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李肇说教秦始皇

A+A-

    第3章李肇教秦始皇

    李肇不知为何陛下如此问,连忙回应,“除了陛下所送来的十来私奴,外加后来主动愿成为长安乡私奴的人,其他的都未入我长安乡私奴籍。”

    大秦户籍制度森严,管理严格,按百姓的社会地位来划分户籍,主要分为普通民户籍、役籍、徒籍、私奴籍、市籍、弟子籍、高爵位籍、宗室籍等。

    私奴便是奴役,一旦加入,便终身为主家的奴,很难再改变。

    现下权贵大多拥有自己的私奴,比如,某权贵有地万亩,他们不可能自己耕种,便想方设法弄来奴役,让之加入私奴籍,终身为其效劳。

    像李肇这种只有少量的私奴,的确很少见。

    “哦!为何?”嬴政不解李肇的做法。私奴是当下权贵常用的段,而李肇如此做,有点匪夷所思。

    李肇一拱,“陛下,长安乡没有私奴一,没有必要执意去弄私奴籍,我们,皆是一家人,一家人便不会在乎这些。”

    的确,长安乡被他开发以来,人数越来越多,但他从未将他们当做奴,更未虐待他们,有的只有平等相处,这也是为何阿超敢和他没大没地话的原因。

    一家人,从无奴和主之分,只有分工合作,各施其职,各尽其责。

    这和其他权贵做法迥然不同。

    “皆是一家人?没有私奴之?这好吗?”嬴政陷入沉思。

    和陛下接触久了,李肇并不显得很局促,也能畅所欲言,“好不好得看实际情况?”

    “陛下请看下面。”李肇指了指农田里忙活的农人,“这几十人有几位是私奴藉,大部分都是普通民户藉,你看他们干活的效果怎样?”

    “很不错,积极性很高。”

    “这和其他权贵私奴相比,如何?”

    “有过之而无不及。”嬴政不是胡乱,身为皇,掌控八方,更有着黑冰台监察百官,谁家情况如何,他还是有所了解的。

    ()(e)  就比如李肇家,他就能出李念的名字来。

    是的,一般权贵家私奴干活积极性不高,有些为了让奴役干活,还专门叫人来管理,鞭打是少不了的。

    但长安乡的私奴却不同,完全不用人管,很自觉地干着活,效率很高,更难得的是,那些非私奴籍的农人,干活积极性也很高,就如此地乃他家的一般。

    只是他很不解,不用私刑,不设奴藉,也能让这些下人乖乖听话干活,李肇是怎么做到的?

    难道是他自身的魅力征服了这些人?这个想法出,嬴政想想便觉得可笑,李肇是什么人他还不清楚吗?

    自私自利,毫无魅力可言。

    “你是如何做到的?”嬴政饶有兴趣地问。

    李肇也不隐瞒,:“私奴,平等对待,农人,以酬劳聘之。”

    秦朝虽是封建社会,却是在封建社会的初始阶段,也就是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过度。

    依旧存在着奴隶社会的陋习,平等对待私奴是不可能的,在权贵眼里,奴便是下等人,不配平等对待,聘用更不必。

    大秦少有聘用之。

    大秦重农,土地大多集中在地主的里,所以每位地主的里都有很多私奴,私奴便是主家的奴隶,根本不存在聘用之。

    还有一种情况便是雇农,即是将土地分给农人耕种,地主收取地租,这种情况可提升农人干活的积极性,但也不能是聘用。

    所以,李肇出这话来,令嬴政眼睛大了大,这个时代存在观念令他一时无法接受这样的方式。

    但他并没有出来,而是问:“平等对待私奴我可以理解,但酬劳聘之,何解?”

    李肇笑了笑,指了指自己,“陛下,臣身为主将,可有俸禄?”

    “当然!”

    “这便是陛下以酬劳聘臣,臣为陛下效劳,陛下便报以我酬劳,其实道理都一样的,只是这酬劳聘之只存在于朝廷中,却少有人想到用之百姓身上罢了。”

    ()(e)  “其实长安乡之农人为何如此积极,是因为臣聘用之为臣干活,臣给他酬劳。”

    “有了酬劳,便可改善自家生活,摆脱困苦。”

    “聘之干活?为何不租其地,从而收取租金??”嬴政问。

    李肇对着嬴政一拱,身体微微鞠躬,:“租地固然是好,却让农人喘不过气来。”

    “陛下有所不知,长安乡所招揽的农人皆是附近农人,他们本身便有自己的地要耕种,如果再租给他们地,两头不相顾,只会令他们难以对付。”

    “我之聘用只是在闲时让他们来干活,从而付给他们酬劳。”

    “哦!还能如此操作?”

    “是的陛下,咱大秦的赋税主要落是普通民户身上,他们既要背负赋税,又要给租金,所剩仅能维持生计,如果年冬不好,收成锐减,还会面临挨饿的份儿。”

    “所以臣想了,何不给他们多一份收入,减轻他们的压力,对他们对臣来,都是好的。”

    “其实他们都很乐意接受这种方法,遂才会积极的干活。”

    嬴政听之沉默了,农人在忙自家活儿的同时抽空来长安乡干活,这便能得到另一份收入,减轻自身负担,正因为他们不抗拒这种方式,甚至还很推崇,从而调动他们干活的积极性。

    听起来真有那么一回事。

    比之私奴或租地甚之呀!

    “当然,有些农人本身地少,入不敷出,几乎沦落到成为流民的境地,我长安乡收留之,像这样的农人,在他们愿意的情况下,臣便聘用为长工,签订契约,只为长安乡服务,每月领取相当酬劳。”

    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