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大单

A+A-

    第4章大单



    时间回到2004年5月中旬。



    金塔,双桥村。



    风和日丽,原来白茫茫一片的盐碱滩上已铺满了随风摇曳的紫苜蓿。



    双桥村的村长徐宗刚又老了两岁,锐利的目光也变得浑浊,但他却怎么也看不厌倦眼前的景色。



    两年来,双桥村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残垣断壁的围墙和坑坑洼洼满是尘土的土路都已消失不见。



    土坯房依旧低矮,但不再摇摇欲坠,村落里也干净整洁。



    最主要的是村落里有了朝气,外出的年轻人中陆续有人回到家乡,老婆孩子热炕头,一家人团聚在一起。



    村里也不愁工作,苜禾农牧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



    无论是在草场里,奶牛场里,加工车间里,都有着双桥村村民的身影。



    有的干着苦力,有的年轻人在学着驾驶农,也有人自己做了买卖。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徐宗刚佝偻着身子在村子里闲逛着,许多人都在向他问好,这是多年积累下来的威望。



    但他却想着该让位给年轻人了。



    以前是没得选择,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壮回村,其中也不乏有腕的人物。



    草场上,紫苜蓿陆陆续续的露出了蕾。



    徐宗刚看着草场上来了一大拨人,隐约能分辨出其中苜禾员工的身影,但还有两三人看举止形态却不像国人。



    这群人围着草场转了又转,还随时有人取样。



    他反应了过来。



    哦,又到收割牧草的时候了。



    今年的产量更高,苜禾公司应该能少亏点了吧!



    另一边,苜禾销售部经理余川正在接待来自日子的客商。



    余川拿出一份文件,里面记录着蛋白质含量测试取样记录。



    “面前的这块地,去年进行了绿肥还田,增施了有肥,今年效果也不错,基本达到了一级干草的标准。”



    熊泽征树接过文件,看了几眼指标,撇了撇嘴。



    “川君,我们供应的养殖场可是全世界最顶级的和牛!”



    “你们的牧草品质还是低了点,取样的点位只有0%的能达标。价格只能给到5美元/吨。”



    余川有点生气,道:“谈好的可是一级干草200美元/吨!”



    熊泽征树漠然道:“你们的种子不行,管理水平不行,种出来的牧草也不行,产品取样只有0%能达标。”



    “论牧草品种,我们岛国才是世界一流的,建议你们可以考虑引种。”



    苜禾现场的技术人员顿时不乐意了,闹哄哄一片。



    余川也压下怒意,但客商是他带来的,只好示意随行的技术员克制住。



    国人对鬼子本就没有好感,如果不是为了赚钱,谁会给伱好脸色看!



    熊泽征树还在翻阅着文件。



    无意间就翻到了下一页,上面的指标数字让他以为看了眼。



    “蛋白质含量30%!这是哪块地带我去看看。”



    有技术员没好气的指着几百米开外道:“就在那边!品质绝对是世界顶级的!”



    熊泽征树连忙跑了过去,累的气喘吁吁的。



    但却眼前一亮。



    眼前的紫苜蓿植株高大,株高普遍超过0厘米,形成的冠丛呈桶状膨大,分枝多,叶片丰富。



    与此前看到的紫苜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直接掐了片嫩叶放在嘴里嚼了起来,鲜嫩多汁。



    “川君,这片牧草全给我吧,价格30美元/吨。”



    余川暗自咋舌。



    30美元每吨啊,这价格是去年卖掉的二级草捆的3倍了!



    也算这鬼子识货!



    可惜咯!



    余川心里还在得意时,旁边就有技术员话了。



    “这块是留种用的,不卖!”



    熊泽征树愣了会儿,道:“种子田”



    余川心里得劲,但却佯装遗憾的的摇了摇头。



    “是的,这是公司的新品种,今年主要是生产种子,明年牧草产品才能上市。”



    “哦。”熊泽征树眼珠子转动着,看起来就极为狡黠。



    苜禾的技术人员顿时就上心了,盯着一行人的一举一动。



    岛国面积狭,自然资源贫瘠,本地的牧场满足不了需求。



    



    每年都需要从世界各地进口几百万吨的牧草产品。



    但岛国也有草场,难免来人不会盗取种子种苗!



    余川道:“如果贵公司感兴趣,收了种子后的干草可以卖给你们。”



    熊泽征树兴致缺缺。



    “留种后收获的苜蓿蛋白质含量低,粗纤维含量高,饲用价值不高啊,最多给到20美元/吨。”



    “20美元”



    余川很想句你在做梦呢



    但他熟悉紫苜蓿的特性。



    开之前,苜蓿就如同岁的少女,是最营养可口的,但这时的苜蓿产量低。



    盛开之后,苜蓿就如同广场舞大妈,产量高,但粗纤维含量高,味同嚼蜡。



    但在由初期进入盛期时,苜蓿就如同少女向少妇进化,既营养丰富,又产量惊人,这时候也最适合进行收割。



    20美元虽也有得赚,但这价格还不如留来自用呢!



    苜禾可也养着2000头奶牛,一年也能消耗万吨草料。



    熊泽征树道:“当然,如果你们愿意卖两千吨这种新鲜草料给我们,其它草产品的价格也可以谈。”



    余川笑了笑道:“我们还是谈谈普通苜蓿吧!”



    “5美元/吨!”鬼子一口咬死了,吃定了苜禾。



    一些激进的年轻人,仿似受不了这口气,大声嚷嚷着不卖了。



    但余川还是克制住了,咬牙签下了2万吨的草产品订单!



    这价格也比国内的高。



    只是由200美元变成了5美元,苜禾的众人感觉莫名的憋屈。



    和鬼子的订单是苜禾这一茬唯一的对外销售。



    一单就收入了近3000万元,照这种情况,全年苜禾单是牧草的销售额就要破亿了!



    按理来,这种销售大单本该很振奋人心。



    但鬼子的三不行法和临时降价的行为却在苜禾内部传开了来。



    “种子不行,管理水平不行,牧草产品不行。”



    很多人都受不了这个刺激,时不时有人在公司谈天论地,也有人扯上了余川。



    闲言碎语的,认为其不该在日商面前松口。



    余川毫不在意,倒是很期待老板对他的话。



    “苜禾号种子收获后,测试一下干草的营养成份含量。”



    



    两个多月后。



    苜禾开始今年收割的第三茬牧草,熊泽征树挥舞着钞票又来了。



    但眼前的一幕却让他感到诧异。



    只见原本广袤无际的紫苜蓿草场被贴着根部刈割了,只留下了极浅的茬口。



    牧草晾晒收拢完成的区域也有大型的农在翻耕土地。



    “这是要更新草场”



    余川道:“是的,2万亩苜禾号新种子刚完成了收获,计划在天气变冷前就播种下去。”



    熊泽征树疑惑的问道:“草场不是才两年吗成本应该都还没收回来吧!”



    “那不重要。”



    余川笑了笑,没有解释这里曾经是盐碱滩。



    而是拿着实验室提供的的苜禾号干草营养成份含量表,扬眉吐气的递了过去。



    熊泽征树皱着眉头看了起来。



    蛋白质含量稳定在9%-20%左右,其它物质含量也妥妥的达到了一级干草的标准!



    “牧草品质提升了不应该啊,头茬的品质才是最好的。”



    余川道:“这是苜禾号结种后的干草。”



    熊泽征树想了会儿,才想起两个月前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牧草。



    但神色更加的难以置信,惊呼道:“不可能,结种后的紫苜蓿蛋白质含量不可能有这么高!”



    “没什么不可能的,你们的种子不行,不代表华夏的育种家也不行。”



    郭阳针锋相对的声音远远传来。



    在其身边,翁立新,苏国洲和周博士等一行人也都跟了过来。



    听到郭阳一语双关的话。



    翁立新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苏国洲教授则是板着个脸。



    周博士却更关注这里的变化,暗自心惊,曾经的盐碱荒滩模样大变!



    一路过来,才翻耕出来的土地上还能看到盐碱的痕迹。



    但来到这片苜禾号草场后,仿佛置身于天然的大草原,让他一度以为走错了片场。



    但勘察报告是他写的,地理坐标位置老熟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