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能活着,谁愿意死呢

A+A-

    整个大越北地,任何有造反潜力的高门大户,都是清剿的目标。

    对于大越的各地百姓来,杀戮还在持续,可对于宋军来,局面已经稳定下来了。

    马宝义也清楚在罗守珍一系列的昏招下,宋军内部是有隐患的。

    他和王启胜商量后,王启胜率领着两万的兵士去了南方与大越南军对峙,其他的布置暂且不动。

    他们要做的,就是将隐患暂且压制,一切等朝廷的圣旨下来。

    边军与京军在越城闹得风风雨雨,彻底将军中的矛盾暴露出来,想要再次整合力量南下,需要一个能调和两边矛盾的人。

    这个人就是罗彪。

    等到罗彪到了大越,在王启胜的配合下,就能重新将大军拧成一条绳,到时候他马宝义也可以回去继续做自己的事情。

    对于罗守珍的下场,马宝义并没有过多的想一下,因为他也知道,罗守珍死定了。

    但怎么死,是有法的。

    病死,自尽,或者斩首?

    这些就看铁喜怎么安排了,不是他一个作为臣子的人可以妄加揣测的。

    马宝义事情结束之后,便给皇帝写了一封新的奏章,对此言了罗守珍罢的事情,让皇帝和朝廷安心,其他的细节,都没有。

    当然,其中细节自然有密探写成奏章送上去。

    刘啸和刘仪等勋贵子弟,在罗守珍被控制之后,顶头上司也换成了王启胜。

    王启胜是典型的边军武将,跟罗守珍是完全不一样的,他治军很严。

    刘啸等人这种从东京来的少爷兵,日后都是会成为军队的中高层军官,王启胜对他们就更加严格了。

    其中一条就是对军令的严格执行,一个将军天天惦记着女人,还打什么仗?回家养老生孩子去算了。

    所以一开始众人到了王启胜的身边后,便被王启胜亲自提溜到面前进行了警告。

    首先就是禁止这些勋贵子出入风月场所,违者五十军棍,由他亲自监刑,更不允许私下去霍霍百姓,哪怕是对方勾引也不行,一经发现,双倍惩罚,打死无算。

    王启胜到哪儿,这些人就必须跟去哪儿,这让刘啸等人一下子失去了自由。

    没了女人,这对于血气方刚的伙子们来,无疑是十分痛苦的。

    唯独刘仪对王启胜的警告十分欣赏,并且一丝不苟的执行。

    他是一个有梦想的人,对他来,心中振兴刘府的梦想,远比下半身的需求重要的多。

    可对于刘啸这种花花公子来,可跟杀了他一样难受,每天每夜睡不着觉,除了唉声叹气就是唉声叹气。

    南京是大越朝最后的一座大城,而且因为南方地势平坦,无险可守的缘故,下到官员,上到刚刚登基的皇帝,都想投降宋军,换取活命的会。

    不过,南方的高门大户们却都不愿意投降,他们从北方逃回来的人嘴中听了,宋军对于他们这种高门大户们的政策就一条,杀。

    宋军不给他们活路,他们就自己挣出一条活路。

    他们也相信,只要他们联合起来,就算是宋军,也不可能战胜他们。

    南方的地方豪绅虽然没有北方的强大,可他们却有充足的准备时间,各地纷纷打造兵器,在各个交通要道上布置陷阱,召集兵士扩大力量。

    并且他们还为南京的朝廷送人捐物,希望官军能够早日击败宋军,将宋军从大越的土地上赶出去。

    这些豪强大户并不知道,南京的朝廷早就没了和大宋作对的勇气了。

    皇帝和下的官员早已准备好了船只,将无数金银财宝运到了船只之上,还积攒了足够的粮食。

    他们要出海,大海那么大,只要跑了出去,就能活命了,到时候再看大越的局势,万一情况有变,也能及时回来占些便宜,重新成为这片土地的主人。

    当然,这个时候的南京官员,还是不明白宋军的战略意图。

    他们始终认为,到处都是山林沼泽的大越,大宋是看不上的,他们迟早会撤退,而这些统治者也迟早能够回来

    越南皇帝是李成皖的大儿子,在李成皖刚刚登基,便被册封为了皇太子。

    李成皖很重视他,将自己身边最忠诚,且最有能力的太监黄岐安排到了皇太子的身边。

    黄岐今年刚刚五十岁,但跟随李成皖已经很多年了,李成皖将自己的独子交给了黄岐,也是对其看重。

    黄岐带着皇太子进入南京,也将越城外围所有的军队全部带走,东宫属臣也是全部跟随。

    他们到了南京之后,有脑子有段的黄岐快刀斩乱麻,第一时间将太傅党的人从各地招入南京,而后在南京掀起了一番屠杀,将所有有实力造反的将军和官员杀了个干净,然后拥立皇太子继位。

    黄岐是个太监,不可能亲自临朝,于是便推出了几个傀儡掌握权力。

    不少仍然忠于大越的官员和百姓还抱有幻想,可黄岐自己心里和明镜一样,现在的情况,别击败大宋,保住南面的土地都不可能了。

    现在能做到的是保住皇室的血脉,然后伺而动。

    他们只要活下去,就什么都有可能,若是死了,则什么都没了。

    在这种背景下,黄岐便开始了秘密的筹备着出海的船只

    前线的士兵与其防备宋军,不如是时刻紧盯宋军的动作,只要宋军有南下的迹象,黄岐就会带着大臣和皇帝用最快的速度乘坐船只出海。

    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银狐请大家收藏:(银狐

    宋军离开后,他们再回来。

    大越在最后的存在时间中,从上到下,都已经没了抵抗的意志。

    当然,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宋军太强大了。

    长枪短刀去对抗火枪火炮的无力感,不用亲自上战场,都能感受到其中的差距。

    他们一直以来对中原王朝很有优越感。

    他们心里,中原王朝就是一只可以随时刮肉的羊,虚弱的时候,自己就能从它身上砍下一块肉吃,强盛的时候,只要自己表示臣服,他们会主动砍下肉给他们吃。

    十多年前,他们战胜大宋的时候,不少官员都进言,要求出兵中原,将那片大好的土地纳为己有。

    当然这些疯狂的想法,当时的皇帝也就是听听,傻子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就算战胜了大宋,他们也没有实力对抗大辽。

    现在,一切都已成了过眼云烟。

    黄岐对李成皖很忠诚,对皇帝也很是忠诚。

    生死存亡之际,他并没有想着只保全自己,他还在尽最大的努力,想要保住李家的血脉传承下去。

    所以他一边准备逃亡,另一边也不断暗中派出了使臣,想要和谈,让宋军承诺保全大越皇室。

    作为代价,他们愿意将大越最后的土地全部送给大宋。

    可惜使臣遇到了已经疯狂的罗守珍,将这本可以兵不刃血的会直接葬送。

    南京,皇帝的皇宫。

    皇宫的周围有着近一万的禁军,可以是大越最后的战斗力。

    这些禁军里的将领,全都是黄岐的人,也是依靠着这些禁军,南京城才到现在没有出现什么幺蛾子。

    李万年是新任太傅,也自愿臣服黄岐,他很清楚,现在大越所有实力都掌握在黄岐中,自己是没有对抗黄岐的资本,所以他也能找到自己的定位,事无大,全都去找黄岐征询意见。

    罗守珍被囚禁的消息传到了李万年的耳中后,他便火急火燎的赶往了皇宫之中,想要找黄岐商量一番。

    越军虽然败退,但终归在大越城里还有是有耳朵和眼睛的,一些消息兜兜转转可以传到他们这里来。

    使臣被杀这件事,一直是黄岐的心病。

    罗守珍也是黄岐想要保全皇室血脉最大的阻碍,他倒台了,对于黄岐来,是个极大的好消息。

    “黄公公,太傅求见您。”

    黄岐端着碗,一口一口给着皇帝喂奶。

    听着这太监地话后,黄岐连眼皮都没有抬一下。

    “告诉他,陛下正在用膳,让他且等着“

    “是,黄公公”

    黄岐神情专注的伺候完了皇帝,才打理了下衣物,慢慢地出了宫殿,在偏殿见到了等待许久地李万年。

    黄岐五十岁,有些驼背,不过皮肤倒是很好,能看的出,一直有在保养。

    偏殿之中的李万年正在焦急的转圈圈,看到缓慢走进宫殿的黄岐后,赶忙迎了上去,搀扶着黄岐走向椅子。

    等到黄岐坐下之后,李万年便迫不及待地开口道:“黄公公,北面有消息传过来了。”

    黄岐看了一眼李万年轻声道:“什么消息。”

    “罗守珍出事了,现在已经被关押起来。”

    黄岐听到这句话后,老气龙钟的样子当即消失不见,猛地站起来。

    “这个消息是真是假”

    李万年赶忙道:“是真的,是我们留在宫中的人费劲心思才传递出来的。”

    “听罗守珍狂妄,夜宿皇城,似有反叛的野心,大宋的兵部尚书马宝义连夜赶到了皇城,将罗守珍扣押起来了,另一个消息则,是我们派出去的使臣被杀,让宋军的将领们对罗守珍有些不满,最后双方翻脸,现在皇城已经被宋军戒严了,可信度非常高。”

    喜欢银狐请大家收藏:(银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