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疏!
既然有这个词条。
洪武皇帝看奏疏那么多,为了第一时间吸引他注意。
要做的就是先声夺人!
短短两行字。
他特意先写在,一张白纸的中心处,由上而下。
写完之后。
他就重新再拿出一张白纸。
正式从右往左,从上而下。
既然已经确定主题。
苏闲也不在乎什么态度不态度,再度提笔。
既然已经下了决定。
苏闲就要反其道行之!
不过。
苏闲没见过奏疏,也不知道怎么写,但在“童言无忌”的笼罩下,他却思绪浮动。
之前的第一句,是以“童言无忌”的口吻,来个晴天霹雳。
但接下来,却万不能如此。
陈述要做什么,才是正理。
而这一次,苏闲可真是将这两年学的,还有前世的积累,全都用上了。
陛下万安,儿苏闲,为户部府衙下辖,照磨所检校苏贵渊之子!
请恕儿以狂言进谏陛下,实有不得不为之事。
皆因我父职责,此次空印案发,不幸身陷其中。
儿曾闻:上治下罪,因言也可获罪,下若辩驳,则难如登天!
依圣上所看:我父之罪,应大如天,多如海!
所谓官官相护、徇私舞弊、贪赃枉法、欺上瞒下、中饱私囊,依贪污六十两斩之明律,我父万死莫属!
然,为人子者,若坐视不理,静等案发,让我父以贪污、徇私、欺瞒圣上等等大不逆之罪被斩,则枉为人子!
今特以此疏,向陛下陈明事实真相,恳请陛下还儿之父清白。
写完这一段。
苏闲想到,自己才六岁,上面这些话被人看到,难免怀疑。
是否应该用六岁的口吻?
可是。
心中刚刚浮现出这个想法,就被苏闲直接摒弃。
君子藏拙,那也得分时候。
这时,就该全力以赴。
哪怕因此博个“神童”之名的祥瑞,也能增加几分胜算。
至于其它的。
先活下来再!
不定,自己一旦呈上去,还能往后世史书,留下个六岁神通向圣上呈进谏之言的佳话。
心里想着这些,但这奇怪的念头很快就飘散。
毕竟。
关关难关关关过。
中途稍微有一关过不去,写了也白写!
苏闲笃定心思。
而后又一段话,继续出现。
我父今年三十有三,陛下开国之初开科举之时,只考了秀才功名,本想继续科考,却不料陛下已禁止科举。
洪武五年,因秀才功名,有幸进照磨所担任检校。
五年以来,我父恪尽职守,每到两税繁忙之际,便日夜颠倒。洪武八年,我父连续一月不回,再见之时,已骨瘦形销,判若两人!
()(e) 去年七月,炎夏炙烤,我父独坐书房,因一地税粮明细有误,我父不敢耽搁,恐误国事。笔未止,汗不停,三日不寐!终查有误。然昏迷两日夜,醒后父言:吾为大明省下万石税粮!
只此二事,我父尽职尽责,于公并无愧其检校之职。
写到这里。
苏闲只感觉,自己胸口都有一口气憋着。
自家父亲苏贵渊,也的确如此。
平日里,他像是個老好人,他所的这两件事中。
其实那时候根本不是父亲一个人的事,但同僚之中,总有人借着会,给父亲多增负担。
人家能回去,他就不行。
自家这父亲,逆来顺受,也从不拒绝!
那一月未归,若不是托人来信,娘亲还以为父亲出了什么事。
而在这口气之下。
苏闲的笔再度开始。
我父忠厚实诚,勤俭为家,在外亦沉默寡言,一家三口,仅赖以其岁俸勉强度日。
现今,我父一年四季,除却官服之外,只有两套常服,一夏一冬。
忆往昔,每逢年关之时,观旁人之父,皆有锦衣绣袍,光彩照人。然吾父,唯有补丁。
儿观市井之众,同龄之父,或流连赌坊,或沉迷勾栏,或出走嬉戏,家中之事,不闻不问。惟吾父,尽职尽责,勤勉顾家,未尝学他人之行!
于私,可谓已尽父之责焉!
苏闲停笔。
再度想出一些事,却是心中有些怨愤,再度写道:
陛下开国大明,短短十年,天下贤才亦如过江之龙,一飞而起,再飞冲天!
唯有我父,五年之前,担任检校,五年之后,同僚或已升任六品主事,一年一品,连升四品!或有外派为官,政绩斐然,如今已是一县一州之主官!
而我父,仍是九品检校!
试问陛下,若我父真贪赃枉法,官官勾结,贪墨税粮。
而今,为何还是一年俸禄,六十余石的检校?
同僚上官,欺我父呆板迂腐。
往年新人,如今已是我父顶头上官!
岂不闻,天下有如此呆板迂腐之贪官?
写到这里。
私事已经写完了。
这就是苏闲的第一个目的。
而接下来。
才是他之所以要下这个决心的根本。
也是和李协,所告诫父亲之不同的所在。
此次空印案,陛下因官官包庇,互相隐瞒,恐其内有贪墨税粮,侵吞百姓民脂民膏之举,遂大怒问责,欲大开杀戒!
儿年幼,尚不知其内复杂纠葛,故而不敢对此案有过多涉及。唯我父身陷其中,却誓要辨明查清!
空印一案,为各省与户部往来之账目明细,各地主官为空白文书加印,大开方便之门,而后来京,依户部所见再私填数目。
()(e) 其内若有公权私售、贪污舞弊、侵吞税粮之举,防不胜防。
故,儿曾在开篇名言:皇帝老爷杀的好!
此皆为发自肺腑之言!
笔墨稍停。
苏闲眉宇越发凝重,该的已经了。
而接下来,与其他要顺着来,倒不如,他要出自己的猜想!
反正“童言无忌”。
为求保险。
苏闲甚至,直接在猜想之前,就将保险加上。
然,儿却知,自开国以来,陛下掌诸臣公私之事,亦如数家珍。
此空印之事,正如民间官场传言,各地吏员知晓,主官知晓,京城上上下下,上到辅国丞相,下到九品检校,无一人不知,无一人不晓。
盖因大明地大物博,来去归途万里,世人对空印之事皆言:属无奈之举。
然此万人皆知之无奈之举,陛下怎会不知?
故而,此次空印案,绝非陛下无意发现。
状似无意,实有深意。
请陛下看儿年幼,童言无忌,只此寥寥猜测几笔。
笔墨落下。
最后的结尾,却也已经顺势而出。
元末之时,群雄割据,陛下一人草莽化龙,以盖天伟力扫外元,镇诸雄,终开大明!
然,此片炎黄故土,距离前宋南北二分之时,已有二百余年,异元统治,也近百年!
百年时光,汉地沉沦,礼法覆灭,各地豪族并起,匪寇猖獗、为祸人间!
因大元包税制度,各地主官只需负责大元分配之税粮额度,便可在所辖之地,肆无忌惮,以万般理由,开各色苛捐杂税,分民脂民膏!
数百年之歪风邪气,早已助长官绅一体,盘剥百姓!
时值大明,陛下虽有再开天地之壮举,有文杰武雄,治理天下,驱除鞑虏!
却无法深入各地,细微入末!
大明立国后,各地掌权官,却大多出自豪绅之族,或本是元末之官!
旧法不去,新法何存?
故而,大明虽新立,但顽疾尚犹存!
儿猜测
陛下之意,当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此时。
幼的苏闲正襟危坐。
歪歪扭扭的最后几行,已经落于纸面。
借空印血案
立威于官宦之间,立法于百姓人心!
届时,纵然再天高皇帝远!
百姓也知,今非昔比,旧元已去!
如今天下,日月朗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