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人家有家叫什么流民!!

A+A-

    “这领子,真是板正哩。”

    陆远看着镜子中的衣服,比较满意。

    这起来,明朝真是可以算作中华民族的审美巅峰了。

    像是什么锦衣卫,绣春刀啥的就不了。

    这官袍也是如此。

    陆远所着的官袍颜色,则是青色。

    陆远的品级,则是正七品。

    如之前所,这神凌帝国跟地球的明朝几乎没什么两样。

    这上县知县的品级是从六品。

    中县是正七品。

    下县是从七品。

    泰宁城不大不,不算是大县,但也不是县。

    正七品的官儿可是难得呦。

    特别是,陆远今年才多大,这一上任那就是七品官。

    这就跟直接中举一样。

    可你回首这多年历史,又有几个人能在二十郎当岁就中举,然后做官的呢?

    陆远这个还真是挺稀有的。

    只不过就是

    若是二十多岁正经中举进入官场的,那前途自然是没跑了。

    不过陆远并不是那种,所以跟那些真二十多岁中举然后当官的有很大差距。

    但也无所谓。

    陆远本来就没想往上升。

    就在想在这泰宁城当一辈子的父母官儿。

    这起来,宋驰的老丈人,也就是那位布政使办事效率还真是快嘞。

    一个多月就审完了,并且上报吏部,中书省。

    陆远的这官儿,就是这位布政使上报了中书省后任下来的。

    至于这柳家的事儿,还没完呢。

    这可是按察使,不是这省内自己审一遍就能定性的。

    就算完全证据确凿,那也得由吏部,中书省,在审。

    这两个审完了还不行。

    还得由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再在审。

    这么一套套的流程下来,没个一年两年的别想完事儿。

    不过那是最后宣判。

    反正柳家现在是彻底完了,翻不了身,倒是无需在担心了。

    至于这一两年的时间,这柳家会不会暗中运作啥的。

    别的皇帝那儿这种事儿可能。

    在老朱这儿,几乎不可能。

    这以后再听到柳家的消息,不是流放就是砍头。

    家里的几个女人都围在陆远身旁,帮陆远整理着衣冠衣帽。

    保证不出一点儿差错,一定是要板板正正的。

    虽,这七品知县并不是什么大官儿。

    但官就是官。

    民就是民。

    赵家在泰宁城厉害吧?

    赵姨是之前叫啥?

    泰宁城的土皇帝嘞。

    那土皇帝到底还是有个土。

    这泰宁城就算真姓赵,叫赵宁城,那赵姨见到知县那也是要先下车问好的。

    到了过年,那也得是赵姨去拜知县,不是知县拜赵姨。

    这可真是很荣耀的事儿呢。

    这当了官,陆远也得到了帝国的官运,这以后的邪祟行子便是更加害不了陆远了。

    当然了。

    以前也害不了。

    但现在跟以前还是有点儿区别的。

    这以前行子邪祟害不了陆远是因为有圣体,不管咋弄,陆远就是没事儿。

    但话又回来了。

    陆远不是怕那些邪祟弄死自己,或者弄伤自己。

    陆远怕的是那些阴森森的玩意儿。

    但现在有了帝国的气运护佑,那些个行子,邪祟,隔着老远看到陆远就得跑。

    根本不敢再陆远面前露面。

    至于大行子,大邪祟嘛

    咱可有跟嘞!

    敢在哥们儿面前嘚瑟,囊死你!

    “夫人,侄少爷准备好了吗。”

    东厢房外,老管家站在门口催着。

    而赵巧儿则是忍不住一啧嘴有些烦气道:

    “催什么催!

    这不得好好理正理正?!”

    而外面的老管家则是连忙道:

    “省城来人了,布政使差人送来的贺表。

    他们那边儿等着过了时辰就不太好了。”

    听到这,赵巧儿这才望向旁边的陆远。

    这的也是,这干啥事儿都讲究个吉时。

    而陆远则是自己又整了整衣领子。

    随后便把蹲在地上,给自己整理裤腿的苏璃烟,还有宋美琴两人拉了起来道:

    “行了,不用整了,待会儿走两步就又变样了。”

    最终,在衙门口这儿。

    陆远在不少人的夹道欢迎中来到了衙门大门口。

    今儿个来的人可不少。

    这道路两旁,有省城派来的官员,有当地的商铺掌柜的。

    还有一些看热闹的百姓。

    接下来就是些流程啥的,讲讲话啥的,比较繁琐,没啥好的。

    这事儿捣鼓了半个多钟头,在要结束的时候。

    ()(e)  远处一阵马蹄声,紧接着就听到一阵吆喝。

    陆远定睛一看。

    嘿。

    顾高煦来了。

    看到顾高煦,陆远还没话呢。

    顾高煦跳下马来便是一边往陆远这边走一边埋怨道:

    “你这人,可真不把咱当哥们儿。

    要当官儿了,咋也不派人跟咱一声,咱好来给伱祝贺。”

    陆远望着顾高煦有些好笑道:

    “你这不还是来了吗?”

    而顾高煦却是一挑眉毛直接道:

    “咱是听旁人的,这紧赶快赶才来的,都没给你准备啥东西嘞!”

    看着面前的顾高煦,陆远则是咧嘴一笑道:

    “人来了就行,带啥东西!”

    正午时分。

    衙门的里屋。

    陆远跟顾高煦两人坐着话。

    家里的三个女人们则是拉着,好奇的逛游这衙门。

    起来,对于这泰宁城,家里三个女人除了那窑子没去过,其他的地方差不多都去过了。

    就衙门这里的新鲜景儿还没看呢。

    这下可以随便看了。

    “这么快?”

    陆远翘着二郎腿,嘴里叼着烟,一脸意外的望着顾高煦。

    燕都那边儿的厂子都建好了?

    这可也太快了,这来来回回还不到两个月呢。

    陆远寻思着燕都那边儿的厂子,怎么着也得用个半年,四五个月。

    但没想到这就完事儿啦?

    而顾高煦则是一脸得意的挑眉道:

    “那可真是,你也不看看咱弄了多少人来干活!”

    陆远一怔随后便是挑眉道:

    “多少人?”

    顾高煦比了一个数道:

    “整整一万一千人!”

    听着顾高煦的话,陆远一脸问号:

    “啊?”

    从哪儿整的这么多人?

    难不成这子是把军营里的军爷也调出来了?

    这顾高煦看着陆远这个样子,以为陆远是嫌弃人多了。

    到时候厂子里面要发很多工钱。

    当即,顾高煦便是连忙道:

    “你放心就行,这一万一千人全部都是流民。

    到时候都让他们进了厂子,也不用发工钱,光每天管饭就行。”

    流民?

    陆远愣了下,随后便是明白怎么个意思了。

    虽陆远从没去过燕都,但也知道大概的情况。

    猜也猜出来了。

    不用发钱?

    每天光管饭就行?

    陆远寻思的时候,这一旁的顾高煦看着陆远这样子不由得眨巴眨巴眼儿。

    咋?

    光管饭也不行?

    顾高煦寻思寻思,好像也确实是。

    这以前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

    这当了快一个多月的家,这一万多人每天光吃粮食那钱花的也跟水库放大水一样。

    顾高煦寻思寻思,随后便道:

    “还多啦?

    那要不然咱在撵出去点儿人?

    就留个八千,或者六”

    还不等顾高煦完呢,陆远便是直接挑眉道:

    “撵?

    撵个屁!

    还少了嘞,燕都现在总共多少流民?”

    顾高煦眨了眨眼:

    “啊?”

    回过神来的顾高煦便是寻思道:

    “这个流民不太好数,反正咱那儿就是一万一千多。

    至于其他的,外面还能有个八百,一千?

    咱也不太清楚,毕竟流民流民,今儿个在燕都讨不到饭,就跑别处去了。”

    随后陆远便是瞪眼道:

    “那就抓呗!!

    那关外肯定还要往燕都跑的,有还没跑到燕都的。

    找人骑着马去接!”

    顾高煦:

    “????”

    “不是真能要这么多人啊”

    看着顾高煦这熊样儿,陆远便是挑眉道:

    “格局了吧。

    让你抓,你就抓就行了,甭问。”

    陆远懒得跟顾高煦解释。

    别的不,光是泰宁城这儿的三千人厂子又是要扩了。

    没办法。

    造的这些个东西,根本就是不愁卖。

    你去泰宁城的铺子看看去。

    现在哪儿还是拍着长队呢。

    这以前大冬天的时候下大雪,这人晚上都不走。

    拿着个马扎,披着一层大棉被,一等就是好几天。

    买不到车子不算完。

    特别是陆远这车子本来只是在省内的西边卖,可东南沿海那边儿的人都知道了。

    现在东南沿海那边儿的人都过来买。

    泰宁城这边儿最少还得扩一倍。

    而燕都那么大的地方就更别了。

    陆远之前跟顾高煦在燕都建厂,真就是因为跟顾高煦关系好?

    ()(e)  nononono

    关系值多少钱呐?

    要的是燕都那个地方。

    不是燕都人多,而是你在燕都建大厂,那可是直接能够辐射到整个帝国北方加中部。

    还有帝国最富饶的江淮一带。

    当然了,那是以后富饶,现在这江淮一带多少有点儿惨。

    因为之前的连年征战,这刚开国的时候,扬州就剩下十几个人了。

    但是帝国早就有帝令了。

    现在重点扶持,特别是现在已经是洪武十五年。

    江淮一带已经是缓过来一大口气了。

    在过个几年,江淮一带就又会变成帝国最繁荣的地方之一。

    江南嘛。

    自古以来都是这样的。

    而在想想燕都有啥?

    京杭大运河啊!

    就这么吧,古代的运输什么都比不上航运。

    也别古代了。

    就是现代也一样。

    大头永远是水运。

    当年韩信能从蜀地打出去,而诸葛亮却死活打不出去,为什么?

    是诸葛亮比韩信差?

    还不是因为当年韩信出蜀地时能够运送粮草的河,在几百年后断流了。

    那条河也像是大汗的龙脉。

    这条京杭大运河,价值可太大了。

    实际上,陆远也可以在省内东南沿海的地方在建一个大厂。

    然后靠着海运南下。

    不过就目前的航海水平,太难了。

    海上风浪大。

    你别你不怕风浪大,这他娘的是运货,不是捕鱼。

    一艘船能装十几万两的货,跟鱼不一样。

    所以,在燕都的厂子。

    越大越好,这是将来要供给整个帝国北方,还有最繁华地方的厂子。

    本来陆远还寻思,要慢慢来,慢慢扩的。

    毕竟,摊子铺的太大,这钱上哪儿弄?

    赵家再有钱,这厂子也不是一天就能看到回头钱的。

    但现在可好了。

    嘿!

    咱咋就没想到还有流民这一出呢。

    不用付工钱,你这。

    “那那得要多少人啊?”

    顾高煦眨了眨眼问道。

    而陆远则是挑眉道:

    “怎么着也得三五万人吧。”

    顾高煦一脸问号道:

    “三五万人???

    我上哪儿整这么多人??”

    陆远挑眉道:

    “那咱不管,反正你赶紧整。

    从明天开始,咱就让人往燕都运送设备。

    到时候延误开工,少赚的钱,你补给咱。”

    顾高煦:

    “????”

    看着顾高煦这一脸要骂人的样子,陆远便是一个忍不住哈哈大笑道:

    “开个玩笑。

    但你确实得多找些人。

    这到时候厂子里的钱,咱分你两成利。”

    毕竟,这不能光让人忙活,不给人家钱呐。

    而顾高煦听着陆远的话,一脸古怪道:

    “两成利,是多少?”

    这虽顾高煦帮着弄厂子,那是想要解决难民的问题。

    钱不钱的,他顾高煦又不是特别缺。

    陆远则是翘着二郎腿,抽着烟道:

    “反正,上个月咱这三千人的厂子。

    粗略算算的话,接近二十万两。”

    这里还是要讲讲的,不要嫌啰嗦。

    明朝重税,这是谁都知道的。

    但是!

    明朝不重商税!

    这商税几乎跟没有一样!

    这也是为什么明朝后期,大臣们有钱,皇帝没钱。

    因为那些大商会什么的,这些个大臣们全都挂着名号。

    而皇帝也不是不想在商税上加码。

    但是这会损害到大臣们的利益。

    就以万历帝征矿税的层层阻碍,可见一斑。

    所以,陆远这每个月的二十万,那基本上就是实打实的。

    交不了多少税。

    而一旁的顾高煦听着陆远的话,眨了眨眼。

    随后便开始扒拉指头开算道:

    “三千人一个月二十万

    那三万人一个月就是二百万

    那两成利一个月我就是四十万

    一年”

    蹭的一下子,顾高煦起身就往外走。

    陆远一愣,满脸问号道:

    “干啥去啊??”

    顾高煦头也不回道:

    “回燕都!!

    去流民家里抓流民!!”

    陆远:“”

    “不是,这大中午头了,你吃了饭再走啊!”

    诶?

    不是?

    你踏马,人家有家叫什么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