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章 龙元发行
在明军面前,以冷兵器为主大肚国亲兵哪里是对。
半个时辰左右,大肚国亲卫全部倒在血泊之中
国王阿拉米在此战之中,也没有逃过一劫,尽管已经钻进草丛,依然被陆远一枪击穿胸口,大肚王国灭亡。
大肚王国刁民们一样没有幸免,在明军合围中基本全部被杀灭。
明军一夜之间灭掉大肚王国,速度之快,极大震撼台湾各个势力,一些有想法的少数民族势力,再也不敢有所异动。
从此台湾彻底被明军全部控制,大明各项政策均在台湾顺利推进
神武四年,七月十日,又一支舰队渡过台湾海峡,正是来传旨的锦衣卫和陈彦邦以及陈子壮。
圣旨内容,正式成立台湾省,在台湾建立大明水师远洋基地。
朱成功卸任台湾总督,负责招收训练大明海军,张书廷李寿廷负责挑选和训练海军陆战队。
大明海军和海军陆战队成员,可以在大明任何军队挑选,以后大明军事力量会逐渐侧重向海军。
刘国能升任台湾总兵,李过升任台湾都指挥,他们负责台湾安全,也要协助大明远洋舰队。
这二位归顺朝廷后,官职也算一路高升,终于做到总兵和肚指挥。
陈子壮任台湾巡抚,陈彦邦任台湾布政使,二人负责管理台湾,同时也要负责从内地向台湾继续移民。
到台湾省首任巡抚陈子壮和布政使陈邦彦,我们要简单介绍一下二位。
陈子壮和陈彦邦乃是历史上着名的民族英雄,也就是岭南三忠其中二人,另外一人张家玉早就进入朝廷中枢。
他们和阎应元等人一样,都是历史上着名抗清民族,只是没有阎应元他们那么大名气。
因为朱慈烺的穿越,东掳并没有入关,所以不会有人知道什么岭南三忠。
不过作为一个现代穿越者,朱慈烺对此却是很清楚。
岭南三忠,是指陈邦彦、陈子壮、张家玉三位抗清民族英雄。
崇祯十七年明朝灭亡,内忧外患的汉民族继续遭受着天灾、蛮夷入侵的联合摧残。
岭南人民涌现了众多可歌可泣的忠烈之士,岭南三忠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张家玉前面已经结束过,这里不再重复,主要介绍陈子壮和陈彦邦。
陈邦彦
岭南三忠之一,字令斌,号岩野,汉族,广东顺德龙山人。
明亡,年屈四十的陈邦彦疾万言书,并参加南明广东乡试,中举人,擢升兵部职方司主事,派往赣州参与军事。
崇祯十七年,与陈子壮密约,起兵攻广州,连战建奴。
后大战清军于清远,寡不敌众城破被执,惨遭磔刑。
临刑时,慷慨写下:
天造兮多艰,臣之江也浒。
书生漫谈兵,时哉不我与。
我后兮何之?我躬兮独苦。
崖山多忠魂,先后照千古!“
歌罢,从容就义。
留世着作雪声堂集十卷、南上草、易韵数法、中兴政要等作品遗世。
他用着作展示中兴国家的愿望和对朝廷的耿耿忠心,表达出强烈的忠君思想。
英勇就义后,南明追授邦彦兵部尚书,谥忠愍,荫子锦衣指挥。
陈子壮
字集生,号秋涛,汉族,广东南海沙贝村人。
南明岭南抗清三忠之一。
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历官编修、崇祯间累迁礼部右侍郎。
南明弘光帝礼部尚书、桂王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
同陈邦彦起兵抗清,于禺珠洲先胜后败,遂转攻三水又攻高明,继而与建奴接仗于新会和香山。
后与清军大战清远,寡不敌众兵败被俘,惨被锯死。
广东古八贤之一,与东晋程旼、唐代韩愈、张九龄,北宋刘元城、狄青,南宋文天祥、蔡蒙吉齐名。
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岭南三忠。
台湾省是华夏最大的岛屿,朱慈烺并未用北方官员去治理。
在朱成功兵发台湾之时,朱慈烺已经决定把台湾直接建省。
思来想去,最后决定任用南方官员去治理台湾。
如果让北方官员去台湾,确实有些不适合,渡过台湾海峡对他们来可能都困难。
现在大明对荷兰人的经济制裁已经开始。
台湾作为荷兰人曾经在东亚海上交通运输中枢,大明舰队驻守台湾好处很多。
对打击荷兰运输船队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也能提高大明海军实战水平。
朱成功率领大明舰队,在台湾训练活动范围很大,几乎覆盖了整个东亚地区。
只要发现有荷兰船队经过,立即会将他们扣押,敢逃跑的商船,朱成功会毫不犹豫下令击沉。
从此,台湾周边数千海里范围,已经成了海上马车夫的禁地。
开始荷兰人并没有把大明经济制裁当回事,他们以为大明只是口头警告,不可能断绝和他们的商贸。
可是,从大明下达最后通牒开始,大明真的关闭了所有与荷兰人的贸易口岸,连西班牙和葡萄牙都不能和尼德兰交易。
这对荷兰人的影响都是致命的打击。
可以,欧洲人穿的棉衣绝大部分来自大明。
欧洲人穿的丝绸制品,也几乎全部有大明供应。
他们那里根本没有人种植棉花,更没有人会种桑养蚕,棉布和丝绸当然无从谈起。
大明的茶叶陶瓷等,现在也已经成了西方有钱人家的必需品,这些物品以前多数都是有荷兰人的船队运输。
对于大明经济制裁,自以为是的荷兰人,从开始有些在意,到现在忧心忡忡,只用了十几天时间。
喜欢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请大家收藏:(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短短十几天,让荷兰人彻底明白大明对他们的重要性。
又经过一年发展,大明海军大型战舰已经达到两千多艘,还有五千多艘大型商船。
在总吨和战舰质量上,已经远远超过大明任何鼎盛时期舰队,连郑和下西洋时期舰队都不能相提并论。
为了保护大明广大海疆,神武皇帝把大明舰队分为四大舰队。
北海舰队,东海舰队,南海舰队,远洋舰队。
除远洋舰队外,其他三大舰队主要是协助和防御为主。
三大舰队虽然无法和远洋舰队相提并论,但在目前也算顶级配置。
在岸炮的帮助下,没有哪哪个国家有能力突破大明海防。
由于海岸线过长,除四大舰队外,大明早些时候成立了海岸警卫队。
海岸警卫队主要任务,就是保护近海商船和抢险救灾打击走私。
大明日报,现在风头也是猛的一逼。
无论大明出现什么政策和新闻,都会利用大明日报公告天下。
可以,大明日报已经变成大明广大百姓,了解国家新闻和政策的唯一途径。
很多人一天不看大明日报,心里就好像长草相似。
前些时日,台湾回归的消息,击败荷兰西班牙舰队的报道,均出现在大明日报上。
大明现在都是免费教育,不收取任何费用,普通百姓家孩子能上学读书,这是他们父辈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当孩子们将大明日报上的新闻告诉家人后,很多百姓都是热泪盈眶。
实话,只要给百姓吃饱肚子,他们都是爱国的。
每当听到任何有关国家大事,百姓们都四下奔走相告,好像是他们自己家事一样。
如今北方麦一片碧绿,很多地区土豆玉米长势非常喜人,不久的将来,又会是一个丰收年。
可以大明到处都是生勃勃,百姓们个个眉开眼笑。
大明日报早把发行龙元的事情通报天下,龙元正式发行大半年了。
全国各地的大明钱庄,都可以用银子去兑换龙元。
这些钱庄都是朝廷和皇家集团开设的,私人也可以开钱庄,但条件非常严格,但不能发行制造龙元。
以前大明宝钞就是没有这方面的限制,正是无止尽的制造,最后造成大明保钞泛滥。
结果严重损害了百姓的利益,让人对新的大明龙币产生了抵触情绪。
禁止私人制造钱币,就是为了保障龙元信用,违反者将追究责任,严重者抄家灭族。
刚开始去兑换龙元的人很少,可是当他们在买卖时用龙元支付,立即感觉到龙元的好处。
在一些大胆吃螃蟹人的带动下,渐渐的兑换和使用龙元的人越来越多
以前出门做生意都要带很多银子,现在完全不需要。
只要装几十块龙元就行,百姓出门带一块龙元就行,比以前方便很多,人也没有那么累。
“什么狗屁龙元,都是骗人的把戏,大家不要相信他们,龙元的下场肯定和大明保钞一样,我们砸了这家钱庄”
“对,骗子,我们兑换什么龙元后,龙元就会贬值,到时背一袋子龙元也买不到一石大米,坚决抵制龙元,他们在骗取百姓辛苦赚的银子,砸掉当铺,拒绝兑换”
所有新的政策出台时,几乎都不会一帆风顺。
这次龙元的发行一样没有例外,在南方遭到极大抵制。
金陵一处钱庄外聚集很多人,有普通百姓也有商谷士绅,他们高呼抵制龙元,还要强行打砸钱庄。
钱庄是朝廷的,相当于后世的银行,当然有保安保护。
看到有人想打砸银行,几十个保安立即冲上去保护钱庄。
钱庄里有几百万两银子和巨额龙币,一旦被这些人砸掉,银子和龙元都会遭到哄抢。
钱庄掌柜想到有人会抵制龙币,可没有想到居然有人敢打砸,他们对此显然准备不足。
闹事的有几百人,而钱庄保安只有几十人。
虽然他们都是明军和锦衣卫组成,但毕竟数量有限,很快被捣乱人群冲散。
还有几个保安被人偷袭造成伤亡,但他们依然拼死挡在这些人前面。
“打死他们,都是钱庄狗腿子”
人群中不知是谁大叫一声,立即有一百多人冲上去对保安拳打脚踢。
“哒哒哒”
眼看这些保安就要被他们活活打死,突然有数十匹战马快速冲向人群。
他们二话不,抽出腰间绣春刀就砍。
“噗噗噗”
这些人动作非常麻利,下也极为狠辣。
中绣春刀闪过一道道寒光,立即有人被劈为两半,顿时血光飞溅。
不等闹事那些人反应过来,转瞬就有十几人倒在血泊之中。
“是锦衣卫,锦衣卫杀人了,大家一起上,砍死他们”
有人一声大喊,人群中不少人抽出身上携带的兵器,迅速把骑马之人围困。
这些人正是大明锦衣卫,他们也是钱庄暗中的安保队伍。
钱庄是朝廷为发行龙元而建立的,当今圣上对此很是重视,一旦钱庄被打砸,神武皇帝岂能轻饶他们。
安保队大怒,催马上前轮刀就砍,对他们来,这些闹事者个个都该死。
听到有人大喊锦衣卫杀人以后,锦衣卫旗瞬间反应过来。
他们都身穿便衣,并没有穿官服,居然有人能认出他们是锦衣卫。
这些人身藏利刃,行动几乎一致,动作并不慢,明显不是一般百姓,大概率是某些人的家丁。
作为有经验的锦衣卫旗,他立即做出自己的判断。
这哪是百姓抵制龙元,明显有人故意蓄意策划这场骚乱。
旗挥刀砍杀一名闹事者,高声喝道:
“我们乃大明锦衣卫,奉劝你们立即停,不然会诛连你们的家族。”
大明锦衣卫现在绝对是威名赫赫,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听到锦衣卫自报家门,人群开始安静下来,有人悄悄后退。
也有人煽动人群作乱:
“不要听他们的,锦衣卫又如何,只要冲过去,钱庄百万两银子都是我们的”
有些本想退缩,可听到几百万两银子后,瞬间疯狂起来。
他们把抢银子抢龙元变成第一目标,几百万两银子啊,如果能成功,几辈子都花不完。
看到渐渐逼近的人群,旗也有些紧张,他不怕被乱民打死,却怕钱庄被抢。
作为皇帝的利刃,如果连钱庄都保护不了,他活着没有任何意义。
“兄弟们,拔枪射击,宁死不能后退一步。”
“喏!”
钱庄保安紧守大门,二十多个锦衣卫直接拔出铳,对着冲上来的乱民就扣动扳。
“砰砰”
冲在前面的人身上飞溅起团团血雾,瞬间倒下几十人
喜欢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请大家收藏:(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