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种子产量

A+A-

    第00章种子产量



    深度分销模式通常就是企业-地区分销商-乡镇零售商三级结构。



    与传统的模式相比,减少了中间环节。



    其核心竞争力的来源在于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的实现是对销售终端的控制,对整个分销渠道信息的掌握。



    从而公司与经销商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



    公司对销售渠道的控制加强,也能更好的为经销商提供支持,为农户提供服务。



    瞿阳的深度分销战略,郭阳此前就已经看过了。



    但再一次听完,又有了不一样的收获。



    会后。



    新的营销战略率先在陇省和疆省付诸实施。



    天禾的业务人员直接下乡调查,



    以乡镇为单位,随抽取50个乡镇,调查当地主栽蔬菜作物,农民茬口期安排等等。



    同时也收集各地的经销商零售商信息,摸底竞争对的情况。



    天椒号和赤红号的种子特性更适合在西北地区种植,西北地区的市场是肯定要绝对掌握的。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



    九月下旬的天禾进入了彻底的忙碌期。



    风风火火的雨禾村辣甜椒制种基地种子进入了采收尾期。



    村民有的欢喜,有的也心有不甘。



    辣甜椒制种是很精细的活,水肥管理,病虫害,温度光照,授粉等等都会影响种子的产量。



    日常的劳作量肯定不会少,关键时间更是需要分秒必争。



    有的家庭劳动力多,有的家庭肯付出,忙碌时甚至连吃午饭都是在地里简单的解决。



    但相对应的,也有人对巡查员的要求敷衍了事,



    水肥上晚了,遮阴不及时,打药随意应付,也或者是一时的疏忽大意,造成减产。



    各种各样的人都有。



    也就导致雨禾村制种农户的种子产量差距十分的大。



    好在技术团队和村委的日常巡查工作做得还算到位,村里还没出现绝收的情况。



    最少的赤红号每亩也有十来斤种子,勉强能和种粮食作物收益持平。



    本来这些人还想闹事的,



    但村里高产的也不少,亩产量最高的赤红号甜椒种子高达一百多斤,巨大的差距让很多村民不可置信。



    面对村委和天禾也没那么有底气。



    日头渐落,在地里忙碌的村民逐渐的往回走。



    有妇女神神叨叨的问道:“听了吗”



    “听啥了”



    “老杨两口子一亩地甜椒收了20斤种子!”那人用夸张的语气着,声音不,以至于很多人都听到了。



    “真的20斤”



    “乖乖,甜椒种子的价格高,那不是一亩地就要卖000多元!”



    “你家每亩收了多少斤种子”



    “甜椒不行,只有30斤多点,辣椒有0多斤,村里的平均产量也就这个水平。”



    “也不错了,辣椒种子25元/斤,甜椒种子60元/斤,比预想的还高,每亩也有一千多元了。”



    “之前听天禾的技术员瞎聊,天椒号鲜椒在甘谷那边每亩都要卖3000元呢。”



    妇女们面色各异,如果还是像往年一样种粮食,一千多元的收益确实不错了。



    但有人做同样的制种,每亩能卖000多元,有人卖鲜椒能卖3000元。



    这心里落差顿时就出来了!



    真是看着别人赚钱比什么都难受。



    村长卢兆强在一旁的角落里恰好听到了几人的谈话,摇了摇头。



    心里颇多的感慨,



    “制种的关键时间节点,老杨两口子早上四五点就出门,中午就吃西瓜泡馍,晚上也是很晚才回家。”



    



    “要辛苦,老杨家绝对是数一数二的了。”



    “并且所有的步骤都是按照技术要求一丝不苟的完成。”



    “他们家能赚钱,我是一点也不意外。”



    



    与此同时,与外界长期保持隔离状态的良种繁育基地里。



    不显山不露水的天玉号也成熟了。



    但其实在严格的隔离保护措施下,天玉号一直是实行的精细化管理。



    每亩的种苗株数、株行距都有严格要求,植保管理等也是严格执行。



    从4月中旬开始播种,经过了5个多月的生长,此时天玉号的苞叶基本变黄。



    籽粒也变黄变硬,呈现出特有的光泽。



    已然到了最佳收获时期。



    为了保证种子质量,300多亩的天玉号制种玉米全部采用人工收获。



    装袋、上车、晾晒、脱粒、清选,包装入库。



    一切都俨然有序。



    严群脸上的神色十分的精彩,一会儿高兴,一会儿担忧。



    “老板,种子产量结果出来了。”



    郭阳饶有兴趣的抬起头,



    “看你这模样,是产量没达预期”



    严群摇了摇头,将一份报表递给了郭阳,道:



    “产量可以,就是库存压力会不会太大了。”



    郭阳看了看报表上的数字,



    天椒号,平均种子亩产量60斤,总产量5万斤,



    赤红号,平均种子亩产量50斤,总产量25万斤,



    天玉号,平均种子亩产量2000斤,总产量60万斤!



    至于天麦号,属于春麦品种,早在夏季就已经收获了,平均亩产000斤,50亩地总产量5万斤。



    郭阳看了会儿,倒也不算太过意外。



    严群却并不乐观,销售和库存压力太大了。



    辣甜椒种子有示范基地的成功经验在前,知名度高一些,但量太多了。



    玉米量也不算少,更何况还没有经过市场的检验。



    郭阳仿佛看透了严群的心思,微微一笑,让人叫来了瞿阳。



    将严群带来的资料给他看了看。



    不一会儿,瞿阳朗声道:“种子亩产两千斤,天玉号确实是好种子。”



    严群愕然,我是想表达这个意思吗



    瞿阳依然信心满满,



    “产品好,也有资金实力去铺设销售渠道,没有理由不能大卖。”



    郭阳点点头,“也不是非得第一年就得卖完,种子也有库存周期。”



    随后的几个月时间里,



    天禾的种子加工厂日日忙碌着,销售部也在几个主要的市场和地区建立了办事处。



    深度分销的策略也得到了有效执行。



    陇省和疆省地域广阔,利于规模化种植,天禾计划等时成熟了,就实施直销模式,直接面对农场和种植户。



    所以这两省对分销商的要求不高。



    而在其它省份,分销商的选择可以是一波三折。



    闻名而来的种子贸易商不少,但怎么挑选也是技术活。



    既要财力雄厚,能及时结清货款,又要信誉高,最重要的是分销商要认同企业的产品和文化。



    有信心,有热情,确信经营天禾的产品能为自己带来利润,愿意与企业一起成长。



    几经抉择,才陆续定下各地的经销商。



    赵华的公司也被确定为鲁省地区的分销商,



    在这里,将直面各大外资种企的竞争。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