阿普,以及特警尖兵梁佳的死亡。



    似乎既定的历史事实,谁也无法撼动。



    不过这种矫情也只持续了片刻,顾几便迅速调整好心态。



    作为一名“老特警指挥”,他必须时刻保持头脑冷静,不能被情绪左右。



    既然结果已经无法改变。



    那么接下来,就该思考如何才能让未来的发展变得对自己更有利。



    虽然巴肯和保罗这条剧情线已经走坏;



    但伦敦雾霾的治理正在有序推进。



    并且顾几这一轮拿到了不明飞行器的实质性证据。



    他现在跟霍特正式撕破脸,也算是一种局势逆转,双方未尝不可坐下来谈判。



    这时候。



    他中的情报资源,不但可以争取到破解彭尼和不明飞行器秘密的会,或许还能换到一些有关巴肯的信息。



    保罗引发的骚乱,很快就被平息掉。



    士兵们重新开始维持封锁。



    得益于顾几的建议,士兵第一时间便将被炭疽粉末污染的实验室控制起来,并且在布莱恩的上报下,国防部也派出了陆军生化快反部队过来支援。



    有了这些保障,相信这一轮的炭疽扩散危,能得到不错的抑制。



    “萨哈娜,如今危已经控制下来,现在你应该可以跟我一你自己了吧”



    到了傍晚。



    本特沃尔基地基本已经恢复正常运转。



    布莱恩似乎仍然对顾几先前的表现难以忽略,于是专门将他叫到了一边。



    “她是不会真话的,对吧,gr”



    还没等顾几开口。



    蓦地,一旁伴随着脚步声,传来了一声冷笑。



    顾几扭头一看,正是霍特。



    “gr”



    布莱恩重复性反问道。



    霍特示意性地点了下头,然后围绕着顾几缓缓讲道:



    “我们原本正在调查一项绝密技术,涉及到两个德国专家,却被这家伙提前通知逃走;而实验室的炭疽项目计划,那两个是绝对接触不到的,所以真相只有一个,苏联的情报,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的联合军事保密区内!”



    随着这一字一句展开,布莱恩看他的眼神也在不断变冷。



    gr,也就是格鲁乌;



    苏联时期专门为了军事情报收集与分析所成立的顶级情报武装部队。



    霍特之所以第一个想到它。



    是因为在三年前,格鲁乌刚因曼哈顿渗透计划,成功让苏联在949年试爆了首枚原子弹,而在世界情报圈内名声大噪。



    所以。



    顾几现在被打上的标签是:



    苏联军事情报间谍!!



    也难怪布莱恩会突然如此冷漠。



    自古以来,间谍都不会有好下场。



    一旦他被定性,那么他接下来的日子,将会生不如死。



    不过顾几也从中听出一切重要信息。



    那就是霍特当面承认了他抓捕巴肯和保罗,是为了获取某项绝密技术。



    



    一方面,是间接印证了顾几最初的猜想:巴肯能研制出无数先进的电子医疗设备,一缔造出现实世界最庞大的医疗帝国,靠得的确是神秘球体科技;



    另一方面,布莱恩应该也知道霍特底下的研究计划。



    或者,这本就是在首相的授意下进行!



    “你难道没有什么想的么”



    布莱恩见顾几一直不语,便率先打破这沉默的气氛。



    顾几略微一琢磨。



    “倘若我真是间谍,按照霍特长官的描述,我既然已经找到了那两位专家,又窃取到了实验室的生化武器项目,为何不直接撤离伦敦,还要去市政厅把事情闹大,又跟你们来基地,阻止这场危



    我难道看起来很像傻子么”



    布莱恩一挑眉,似乎觉得他的也有道理,于是又转头看向霍特。



    这家伙也怔了一下。



    的确。



    按照常理来推断。



    一个间谍已经拿到这么多重要情报,早该功成身退逃离才对,又何必再次涉险,并且让自己处于漩涡核心呢



    但霍特还是坚持嘴硬道:



    “谁知道你真正的目的是什么,也许你的图谋比这些还要更大,阻止炭疽泄露,只不过是为了骗取我们得信任,好进一步窃取”



    到最后,他似乎是觉得自己话有些多,赶忙又闭上了嘴。



    “图谋更大,难道不应该更谨慎么”



    顾几忍不住笑了一声,指着远处正在处理实验室的士兵:



    “我完全可以换一些简陋的提议和方案,既能骗取信任,又不至于太过专业化而引起你们的怀疑;



    我这么做,不是为了尽快平息这场危么一个苏联间谍,会管一个英国基地士兵和市民们的死活么”



    此话一出。



    霍特顿时被怼得哑口无言。



    的确。



    从顾几当下的所作所为来看,的确不太符合一名苏联间谍的立场和利益。



    布莱恩蹙着眉头。



    “可你一个行政秘书,为什么会懂这么多生化知识,你又是怎么接触到德国专家,以及炭疽实验项目这些密的!”



    顾几思绪飞转。



    世界上最顶尖的四大情报构,苏联对外情报局肯定不能,而英国6和美国的正主就站在他面前。



    只要布莱恩和霍特一人一个电话,就能立刻戳穿他的谎言。



    而剩下最后一个以色列摩萨德,这个时期才刚刚成立,还不足以站稳跟脚,更不会把伸到伦敦。



    那么就只剩下最后一个选择



    “布莱恩,别跟他废话了,直接把她送到审讯室”



    “我的确不是一个普通市政厅秘书,但我可以保证,我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尽快解决危,为全人类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



    就在霍特打算直接把人带走的那一刻。



    顾几终于开了口。



    布莱恩伸制止了霍特,认真盯着他的双眼。



    “就算我相信你所的,可你背后总要有一个平台,总不能你这一身本领都是自学,一切行为也都是你的自发意愿吧”



    “当然不是。”



    “那你到底是谁!”



    “de:42!”



    顾几此话一出。



    布莱恩和霍特各自带着疑惑对视了一眼,然后异口同声惊呼道:



    “42”



    “这是什么组织苏联国家安全部么还是内务人民委员部”



    “不,我从未在苏联内部代号中听过这串数字,会不会是中东”



    “这不可能,他们并不习惯以数字代号来命名”



    两人纷纷开始自顾自回忆着,甚至开始互相争辩起来。



    最终。



    还是顾几主动开口,中断了两人。



    “错了,我并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而是一个非官方组织。”



    “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这不可能,没有国家力量在背后支持,你根本没有资源和人力渗透进本特沃尔的军事保密区!”



    霍特当即否定,眼神充满质疑地扫视着:“这个什么42,是你瞎编的吧”



    布莱恩虽然没有接茬。



    但他的表情,也等于默认了这句话。



    的确。



    这个时期的英国,背靠着最早909年建立6的先发情报优势,仍然是世界上拥有最强情报构络的国家。



    而作为能在国防部任重要职位的布莱恩,没听过“42”这种组织,认为是假的也合情合理。



    实际上。



    顾几一开始也不知道是否该爆料出“42部队”这张底牌。



    就像当初他进行二战工厂关卡一样。



    没有信任背书,空口白话,根本毫无作用。



    不过现在



    “943年,路德维希港巴斯夫工厂爆炸,就是我们处理解决的。”



    “巴斯夫工厂爆炸”



    霍特反问一声,猛地从腰间拔出枪:“原来你是”



    枪口指过来的那一瞬间。



    顾几瞳孔陡缩,长期在危险中摸爬滚打的经验让他的身体先于大脑做出了反应。



    瞬间侧身躲避,左“嗖”地一下,如铁钳一般迅猛地抓住霍特持枪的腕,用力一扭。



    霍特吃痛,臂下意识地一松。



    顾几顺势用右抓住枪的套筒,猛地一拽,在对方还没来得及做出进一步反应时,枪已经稳稳地握在了他中。



    “你!”



    “咔擦”



    在霍特和布莱恩满脸的不甘与惊异中,顾几一步步将这把黑色勃朗宁935的零件拆了个稀巴烂,“叮铃咣当”地撒在了地上。



    “抱歉,我这个人很容易产生过激反应,相信你们不会介意吧”



    “我没记错的话,943年的巴斯夫事件,好像是一个汉斯士兵解决的,难道他也是你们的人”



    相比起霍特,布莱恩就显得冷静许多。



    “不然呢。”顾几耸了耸肩。



    “我还是不明白,任何组织的成立都有其目的,我不相信你们完全是为了所谓的人类安全,单纯解决这些危,除非你们是上帝的化身。”



    “你也可以把我们理解成上帝,不过你的也对”



    面对布莱恩质疑锐利的目光。



    顾几故意顿了顿,看向霍特,顺从兜里掏出一沓照片,“我们在帮忙解决危的基础上,也要象征性收取一些‘特殊的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