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贾破虏

A+A-

    看到谢琼的血腥段,以及贾琮毫不留情的处罚。

    大堂内的众将,不由得正襟危坐,态度更加认真了几分,害怕被贾琮抓住错处,借处罚。

    他们可是都知道,自己的大帅刚刚经历了刺客的刺杀,虽然没有受到伤害,可是这种事情,无论是谁碰上了,心情都不会太好。

    贾琮本来也想着杀一批人,用来震慑一下大家的。

    见谢琼直接把二百人都杀了,也算是是一种威慑了,也就只能作罢。

    对还跪在地上的谢琼道:

    谢琼这才站起身来,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贾琮道:

    众将一起站起,齐声应答。

    这时一名亲兵,领着一名宁国府的家丁走了进来。

    此人贾琮自然也认的,乃是后来训练出来的一批家丁,见他大老远的赶了过来,肯定是家中有什么事发生,心中也多少有了些猜测。

    于是开口问道:

    那家丁道:

    罢,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送到了贾琮面前。

    贾琮闻言大喜,接过书信快速的看了一遍,哈哈笑道:

    晴雯高兴的道:

    贾琮笑道:

    李彪笑道:

    铁柱也道:

    其他将领闻言,也都纷纷上前恭喜。

    贾琮哈哈笑道:

    众人连忙答应,这可是拉近关系的好会,自然不容错过。

    最近大家都收获颇丰,随上一份厚礼,还是很轻松的。

    晴雯道:

    贾琮想了想道:吧,希望我们击败叛军,胜利班师回朝。

    晴雯一脸欣喜的道。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之间,又过去了四五个月的时间。

    贾琮率领的朝廷大军,在潜伏在叛军中的特战队员的帮助下,一路势如破竹,摧古拉朽,犁庭扫穴般的,横扫了大半个陕西。

    与叛军激战十数次,利用各种奇谋妙计,打的他们哭爹喊娘,狼狈而逃。

    更是和高迎祥的主力大军,在铜川以北激战了三天三夜。

    那一战只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双方都打出了火气,高迎祥更是聚集了二十万大军,想要将朝廷大军一举击溃,彻底挽回败局。

    在正面战场上,一切的阴谋算计,都很难奏效。

    在人数相差一倍的劣势下,贾琮的大军虽然士气高昂,奋勇杀敌,但依旧倍感吃力。

    最后,贾琮利用夜间的掩护,偷偷用上了掷弹筒,偷袭了叛军的

    大营。

    在火炮和炸药包的遮掩下,一口气发射出了近两千枚炮弹,一通狂轰乱炸,将高迎祥的主力部队炸得人仰马翻,乱成了一锅粥。

    贾琮亲自带着亲兵冲营,率领着麾下骑兵杀进叛军大营,一路横冲直撞,杀奔高迎祥的方向,想着擒贼先擒王,直接将高迎祥击杀。

    一路上势如破竹,下无一合之敌,杀得敌人心惊胆战,亡命而逃。

    即便是叛军前来堵截,也丝毫无法阻挡贾琮等人冲锋的脚步。

    见到这些骑兵离自己越来越近,一个个宛如杀神一般,高迎祥吓得肝胆俱裂,一刻也不敢迟疑,带着叛军亡命而逃。

    ()(e)  贾琮带领着朝廷大军一路掩杀,一直追杀出了三十里,方才停下了脚步。

    高迎祥的叛军死伤惨重,直接收拢了铜川的驻军,撤回了长安城,据城而守。

    让贾琮毫不费力的占领了铜川,稍事休整后,横扫了周围的所有县城,和镇,兵峰直指长安。

    此战高迎祥的叛军,损失了六七万人,不敢再和贾琮交战,将其他地方的兵力,全都调集到了长安城,据城而守,想要依靠城高墙厚的长安城,和贾琮对峙。

    贾琮了解了情况后,派出了各营将官,将长安城周围的城镇,彻底的扫荡了一遍,全部收复,只剩下了长安城一座孤城。

    经过了七八个月的大战,贾琮下也只剩下了七万多人。

    损失了三万多人,杀敌二十余万人,成果还是非常显着的。

    贾琮站在一个山坡上,眺望着远方的长安城,身后站着麾下的一众将领,以及李彪、铁柱、晴雯等一众护卫。

    长安城城高墙厚,易守难攻,城里各种守城物资,更是多不胜数。

    高迎祥更是征集了十五万大军,守护长安城,用固若金汤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想要攻破长安城,凭借自己那七万多人,有点不太现实。

    兵法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眼下的局势,自己在兵力方面趋于劣势。

    之所以将叛军堵在了长安城里,那是凭借战力将他们打怕了,打的他们不敢出城。

    真要强行攻城的话,叛军也会拼死守城的。

    振武营统领仲安义道:

    神营统领李承祖道:

    郭大志道:

    贾琮点了点头道:

    一众将领齐声应答。

    接下来的日子,下将领轮番前

    去城下叫战。

    奈何城中的叛军,视若无睹,根本就不出城,哪怕是找上一群人在下面骂战,对方也只是在城墙上对骂而已,根本就不出城应战。

    于是便出现了可笑的一幕,两路大军,隔着城墙,天天打起了口水战。

    贾琮也没有闲着,积极的筹备各种物资,各种攻城器械,等待一个发起总攻的契。

    同时也将目前的局势,以战报的形式,上报了朝廷,希望能够得到朝廷的援助。

    经过大半年的连番大战,部队也需要好好的休整一下了,正好借着这段空闲时间,好好地修整一番。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让双方彻底进入了休战期。

    大片的雪花,夹杂着寒风,纷纷扬扬的,已经下了三天三夜了,地面上堆积了一层厚厚的白雪,足足有一尺多厚。

    有了这场大雪,陕西的旱情应该会有所缓解,对陕西的百姓来,倒是一件好事。

    这几个月来由于大批的粮食,运来了陕西,粮食价格也一降再降,现在维持在了三两银子一石粮食的价格。

    一些大肆囤积粮食的黑心商人,也因此赔了个底朝天,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而获利最大的,就是这些运粮入陕西的一批人,在贾琮的护持下,没人敢吃拿卡要,一个个赚得盆满钵满,对贾琮也是感激涕零。

    ()(e)  在贾琮的支持下,李掌柜四人,把持了粮食的货源,源源不断的把粮食贩卖了出去,同样也是获利颇丰,赚了个盆满钵满。

    而这其中最大的赢家,就是贾琮了。

    不但宁国府运来的粮食最多,还有李掌柜、张掌柜四人,贩卖粮食所得利润的六成,也都归了贾琮所有。

    到目前为止,单单在粮食方面,贾琮就已经获得了四百多万两银子。

    再加上战争的缴获,战利品的分成,以及抄家黑下的银子,这些加起来,也足有近二百万两银子。

    其中缴获的分成,有五十万两,剩下的都是抄家黑下的。

    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收获,主要原因还是因为,陕西经过两年多的大旱,整个陕西的银子、财物,都到了那些黑心粮商的里。

    人必须的吃饭,吃饭就得买粮食,粮食都被那些黑心粮商把控,把粮价抬到了十几二十倍。

    就算再贵那也得吃不是,不吃就活活饿死了,死了就啥都没有了。

    就算砸锅卖铁,卖房卖地,甚至是卖儿卖女,也得买粮食吃。

    所以那些黑心粮商里,都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一个个都是富得流油。

    再加上那些叛军,毫无纪律,到处抢掠,比土匪也抢不了多少,同样积累了不少的财富,被剿灭以后,身上的钱财,也都被贾琮的大军缴获,成了战利品。

    正因为这两个原因,贾琮才能收获如此之多,起来也全都是运气。

    想当年,贾琮在辽东待了三年,去蛮族后方抢掠了两次,还抄了老奴的宝库,还有广宁市场的分成,加起来也就差不多得了一百来万两银子。

    这次跟随贾琮剿匪的大军,从将官到士卒,一个个也都赚了不少,人人都笑逐颜开。

    平时的时候,他们可是连足额的军饷都拿不到,拿个六七成就顶了天了。

    这一次,可是真的发了财了,这次战争的收获,足够他们花一辈子的了,这可是前所未有的大丰收,跟着别人打仗,是不可能有此收获的。

    也因为此,贾琮在军中威望,也达到了顶峰。

    试问,一个能带着你立功,又能让你发财的大帅,谁不愿意跟随呢?

    荣国府那边,薛家、林家、史家等家族,由于一直跟着贾琮的步伐,

    同样比其他人赚得多。

    贾琮分了李荣二十万两银子,也彻底让李荣站在了贾琮这一边,好多事情,做起来也就更方便了一些。

    这就是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神京城,宁国府。

    林黛玉、薛宝钗、平儿、鸳鸯几人正在逗弄着贾破虏。

    林黛玉笑道:

    薛宝钗从账本上抬起头来,笑道:

    鸳鸯道:

    平儿笑道:

    薛宝钗笑道:

    一边着,一边把账本推到了几人跟前。

    鸳鸯探头一看,惊讶的道:

    。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