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真“苦”的张安平

A+A-

    戴春风明白外甥这番揽责的意思。



    现在的情况已经明确了——军统可能有内奸,但在高层,其实是没有内奸的,有的只是利欲熏心之徒,为了打击到张安平而故意泄露了在延安的情报,最终导致情报的覆没。



    而边保那边,在用种种段告诉军统:



    我在你们高层中有内奸。



    不管是出九座监狱还是提供一千五百多人的被捕名单,都在有意无意的佐证这件事。



    边保为什么这么干?



    隔岸观火、渔翁得利罢了!



    更大的可能是: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到底是谁提供的名单,但他们绝对意识到了对方的目的,便顺水推舟将水搅浑——内部纷争不断的军统,对边保的威胁自然会无限度的减轻。



    阳谋,这其实是赤果果的阳谋。



    那张安平应对的段呢?



    责任我揽,此事,到此为止!



    当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到此为止,而是张安平担心大规模的调查下去,会导致军统内部人心惶惶、离心离德,最终让日本人和边保渔翁得利。



    所以,明面上先结束这件事,但在暗地里,可以持续的展开调查,一定要将这种二五仔揪出来。



    这便是张安平揽下责任的原因。



    面对如此通情达理、如此以大局为重的外甥,戴春风还能如何?



    他起身走到张安平身边,拍着张安平的肩膀,叹道:



    “你啊,为了大局总是不在乎个人得失,真不知道该怎么你夸你还是骂你?”



    他神色极其复杂。



    淞沪会战的时候,张安平当时做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



    刺杀名单!



    他发布了刺杀名单,直接对蛀虫开战。



    连孙跑跑这样的党国栋梁都在刺杀名单之上!



    彼时的戴春风差点气炸了,认为外甥不懂得大局。



    但事实证明,外甥其实是服从于大局的——为了大局,已经几次三番的放弃了个人利益之得失了。



    这一次,外甥中的情报被连根拔起,对外甥的打击有多大,他感受的到。



    可是,外甥最后依然服从了大局,宁愿自己背负责任,也要保持大局之平稳。



    老实,这般的品性,在党国,真的真的是极其罕见啊!



    张安平摇摇头:“局座,此次终究是我大意了,我向您保证,以后,绝对不会有这样的事发生了!”



    “我保证!”



    “嗯,我相信你——去吧,回一趟家吧,接下来你还有的忙了。”



    “不用,我先把头的事处理完毕再。”



    张安平依然拒绝回家,罢便敬礼后转身离开。



    他关门的时候,声响比平时要大不少,显然这是心中还有不少的怨气。



    戴春风幽幽的叹息一声,随后目光无比的冰冷,骇人的杀近乎脱体而出。



    这一次,他的杀前所未有的浓烈。



    此人,丧心病狂,为了争权夺利,眼中毫无党国利益,罪该千刀万剐!



    



    戴春风对这一次延安情报的覆没的处罚,在谈判结束的次日就下达了。



    虽然他有心包庇下自己的外甥,但作为一个特务构的负责人,功赏过罚是必须的,不能因为张安平的缘故破了这个规矩。



    不过他的板子却是轻轻落下:



    除去张世豪京沪区区长的职务,解散京沪区,另将张世豪调任第三战区任命为三战区情报处处长。



    但这个处罚在其他人的眼中可谓是重过头了。



    京沪区,最开始单指南京站跟上海站,但之后江苏、浙江的所有站组,都纳入了这个体系。



    可谓是军统最强大的情报区。



    也是独属于张安平的势力范围,其他人根本伸不进爪子。



    甚至有人传言:



    京沪区只知区座不知老板!



    当然,这些传言是出自什么目的,戴春风一眼就能看出来,只不过他懒得追究而已。



    现在,军统最庞大的下属构京沪区解散,在其他人看来,无疑是对张世豪致命的打击。



    可事实真是如此吗?



    不!



    恰恰相反,这反而是本来就是张安平的意思。



    随着租界的沦陷,随着张安平将上海站的力量不断从上海抽离,其实京沪区本身就已经没有了存在的必要,而他未来的工作重点是中美合作、后勤保障和情报支持,庞大的京沪区失去张安平的直接统御,任何人都难以将其驯服。



    所以张安平早早的便向戴春风发报,汇报了解散京沪区的想法。



    戴春风一直拖着没有施行,现在倒是借坡下驴,以解散京沪区为名来“处罚”了张安平,将自己森严的一面彻底的展现出来,也让军统成员们为之颤栗:



    功勋卓著的张长官,因为延安情报的事遭了如此惩处,他们若是犯下大错,怕是更不好交代啊!



    这个结果,本来最应该高兴的应该是已经解散的“三人盟”了,可惜因为张安平的操作,三人盟现在是彻头彻尾的敌对关系,哪怕张安平现在遭受了重大的挫折,他们也高兴不起来——



    郑耀全怀着对唐宗的怨念和愤怒,在二厅上报的情报中动了脚,唐宗作为侍从室的情报负责人,却未能将这份动了脚的情报发现,导致侍从长在做出决策的时候出现了误判。



    在事情发生以后,二厅立刻歪嘴,表示情报已经上报侍从室——唐宗从已阅的情报中找到了这份情报后,才意识到自己被坑了。



    侍从长虽然没有什么,但对这个不尽职的情报参谋已经心生不满,唬的唐宗连夜去找郑耀全,可惜郑耀全阴阳怪气的了一堆,可并未收下唐宗歉意。



    梁子没有解开,唐宗不得不找戴春风当中人从中和,郑耀全面对戴春风不得不卖个面子,便接受了唐宗的歉意,可心中的芥蒂却并未取消,二人虽然没有水火不容,但已经再无联合的可能。



    这结果让戴春风暗中大笑不已,这俩有矛盾,自己居中调和,当真是爽到没边!



    越是如此,戴春风越对暗中给张安平下绊子的混蛋杀浓烈,自家外甥从不贪权,京沪区发展到如此庞大,他解散就解散,一丁点的私欲都没有,面对难缠的对,他轻轻一招就将“野马”驯服,让自己得了大便宜。



    可外甥最后还不得不背负骂名和耻辱!



    也正是因此,接下来张安平的动作他没有丝毫的阻拦,哪怕有人跑过来歪嘴现在的张安平跟通共似的,他也呵呵一笑不置可否,转头就将歪嘴的混蛋一脚踹到了上海站。



    甚至在高层会议上,有人谈及了张安平目前“通共”的动作后,戴春风也直接向侍从长喊冤,一脸羞耻的道出了外甥被人所坑后为了大局忍辱负重的行为。



    侍从长听闻详细后,对党国虎贲的喜爱自然更上一层楼,并安抚戴春风道:



    “你去转告(告字,我改了三遍依然是“高”,懵了)家伙,不要怕这些只会耍阴谋诡计的人,好好做事,党国不会忘掉他的付出,我不会忘记他的功劳!”



    



    张安平正在努力的通共!



    谈判达成,他自然需要为履行谈判的条件而布置。



    一份份释放令就此签署,随着这些命令的签署,一名名被军统密捕的我党成员军统不得不释放。



    过程自然不会顺风顺水,期间出现了波折,有两座监狱的负责人直接无视了张安平的命令,什么不愿意放人。



    张安平二话不,就通过通过局本部下达了撸职的命令。



    两座监狱的负责人,直接被一撸到底!



    这也是他被抨击为“通共”的原因。



    可惜军统高层并未理会。



    他们都很清楚,这是张安平在立威呢。



    被撤去了京沪区区长的职务,一打造的京沪区体系也被解散,这时候有人作死来挑战张安平的权威,张安平没有痛下杀也都算仁慈了。



    通共?



    张长官要是通共,那党国就没救了!



    张安平没有耍花招,短短五日时间就将条件履行完毕,近一千六百人被释放,而随着这些人释放,军统监狱中在押的中共人士、爱国人士,在张安平看来全都是无关重要的鱼虾,他令人进行了一番排查后,索性便直接将这数百人全部释放。



    为此,军统方面专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表示了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决心,一时间军统的口碑呈直线上涨。



    这下,隔壁的中统坐蜡了。



    我尼玛,好的大家一起当反派,结果你军统摇身一变,成为了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典范,就我他吗成反派了?



    过分了啊混蛋!



    此时“孤零零”的中统,自然成为了社会各界口诛笔伐的对象——最关键的是有军统的成员带着不可言述的心情,向新闻界透漏称中统在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上功不可没,他们密捕的爱国人士、抗日志士、中共党员数量绝对不会少于军统。



    于是,更大的舆论风暴掀起,中统一时间人人喊打。



    徐蒽增气坏了。



    我尼玛的戴春风、我尼玛的瘟神,你们吃了亏,怎么到最后我中统成为了被口诛笔伐的对象?



    虽然徐蒽增气坏了,但他也是极其“坚挺”的——放人是不可能放人的,你们他吗要骂就骂吧!



    徐蒽增不要脸“硬挺”,但朱家华扛不住。



    之前就数次过,徐蒽增是中统真正的局长,名为副局长,实际负责中统事务——朱家华才是挂名的局长、正局长,但朱家华利用这个挂名的会,愣是染指中统事务,借局长之名打击徐蒽增的势力,并成功从cc系中独立出来自成一家。



    面对社会各界的压力,面对军统率先当了“楷模”,朱家华从心了,决意效仿军统放人。



    徐蒽增“硬挺”,自然是为了等朱家华出马背锅。



    眼看朱家华“傻不拉几”的真的出马了,他自然不会阻拦,极其配合的开始了释放。



    随着中统的放人,一时之间舆论纷纷称赞,称当局放下了成见,抗战将迎来了新的篇章。



    可就在这个时候,徐蒽增刁状告到了侍从室,指责军统和中统局长朱家华通共。



    



    徐蒽增在张安平身上吃了无数的亏,但两人的关系却好的跟狼狈一样——前不久张安平一纸命令要从中统负责的监狱中拿人,徐蒽增毫不阻拦就让交人了,以至于郑耀全在私下里称张安平跟徐蒽增是狼狈为奸。



    可任谁都想不到,好到跟狼狈似的两人,突兀的翻脸了。



    



    徐蒽增在向侍从室的控诉中,对张安平亮出了四百米的大长刀——他攻击张安平是故意放任了军统在延安的谍被破,攻击张安平是蓄意通共,然后又攻击朱家华脑子进水了,竟然伙同军统释放共党分子。



    总之,这一次徐蒽增亮出的大刀,不仅突兀,而且还非常非常的致命。



    虽然没有直接攻击戴春风,可却给戴春风扣了一顶“放纵下通共”的帽子。



    随着徐蒽增在侍从室的控诉,一些跟张安平水火不相容的对也开始落井下石了。



    比方“穷困潦倒”的孔家;



    比方刘司令。



    他们借助徐蒽增的控诉,开始给张安平坐实“通共”的名头,其中美国战略情报局跟军统合作条款中的内容也被提及,一些跟新四军合作的项目,自然就成为了他们攻击的武器。



    



    “混蛋,姓徐的这是疯了吗?卧槽尼玛!”



    戴春风差点气死了,眼看着这件事就要彻底的落下了帷幕,没想到关键时候被徐蒽增这孙子给捅了一刀。



    这一刀,太歹毒了。



    愤怒的老戴,从保险柜中找出了两份文件。



    其中一份文件上,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各种名字——赫然是中统在教育界发展的特务名单!



    而另一份文件



    “姓徐的,你不仁,别怪我不义了!”



    戴春风神色扭曲,最终决意将这一刀给捅下去。



    



    中统有特务“自爆”了。



    此人在接受新闻记者采访的时候,抨击中统副局长徐蒽增,称对方在抗战的立场上压根就是出工不出力,名曰抗战,但实则从未将抗战大业放在心上。



    这名特务曝出了一系列的真相:



    比方中统自抗战开始,对敌方面几无建树,但在对内却建树连连——大敌当前,中统特务没收集到多少日本人的情报,对内却在教育界大肆发展特务;



    这名特务直接提供了一系列的名单,表示这便是自抗战以来,中统在教育界发展的特务名单。



    曝出名单后,这名特务的“自爆”还没有结束。



    他开始抨击徐蒽增为了一己之私,利用中统的情报体系大赚钱财、为此还将大量珍贵的抗生素类药品卖于日本人!



    这名特务自爆的内容,是虚构的吗?



    不!



    全都是真的,并且还附带大量的证据!



    要中统在对日情报战上没有建树,那就是昧着良心了,可有军统作为对比,中统的战绩是真的拿不出。



    这也是中统为什么尽量对内的原因,实在是对外建功太难、太难了!



    教育界向来是重中之重,也是中共的工作重心。



    在对外难以建功后,中统自然是要对内建功,所以不得不在教育界大肆发展特务,想要加强对教育界的监控,继而对中共下死。



    不过他们在教育界发展了大量的特务,但却没有建立多少功勋。



    现在被人自爆,却成为了中统的罪证!



    而走私



    老实,不管是中统还是军统,经费都是有限的,为了获取更多的经费,走私是必然的。



    之前他们走私的是其他物品,但张安平跟徐蒽增合作以后,为中统提供了大量的廉价的药品。



    徐蒽增的想法很简单:



    这是瘟神给我赔罪的东西,我为中统赚取经费是我的慷慨,而不是义务——所以,我从中获取大量的利益,是应该的对不对?



    可当这些事被爆出来以后,那就不是应该了。



    而是中统烂透了!



    一时之间,舆论哗然。



    



    徐蒽增懵了,他辛辛苦苦置办的家当,居然居然全爆了?!



    什么中统特务自爆,他闭着眼睛都知道这是戴春风或者张安平的笔。



    一想到这舅甥俩蓄意藏了这么多黑料,徐蒽增就胆寒。



    我尼玛,没一个好人!



    可现在双方都亮刀子了,他只能硬着头皮上。



    正思索从哪搞些军统的黑料来反制的时候,电话铃响了。



    接起电话。



    “徐副局长,侍从长要您过来一趟。”



    徐蒽增眼角一抽,心:难道要息事宁人?



    



    侍从室。



    戴春风向侍从长坦白着一切。



    事情,是他做的,他承认。



    但戴春风也向侍从长起了另一件事:



    对中统的“援助”。



    他的外甥张安平通过特殊的渠道,为中统获取了一大批廉价的药品,本意是扶持中统。



    但中统呢?徐蒽增呢?



    他们中饱私囊不,还在关键时候要捅死他们舅甥两人,他们是不得不如此反击啊!



    侍从长从不怕下有私心,有私心不要忘记公事即可——中统和军统的相互存在,本就是他为了制衡才搞出来的。



    所以他对军统的行为很愤怒,对中统率先捅他的虎贲之事也很愤怒,他本想是息事宁人的,没想到军统竟然如此反击了。



    可经过戴春风委屈吧啦的解释后,他倒是理解了戴春风的无奈,随后训斥了戴春风一顿后,声称这件事就此作罢。



    这算是拉偏架了。



    但戴春风的目的也达到了,所谓的通共风波算是彻底的结束了,还又给自己的外甥刷了一波好感。



    不过依着他对侍从长的了解,中统、徐蒽增,这一次怕是有苦头吃了。



    被训斥后的戴春风,在出了办公室后就眉开眼笑,偏偏这时候碰到了老对头徐蒽增。



    戴春风笑吟吟的悲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啊!”



    徐蒽增气得暗暗咬牙,哼了一声后就跟着侍从进了办公室。



    “委座。”



    侍从长神色严厉的直接问:“我问你,张安平,通不通共?摸着自己的心回答我!”



    徐蒽增很想一口咬死通共,但他没那个胆子。



    俯首,低语:



    “他,不会通共。”



    徐蒽增不敢假话,他心里也不认为张安平会通共。



    还是那句话,张安平要是通共,党国里,那就人人通共!



    “回去吧,这件事到此为止。”



    侍从长直接赶人。



    徐蒽增心里一慌,他感觉自己可能要遭。



    “委座,我”



    “回去!”



    侍从长厉声呵斥,徐蒽增只能住嘴,一脸心不甘情不愿的离开。



    待徐蒽增走后,侍从长愤怒的自语道:



    “一个个都知道计较、计较、斤斤计较!”



    戴春风如此、徐蒽增如此,就连朱家华也是如此!



    至于孔老爷、刘司令,侍从长只有“哼”!



    “家伙,这家伙心里很苦吧!”



    侍从长信奉的观其行。



    张安平做过什么?



    在人人为了利益的时候,他放弃了多少利益?



    他跟中统有龌龊,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却为中统提供了赚取经费的法子乃至药品!



    巨额的钱财放在他面前,他背负骂名,冒着得罪外国人的风险,也要将巨额的钱财秘密移交给国家!



    为了大局,这家伙忍辱负重,却被冠以通共之名



    “家伙是真的苦啊,就连抨击他通共的徐蒽增,都他绝无可能通共”



    侍从长叹了口气,决意给张安平一些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