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老朱强大的理解能力

A+A-

    魏国和吴国的操作?

    朱元璋隐约猜到了一些,但还是忍不住想听听陈景恪的解。

    朱标则一直在思索,之前他并未关注过货币的事情。

    虽然也能理解陈景恪的话,却并不是很透彻。

    需要仔细思考,才能完全明白。

    陈景恪的也有点兴奋了,毕竟对面可是朱元璋和朱标啊。

    给他们上课,很难不激动。

    更何况讲的又是他最擅长的方面——不是金融,而是三国史。

    前世受三国演义的影响,他对这段将星璀璨的历史最是喜欢,专门看过很多相关研究资料。

    对这段历史了解颇深。

    对当时的国际局势、人口分布、物价变化、经济结构等等,都有所了解。

    如果穿越到三国时期,他觉得自己靠着这些资料,就能混的风生水起。

    可惜,他穿越到了并不是很了解的明朝。

    “吴国也闹钱荒,他们就弄出了一当五百、当一千甚至当五千的大钱。”

    “然而因为准备不足,加上百业凋敝,这些大钱并不为百姓接受。”

    “非但没能造福于民,反而加剧了百业的衰败。”

    “蜀国直百钱也就在这时候流入,逐渐获得百姓的信任。”

    “到了后来,蜀国钱币几乎将吴国本地钱币,挤兑的无法生存。”

    前世考古曾发掘了十五座东吴墓葬,出土了大量钱币。

    这些钱币里共有三国钱币四千枚,其中蜀国钱币三千九百枚,吴国本地钱币只有五十枚。

    丧葬自古以来就是大事,陪葬的钱不可能是劣质品。

    由此可见,蜀国钱币在当时的地位。

    “魏国的情况更加特殊,魏文帝对钱的了解还不如吴国,他竟然直接废除了钱币,改为以物易物。”

    “然而百姓对钱币的需求,并不会因为一条政策改变。魏国不铸造钱币,这个空白就会被别人占据。”

    “于是蜀国钱币顺势流入,迅速通行魏国。”

    “此时,蜀国只需要不停地造钱,就可以从魏吴两国,买到源源不断的物资。”

    “这也是为何蜀国仅靠一州之地,就能接连不断的发起战争的原因。”

    “诸葛丞相能六出祁山,也多得益于此。”

    朱标忍不住道:“魏吴两国的百姓,又不能跑到蜀国用直百钱购买物品,他们就不怕出问题吗?”

    ()(e)  陈景恪摇摇头,道:“方才我过,朝廷发行的钱币,已经不单单是钱币,还是一国的信誉。”

    “蜀钱在信誉上,已经获得了天下百姓的认可。除非他自毁长城,否则没人能动摇直百钱的地位。”

    “而蜀国也明白这个道理,那几座官仓始终是开通的。”

    “任何人只要拿着直百钱,随时可以去兑换等价物资。”

    “蜀锦是当时最名贵的绸缎,他们甚至将直百钱和蜀锦挂钩。”

    “如此,直百钱的购买力一直都在,信誉自然也就一直保持的很好。”

    朱标眉头紧皱:“魏吴两国难道就任由蜀钱通行,不想办法反制吗?”

    不等陈景恪回答,朱元璋先开口道:“大势,蜀钱大势已成。”

    “吴国百业凋敝无力反制,且他和蜀国是盟友,不能公开禁止蜀钱流通。”

    “魏国就算重新启用钱币,也无法将蜀钱彻底驱逐,最多蜀钱和魏钱并行。”

    陈景恪佩服的道:“陛下英明,确实如此。吴国直至灭亡都未能驱逐蜀钱。”

    “魏国在魏明帝时重新启用五铢钱,然依然无法将蜀钱驱逐出去。”

    朱标疑惑的道:“既如此,为何最后蜀国还是亡了?”

    朱元璋解释道:“国力,魏武帝留下的家业太厚了,国土和人口都是蜀国的数倍。”

    “且最肥沃的中原大地皆在魏国统治之下,而蜀国多山川少平原。”

    “蜀国增加一个人,魏国就能增加五个十个。”

    “魏国只要拖下去,最后输的就必定是蜀国。”

    “所以司马懿才会采取严防死守的策略,不让诸葛孔明出蜀。”

    “反倒是蜀国,靠着一隅之地压了魏国三十年,殊为难得。”

    “原本我只以为是诸葛孔明谋略高超,不成想竟还有如此隐秘之事。”

    到这里,他看向陈景恪:“你能从史书中发现这一点,也非常难得,不错。”

    陈景恪对老朱也是心服口服,自己懂这些,是得益于前世各位学者的总结。

    朱元璋只是听自己泛泛了几句,就能猜的八九不离十,这才是真正的能力。

    “谢陛下夸奖,臣愧不敢当。”

    朱元璋点点头,道:“还有吗,一并出来吧。”

    陈景恪回道:“有,让直百钱获得百姓认可,这只是第一步。臣斗胆自夸一句,我也能做到。”

    ()(e)  “刘巴真正让人敬佩的是,他通过自己的计算,确定了每年发行直百钱的数量。”

    朱标疑惑的道:“何解?”

    陈景恪解释道:“钱少了会闹钱荒,导致物价贬值。”

    “钱多了也不行,会造成物价飞涨,钱就不值钱了。”

    别朱标了,朱元璋也一头雾水。

    什么意思,钱多了还不好吗?

    没办法,陈景恪只能耐着性子,给他们讲了一下通货膨胀是怎么回事儿。

    两人这才恍然大悟。

    “铜钱是有实物的,就算发行的比较多问题也不大。”

    “可是直百钱不行,它是信用钱币,一旦超额发行很容易就会造成钱多的局面。”

    “如果蜀国不控制发行量,用不了多久直百钱就泛滥不值钱了。”

    “就好像宝钞,一贯的面额,只能购买六百文的货物。”

    这揭老底的行为,让朱元璋老脸色有些挂不住,恶狠狠的瞪了陈景恪一眼。

    不过他也没有真的生气就是。

    这确实是他的错,对钱不够了解,一拍脑门想出来的政策。

    现在陈景恪帮他指出来,还出了解决办法,他心中只有高兴。

    陈景恪连忙嘿嘿傻笑一声,继续道:

    “发行的少,解决不了钱荒问题。发行的多,会造成钱多的后果。”

    “如何计算这個发行量,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刘巴真正高明之处,就是他懂得如何计算发行量。”

    “他应该是将这种算法,传授给了蜀汉掌管钱粮的构。”

    “所以直到蜀汉灭亡,直百钱都没有滥发。”

    其实,在这里他故意夸大了刘巴的能力。

    刘巴只是提出了铸造直百钱,没多久就病逝了。

    蜀国计算发行量,更是子虚乌有之事,完全是陈景恪杜撰的。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蜀国确实没有滥发直百钱。

    这一点从蜀汉灭亡,直百钱的信用依然没有破产就能看得出来。

    陈景恪之所以杜撰此事,就是为了提醒朱元璋,宝钞不能滥发。

    朱元璋却不知道这些,听到这里激动的道:

    “你知道这种算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