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太孙伴读
封官?陈景恪早就猜到了会这样,所以并不意外。
“谢陛下,只是草民年幼无知恐无法担此重任,且也会引起他人非议。”
朱元璋笑道:“你的担心是多余的,历代皆以神童为祥瑞,任用神童为官屡见不鲜。”
“虽然咱不信此等祥瑞之,但也不介意启用神童。”
“百官那里你更无需担心,他们比咱还希望见到神童入朝为官。”
陈景恪非常惊讶,还有这回事儿?
但仔细想想就能明白那些人的想法了,不外乎‘天赋皇权’四字。
皇帝要用‘天意’来为皇权加码,百官维护‘天意’就是在维护他们赖以生存的法统。
弄几个神童挂个虚职,惠而不费,何乐而不为呢。
朱元璋不屑于用神通装点自己,但文官很乐意啊。
想到这里,他心下有些无奈,好不容找到的理由没想到竟然不能用。
他只能硬着头皮道:“御医无不是医中国,我岂敢与他们相提并论,只愿入太医院为一名学生足以。”
朱元璋眉头一皱:“你不愿入朝为官?”
陈景恪连忙解释:“非是不想为官,实在是不想当出头的椽子。”
朱元璋愣了一下,然后哑然失笑:
“皇榜都敢揭,咱还以为你是胆大包天的人,不成想竟如此谨慎微。”
“你都这么了,若咱非要给你封官,倒显得咱不通人情。”
陈景恪讪笑不已,但见朱元璋没有生气,心中也松了口气。
史书上都朱元璋有时候很气,对那些不肯出仕的人喊打喊杀。
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认为他杀的是对大明心怀不满的人,或者是借着隐居为名辞官,然后到处浪的。
对那些真心隐居的,他也不会强求。
这两种观点陈景恪也不知道哪个是对的,但以他的亲身经历来看,后者更有道理一点。
朱元璋沉吟道:“但你要在宫中行走,必须有个合适的身份才行,咱想想有什么合适的职务。”
太医院也有规矩,只有获得御医资格的人才能独立行医。
其下就是吏目,只能当御医的助。
再之下就是学子,连当助的资格都没有,平时就是学习跟着打杂。
陈景恪想在宫里行走,至少也要是个御医才行。
他不想当御医,就只能想個别的身份。
可宫里一个萝卜一个坑,一时间又哪里能想到合适的,总不能给他个禁军宿卫的身份吧?
()(e) 陈景恪将来就算不当御医,也定然是走文官这条路,是绝不能当宿卫的。
文武分家,朱元璋还是分的很清楚的。
就在他头疼的时候,马秀英开口道:
“不如让他给英儿当个伴读吧,有他在我们也不用再担心今日之事重演。”
朱元璋一拍大腿,“还是妹子你聪明,咱怎么就没想到呢。”
朱雄英也高兴的道:“好呀好呀,有陈郎中在,日后我就再也不怕生病了。”
见孙子都支持此事,朱元璋就更觉得这个主意不错:“那就这么决定了,陈景恪你可莫要辜负了咱的期望。”
皇孙的伴读,妥妥的未来之星啊,多少人打破头都抢不到的位置。
没想到这样的馅饼竟然会落到自己头上,陈景恪心中也很高兴。
“谢陛下,草民必不负皇恩。”
朱元璋似乎起了谈性,对马皇后道:
“等乖孙康复了,就让他在宫里进学嗯,咱要重开大本堂,好好培养咱的乖孙。”
大本堂,洪武元年开设,用来教导太子朱标的地方,还让一众亲王、勋贵子弟、民间俊秀当伴读。
后来朱标自己开府,大本堂就关闭了。
为了朱雄英开设大本堂,其意义太过重大了。
马秀英更直接,“英儿本就是皇位继承人,我看你找个时间直接宣布了好,免得有人起心思。”
闻言陈景恪汗毛都竖起来了,我的亲娘诶,这话是我能听的吗?
他低着头,恨不得自己是个聋子,周围伺候的下人比他还要惊恐。
朱元璋似乎想到了什么,脸色有些难看:“妹子你又和咱想到一块去了,明日早朝咱就将此事宣布了。”
两口子也知道,有些话不能当外人的面,只是略微了两句,就转而讨论起谁来当朱雄英的老师。
陈景恪心中暗暗嘀咕,不会把建文三傻给弄来吧。
不过这个时间节点,那三个人应该都还没发迹。
但按照年龄来推算,也就是这几年,他们应该就会在科举上崭露头角,早晚大家会碰上。
到时真要好好认识一下这三人。
能将朱允炆大好江山弄没了的三个大佬,不认识一下约等于白穿越了。
话对建文三傻,陈景恪认为还是要区别看待的。
方孝孺这个人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是真的忠贞为国,也是真有才华,只可惜政治上太过于幼稚。
朱元璋对他的评价是:此庄士,当老其才。
()(e) 翻译过来就是:这是个人才,要好好打磨一番才能使用。
可惜朱允炆只记住了前半句,完全忘了后半句。
齐泰虽然政治上也同样幼稚,但能力也还行,做事也非常认真。
他在哪个职务任职,都能对自己负责的事情做到详尽了解。
他当兵部侍郎,能准确出某个将领所在位置,下有多少将士,领取多少钱粮等等。
管理诸军后勤亦从未出过纰漏。
朱允炆削藩时,他认为诸藩王唯有朱棣有造反能力,应该先将其控制起来。
奈何朱允炆根本就不听,非要先从较为弱的藩王着。
最无能的就数黄子澄了,他是赵括那都是对赵括的侮辱。
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就是他的真实写照。
就是他建议,削藩先从实力弱的藩王着,给了朱棣准备的会。
然后成功将自己九族给作没了。
就在他胡思乱想的时候,朱雄英摸过来悄悄的道:
“陈郎中,你是不是在担心学文就没办法专心学医了?”
陈景恪有些诧异,这孩子怎么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
不过得到提醒他才想到,两者确实冲突了。
皇家进学是很严格的,布置的作业也很多,恐怕就没功夫研究医术了。
于是他就顺势道:“太孙英明,我确实在担心此事。”
朱元璋也听到了他们的对话,大笑道:“哈哈,还是咱的乖孙考虑周到,我就没有想到这一点。”
“放心,伱当伴读只是挂名,我会和先生明,不要过问你学业之事。”
后一句话是对陈景恪的。
陈景恪高兴的道:“谢陛下,谢太孙。”
马秀英在一旁道:“不过读书能使人明理,你有闲暇还是多看一些书为好。”
“是,我晓得了。”
又聊了几句,陈景恪看了看天色就提出想回家一趟。
此行来的匆忙,好多东西都没带过来,且如此大事也需要告诉父母才是。
朱元璋当即就给他放了三天假。
朱雄英要正式住进宫里,需要安排正式的住宿地点,大本堂重开也需要时间筹备。
三天时间差不多就能准备完成,陈景恪正好过来上班。
获得准许,陈景恪就出宫回到家中。
就在差不多的时间点,毛骧亲率锦衣卫包围礼部尚书赵瑁府邸,将赵瑁及其子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