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味在潮州(水一章无聊的人情世故)
北风瑟瑟,刮得到榕江上撒的渔夫,冻得了滴水未尽的士兵,却吹不进贵人家的高宅大院。
此时的城内的一座“驷马拖车”规格的大宅里,原本的主人早已不知所踪。
而钦封平南大将军、平南王二王子尚之孝在普宁知县的陪同下,在温暖的厢房中正准备享受着潮州菜的风味。
只见古朴的圆桌上,摆放着普宁县内新亨酒家大厨特制的潮菜,菜品很用心,分别来自潮州八县各地特色:
有海阳的明炉烧响螺、饶阳的鱼饭、莲阳的狮头鹅、潮阳的蟹面、洪阳的豆干、揭阳的鲜笋、葵阳的酸梅午笋、新阳的盐焗鸡,还有一锅用生米加入干贝、生蚝、虾、蟹等海鲜熬煮出来的砂锅粥等菜品,都是潮州八邑当地的特色菜,主打一个“鲜”。
旁边的桌子上,还有知县搜罗全县糕点师傅赶制出来的吃,有莲阳的猪朥粿、揭阳的鼠曲粿、葵阳的绿豆糕、饶阳的宝斗饼、潮阳的鲎粿、海阳的腐乳饼等等,那是等贵客在饭前或者饭后喝茶时候的茶配,一般不在此时食用。
尚之孝正座中央,看着满满当当的一桌子菜,不由对陪座的普宁知县客气的:
“普宁县,太破费啦,上这么多菜,吃不完多浪费啊。”
普宁知县一边倒酒一边笑道:
“殿下军务繁忙,好不容易请您吃顿饭,也拿不准什么菜合您口味,就让他们多上了几道。“
“这些都是我们当地特色的农家菜,尤其是这味芹菜。”
普宁县点了点桌子上一味飘着热气、青翠诱人的野菜介绍道:
“这可是这家店的招牌啊!用的是一个叫沙汕坪的渔村特有的野菜,用猛火爆烧,味道清香甜脆,叫‘爆烧芹菜’,我特意跟店主交代过,一定要给您安排上。“
“来,您尝尝。”
普宁县给尚之孝的碗里夹了一块。
尚之孝也不客气,夹起来后往嘴里一放。
嗯!清脆爽口,别有风味!
()(e) 猛火烧芹菜,有特色,有特色!
“哈哈哈普宁县忠贞可靠,等击退郑逆,可以换个地方当知府了。”
听尚之孝这样的允诺,普宁知县赶紧放下筷子,端正衣裳,“啪、啪”左右打了个千,单膝下跪。
“下官谢殿下赏识!”
接著又满脸感激地谦虚道。
“下官得幸见到殿下虎颜,已是惶恐之至。又蒙大王简拔,巡普惠二道,下官又岂敢有所妄想?况且下官本来就是大清的官,降那刘贼,实为形势所迫!”
普宁知县到激动处,还用右袖子轻轻地抹了抹眼角留下的眼泪。
待被尚之孝笑吟吟地虚扶起来后,普宁知县高举酒杯,向尚之孝致敬,慷慨激昂:
“所幸,有殿下率我大清天兵来潮,救我普宁!如今,殿下又亲率大兵驻守洪阳,守护一方,此普宁百姓之幸!”
“老爷保号!普宁有救矣!潮州百姓有救矣!”
“下官代表全潮百姓,敬殿下!”
知县所的,是刘进忠据潮反清时,作为刘进忠的亲信刘斌,在据守普宁时,也随之据城造反。
见此情形,知县也只能阴从之。
但在尚之孝大军到达普宁、尚刘两军对峙时,原本应据城死守待援的刘斌,却被知县忽悠出城与尚之孝野战。
等刘斌出城后,知县下令关闭城门,导致刘斌大败此事。
为了酬功,平南藩上报清廷,让普宁知县“以普宁令代理惠来令”。
当尚之孝和知县推杯换盏时,发现下座的副将和参将,居然一人抱着一只猪脚啃了起来,见部下几人如此粗俗,顿时大为不悦。
普宁知县连忙解围道:
“殿下勿怪,几位将军吃的,是莲阳樟林港做法的卤猪蹄,猪蹄软烂入味,肥而不腻,入口即化,当地人习惯米饭拼上猪蹄、当季蔬菜、腌酸菜,浇上卤汁,令人食指大动啊。”
“据闻,葵阳县的龙江埠亦有相似做法,两地的卤猪蹄皆以‘弹嫩糯香’闻名。”
()(e) “将军们爱吃我们本地的菜,是我们本地百姓的荣幸啊。”
听知县这样解释,尚之孝才不再跟部下将领计较。
尚之孝夹起桌上一盘乳白色螺片,咬下一口,鲜脆清爽,嚼劲十足,很像广府特色的溏心鲍鱼,带有一丝丝的甜,十分惊艳。
“普宁县,这是什么?”
“回殿下,这是潮州府本地特色菜——明炉烧响螺;用的是来自咱们广东沿海特有的大响螺。”
“着实好吃,怎么做的,你给我看,我回羊城后也能交代厨子做来尝尝。”
“殿下,我特意有去问,程序不简单啊。”
“烤响螺之前,需准备好十七种调料的炭烧汁,其中包括:猪五花、金华火腿、香蕈、葱、姜、花椒、辣角、胡椒、耗油、香油、生抽、黄酒、饴、干贝、虾仁、鲍鱼、高汤”
“先将猪五花煸炒出油,然后加火腿丝和香蕈粒、葱、姜、辣角、花椒,翻炒出焦香味后盛出备用”
“再加入炖好的高汤,只取清汤,不取油。”
“最后把剩余的调料全部放入汤里,搅拌之后,炭烧汁即可完成。”
“接着,就是把螺放入炭火炉上炙烤。”
“其一,先将螺内灌满烧刀子,以秋露白为佳。煮沸后,将烧刀子倒掉,主要是增香提鲜;”
“其二,再将炭烧汁灌入螺口中,等烧汁煮沸后同样倒掉。两次倒掉主要是为了清洗螺肉。”
“其三,再次灌入烧汁,用火慢慢炙烤。炙烤时,需不停翻转,避免焦糊。大约再炙烤一个时辰,直至汤汁收干,有焦香味即可离火”
“其四,趁热将响螺取出,去掉脏器后,片成薄片即可上盘。”
“再以烧汁为蘸酱,即可上桌宴客。”
普宁县娓娓道来,桌上食客不禁陶醉其中。
“好,普宁县有心了,只是这程序也太复杂了,罢了罢了。”尚之孝摆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