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静夜思
话音未落,就见那老妇人猛地跪了下去,不等徐沧反应过来,她就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激动的声音都颤了,连声道:「民妇参见徐大人,不知大人来此,有何贵干?」
「娘,您胡涂了?」于修哭笑不得:「徐大人来咱们家能有什么贵干?不过是今天下午去了火场那里,结果把那地方走完了,天就黑了,我索性请大人到咱们家里住一宿,也给咱们这院子增添点光彩。」
徐沧这时已经上前将于母扶了起来,程刚在旁边哈哈笑道:「刚刚看大娘这一跪,只把我吓出了一身冷汗啊。」
「为何?」
于修纳闷:「我娘只是听见徐大人的名头,一时激动,四品的大理寺少卿,那对我们来是通天的人物,所以就忍不住跪下拜见,怎么倒把程将军您吓着了?」
程刚笑得越发畅快,指着于修道:「一看你平日里就是不爱听戏的,那戏文里不都是这么演的吗?某位青天大老爷微服私访,然后走到某地,就有那含冤待雪的人听了他的身份,扑通一声跪下喊冤。我刚才看大娘这模样,就和戏里演的一个样儿,可不是吓了一跳?这大火案还没个头绪,要再来一桩冤案,徐大人就是长了三头六臂,他也查不过来啊。」
一番话得屋里人都笑了起来,不一会儿,凤儿进来,用白粗瓷碗倒了几碗茶,一面羞窘道:「没有什么好器物,两位大人将就着喝吧。」
于修挠着脑袋,也觉着讪讪不好意思。程刚接了碗,不动声色的放下,倒是徐沧不在意,捧着那碗笑道:「忙了一下午,还真有些渴。」完将那碗茶一饮而尽。
于修眼睛都快瞪出来了,程刚也吃惊不,于修或许还不知道徐沧的另一层身份,他却是清楚明白,眼前这位可是王爷公主的心尖子,虽是独自居住,可平日里吃穿用度不知有多奢华,怎能想象他会喝这样白瓷碗里的水?
见他们两人那惊讶模样,徐沧淡淡道:「有什么可奇怪的?我少年时游历辽东,那里地广人稀,有时候走一天也未必能见到一户人家,渴的嗓子冒烟时,忽然看见山坳里有一户人,赶紧敲门求碗水喝,就是这样的白瓷大碗,喝得那个畅快,我到今日还想着呢。」
许是那一次经历真让徐沧记忆犹新,难得声情并茂的多了几句,于母在一旁柔柔笑着,轻声道:「大人既喜欢,就多喝一点,我们这边没有别的好处,这水着实是个好东西,不比虎跑泉那里的水差。」
「的确,很甜。」徐沧点点头,于是于母高兴起来,絮絮道:「所以修儿老劝我搬走,可是我守着这样一块风水宝地,再搬去哪里,还能有这样舒心的日子过?所以徐大人您,我为什么要搬走?」
徐沧看了于修一眼,咳了一声道:「于捕头,令堂的有道理,这水确实很好喝。」
于修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看着他,嚷嚷道:「不是吧徐大人?您这就倒戈了?您可是四品大理寺少卿,不能这么没原则啊。」
一句话惹得众人又笑起来,凤儿躲在门口,也跟着笑个不住。
又了会儿闲话,宣素秋和其他人都回来了,那衙役托了去带路的福,也顺理成章留在于家蹭饭。
用完晚饭,再洗了个澡,就已经是戌时,徐沧见宣素秋不停呵欠,就对她道:「难得你也有精神不济的时候,肯定是这么些天都在船上活蹦乱跳,这会儿骨头肉才反应过来,开始乏了,快去好好躺着睡一觉,明儿还有的忙呢。」
宣素秋确实是累了,却还强撑着眼皮,问徐沧道:「大人不累吗?你和我一样坐的船,接着就马不停蹄的,又要看现场又要费脑子思考案情,比我累多了,不如一起去睡?」
「咳咳…」
徐沧差点儿让口水呛着,宣素秋也后知后觉发现这话太有歧义,不由「嘤咛」一声,站起身就跑了。作为队伍里唯一的女眷,她是和于母凤儿一个房间。
于家不大,但是这几个人挤一挤还是可以睡下的,只是徐沧脑子里被许多线索塞满,所以一时间还睡不着,便披了衣服来到院子里。
江南的秋夜已经有了几分冷意,但这对于在辽东和京城生活过的徐沧来,根本算不得什么,反而觉着精神一振。仰望天空,只见繁星点点,一轮明月挂在树梢,月光下枝影摇动,颇有几分诗意。
这种时候,如果能和宣坐在一起,静静依偎着赏月,那是何等的浪漫旖旎?是了,应该备一盘她喜欢吃的各色点心,一定可以留她在身边多一点时间。
郎心如铁的徐大人难得动了回情思,然而宣素秋这会儿早和周公的火热,哪里知道敬爱的大人在院中为她害了相思?
不过没有等到宣素秋,却等来了于修,见徐沧坐在院中葡萄架下的石凳上仰首看月,他就走到徐沧身边那石凳上坐下,也抬头看着月亮,一面道:「徐大人可是在苦思诗词?」
「我在思考案子的事。」虽然于修是个十分英俊的伙子,但徐沧可没有半点儿这方面的爱好,此时听他出这种屁话,不由没好气地回了一句。
「嘿嘿嘿。」
于是于修就不好意思的挠头憨笑起来,呐呐道:「卑职听大人这样的才子都经常对着月亮吟诗作赋,还以为徐大人也好这一口呢。」
「你不睡觉,怎么跑出来了?难道这一天还不够累?」
徐沧也意识到自己实在不该把于修当做出气筒,所以语气缓和下来,同时心中升起一丝期待:于修这个时候跑来找自己,莫非是要提供什么线索?在人前不好,只好瞅着自己独处的机会来禀报。
「没什么,卑职就是跑跑腿,也没帮大人什么忙。大人…那个…卑职知道我不该问您对这个案子的想法,不过…我觉着这案子似乎不简单。」