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留名青史

A+A-

    铁喜懒得继续听时迁这些废话。

    “拉下去吧,好生看管。”

    孙家碗听到铁喜的话后,赶忙点头,而后对着几名太监挥了挥,几名太监立刻驾着时迁便往外走去。

    “陛下,陛下奴婢真的知道错了”

    时迁的身影彻底消失后,铁喜才看向了下面的一名太监邱伟春。

    “你叫邱伟春对吧,后面的差事,你来办,若是办的好了,时迁的位置,以后你来坐。”

    邱伟春听到之后,先愣了一秒,接着便是一阵狂喜,陛下竟然知道他的名字,还让他代替时迁的位置。

    他赶忙跪下身去:“奴婢,奴婢绝不会让陛下失望,一定进行尽力。”

    铁喜满意的点了点头:“时迁养起来的那些童男童女,也交给你去妥善安排”

    “是,陛下”

    邱伟春不知道,早在铁喜知道时迁的事之后,他的名字就已经进入了皇帝的视野。

    对于邱伟春的了解,可以已经很多了。

    时迁贪财弄权,除了享受外,什么事情都不坐,给他安排的所有事,都是邱伟春这个下在做,因此将两者替换,和之前不会有任何差别。

    监察太监看似权势极大,无论事官员还是武将都不敢得罪他们,可到底也只是皇帝的狗,皇帝想要出废掉一个太监,只是一句话的事情。

    邱伟春这个普通太监转眼之间,就变成了成都府最有权势的人之一,当下做起事来格外卖力。

    他刚离开皇宫,便带着人将时迁的府邸的抄了,那几十个孩子,被他安排在了自己下,让那些老太监带他们做事情,等他们年纪大一点,就可以顺利接很多事情。

    一夜时间,邱伟春遍将时迁的家产核算清楚了。

    邱伟春这么迫切的吧这些事情办好,就是想在铁喜面前留一个能干的印象,顺便也不给时迁任何翻身的会。

    邱伟春之所以做的这么快,就是因为他是时迁最早认下的儿子,时迁的一起,他比谁都清楚。

    清单送到铁喜面前后,后者脸上的笑怎么都止不住,只是外人看上去,却能明显看出那笑容里的冷意

    “不愧是天府之国成都啊,一个监察太监,仅仅六年,就能藏下十万两白银”铁喜将清单放在桌上,目光看向眼前的邱伟春。

    “做的好,朕很满意”

    邱伟春脸上也露出笑容,赶忙道:“陛下,时迁老儿贪得无厌,奴婢们早就忍不了了,只是过去不敢反抗,直到陛下到了,才还这成都府一片朗朗晴天。”

    铁喜笑了笑:“只要你好好做事,功劳朕都会记在心里。”完之后,铁喜才对孙家碗到:“孙家碗,你去安排一下,将清单上的所有金银全部封存到成都府的府库,等朕南巡结束之后,再一道交给户部处理。”

    “是,陛下”

    孙家碗完之后,便带着邱伟春两个人一起离开了宫殿,等到两个人离开之后,铁喜重新拿起一份奏章,看了起来。

    大宋太监的权力如今这么大,都是铁喜一导致的,铁喜的建设下,整个宦官集团,实力丝毫不比官僚集团差,但这些人权力大归大,可到底都只是皇帝的奴仆,想废的时候随时可以废掉,这是铁喜如此信任太监的原因。

    现如今,就是此时大宋朝在各地放出去的太监,可以涵盖各行各业,以及军队。

    罗守珍的前车之鉴,让铁喜赋予了监军太监们巨大的权力,除了不能指挥军队外,可以地位比主将还要高。

    过去,各地监军都是张爱一布置的,铁喜很少插,可张爱走了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能镇住场子的人。

    时迁的出现可以是必然的。

    铁喜放下奏章,看向一旁身边的孙家碗,也就是如今权力最大,地位最高的太监。

    “以后各地监军太监,还有各处军事重地,税收重地,祭祀重地等派出去的太监,朕需要你给他们立一个标准,这个标准不一定要定的高,但必须是他们再做实事,具体如何定,你可以下去想一想,然后告诉朕。”

    这次时迁的事情,也给铁喜提了一个醒,太监这东西,用好了是皇帝的利剑,用不好,他们远比很多贪官更可恨。

    可现在的情况,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而孙家碗听完铁喜的话,心中明白,这是皇帝对他明确表达了不满,他赶忙应道:“陛下,奴婢遵旨。”

    行宫里面的事情,外面的官员并不清楚。

    他们还在忙碌两日后,皇帝上峨眉山礼佛的行程。

    尉迟江晚一大早,他拿着做好的流程奏章,来面圣了。

    大殿中,铁喜正在看书。

    “臣尉迟江晚叩见陛下,陛下”

    “起来吧,来人啊,赐坐。”

    一旁的孙家碗赶忙下了玉阶,亲自搬过来一张椅子,放在了尉迟江晚的身下。

    “谢陛下,陛下这是明日的礼佛之时的流程,请陛下御览”着,尉迟江晚便将中的奏章双托起。

    孙家碗将奏章拿上,恭敬的放到了铁喜的中。

    铁喜打开详细看了一遍。

    跟在泰安祭天差不多,除了念的词不同,其他都一样。

    铁喜看奏章的时候,一旁的尉迟江晚迟疑了一下,开口道:“陛下,臣有一事,想二问下陛下的态度。”

    “你”

    “陛下,为什么想让皇太妃一同去礼佛呢?”这句话尉迟江晚想问很久了,皇太妃跟着皇帝陛下离京,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可知道铁喜之所以想带上董妃,就是希望她也一同去礼佛的,就只有他尉迟江晚了。

    喜欢银狐请大家收藏:(银狐

    铁喜听到尉迟江晚的话后,放下了中的奏章,看着尉迟江晚,顿了许久才开口道:“你觉得朕是怎么想的?”

    “陛下,臣,臣不敢妄加猜测圣意。”尉迟江晚赶忙道。

    “皇太妃马上就要到宫里面来了,等朕见到她以后再吧。”

    铁喜完之后,又看了一眼尉迟江晚:“你是不是觉得朕的做法有些不妥?”

    尉迟江晚听完铁喜的话后,摇摇头道:“只要是陛下的要求,臣就一定会尽全力去办。”

    “别和朕再这油腔滑调,朕想听你的实话”铁喜开口道。

    尉迟江晚听到铁喜这么,沉默了一下,才道:“陛下,臣虽然不知道陛下是怎么想的,但陛下既然想这么做,就一定有自己的考量,臣不知道陛下的考量,不敢随意评论。”

    铁喜叹了口气:“行吧。”

    “待会董妃来了后,朕准备和她谈谈,你到时候可以听听,就知道朕的想法了。”

    “陛下,这,这不太合适啊”尉迟江晚犹犹豫豫的道。

    “无事,朕恕你无罪。”

    尉迟江晚听完铁喜的话后,也只能无奈点头。

    尉迟江晚不希望董妃出现原因很简单,铁喜的想法则更加简单,因为自信。

    之前沧洲城的事情,不少人就觉得,这是铁喜故意的,目的就是为了清理那些对抗新税制的江南世家。

    铁喜也确实是这么想的,将董妃囚禁了这么多年,董妃这两个字,几乎快成了朝臣们的心病了。

    铁喜觉得这是不对的。

    他们为什么会觉得,董妃只要出现,只要她带着那个孩子,就能威胁到当今皇帝的位置?

    他监国加继位这么久,凭什么会被一个孩子打败?

    就凭那个孩子的父亲有可能是先帝的?而自己的父亲姓铁?

    尉迟江晚不希望董妃回到所有人的视野里,也有自己的私心,因为董妃一旦重新回来,皇太妃的地位就足以让她做很多事情,很不巧,自己早就已经将董妃得罪死了。

    若是董妃一心想为难尉迟江晚,尉迟江晚的日子肯定不会舒服。

    “对了,朕还想起来一件事,要交给你去办,礼佛之后,由你率领官员前往苏州去祭拜付大人,朕虽然也想去,可这次南巡,叨扰百姓过多,若是突然改变行程再去一趟苏州,若是付大人还活着,肯定会不希望看到这一幕。”

    “陛下,臣遵旨”

    “你,朕若是没有那么早放付大人回去,他就不会这么早去世”铁喜的语气忽然变得很低。

    “陛下切莫多想,就算付大人还活着,肯定也不会自己是郁郁而终,陛下对付大人,已经是古往今来第一诚心了。”尉迟江晚语气认真的道。

    付子婴走了之后,铁喜就知道在大宋的土地上,已经没有人可以限制自己了,但同样,他对付子婴也有一份内心深处的亏欠。

    “不论如何,付大人这辈子注定会青史留名,这对一名君子来,就是最好的奖赏了。”尉迟江晚轻声道。

    语气里,微微有些羡慕。

    尉迟江晚知道,不管自己活着的时候有多大权力,外人看来有多风光,等死了以后,名声也注定不会好,更别像付子婴那样,万世敬仰。

    两人都再心里默默叹气的时候,孙家碗快步走入了大殿:“陛下,皇太妃的马车马上要到了。”

    铁喜听到之后,看了一眼尉迟江晚:“去吧”

    尉迟江晚站起身朝着铁喜行礼之后,转身向另一个方向走去。

    喜欢银狐请大家收藏:(银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