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咱农民工!
“哎,哎,大伙都静静,都静静,下面工头有些话要,大家伙鼓个掌欢迎!”
一下子,笑笑的众人顿了顿,放下筷子酒瓶,目光齐刷刷地望向首席,热烈地啪啪拍着,掌声雷动。
陈国立应声而起,举着酒杯,面向几十号人,颇有老大派头,边压了压,边连连了三个好。
“嗯,看你们一桌桌盘里精光、瓶里空囊,想必大伙今晚吃得尽兴吧?”他老练地了一句场面话。
“尽兴!“大伙能不尽兴嘛。
陈国立颔首嗯了一声,”哎,那几个新来的,跟老人喝的怎么样!“
“好!”李仲牛等人喊道。
“那行,吃好,喝好,聊好,这明今的欢迎宴,办得不错,非常不错!”
陈国立一挥臂,乘兴灌了一口,“欢迎宴这个东西,嗯,别的工地我不清楚有没有搞,但我清楚,我这里必须得搞。为啥啊?因为这是我陈国立的规矩。有人会纳闷,啥规矩啊,工地哪有摆酒请工饶规矩啊?诶,偏偏陈国立就有了,因为我得找会谢谢大家伙。“
“谢啥?谢你们这些老人、新人,打我陈国立自立门户,拉起杆子单干起,就围在我的身边。像老孔,93年跟的我,像老赵,95年,最久的,钢筋组的李,人年轻跟我一块出村,在外面打拼了十来年。这让我明白一个道理,知道是啥道理不?“
陈国立一一指了指同桌的老相识,望着一张张熟面孔,抬起头,再看了看其他桌的一张张生面孔,“那就是再英雄的好汉,也得有三个人来帮。刘邦,韩信萧何张良,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那时代,这时代,一样!假如没有人帮我,我陈国立这个人能混成今这气候!屁,没有他们这些老台柱,没有你们这些年轻人添砖加瓦,我陈国立绝不可能有这模样!“
“所以,我得在心里刻下一道烙印,给自个提一个醒,做人做事,千万不能忘了他们对我的大忠大义,千万不能。这个欢迎宴,就是一个规矩。每次一个工地开工,都要办欢迎宴,不仅欢迎新人来到我的工地,更要一直感谢你们这些不去投别人、帮别人,而是帮我、投我的人。没有你们,我陈国立有坐在这里的会吗?没有!“
李工长、赵工长、孔工长等5个工长带头鼓掌,底下的几十号人随之鼓掌。
陈国立嘬上一口酒,“嗯,欢迎宴吃到现在这个点,其实差不多可以散席了。但在撤桌之前,我陈国立有一些心里话,趁着酒兴,要跟你们道道。什么话呢?”
“掰着指头算了算,算上今,咱们在这个工地呆了有半年六个月多了,时间够长,建的楼有好几幢,新建的也有三层的影子了。不过再细算,把我以前打工包工的日头都加在一块,我陈国立在工地呆了有整整十七年。十七年是怎么个年光?跟你们这些半大子兴许一个年纪。”
“有这年龄,所以我能有资格,腰杆挺得直跟你们这些”新兵蛋、子“讲一些你们要很久才琢磨出的话。哪些话呢?”
陈国立一拍桌子,激动道:“那就是咱们农民工的日子是越来越好了,咱们农民工的日子是越来越有奔头了。为啥?你们可能会问,工头,为啥,有什么由头吗!有,而且不止一个。”
“比妨,你们以后不再像咱**十年代打工,成提心吊胆,怕哪给逮到派出所,送到收容所去。诶,大家伙千万别误会,以为我老陈干了什么伤害理违法的事!没有,老老实实一件坏事都没干过,只是因为当时啊,咱里没有介绍信,没有身份证,没有暂住证,三证都没有,当他娘的当成盲流。整咱就得像偷食的夜耗子,躲猫猫地打着短工,那边一百,这边五十。可是现在呢——”
“不用啦!多亏了前些日子报纸里的一个青年,因为他,规矩改了,没人敢乱抓出门没带证的,所里也不敢乱遣送没证的。这意味什么?意味咱们农民工,再也不用当见不得饶夜耗子,不必东躲西藏,不必提心吊胆,可以以后踏踏实实、放心大胆地卖力气,挣大钱!”
“工头的是,放挣大钱!”底下人振臂高呼,一呼百应。
“自然,还不止这些。再比如,你们这些从村里刚出来,可以问问前面这三桌的老人,问问他们,他们当时睡的是啥地儿?我告诉你们,都一样,就是大通铺!大通铺是啥?有谁哪凉快,可以跨过几条街,去桥墩下看看,一眼就明白啥叫大通铺。”
回忆至此,陈国立看看自己,再看看偌大的工地,他心里五味杂陈,百感交集,竟一时间感动得眼睛通红,泪光流转。
“我记得,我当时旁边睡的是李,我们俩一个三十多,一个二十多跟十几个工人一块睡一张木板上,床单啊被褥啊啥都没有,盖的是旧报纸,垫的是红砖头。诶,李,还记不记得那满屋子的臭味?”
陈国立着,碰了碰听得一样饱含热泪的李工长,瞧他哽咽得不出话来,只能一个劲点头。
“还记不记得从夜里打到白的呼噜,从夜里一直嗡谓白的蚊子!”
李工长激动地继续点头,陈国立同样激动地继续着,“哪像现在这般地步,简直是人窝跟猪圈的分别!更别了,咱农民工往后挣得钱多了,挣得地多了!”
“为啥?”
陈国立举起双,在半空中指指点点初见雏形的住楼,自问自答:“大伙可以仔细地瞧瞧,这边,是不是工地,那边呢,是不是工地,是不是都在盖楼,是不是都得像咱这样的工人盖起来。那大伙再仔细想想,仅仅一个区的一个街道的这么一个地儿,就有大大的工地。放眼下一个沪市,那得有多少人住洋楼住高楼,那得有多少像咱这样的工地搞起来,帮他们盖起来,这是不是钱,这每年是不是都有钱。跟以前呆在穷窝窝里守着那点田一比,就是一个上,一个地下!”
“不扯不着边的,就光咱账上记得那一个个,半年都攒了多少,没有万八千,也该有五六千了吧。这,咱那个年代打零工的比不了,跟你们守在土里伺候庄稼的老乡比,比得了吗?”
“没法比!”陈国立摆摆,斩钉截铁,“当他们还在为娶婆娘、盖楼房挠头跺脚,想半除了借,也凑不出一个子儿,而你们这帮老少爷们,一回去,啪,把一袋子里装的满满的钱往媒婆面前一扔,改明儿你家门槛就让几个村的媒婆踏破了,信不!”
登时,哄堂大笑,满桌的人拍称快,笑声不断,脸上尽是兴奋得意之色,新来的则摩拳擦掌,恨不能赶紧开工。
“所以今后,千万你不要跟我,‘工头,俺爹妈让我回家割麦收庄稼’、‘工头,俺媳妇让我回家传宗接代’,千万别给我叨叨这些,也别你爹妈往死了求你回农村。哼,实话跟你们讲,这些年,我只见过从农村往外跑的,还真没见过几个从城里往农村回的。”
陈国立拍了拍自己的胸膛,“而且,大伙,我敢保证,将来不止在沪市,不止在江宁、江浙的农民工越来越多,或许你可以到其它省城乃至县城,都能见到外出农民工的影子。”
“所以,我的伙计们,要记住我的这句话,咱们农民工的日子会越来越好了,咱们农民工会越来越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