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站在前人肩膀上

A+A-

    第54章站在前人肩膀上

    采购科里的人都在看报纸。

    李铭也一样,不过他的心神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他正在检查锅碗瓢盆等,都是些在向阳花院子居住所需要的东西。

    昨天他跟娄晓娥了豆腐炖泥鳅这道菜,娄晓娥想要李铭带她去捉泥鳅。

    李铭那肯定得答应啊,并且向阳花的房子也差不多建好了,也该带娄晓娥一起去看看。

    带娄晓娥去捉泥鳅,到时候两人可以乡下住一晚,娄晓娥也可以放开身心的享受享受。

    瞅了半天,李铭想起来,向阳花三间房的院子没建卫生间!

    他转头想到,‘这样也好,可以做个好点的有冲水功能的卫生间。’

    ‘还可以建设沼气池,这玩意曾经红火过一段时间,由于比较麻烦,大家富裕起来后,立马就淘汰了。’

    ‘这个时候大家都穷,完全指望沼气做饭可能不够气,晚上照明一会儿应该可以,而且沼气池怎么也比旱厕更先进多了,肥料就更好。’

    北方的冬天可能温度不够,生产不了沼气;水冲厕所怎么防冻,李铭一时没注意到。南方人生活在北方,他的思维还是没完全转变过来。

    李铭有点忘记沼气池怎么建、怎么布线。他打算边施工边回忆,也计划先去查一查现在的资料,看是否有技术讲解,刺激记忆想起来。

    刚好李铭准备中午回四合院吃午饭,吃完饭带娄晓娥一起去图书馆找资料,也算是个约会。

    娄晓娥现在超级想做事。之前她还准备给李铭织毛衣,可惜织了没两下,决定改给李铭织围巾了。

    他估计围巾可能他也收不到,到时候不知道娄晓娥会织出什么鬼东西来。

    东西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意。李铭也只能这样安慰一下自己。

    ‘向阳花那边的炕估计还没做好,厨房的大灶应该做好了。’

    他眼瞅了一下,一直在世界喂养的两头野猪。

    野猪之前是吃萝卜白菜南瓜玉米之类,这两天开始吃苜蓿草,玉米棒子,米糠,越喂养越肥。

    ()(e)  过几天,李铭可以在向阳花那边找人杀猪了。

    他还念念不忘第一回打野猪,提前预约傻柱处理野猪肉,结果野猪肉全被陈科长拿去给部里送礼了。

    在采购科磨蹭到点,李铭披上雨衣骑车回四合院。

    福伯开门把他让进院里。

    娄晓娥拿帕给李铭擦脸,“你是下乡赶回来的?”

    “没去,科长下雨天不合适下乡。我在采购科陪了会同事才回来。”

    “我跟福妈学做豆腐丸子吃,等会让你第一个尝。”

    李铭谨慎的道,“我哪能和你抢,第一肯定是要留给伱,我第二就行。”

    “哼,我做的也不是那么难吃的。更何况有福妈把关。”娄晓娥当然听出了话里的第二层含义。

    “我都听你安排。”

    “这还差不多。”娄晓娥嘴巴上这么,还是决定等会她自己先尝尝,实在难吃就不难为人。

    娄晓娥努力学习厨艺,李铭肯定是双双脚支持。

    午饭是豆腐丸子,猪油渣炒白菜,红烧带鱼,酸黄瓜,都是白米饭的下饭菜。

    李铭吃得还挺满意。

    饭后,东厢房。

    娄晓娥吃着葡萄,“现在最不好买的就是油,早上下着雨,福伯就去排队,也才买到一块肥猪肉榨了点油。”

    李铭喝着北冰洋,“我也不会榨油,也没有榨油工具,不然花生、黄豆也可以榨油。”

    “我听福伯,00斤花生也就榨二三十斤油,00斤黄豆更是只有十来斤油。你哪能弄到那么多的花生、黄豆哦?”娄晓娥也越来越懂生活物资艰难了。

    “城里没有地方可以帮忙榨油,我去乡下问问,我让他们帮忙榨油。就是油的味道太浓了,菜本身的香味都被遮盖了。”

    这几年随着械榨油器的增加,木榨在大幅减少。之前高峰的时候全国有木榨5万台以上,出产的油脂占到了全国产量的40%以上。

    娄晓娥脸凑过来,问道:“你还没你打算去哪弄花生、黄豆呢?”

    李铭顺捏了捏娄晓娥的脸,“你放心,我不会乱来的。我拿物资去乡下换。今年的花生、黄豆过些时候就要收获了,他们库存的货,这时候会愿意拿出来换东西。”

    ()(e)  眼见李铭喝完汽水,娄晓娥道:“这样子啊。那我们现在就去图书馆吧。”

    一人撑一把雨伞,两人步行去附近的城东图书馆。

    李铭查了资料才知道,没有人是傻子,早有前人努力尝试过。

    早在50年代末,就推广过沼气池。

    伟大导师在武汉参观的时候了解到沼气的优势,也提出‘这要好好地推广!’

    但是沼气池因为要产沼气,关键是要沼气池密闭不漏气,最好是使用砖、水泥、石灰等材料,这样的建设成本就高起来了。

    别的公社有,自己公社不能没有,不然怎么评先进。

    人争一口气,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沼气池用三合土做,直接挖地洞做,石头垒石灰做各有各的妙招。

    农村的沼气池设计和施工就变得很不规范,也没有正确的管理技术,全国建设了一大堆沼气池,漏水漏气的多,真正能有效使用的沼气池少。

    众所周知的原因,停办集体食堂,农村家庭更负担不起这样的维护建设费用,就不了了之。

    现在还剩下的大多是按施工标准建设的大型沼气池,比如酒厂、糖厂、食品加工厂和畜牧厂等就建有高标准大型沼气池,可以持续不断大量供应沼气。

    开发利用沼气,建池是基础,管理是关键,但最终还是技术问题。

    李铭负担得起沼气池的建设费用,而且他记忆里的建设方式更简单得多。

    沼气灯,沼气灶,导管等这些都有现成的,不需要李铭从头开始研究。他只需要改进一下建池子的方式,情况比他预想的好多了。

    本来住乡下院子,李铭想的是花钱买柴火,假如建有沼气池的话就不需要了,连照明也一起解决了。当然电线还是要牵的,菌房不合适沼气灯。

    感谢您的订阅!

    感谢您的投票支持!

    欢迎同志们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