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粤有孤忠,名唤士相
周士相本来想隐瞒身份的。
这些年,他见过太多太多的背叛、内讧、欺诈,每天都是如履薄冰。
交浅言深,是大忌,谁知道前面这两个人是真复明还是假复明,会不会转头就把他卖了。
但是,他没得选,他已经四十有余了。
朱颜渐老,白发添多少?
再过几年,齿牙动摇,鬓发疏散,腿脚迟慢,等到他连刀都提不起的时候,那就真的连仇都报不了了。
前面两位将军是延平王的部将,想要报仇血恨、反清杀虏,只有想办法跟着汉家王爷。
眼前就有个好会,只有想办法进延平王的眼,他才能一展抱负。
所以他立下决心,不再隐瞒。
于是周士相娓娓道来,向堂内众人讲述了当年的故事。
那年是永历八年,清顺治十一年(654年),新会为清兵所据,晋王李定国率部众四万余人围攻新会城。
周士相本为广州新会县(今属广东江门市新会区)一秀才,躬耕几亩薄田度日。
日子算不上大富大贵,但毕竟周士相有秀才功名,家里有田地、有父母、有妻儿,在新会城里也算日子过得太平幸福。
虽然剃发易冠心里难受,但作为一个有家有口的普通男人,为了家里人,忍气吞声也不是不行。
毕竟,这是朝廷的事,跟他一个普通人又何干呢?他只想跟家里人在一起过自己的日子。
未曾想明清新会大战,致使灾祸降临到无辜生民中来。从此,一个普通秀才走上了义无反顾的抗清道路。
彼时,广州府沦陷,明军退往广西。
永历八年二月,李定国起大军四万余人,南下横州,经广东灵山攻廉州府,克复高州,雷州,琼州,粤西几乎全部光复。
而明军要收复广东,就必须拿下羊城(广州);要收复羊城,从粤西方向进攻就必须拿下广州门户——新会。
新会在广州的西南方向,号称广州之“锁钥枢牖”,控制着西江(珠江主流域)的出海口。
而西江的出海口,就在新会县城东北方向的龙溪乡归德都江门墟(今江门市辖区)。
整个两广、湖广、云贵的货物流转大半是在广州中转,然后再从广州走海运出去。
()(e) 拿下新会,也就是在当时拿下大半个广东包括陶瓷、茶叶、粮食、盐铁、火炮、白银、丝绸在内的海运关卡。
通俗点讲就是,你西江(珠江)流域内部怎么流转我管不到。
但我控制了新会,你流转后要出的货运就没那么顺畅出去,进来也同理,没有那么丝滑就能进来。
毕竟,没有了重要的江门。
明攻清守。
广东清兵主力是靖南藩军和平南藩兵,两藩兵马不敌晋王部,节节败退,向清廷求救同时,退至新会城。
守城清军在新会城尚未断粮情况下,为久守新会计,竟掠人而食,新会百姓七万余人被守城的平南藩兵和靖南藩兵当做粮食吃掉。
撤退时又掳走几千年轻妇女,偌大的新会城仅剩一两千人。
事后经清点,城中仍存粮足三个月之用。
而周士相全家五口人,除了周秀才本人外,周家父、母、妻连同家中初生稚子,竟全遭清兵毒。
周秀才因吓晕过去且有功名在身,躲过一劫。
等醒来后,忽然间家破人亡的噩耗,使得周秀才捶胸顿足,仰面大哭,恨己无能。
大悲大痛过后,哀莫大于心死的周士相萌生死志,指天起誓,矢志反清复仇。
随后以身设局,于寒食节(即清明节)设计诱杀平南藩下将校,夺其军马佩刃,亡命天涯。
逃亡期间偶遇明军残部,毅然从军抗清。
后其部于山中遇见朝廷前来收拢散兵的兵部官员,任命残部头领胡某为罗定参将,无兵、无粮、无钱、无地盘,仅用朝廷一纸空白文书告身就换取残军前往攻掠罗定州。
后胡某于罗定州攻略中战死殉国,前营统制官周士相经众人举荐,暂领罗定参将职,帅残余部卒,转战粤地。
在粤地转战途中,周士相遇见其一生之敌——清廷憨将唐三水。
这个唐某人是个广东的绿营千总,老实人一个,为人也是憨厚敦实,在各位绿营同仁面前就是一个人畜无害的老实人形象。
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平时一个默默无闻,憨厚老实的唐三水自从遇到周士相后,却专挑周士相的部队打。
周士相去哪,他就追去哪。
然后就是被打败跑回来,继续拉满人马后如草蛇灰线,接着追踪周士相部,再被打败跑回来。
()(e) 如此周而复始,导致后来全广东绿营都知道老实人唐三水跟通缉犯周士相有私仇。
你他有必死决心吧,又没有:
输光了就回家拉人马,然后就到处讨钱要粮食要装备,没有半点拖泥带水;
你他是资敌吧,又不见得:
毕竟跟他跑回来的士兵都看见他真的是在跟周某人拼命,每次都是命悬一线被亲兵救回来的,最后不得以才撤退,哪次身上没有落下刀伤箭痕的。
绿营的同仁们都在暗地里八卦,是不是周士相把人家唐三水家的女眷给祸祸了,又周某人专好妇人,有魏武遗风;
也有人周某人杀害唐某人的亲朋好友,因此唐某人起誓定要取周某人头来祭奠亲友。
也有人二人原有断袖余桃之情谊,但周某始乱终弃,使唐某愤恨不已,心有执念的唐某人矢志追杀曾经的挚爱亲朋,等杀死周某后,也要自杀殉情。
而周某每每与其抓对厮杀,都念及旧情不忍痛下死,实乃心中有愧
反正什么法都有,搞到最后连广东提督严自明都看不下去,劝唐三水算了,犯不着死盯着这个通缉犯不放。
打不过就打不过,别犟,反正周某人是秋后蚂蚱,蹦跶不了多久。
可一向好好先生的唐某此时却不同意了,还大清天威不可冒犯,此时尚有明逆,就一定要剿灭。
他就认定此人了,一定要缉拿周某归案,生死无论。
最后没办法,严自明自掏腰包请相关的衙门吏员吃饭喝酒,上下打点,托人把他提一级调离绿营,让他头上没兵了这事才告一段落。
周士相倒是不怕他,只是唐三水如蛆附骨,如影随形,不胜厌烦,致使周部疲于征战,无闲休整及补充兵力。
且当时大明已日落西山,一蹶不振。
天下大势已去,仅周士相一人之力难以扭转乾坤,而唐某人的人马又源源不断的补充,打完再拉一批。
致使周士相在多次打赢唐部的情况下还得到处跑,就为了避开这个讨厌的人。
唐三水硬生生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勤能补拙”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